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论语》新得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乱德”孔夫子早就给巧言定性了。由这两则论语的联系也告诉我们读论语要广泛联系的理解,不要针对一则论语就事论事,这也不符合孔子当时的教学思想。
既然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乱德,那么为什么从古至今还有多的人对“巧言”趋之若鹜!
我们可以把所说的语言分为三种,第一种,讽刺谩骂的语言,这一类的语言不是让人听进去或是接受,只是为了发泄或是警告。第二种,如果所说所做之事是正大光明的,完全可以名正言顺的说,何用巧言。第三种就是巧言,巧者有美好,美妙之意境,也有虚浮,奸诈之意味。巧言熟语就是花言巧语的意思。
巧言就是将直接说人们稍加判断就不能接受,不愿接受,也不敢接受的拐弯了,修饰包装了,麻痹人的思想和判断,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人们常说的“糖衣炮弹”。先给人舒服,慢慢的瓦解人的意志,使人丧失警惕性,让人在青蛙效应中中招。当人终于意识到危险时,对不起你中毒已深无可救药了,结果是只能按照人家的设计出牌了。
一些官员的落马,何曾不是被美言,美色,金钱一点点的诱惑的结果。这是巧言乱德中针对个人而言。
社会风气的好坏也是如此,尤其是当今时代,媒体如此发达,花边新闻,小道消息,不满吐槽等负面的帖子,不问是非,不辩真伪,一发猛传猛转,这些负能量反复冲击着人们心中正义的信念和坚守。意志薄弱的直接被冲下去随波逐流了,动摇的人在岸上观望。
就像前段时间某明星出轨被炒得火热,网上帖子铺天盖地。而黄大年这样的国家功臣科学巨星的陨落却很少人问津,岂不让人痛心疾首。巧言乱德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真是一点都不为过。
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对待巧言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那样深刻的领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孔子在做鲁国大司寇时杀少正卯也是为了鲁国的长远计。习主席提出的打虎,拍蝇,猎狐行动,为中华民族正纲纪,朗乾坤,树正气,深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