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秋访古二题(散文)

编辑推荐 金秋访古二题(散文)


作者:张引娣 布衣,292.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59发表时间:2017-10-30 19:33:05

金秋访古二题(散文) 连日来,阴雨绵绵,人们的心里似乎也淤积不少闷气。再加上这冷空气也一次又一次侵袭,确实让我感到了秋之悲凉。还好,作协雪中送炭,组织了金秋访古采风活动,我们先后去了仓颉庙、魏长城、壶梯山、秦汉宫,这悠悠的古风古韵,使笼罩我们的阴霾一扫而光。
  
   拜谒仓颉庙
   每次出门,别人一听我是白水人,都说:“四圣故里,好地方呀!特别是字圣仓颉,开创了华夏文明。”听到这样的话,我总是有点汗颜,面露愧色,虽说去了仓颉庙几次,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不是不想写,而是每每提起笔,觉得自己的言语太过苍白,不能表达自己对人文始祖的崇拜敬仰之情。
   今天,我又随着作协的老师们再次走进仓圣庙。当我在庙前把大红色的汉服穿在身上,似乎听到了东方哲学第一人老聃缓缓吟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恍惚间,又看到一代圣人孔子领着他的弟子,风尘仆仆地奔行在孔走河上,这位扬言不入秦的圣人,还是忍不住来拜见字圣仓颉……是呀,巍巍华夏文明,怎能不谈人文始祖?不仅先贤们敬仰仓颉,在民间,人们也是非常敬重仓颉的,附近流传着许多有关纪念仓颉的风俗习惯。最有名的当为敬惜字纸,在老人心目中,字纸是带有仓颉圣灵的神物,再小的字纸也要收藏起来。等积累多了,于晴天无风之日,净手洁面,取出携到荒郊野外,焚香叩头,点火化焚,用净物将纸灰包裹埋于地下,或扔到河中,名为“清水祭”,取意万古长流。敬惜字纸要求学生于每早上学前必要洗净手脸,脏手不能摸书提笔。推及学校,过去每校都有化纸炉,纸灰必定埋于净土之中。乡亲们都知道的是入学拜圣,原来孩子到了上学念书的年龄,父母给孩子洗净手脸,穿上新衣,持香纸贡物,到仓颉庙内给仓圣烧香,祈求仓圣保佑,让孩子读书长进,步步高升。之后带孩子到寝殿东廊,抱孩子用手抚摸仓圣碑。据说这样日后便能心灵手巧,读书时过目不忘,写的字龙飞凤舞。读书人不论何时进庙,都要到碑上磨一磨手。还有带点迷信的是枕书辟邪。据说字能辟邪福祛病,认为谁要中了邪魔,就让枕书睡觉,说是邪魔害怕字书,用以驱除,病就会好。推而广之,枕头上绣字,就成了一种风俗。尤其是结婚用的枕头,大红的“喜”呀、“福”呀等,都是枕头上常见的。字绣得如何,成了人们对新媳妇手艺品评的一个内容。如今年轻人虽不信枕书辟邪之说,却对枕头上的绣字仍很讲究。这些趣味盎然的小故事每次听到,敬意就油然而生。
   进庙前,我们整整衣冠,掸掸灰尘,跺跺双脚,好像文武百官上朝一样,大家这个小小的举动,不仅是传承了中华的文明礼仪,更重要的是对仓颉的无限尊敬。来到庙里,每一处地方都让人心生感叹,什么“大头娃娃转匝匝”“蒿木担子四丈八”“扁枝柏扁枝扁身扁杈杈”,但我还是钟情于那棵棵古柏。仓颉庙八大奇观中就有六个与柏树有关,我不能不对其情有独钟,只见庙院内古柏参天,生长茂盛,虽说到了深秋时节,可依然苍翠一片。庙里共计有古柏46株,古槐10余株,枝叶覆盖交错,虬枝盘旋,各具姿态,因各得其名,且不说惟妙惟肖的“二龙戏珠的”“宝莲灯”“干喜鹊”,也不必说传奇有趣的“柏抱槐死活不离抱疙瘩”“再生柏复活更潇洒”“护庙柏突显异象吓了窃贼”,单说冢上一柏——转枝柏。它本来有四个主干,分别指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每年轮流枯荣,蔚为奇观。更为神奇的是哪边的树叶枯了,就预示着哪一方即将遭遇旱灾,哪边的树叶茂盛,则预示着哪一方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是庙内的第七大奇观“转枝柏预知旱涝巧捎话”。可惜,这棵千年古柏,在文革期间被毁,留给人们一些遗憾。庙院内古柏树龄年代久远,树形奇异,与陕西黄帝陵、曲阜孔庙古柏群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庙柏树群,而平均树龄居三大古柏群之首。仓颉庙本就是不多见的庙墓一体,加上这些奇特的千年古柏,更是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当然,我们这些小小的文化人,到了《仓圣鸟迹书碑》前,留的时间是不短的。看着黑色的石碑上刻着的二十八个古怪的符号,我想自己平日里,把仓颉造字的故事对一届一届的学生讲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感叹仓颉怎么由结绳演变为文字,又怎么由兽印联想到符号。据说这二十八个字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据《史记•五帝本纪》载,炎帝有圣德,以火德王,黄帝有土德之瑞,土为黄色,所以称为黄帝,居于涿鹿,位于中央位置,所以“戊己”代表黄帝,“甲乙”代表炎帝。“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记述了炎黄二帝同为部落首领,他们的所做所为均是天下各个小部落的楷模。“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记述了黄帝征服炎帝和平定蚩尤之乱,天下重新恢复安宁,百姓安居乐业,黄帝又成为天下部落首领。当然,我们没有忘记摸摸这仓圣碑,大家可都想着心灵手巧,妙笔生花呀!
   记得前年谷雨庙会,我们语文组一行人前去仓颉庙,看着庙前的人山人海,我终于领悟到仓颉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开着豪华小轿车的,骑着三轮摩托的;头发胡子都白了的掉牙老爷爷,还在怀里抱着的没有长牙的小朋友;貌美如花的妙龄少女,土里土气的农村大妈……不同身份的,不同年龄的,不同职业的人,在这天都朝着一个地方,他们在感念仓颉的贡献,他们在放飞自己的希望,他们在朝拜华夏的文明。据说过去每年的庙会,为期三天,谷雨当日,庙会正式开始,天放亮后执事队先进庙。古老的三眼枪在先,鸣枪开道,10面龙风旗和12面五彩旗紧随,8面开道锣和一副“迥避”“肃静”牌相跟,接着是成双成对的龙头、金瓜、斧钺、偏戟、云牌、大刀、长矛等各式法器,继而是一把高擎的万民伞,伞后是金顶红罩的仓圣神楼,下有24根护庙棍排列两行,5张楠木桌抬上香器、祭器、香表纸炮和各式供品,本县的十大社社长随后,两班乐户吹吹打打,三眼枪、万字头鞭炮压后,气势庄严、肃穆。十里八乡,甚至澄城、蒲城、洛川、宜君等附近各县的人们都前来上庙祭拜。
   前不久,全县中小学生组织了“敬仓颉,爱汉字”的征文活动,我很荣幸被抽调修改定稿,看到孩子们笔下的庙内奇观,仿佛身临其境。孩子们用一枝枝稚嫩的笔,写下了他们的所见所感所思,表达了他们对仓颉的敬仰,对汉字的热爱。我由衷的高兴,我们的传统文化终于被人们重视,并在下一代的心里生根发芽了,看来国学的明天将是一片辉煌。
   出了庙门,大家兴趣盎然,我告诫自己,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写上几个方块汉字,为仓颉敬献自己的一份敬意。
  
   登临壶梯山
   离开了魏长城,我们继续前行,挥一挥衣袖,摆脱那抹厚重的沧桑感,又徜徉在秋日的田野间。
   蓝蓝的天空让人心旷神怡,车窗外一树又一树金黄的柿子,在向我们招手致意,大家热情高涨,笑声、歌声、掌声此起彼伏。我看着一株株飘逸的雪白的荻花,在微风中轻盈起舞,为这橙黄的田野增色不少,真想跑下去与她们一同沐浴阳光。
   经过两次改道,我们终于来到了壶梯山的脚下。顺着山道看去,山路并不怎么陡峭,再加上有部队的训练场地,山脚有一块一块的平地,车子还往上开了一段,要不是害怕车上年龄大的几位老师爬山吃力,我真想说:“快停停,让我与大山握个手吧。”车子一停下,我和好友郑健就迫不及待地冲下去,只见满目都是苍翠的绿色,一条一米左右的小路,弯弯曲曲的缓缓向上延伸,路两边全是浓绿的柏树,这可是四季常青呀,怪不得时值深秋,山坡还是很少看见枯黄的颜色。走了不远,路边出现了一片开阔的平地,没有了柏树,换成了遍地的野菊花,似满天繁星,平铺开去,黄澄澄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星星点点的分外夺目。不知道谁摘了枝黄花,一下子有人高呼:“路边的菊花不要采。”紧接着,“送你送到小村外,有句话儿要交代,虽然已经是百花开,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这首歌儿一唱开,大家放开歌喉,“记着我的情记着我的爱,记着有我天天在等待,我在等着你回来,千万不要把我来忘怀……”我们唱着笑着,欢快的声音穿过浓密的树林,随着微风飞得很远很远。七十多岁的刘老师还笑哈哈地说:“还真的有这首歌,我以为大家就是说说而已。”
   忽然,我们到了半山腰一处开阔的平地,只见路的西边立着一块黑色的石碑,碑底是红色的座子,碑顶还有红色的琉璃瓦,两边是白色的边子,正面是“澄合战役壶梯山战斗遗址澄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行大字,后面是壶梯山战斗简介。几位老师看简介,几位老师忙着照相,我赶忙打开手机,先看看这次战斗经过:原来,1948年8月6日,西北野战军获悉国民党胡宗南部四个师7万多人正兵分三路向我陕西黄龙地区进犯,妄想控制壶梯山等要点。面对胡宗南集团的进犯,为了打开局面,野司决定发起澄(城)邰(阳)战役,首先歼灭胡宗南部整编第三十六师三个旅敌兵,粉粹敌人的封锁。在这次战役中,地形险要壶梯山为关系全局的突破口。8月7日上午,王震命令部队进入前线工事准备战斗,中午开始发起进攻。敌人以精锐部队死守壶梯山不放,直到下午才攻下敌方一、二号集团工事。8月8日下午6时,为抢在敌方增援部队到达之前攻下壶梯山,部队根据战役情况向壶梯山发起了总攻,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敌人不断地反扑过来。王震亲临我部717团前线阵地,官兵们士气高涨。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旗手们高举红旗梯次冲向山顶,但是,占据在高地的敌方,以更强的火力向我方排山倒海般压来,旗手们一个一个地倒在血泊中再也没有起来。看到这种情景,王震万分痛心。此时,只见一个人影高举一面大红旗,飞跃般怒吼着冲向了山顶,王震立即命令三面的攻击部队以最强的火力加大进攻力度,一时间冲锋号高声响了起来,官兵们如同猛虎上山,硬是把红旗插到了山顶上。壶梯山战役是我军进攻关中的第一个战役,这次战役狠狠地打击了胡宗南匪军的嚣张气焰,解放了澄合两县,为我军解放西安,解放大西北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央军委曾致电向西北野战军司令部表示祝贺。原来,壶梯山不仅仅是形似水壶,状如阶梯,林木繁茂,景色秀丽,它还有这么壮烈的一站。以前只知道它上面打过仗,附近有部队驻扎,今日我才明白,这儿曾经洒满热血,奏响胜利的号角,到此我们可以近距离的拥抱这块热土,感受先烈们的爱国情怀。
   朝山顶走去,范老师告诉我们,壶梯山最早是道教圣地,这个我知道,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百个狐仙从塞北飞往澄城的尧头地区,九十九个就降在了尧头,成为九十九个疙瘩,黄龙山上的无量神就点土成煤,使得日后尧头的煤炭挖掘不尽。而最后一个狐仙经过黄龙山时,被无量一剑斩断左翅,跌落在这里,形成了壶梯山,无量神坐在山顶上,乐善好施,使得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果然,到了山顶出现了一座道观,我们进去看看,几面窑洞,都是各路大仙的身姿,与以往其他地方所见的大同小异,只不过道观周围的墙都是石头砌成的,可见当初也费了不少心思。
   站在山顶朝南望去,绿色的林涛一浪连着一浪顺势而下,远处的县城镇子尽收眼底,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想想当年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这儿,迎风招展,国民党狼狈逃窜的样子,如今山下的人民能安居乐业,真的要感谢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牺牲了自己的革命先烈。
   大家都下山了,我恋恋不舍地也走下去,真想待在此地再缅怀一下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后记:金秋访古采风活动结束了,深秋的寒意没有抵挡住大家的脚步,文友们难以掩饰心头之喜,激扬文字,挥洒笔墨,纷纷作诗留念,我也作文抒抒胸怀,还望大家多多指正。

共 45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个金色的秋天,能找个地方访古探幽,倒也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随着张引娣老师优美的文字,一起到仓颉庙和壶梯山去看看吧。仓颉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史官乡,是为了纪念文字始祖仓颉所建。有意思的是,陕西白水县一带至今还保存着敬重和爱惜字纸的习俗,每有写罢用剩的字纸,他们就会焚烧深埋。而壶梯山位于澄城县境内,与黄龙山斜坡相接,似断非断,似连非连,拔地而起,突兀孤立。最为关键的是,壶梯山曾是我军与胡宗南匪部作战的地方,属于一处战略要地。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0-30 21:02:42
  金秋访古,感慨良多,欣赏佳作,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张引娣        2017-11-04 16:04:44
  谢谢武戈老师,辛苦了!
3 楼        文友:胡昌艳        2017-11-06 14:57:33
  一篇游记,带来诸多感悟,仿佛看到王震将军指挥千军万马杀敌的场面,尤为珍惜今天的一切美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