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专栏作家】田富贵案

编辑推荐 【专栏作家】田富贵案


作者:湖北舟自横 布衣,32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86发表时间:2017-10-24 17:39:55
摘要:田富贵狄直聪明,梦想读书做官。因少不更事,无意间得罪主考,主考报复,落第。田富贵研究文字,得出造律,发现康熙字上有两个错字,到官府举报,又受到主考借刀杀人报复。九死一生,终于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


   一、勤备考信心百倍,写春联初露才华
   在汉川、沔阳、汉阳三县交界的地方,汉川的仁四海与沔阳田富贵同是一年的秀才。他们本是师兄师弟,因而走动比较密切。虽说是师兄师弟,仁四海比田富贵整整大了十岁。田富贵十八,仁四海二十八。仁四海虽年长些,读书时,成绩总比田富贵逊色。仁四海很偑服田富贵的聪明。
   明年又逢大比之年,田富贵与仁四海辛勤备考,欲去汉阳府一博,考个举人功名,混个一官半职。腊月二十九,仁四海到沔阳找田富贵查资料,来到田富贵所住的圻村,年的气份巳是十分浓烈。家家都涼着腊肉腊鱼,村里飘着各种食品混合的香气。孩子们巳穿上了新衣在村里上下嘻闹。仁四海看见圻村有些人家早早就将春联贴出来了。但其中有一些却没写字。
   来到田富贵家,田富贵提着墨壶,带了大毫欲出门。田富贵见了仁四海,说:“你来的正好,帮我去写春联。”田富贵告诉仁四海,说圻村的一些人年年都把春联留着他写,他们说他写的春联有意思。仁四海跟着田富贵一起去了。
   来到一破茅屋,里面稻草堆里躺着俩叫化,他们胡乱哼着歌,柴扉旁也贴着红纸。田富贵挥笔两行草书:
   东倒西歪千柱屋,
   南腔北调两花人。
   仁四海又跟着田富贵来到一家铁匠铺,门边贴着无字联,田富贵饱蘸浓墨,写了两行行书:
   铁锤锤铁,铁锤铁,锤成铁锤一把,
   钢剪剪钢,钢剪钢,剪钝钢剪两边。
   仁四海在一边拍手叫好,说:“这幅顶针联真是绝了,是我来生也想不出来。”
   田富贵与仁四海来到一家殷实富户。只见正屋旁边是厨房,厨房里一少妇提着满篮鱼肉、红椒、大算往厨柜里放。田富贵在这家正屋的红纸上用隶书写道:
   小妹娇姿花态体,
   红椒大肉鱼满篮。
   仁四海提着墨壶在一边看了,惊奇道:“你写的这是幅回文联,倒着读也别有趣味呢。”田富贵嘘了一声,示意不可惊动人家。凡是没写字的春联都写完了,一共写了十几幅。仁四海与田富贵一起回家。
   仁四海一边走一边商量着去汉阳府赶考的行进路线,他们决定步行走侏儒山,翻陈峰岭,撘船过马昌湖,再步行到汉阳府。各人积极备考不提。
  
   田富贵十八岁就考中秀才,在川汉沔传为佳话。与仁四海同村有一个财主,名叫牛得恒。牛得恒五十多岁,无子。育有一女,芳龄一十有七,牛得恒夫妇视为掌上明珠。
   牛得恒与田富贵虽为邻村,却是不同县。但对田富贵的聪明才智了如指掌。牛得恒家财富庶,祖上几代均与官场无缘,吃了不少无人做官的亏,做梦都想自家出个做官的人。然而老天爷不作美,最终没盼到儿子,夫妇俩只生了牛翠姣这个女儿。
   牛得恒就去托付仁四海,希望把女儿嫁给田富贵。牛得恒预算,田富贵如此聪明,必然前途无量,将来定可当官。一婿半子,田富贵做了官,就等于是自家人做了官。
   仁四海与田家父母将牛得恒意思一说,都是邻近不远的人,自然是两好合一好,百说百妥。当即男方下了聘礼订金,女方发了红庚八字,只等来年大婚。皆大欢喜。
  
   二、田富贵写联刺主考,牛得恒觅官退婚姻
   仁四海与田富贵来到汉阳府,在钟家村觅一僻静处住下。只见考场戒备森严,汉阳府四周布满了穿着号衣的禁兵。四处考生云集于此,府前人头攒动。
   考场设在贡院,贡院内禁兵星罗棋布,一派威严而肅穆的气氛。只见考场设一人一室,室空丈余平方,内有一桌一凳一烛。开考时三天三夜不许出来,觧手内有抬桶。专人按时供给饮食。考生入室后同时发巻,以钟声为号开考。
   古时科考与现在高考不一样,不像现在分文理科,古时全考文科。文科中分诗、文、和政论。
   三天考试下来,一个个考生都瘦了几斤。
   田富贵作了充分的准备,自我感觉诗、文都考得不错。第三天考政论颇费了些脑筋。要揣摩朝迁的执政理念。田富贵大胆提出减轻税收,兴修水利,让利于民的策略。
   仁四海进了考场后,被那威严肅穆的气氛所震慑,脑子巳是一片空白。上十分钟后才冷静下来。诗算是胡乱凑合下来了,文章还有一段没收尾就时间巳到。政论更是不知从何谈起。草草写了几句就无话可说。
   三天下来,考生们在贡院内三五成群,议论纷纷。有的人兴奋异常,有的无比沮丧。贡院成了一锅滚开的粥。
   考生们议论的主题都是说的主考吴省钦,说吴省钦一贯询私枉法,毫无公正。田富贵少不更事,在一边听得一时激动,趁兴写下一幅对联:
   少目焉能评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横批:口大欺天
   围观的考生无不钦偑田富贵这幅嵌名联写得妙,巧妙地将“吴省钦”之大名嵌进联里,且天衣无缝,抒发了士子们的心中怨气。有好事者当即拿去贴在了贡院门口。
   吴省钦见了,并未声张,暗暗查得是田富贵所为。偷偷将联揭了,与田富贵的考巻一起付之一炬。考生及田富贵均不知情。
   仁四海考得很糟,居然成功取得举人功名,连仁四海自己也感到意外。后来仁四海做了汉川的知县。
   田富贵尽管考得很好,因得罪了主考吴省钦而与举人无缘。
  
   牛得恒听说仁四海当上了汉川县的知县,心里得意非常,以为贤婿一定当的官更大,至少不会比仁四海的官小。不久听传言说田富贵落榜了,还有些不信。亲自去田富贵家问了情况,顿时像倒架的丝瓜,蔫了。
   回家后,牛得恒后悔得辗转难眠,茶饭不思,怨自己当初老眼昏花,有眼无珠。决定要退掉翠姣婚约。后打听得马口有一里长,四十五岁丧妻,寻续弦。牛得恒也未征得女儿同意,便要将女儿另嫁给马口里长。牛翠姣一百个不同意。牛得恒好言劝说女儿说:“我们做上人的还不是为你好,我们家虽不缺钱,但几代人就缺当官的,你嫁了当官的之后,就既有钱又有权,再也不会受人欺负了。”
   翠姣反驳父亲说:“世上成千上万的人都是老百姓,都未当官,都过得好好的。我是不悔婚约的,要嫁里长你去!”
   翠花拗不过父亲,整天哭哭啼啼的。母亲莫衷一是,不知向那边好。牛得恒一边忙着去马口联系,一边积极准备将聘金退还田富贵家。父女俩互不相让地僵峙着。
   一天晚上,牛翠姣将自己的换洗衣物一包袱包了,趁父母不备,偷偷跑到了田富贵家。
   田富贵正在没落之际,早就得知牛得恒要退悔婚约。现在媳妇自己来了,当然求之不得。
   也便因陋就简,一架鞭与牛翠姣圆了房。田富贵觉得太委屈了翠姣,翠姣说我自愿的。夫妻俩倒也恩恩爱爱。
  
   三、送子读书赠字典,设帐教馆画仓颉
   十几年以墨为伴,以书为伍,田富贵早己是家徒四壁。因得罪吴省钦断了做官的路,又不能安下心来种田,虽然新婚,整天郁郁寡欢。后来从汉川仁四海那里借了许多书来,便一头扎进文字里,研究起中国文字来。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从钟鼎文到大小篆,从隶书到草书再到楷书,从中国文字的成因、发展和更替作了比较研究,最后总结出一套成字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田富贵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在心中形成。他想编一部集所有汉字于一册的字形、字音和字意都准确无误的大字典。
   他的这种想法居然与当朝康熙皇帝的想法不谋而合。
   此时的田富贵巳不是先前风流倜傥的白面书生。他用一根筷子把头发盘在头上,褴褛的长衫用一根草绳扎在腰间。没钱买纸笔,就用树枝在地上划字。仁四海见了十分同情,把圻村的乡绅邀在一起商量,说田富贵好歹是个秀才,商量着把圻村的塾师辞了,让田富贵去执教。这样才算给他找了一条生路。
   开学时,田富贵把原来的孔子像撤除,自己动手画了一张漫画似的仓颉画像取而代之。仓颉手执巨笔、突眼、赤脚,大肚子里装满文字。有学生问:“历年我们都是拜孔圣人,先生为何要换拜仓颉?”田富贵说:“孔子只是一教育家,仓颉乃文字创造者,没有仓颉在前,虽孔圣人又有何为?”因此,田富贵的塾馆不拜孔子,拜仓颉。
   仁四海帮田富贵把塾馆张罗好后,又将自己的儿子也送来田富贵的塾馆读书。仁四海之子名仁群贤,是十几个学生中最长者。一日,仁群贤作文遇到了拦路虎,问田富贵:“先生,dika两个字怎么写?”田富贵明知这两个字是沔阳方言,是书上没有的字,又觉得学生求教于师,为师的不应推说“不知道”。于是急中生智,利用造字规律,当即造出两个字,说:“dika者小于小也,舍小左点为di,舍小右点为ka。”随手写出二字字样。后来学生遇到书上未有的方言字,田富贵一一造出来教学生。由此人们称田富贵为造字先生。
   在汉川做官的仁四海十分敬佩田富贵的才学与品德,以新印的《康熙字典》相赠。并经常来信嘱田富贵管好儿子仁群贤。
   田富贵捧着《康熙字典》如饥似渴地翻看着,利用自己多年来研究所得出的造字规律,发现了《康熙字典》上的两个错字。《康熙字典》编后还有康熙帝的谕示:“此典试行,遗误难免,凡有检出错漏者,不分贵贱,奖银千两,官升一级。”田富贵抑制不住激动,逢人就翻开字典,指出字典上的两个错字。村里本来识字的人少,人们对田富贵的行为不屑一顾。
   不日,田富贵向学生布置了功课,嘱仁群贤代管课堂秩序。自己带了字典,步行八十余里来到沔阳州衙,求见知州大人。衙役们不让进,,田富贵将自己的午餐费行贿衙役,方准进见。知州大人听田富贵说,检出《康熙字典》有两个错字的话,喝道:“大胆,康熙字典乃皇上主编,岂能有错,即令有错,岂是你小民能指的!念你无知,姑且饶了你。退下!”
   衙役们一声呼喝,将田富贵哄出衙门。
   田富贵摸着月黑赶回家,脚打出了水泡,他将水泡一一挑破,摸上清油。
   夜晚,田富贵又反复翻看《字典》,又看到了康熙皇帝的谕示。田富贵相信谕示,谕示鼓舞着他,他决定第二天再越级上汉阳府去举报。
  
   四、康熙帝主编字典,众文官校检漏误
   清康熙年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康熙帝用了一点御膳,太监带路,前往御书院看书。康熙帝拿着一本字典看了会,又另换一本字典看,发现两本字典对一字一词的解释不尽相同。御书院藏有历朝所编各种版本的字典,康熙帝逐一对字典翻看,有些字典对字的读音、释义相差甚远,有些释义甚至南辕北辙。康熙帝想,字典是学习文化的工具书,作为一个国家,人民学习文化怎么可以没有一本形音义皆统一的字典呢。
   康熙帝决定要编一本形音义统一的最好的字典。
   康熙帝宣来翰林院编修,命他在三年之内,编辑一本胜过历代的,字形字音字义统一无误的,最好的字典。所需经费,人力物力申报朝迁拨付。康熙帝反复强调,此字典不允许有一字形音义有误。如有一字之误,整个字典将作废。并追究编修遗误国家和欺君之罪。
   编修领命后,立即组织人力:申请康熙帝批准,将宫廷一些最优秀的、对中国文字的研究造诣颇深的一些文官,组成二十多人的一支编辑队伍。把一万几千个字分摊到人,各负其责,记录在案,谁有错误,以便按图索骥,追究到人。
   编修将历代所编字典集中起来,派专人对它们进行研究,甄别其中相互间的差别,以便取长补短。
   宫廷里的文官们一个个像惊眼兔子,兢兢业业,不敢有须臾懈怠。
   伴君如伴虎,编修诚惶诚恐,如覆薄冰。
   经过两年半的呕心历血的辛苦编写,终于初步完稿。
   编修用三个月的时间命各人自己校对。确定无误后,最后才出了清样。呈皇上过目。
   康熙帝仔细地翻阅了字典,仍有些不放心,又在字典后题了谕示。谕示题道:“此典试印,遗误难免。大清臣民,不分贵贱,凡检出此典之错漏者,奖银千两,官升一级。”命编修试印一千本发到县以上官衙。
   起初,有些想升官发财的人跃跃欲试,抱着字典日夜翻找,希望找出纰漏。终因字典编的无可挑剔而枉费心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既是皇上所编,一定不会有错,即令有错,又岂是我等小小臣民所能指的?若是指了,岂不犯了蔑视皇权之罪!
   仁四海是湖北汉川知县,因而得到一本新印的《康熙字典》。仁四海翻都懒得翻它,就转赠给了田富贵。
  
   五、汉阳府仇人相见,吴省钦借刀杀人
   田富贵来到汉阳,先到钟家村找了一旅馆住下。然后来到汉阳府,递上诉状。府衙传话:“今天晢无回复,明天再来。”田富贵只得回钟家村旅馆等待。
   也是活该田富贵倒霉,府台正是当年田富贵写联得罪了的吴省钦。吴省钦看过诉状,知道是当年的仇家田富贵的案子。吴府台因与田富贵有前隙,逐起借刀杀人之心。在田富贵的案卷上写道:“田富贵一向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今妄指皇上所编字典有错,犯有蔑视皇权大罪。现押至刑部,依朝廷刑典,从严惩处。汉阳府呈。”
   田富贵被押至京城刑部,刑部将其收监。随即派人到翰林院核实《康熙字典》的错字情况。翰林院编修听说有沔阳田富贵举报《康熙字典》有两个错字,大为惊慌。心想:如举报属实,坏了我等声誉事小,怕的是犯了欺君之罪。编修立马回复刑部:田富贵蔑视皇权,污蔑《康熙字典》有错,定杀无敕。

共 709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田富贵从小聪明,一心想夺取功名,撰写对联更是手到拈来。考举人时,因主考不正,就写对联讽刺,主考报复,名落孙山。田富贵不再图一时富贵,专心研究文字,得出造字规律,好友赠送新校编的《康熙字典》他发现上面有两个错字,逐级到官府举报,结果不凑巧,当官的竟然是主考,他泄私愤,借刀杀人报复,定于冬至日问斩。幸亏康熙明察秋毫,并得到了他的赏识。田富贵却不愿当官,康熙赐他衣锦还乡。小说文学修养深厚,作品极具内涵。生动感人,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欣赏佳作,推荐赏阅!【编辑:老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土        2017-10-24 17:40:25
  问好老师,祝您写作愉快!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湖北舟自横        2017-10-25 10:39:05
  感谢老土老师编者按扱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