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微型小说 >> 父亲送礼

精品 父亲送礼


作者:杨永忠 布衣,364.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54发表时间:2017-10-23 15:40:14
摘要:父亲提着母亲收拾好的礼物赶去乡卫生院找院长求情。一条麻布做成的一平方米左右大小的包袱,包了一斤瓶装散白酒、20个鸡蛋、一斤多黄花。


   碍于母亲的吵闹,一早,父亲提着母亲收拾好的礼物赶去乡卫生院找院长求情。一条麻布做成的一平方米左右大小的包袱,包了一斤瓶装散白酒、20个鸡蛋、一斤多黄花。
   出门的时候,父亲阴沉着脸,一言不发。我的目光来不及躲闪,触电似的还是碰上了父亲那双严厉的眼神。我自知理亏,那一年,我高考落榜。在一位医生亲戚的建议下,主张父亲找关系定向去读卫校,每个乡每年都有一个名额,只要乡卫生院推荐了,毕业以后就可以回乡或村卫生室就业。当医生,失业的可能性小。我的所有亲戚朋友都争相劝我,说,历朝历代都离不开医生,就连皇帝老儿都不敢得罪医生。今天的医生肥得流油,要么让你生、要么让你死,手术台上,不给红包行吗?即便农村背个药箱走家串户的赤脚医生也受人尊重。我毫无主见的听从了亲戚朋友们的建议。
   那天,父亲回家有点晚。
   回来时,他将空包袱拧成一条绳,搭在肩上,俨然一位庄稼人形象,反剪着双手,拢屋长叹短哎,不开腔。母亲问一句,父亲答一句。意思是想读卫校送礼的人多,唯独他送的礼“轻”,院长还是把礼收下了。我在隔壁听到父亲低低地骂了一句,“他妈的不像话!”
   晚饭吃得晚,等父亲。大热天,母亲熬了一锅酸菜稀饭,凉着。炒了两盘胡豆和几样园子里的素菜,父亲靠胡豆下酒,自斟自饮,自个儿给灌醉了。父亲经常喝酒,我很少见他醉过,那天,父亲喝的不过二两。
   父亲躺在饭桌上,微微地打着鼾声,瘦弱的身子一起一伏。我的鼻子突然一酸,双眼潮湿。我知道父亲一生从不愿作出违背原则的事情,他从教几十年身正为范,即使在当校长期间,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今天,为了我的前途和命运,父亲违背了一次原则,低了一次头,送了一回礼。
   整个夏季,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开学,然而我们一家人最终没有盼出结果。
  

共 7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因为儿子高考落榜,当校长的父亲在职期间为人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为了儿了前途,不得不低头,拿了老婆为他准备的礼物“一斤瓶装散白酒、20个鸡蛋、一斤多黄花。”去向卫生院院长送礼,希望儿子被卫生院推荐能读上书。想读卫校送礼的人多,而父亲的礼算是“轻”的,这院长一律收下。这礼是送了,却没有等来结果。别的礼节重的有录取么?还是所有送礼的院长最后是否都退还?作者没有交待,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这篇幅作品折射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不送礼是乎办不成事,也是行贿受贿的社会毒瘤。作品带给人们深刻的反思。倾情推荐阅读。【编辑:闲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1027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17-10-23 15:43:29
  欣赏佳作,期待新作。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木春        2017-10-26 17:54:06
  父亲的无奈,父亲的违规,缘于为儿子的前途。父爱浓浓。
   学习佳作。
   欣赏。
   握手。
3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7-10-30 22:03:39
  这是一篇反映社会现象的小小说,笔墨不多,惜字如金,在接露社会现象的同时,也树立起了一位父亲的形象,这个形象刚直不阿,但为了儿子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不惜违背原则、违背良心卑躬屈膝,读来令人心疼。而微薄的“礼”送出去后,却没盼到任何结果,这样的结尾,引导读者深思。我,也陷入这样的场景中,久久不能自拔。问候作者,好文欣赏!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4 楼        文友:飞千羽        2017-11-01 01:00:10
  作者此篇《父亲送礼》中父亲这“一斤瓶装散白酒、20个鸡蛋、一斤多黄花”送的不是礼,送的是艰辛,送的是期望,送的是良心。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5 楼        文友:任风吹        2017-11-01 07:28:59
  一生清正的父亲为了孩子的工作,在现实面前低下了腰身,丢弃了灵魂。然而即便是这样,也因为“礼轻”没有被“见多识广”的卫生院院长瞧在眼里,孩子的问题不会被解决。父亲在双重压力下将自己灌醉,痛苦的思索着这个社会是怎么了。结局显而易见,但我们也希望有一天不再是这样的结局。
6 楼        文友:金铃子        2017-11-01 19:19:34
  父亲送礼
   http://www.vsread.com/article-803799.html />  
   作者:杨永忠
   浅评:
   一个由落榜学子引发的送礼风波,细细的读来,让人的心觉得很沉。“每个乡每年都有一个名额,只要乡卫生院推荐了,毕业以后就可以回乡或村,卫生室就业。当医生,失业的可能性小。”可想而知,一年就一个名额,给院长送礼的还不撞破门槛吗?何况父亲的送礼是格外的“重”。 “一条麻布做成的一平方米左右大小的包袱,包了一斤瓶装散白酒、20个鸡蛋、一斤多黄花。”这些东西,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都是拿不出手的。何况是求人去办这么大的事,关乎一生前途的大事,不出点血是办不成的。在行贿受贿猖獗的时下,“一斤瓶装散白酒、20个鸡蛋、一斤多黄花”这样的礼,院长居然收下了,说明院长还有点人情味。虽然知道这份礼轻的不能再轻了,却也没有当面拒绝,这就是给父亲一个体面的台阶,让自己回去猜想结果会怎么样。其实结果已经出来了,就是走亲戚串门,拿这点东西也是少了点,虽然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也有“衙门口冲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所以说最后的结果,是一点悬念也没有,就是办不成事。
   “父亲一生从不愿作出违背原则的事情,他从教几十年身正为范,即使在当校长期间,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今天,为了我的前途和命运,父亲违背了一次原则,低了一次头,送了一回礼。”刚直不阿的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忤逆着自己的良心,第一次送了礼,可是“整个夏季,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开学,然而我们一家人最终没有盼出结果。”也不可能有结果。小说从侧面反应了受贿行贿陋习的猖獗,语言流畅,蓄意深刻,发人深省。
7 楼        文友:杨永忠        2017-11-12 13:12:02
  感谢各位文友对我习作的关注,点评!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