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专栏作家】小赵在圻村

绝品 【专栏作家】小赵在圻村


作者:湖北舟自横 布衣,32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446发表时间:2017-10-19 11:27:36
摘要:上世纪四清运动时期,小赵是学粮食管理的本科大学生,是省粮食厅干部。厅党委希望小赵尽快成为厅里的骨干,就动员他去参加了四清运动工作团。期望他去农村经风雨,见世面,去锻炼成材。小赵被分配住到圻村徐叔家。由于小赵未能满足徐婶的要求,被徐婶赶了出来。第二年,圻村缺一个月口粮,队长与徐叔前往省城找小赵想办法,小赵不计前嫌,千方百计奔走运筹,终于为圻村筹到了粮食。

【专栏作家】小赵在圻村
   一
   小赵是省粮食厅计调科的干部。在计划经济的六六年,象小赵这样学粮食的本科生格外受厅党委重视,经过一年的试用,组织认为小赵专业优秀,品德良好,列为重点培养青年之一。
   小赵是学粮食储藏的,在计调科工作可称是学以致用。一年后,小赵就被提拔为科长。厅党委希望小赵尽快成为厅里的骨干,就动员他去参加了四清运动工作团。期望他去农村经风雨,见世面,去锻炼成材,使他迅速地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粮食干部。当然参加与不参加四清运动,前提是自愿。
   小赵已经是预备党员了,他觉得自己理应经得起党的考验,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社教运动的万人工作队。报名后去与正在热恋中的女友商量,女友说:“你已经报了名,还来和我商量干吗呢?我能阻止你进步,拉你的后腿?”显然,女友是不同意小赵去农村的。为此,小赵与女友发生了争论。小赵认为,为了革命,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新一代知识干部不能因儿女情长而畏蒽不前。小赵毅然决然参加了“社教”工作集训学习。后由省统一分配到沔阳社教工作团,又由沔阳社教工作团分配到以老赵为组长的工作组。老赵最后把小赵带到我们圻村,交给我们的队长安置驻户。
   圻村的队长把几家没有复杂社会关系的贫下中农轮忖了几遍,决定安排小赵驻进徐叔家。徐叔家人口不多,仅徐叔、徐婶及他们的大女儿卫红,小儿子卫兵。
   小赵在省粮食厅搞计调工作几年了,还保持着大学生的模样:明眸,白皙的脸上架着近视眼镜,颀长的个子,着装讲究得体,看上去整洁端庄而不失潇洒,说一口广东话,尾音拖得很长。
   小赵驻进我们圻村徐叔家,从此就与我们圻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圻村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小赵站在圻村的村台上,取下眼镜远眺,觉得江汉平原的村庄与华中平原的明显不同,江汉平原的村庄无一不是座落在近两米高的土台上,星罗棋布地散卧在绿油油的麦浪里,极像海洋里航行的一艘艘巨舰。华中平原的村庄则一律平地而起,没有高台。小赵向东北望去,远方黛色的九尊山弧线起伏,他知道九尊山那边就是省城。亲爱的女友就在那里。他想,这次来农村一定要刻苦锻炼自己,依靠贫下中农,从中吸取营养,努力完成党交给的社教工作,使自己从一个候补党员转变为一个正式的共产党员。
   徐婶把小赵安置在仅容一张窄床的套间里。吃呢,就与徐叔徐婶一家共餐。按社教工作干部的说法叫做与贫下中农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小赵画了一张表挂在套间自己的床头,每吃一餐,就在表上记上一笔,按月付给徐婶粮票及生活费。
   徐叔是个勤快人,收工回家不是莳弄菜地,就是打草鞋扎扫帚,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对于人事应酬,对外接交多半是由徐婶打点。徐婶在得了小赵的粮票、生活费之外,还可以从队里分得一人份额的粮食和烧柴。这是队里安置驻队干部的惯例。虽说徐婶招呼小赵要多费些心力,在那粮食十分紧缺的年代,别人家还是很羡慕她的。羡慕也是白羡慕,驻干部是要凭资格的。凭着祖宗三代贫农,姑爷舅爷都是贫下中农,又没有港台及海外关系的过硬资格,徐叔,特别是徐婶,说话的胆子就比别人大了许多,有时把大队干部也不放在眼里,敢当面顶撞大队干部,大队干部都让她三分。村人称为一号群众。
  
   二
   圻村的女人们承袭了传统的封建保守意识。大多数妇女不敢在大庭广众下露面讲话。就连自己的未婚夫过门也不敢面对,常常是跑得远远的躲着。因此,圻村选干部时,往往就缺一个妇女大队长的人选。虽然工作干部反复动员鼓励,还是少有妇女主动愿意任职。有的勉强任职了,却不称职,因为没有胆量在人前讲话,工作开展不起来。为此,上级很为难。
   卫红却不然,卫红是泼辣出了名的,她中等身材,曲线突出,浑身饱满结实,圆脸上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秋波灵动,两条粗辫,扎着蝴蝶结,说话与徐婶一样,响亮、大方、泼辣。有一种青春期的矫健之美。
   去年卫红嫁给本村会计方中圆,闹洞房时,许多青年小伙前去打闹,卫红毫不怯场,竟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先下手脱光了一个男青年的裤子,吓得其他的小伙纷纷逃离,没人再敢闹她的洞房了。
   正是因了她这种敢说敢为的泼辣性格,才得以在圻村众多女性中脱颖而出,当上了妇女大队长。
   方中圆去年娶卫红时,大操大办热闹非凡。挪用集体资金五百多元。方中圆以为自己当着大队会计,卫红又是妇女大队长,明年定可用工资还上,并不把这笔债放在心里。想不到年后在一次春酒宴上,方中圆突然中风,忙送往医院抢救,命是保住了,落了个口眼歪斜,左腿麻痹的后遗症。好端端一个风流倜傥的大队方会计,一时一跛一跛的,尽失往日英姿。
   自从小赵驻进徐婶家,卫红就认识了小赵。卫红见小赵温文尔雅,一表人才,对自己又友好客气,就开始想入非非。心想能与这样的男人同床共枕才不枉人世走一趟。为此卫红几乎天天回娘家来。心里十分讨厌那个口眼歪斜的跛腿方中圆。
   一天中午,卫红在娘家,全家等小赵吃饭,久等不来,只得先吃了。吃完后,小赵回来了,卫红抢着为小赵热菜,把灶里煨罐里的白米饭也挖出来热了。卫红给小赵添了饭,秋波斜飞了小赵一眼说:“你一边吃,一边听我给你讲个笑话。”小赵吃着饭,点了点头。卫红讲到:“昨天,我们全公社妇女队长在礼堂开会,吴书记给我们作报告……”卫红说着说着,自个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小赵说:“这有什么好笑的。”卫红就小声对小赵说:“吴书记说,各位妇女队长同志,我是个大老粗,粗不粗,各位是知道的。我和各位均合作多次,你们知道我的粗细,我也知道你们的深浅……”卫红话没说完,就抿着嘴笑问:“小赵哥,你说好笑不好笑?”小赵一脸茫然,说:“这有什么好笑的?”卫红把脸贴着小赵的耳朵:“吴书记的开场白象不象说过喜事?”小赵仍然一脸茫然。卫红不知用什么词语向小赵说明:“你这个人怎么连这都不懂。”她的声音很大,“就是你们城里说的男女那个事啦。”卫红也学着小赵的广东口音拖了很长。小赵红着脸,放下碗,默然出了门。
  
   三
   小赵虽然经常开会学习,还是觉得不知如何着手开展社教工作。组长老赵只得亲自来教他。老赵说,按毛主席的教导,任何工作先抓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个纲,纲举目张。阶级斗争抓起来了,其他工作就迎刃而解了。
   小赵就按老赵的指导去抓阶级斗争。在圻村的群众大会上,小赵让七八个五类分子站在会场中央,小赵作了向阶级敌人开火的动员讲话,要求圻村的贫下中农、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包括五类分子子女都来斗争阶级敌人。向敌人开火。可是,会场静寂着,只有妇女们纳鞋底抽索线的声音,夹杂着吃吃的说笑声。小赵见效果不佳,念了几篇“最高指示”,跟着念“最高指示”的人倒是十分踊跃,念完又是寂静。敌人们个个埋着头,作好了被斗倒的准备。可是,斗阶级敌人的人们也埋着头,没有一个出来向敌人开火的。小赵反复念“最高指示”,人们也跟着反复念,念后又是寂静,这种僵局持续了两个多钟头。这是怎么回事呢,小赵莫名其妙。沮丧地宣布散会。小赵组织的阶级斗争以失败告终。
   第二天,小赵把组长老赵请来。老赵先召开了一个斗争阶级敌人的预演会,预演成功后,才正式开斗争大会。老赵让小赵写了几十张纸条。纸条上分别写上“某日某时,地主分子某某扬言打倒毛泽东。”“某日某时,反革命分子某某说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某日某时,右派分子某某讲秦始皇焚书坑儒影射毛主席。”等等。小赵按老赵的吩咐写了,惊愕地望着老赵说:“这样搞,岂不是捏造和诬陷?”老赵说:“你年轻不懂,现在都是这样搞的,你就别问了,按照我的方法展开工作。”老赵吩咐将小赵写的纸条揉成团,让与会群众拈阄,拈到的纸团上的内容,就是你向阶级敌人开火的炮弹。
   谁不拈纸团或不向阶级敌人开火,就是立场不坚定或叫作与敌人同流合污,立场不坚定或与敌人同流合污就作敌我矛盾处理。被作了敌我矛盾处理了的人就是五类分子。五类分子就要多干活干重活,少工分少粮食少柴禾。群众最怕少粮,因此只得各各拈了纸团,狠下心,按纸团上的无稽之谈向阶级敌人猛烈开火。
   老赵带头呼口号:“打倒某某,某某不投降,就叫他灭亡!”小赵与一部分人附和着。
   “敌人在磨刀,我们也要磨刀!”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
   “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七八个阶级敌人挨个被斗了一遍。又呼斗争胜利的口号,口号喊完了,先让搭拉着脑袋的阶级敌人回地里劳动。然后才宣布全体散会。老赵组织的对阶级敌人的斗争大会大获全胜,是又一次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四
   由于缺粮,家家都是瓜菜代着。徐婶做饭时就特别从没间菜的锅里先捞两碗饭生子出来,盛进小煨罐煨进灶里。然后才把要间的菜团兑进锅里去煮成菜粥。吃饭时,徐婶就从灶里拖出小煨罐,挖一碗纯白米饭端给小赵。小赵把眼镜往上推了推,双手挡住徐婶端来的白米饭,广东口音说:“不要把我当客啦——”说着起身揭开大锅盖,欲去盛菜粥。徐婶说:“小赵,别客气,既住我们家,就是一家人。今后我们还有好多事要求你帮忙呢。”徐婶将白米饭放在小赵手上,小赵深感盛情难却,只得接了说:“您有啥事啊——,我将尽力而为啊——”徐婶凑近小赵低声说:“徐叔说你是省里来的大干部,我想托付你帮忙培养卫红,把她带成公家人。”徐婶笑咪咪地看看小赵碗里的白米饭,学小赵的口音:“快吃啦——,别凉啦——”
   小赵扒了一口饭含着,想了想才说:“成公家人就有点难啦——,有机会我一定推荐啦——”徐婶接着小赵的话:“你是省里的大干部,县、公社的干部都归你管,只要你说句话,谁还敢不听。”小赵觉得徐婶不好理喻,想辩说自己无能为力,又怕进一步引起徐婶不满,只好默不作声。徐婶见小赵默着脸,心里老大不高兴。自言自语地:“哪个驻队的干部不培养房东的孩子呀?清明家驻过公社书记,他的儿子以后就提了干,菊秀家驻过局长,她的女儿就到供销社站了柜台,你小赵当的干部比他们都大,你把卫红带成了公家人,我自然晓得感激你。”
   小赵听任徐婶数落。心想自己尚且还是个候补党员,还要到社教结束后,看能不能转正呢。徐婶见小赵始终不言语,就把小煨罐又煨进了灶里。
  
   五
   除了开会,小赵也和我们一起下地劳动。当然,在村人看来,那只是象征性的。
   春季,圻村人习惯打青草肥稻田,农活中,打青草是最重的活。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吃饭,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踏着草鞋,带上中午饭以及镰刀、冲担等等工具。四人一只船,轮流将小船沿溪沟撑到二十里远的草山上,每人打七担草。往往不等船靠岸,人们就从船上纵上坡岸。飞快地冲向草茂的地方,拼命地砍草,快速捆成捆,飞步挑到船边去过秤。
   初夏,小赵跟队长说要去和群众一起上山打草。队长劝他还是不要去,说打草是如何如何吃亏又赶忙。小赵说越是这样,他越是要去见识见识那壮观的劳动场面。队长岂不知一个在城里长大的,不知青草为何物的知识分子、省粮食厅的大干部,能和群众一起去打草吗?
   就小赵的身体来看,不说让他打草,就是让他空手跟着跑也跑不赢呢。但作为对小赵负有再教育义务的队长,为难了半天,决定让小赵跟着打草的队伍去称草。
   打草是按各人打草的多少来计工分的,所以随着打草的队伍需配个称草记数的人。这件事一般安排妇女或二等劳力去做。
   小赵也和我们一样早早起来。天空细雨绵绵,路上泞泥坎坷。我们都是赤脚草鞋,穿蓑衣戴斗笠,走起路来刷刷有声。小赵披一件长雨衣,脚穿一双浅口皮鞋。雨衣上的水顺着裤腿流进皮鞋里,皮鞋装满了水,走路“呱叽”“呱叽”的,不时被泞泥粘脱。小赵索性脱了皮鞋提在手中,赤脚走路。因手里还拿着一根准备上山称草的长杆秤,就觉得同时提着皮鞋很碍事,心一横,将皮鞋扔进了路边的水沟里。
   到了泊船的码头,小赵扛着四五尺长的杆秤和我们一起上了船。七只船同时出发,争先恐后,浩浩荡荡,向草山开去。每只船都是四人轮流撑,小赵不会撑船,在我们这种小船上,他连站都站不稳,船行走时,他就前跌后摔的,我们干脆让他睡在船的中仓里。
   打草这种活,重点是抢时间,要快。一般称草的人,对“秤”并不是很认真,不过象征性地挂一下而已,从不撒手定砣的去计较。比方你的一担草实有一百五十斤,称草人会给你称成一百八十斤,这样称主要是为了不耽误打草人的时间,求的是个“快”字,由于快,自然不能撒手定砣的去斤斤计较。虚的是集体的工分,打草人未吃亏,皆大欢喜。
   我听说是小赵掌秤,我想,他是一个驻队社教干部,一定会十分认真地称,抱着秤杆数,认真地记。结果不是,他与队里人一样,有时比队里人还随意,他甚至可以把你的一百斤草称成两百斤,谁教他的呢,我至今不明。

共 1141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说叙述了粮食厅干部小赵的故事。在上世纪四清运动时期,省粮食厅干部小赵备受党委青睐,希望他尽快成为厅里的骨干,就动员他去参加了四清运动工作团。期望他去农村经风雨,见世面,去锻炼成材。尽管女友不同意,小赵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被分配住到圻村贫下中农徐叔家。小赵是个实干的干部,不会投机取巧,更不愿乘机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所以就没有满足了房东徐婶的要求,被徐婶一家设计诬陷赶了出来。当然,小赵也就受到了相应的处分,预备党员没有了,科长也被撤了,成了一个普通职员。第二年,圻村缺一个月口粮,队长与徐叔前往省城找小赵想办法,小赵不计前嫌,千方百计奔走运筹,终于为圻村筹到了粮食。小说语言流畅,人物性格明显,刻画传神,故事情节生动感人,纸终是包不住火的,好人终有好报。欣赏佳作,推荐赏阅!【编辑:老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02014】【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71102第942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土        2017-10-19 11:28:07
  问好老师,祝您写作愉快!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0-20 10:39:32
  感谢老土老师编者按点评加精。
回复1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1-03 03:25:11
  感谢江山,感谢短主,感谢老土,将我的作品评为绝品。
   这是我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鼓励。我要老骥伏枥,更加努力。
2 楼        文友:垫脚石        2017-10-19 21:37:12
  欣赏学习王老师佳作!
回复2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0-20 10:42:03
  石老师好,我们互相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1-03 04:06:57
  感谢石老师的关注和鼓励。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0-20 10:22:16
  恭贺老师佳作获精品,问好学习。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3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0-20 10:44:06
  感谢慧眼老师慧眼识精。
回复3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1-03 03:36:05
  谢谢惠眼老师。
4 楼        文友:醉童        2017-10-20 11:00:28
  恭喜作者获评精品,祝你佳作不断!
回复4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0-21 18:00:19
  感谢醉童老师抬举加精!
回复4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1-03 03:37:38
  感谢醉童老师鼓励。
5 楼        文友:老土        2017-10-20 11:28:13
  小说贴近现实生活,多一些小赵这样的人,这个世界会更美丽。祝贺老师美文加精,企盼新作!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0-21 18:02:26
  感谢老土老师光临抬举。
回复5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1-03 03:42:56
  谢老土老师点评。
6 楼        文友:阳媚        2017-10-20 21:44:58
  一篇厚重的小说,祝贺精品!祝贺获得【专栏作家】称号!期待更多佳作!
回复6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0-21 18:05:57
  感谢阳媚老师给予“专栏作家”称号。
回复6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1-03 03:40:46
  谢谢短主赐与专栏作家称号。
7 楼        文友:雅润        2017-10-22 11:39:21
  双喜临门,恭贺友友晋级专栏作家,今天又收获精彩。
雅润
回复7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1-03 03:45:22
  谢雅韵老师鼓励。
回复7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1-03 03:48:06
  感谢雅韵老师鼓励。
8 楼        文友:老土        2017-11-02 19:40:32
  恭喜老师美文晋级绝品,期待更多精彩!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8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1-03 03:55:07
  感谢老土老师的鼓励。
回复8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1-03 03:58:12
  感谢老土老师给予绝品的肯定和鼓励。
9 楼        文友:唐风汉韵        2017-11-02 20:28:40
  恭贺老师大作晋级绝品,细细赏读,感慨良多。
一路走来,用文字遇见美好,播种温暖
回复9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1-03 03:29:42
  感谢唐风宋韵雅临鼓励。
回复9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1-03 04:00:25
  感谢唐风汉韵老师的鼓励。
10 楼        文友:阳媚        2017-11-02 20:30:23
  祝贺友友小说绝品!这是一篇很耐读的小说,总往所归的绝品!期待友友更多佳作落户短篇!
回复10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1-03 03:34:18
  感谢江山,感谢短主,对我作品的肯定和鼓励。我将更加努力。/
回复10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1-03 04:04:17
  感谢江山,感谢短主给予绝品的肯定和鼓励。我将更加努力。
共 22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