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柳】失败的教育(随笔)
(一)
女儿与《三字经》
有一段时间,心血来潮,教女儿背《三字经》。女儿倒也配合,跟着我背了一些。
某日,与女儿闲聊,又聊起《三字经》。
女儿说,她当时背《三字经》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段话时,觉得这个母亲太狠了。
我问她问什么?
她说:‘子不学,断脊柱’,孩子不好好学习,她就把孩子脊柱打断了,还不狠吗。后来听你讲,才知道‘断脊柱’并不是把脊柱打断了,而是把布剪断了。
(二)
诚信
某日,与女儿乘车去某处闲转。在车上女儿对我说:
有一次,我们思品老师给我们上课,那节课的主题是诚信。老师说让我们先读课文,然后大家一起总结,最后给我们留二十分钟时间,写作业。结果呢?他把一节课讲满了,说好的写作业时间没有呢?他还给我们讲诚信呢,他自己说过的话,自己都做不到。
(三)
失败的教育
某夜,女儿不肯入睡,让我给她讲故事听。我忽然想了一个我白日看到的小段子,就想借机讲给她听。
我说:有一次,你们老师给你们上思品课。
女儿问:你怎么知道?
我当然知道了,我说。你们老师问:你们觉得哪些人才能称上英雄。
说到这,我问她:你觉得哪些人才能称得上英雄。我希望她能说上一二个她所知道的中国英雄人物。
她答道: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我只记给人们带来了火种,后来被绑在悬崖上了。
他叫普罗米修斯。
还有呢?我不甘心,追问道。
她说:还有就是我们最近课文上才学到的小夜莺,我觉得他是个英雄。
我放弃了,回归到我的故事中。
现在不说你们班了,就是一个老师曾经问他的学生,你们觉得谁才是英雄。
他的学生回答的答案很多,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我爸爸是英雄。”
“你爸爸怎么可能是英雄?”其它同学问。
女儿也这样问。我答道,为什么他爸爸不能是英雄呢?英雄不一定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也可以是很平常的事。
“那个孩子的爸爸做什么了?”
他的老师也这样问,那个学生说:“妈妈说2008年四川地震的时候,我爸爸为了救一村人,去了很远的地方。”
“他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就是英雄了?”女儿问,“很远的地方是哪。”
“你说呢?”
“难道是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