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旋转木马散文】佛道之缘

精品 【旋转木马散文】佛道之缘


作者:紫气东方 探花,1396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5发表时间:2009-11-22 13:42:59

我不信佛,但我确信我有佛缘。
  
   一
  
   第一次走进寺庙佛堂是八十年代初。
   那年的高考已经离我远去,每当回忆起高考后的那段日子,那种不知路在何方的压抑心情总是让我记忆犹新。也许我是一个悲观的人,也许我是一个思想压力很大的人,虽然我现在已经变得很乐观了,但每年的高考过后,当年那种郁闷心情还是会袭上我的心头。
   那个秋季对我来说是多么地漫长,多么地难以熬过。那段时日,我简直是心灰意冷了,意志消沉到了极点,甚至有出家做和尚的想法。每天吃过早饭,父母都上班走了以后,空旷的家里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每天待在家里,不想说话,不想看书,不想面对任何人,从早到晚总是看着蓝天发呆或躺在床上想心事。终于有一天,在家里感觉实在无聊的我打定了主意要去求佛。于是,当父母走出家门以后,我也悄悄的离开了家,向着距离家不远也不是很近的那座寺庙走去。
   八十年代初期,烧香拜佛还没被社会所认可,还没被众多的人所接受。因此,寺庙还没有今天这样兴旺,甚至一些没有生命的寺庙还没能起死回生。坐落在山谷中的寺庙,周围是一片绿中泛黄的麦田,庙前站立着一排松树,给破落的寺庙增添了几份肃穆的气氛。寺庙的后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山谷之中,没有钟磬之声,也听不到诵经的声音,唯有叮咚的流水声、清翠的鸟鸣儿声和秋风吹过树林的沙沙声在山谷间回荡着。
   走过山谷溪流上的小木桥,沿着山脚下小溪旁的山路,我一路心不在焉的来到了那座破落不堪的寺庙。斑驳而粗糙的墙面展示着历史的沧桑,破碎的门窗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走进荒芜的寺院,顿时有一种凄凉的感觉。站在这里,与站在荒山上或荒野中有着皆然不同的心情。寺庙内空无一人,寂静的伫立在佛堂之上的佛像仍在慈眉善目的微笑着,然而,处于这种荒凉的环境中却失去了昔日的威严。大殿里架设着一口大钟,随手摸了一下,却触摸到不知积累了多少年的凡世尘埃。轻轻敲击一下,钟声浑厚而深沉,能越过几道山梁,传过几座村屯,震荡许多沉睡人的心。而眼下,又有什么能惊醒处在迷茫中的我呢?
   带着满心的疑惑,走出了让我心酸的庙堂。绕过寺院的围墙,穿过麦田地,爬过山林,来到了山顶上的开阔地。坐在光秃秃的山端,居高临下的俯视山谷间的寺庙,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里,眼前浮现出寺院殿堂错落有致,香客不断、香火旺盛的繁荣景象,时而又显现出晨钟暮鼓、诵经拜佛的佛事场面。然而,目光定格在绿树遮映的破旧不堪的寺庙时,心里很为那些被捣毁的院墙和门窗而惋惜,也为今日寺庙的沉默感到无奈。
   拜佛求佛的计划落了空,我遗憾的踏上了归程,带着更加凝重的心情和更加深刻的伤感,却又似乎从中找到了寻找多日的答案。
   事情的发生本来不存在为什么,也没有应该不应该,就像这寺庙的沉沦。世人关注的不是已经发生了什么,而是在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的时候,你所持的态度,你所做的选择。如同这座数百年的寺庙,在被疏远和遗忘之后所保持的这份沉默不语的等待,所保持的这种宠辱不惊的心态,就足以让世人敬佩,这也许就是这座寺庙依然存在于此的原因吧。面对世间的冷暖亲疏,佛可以坦然地面对这些无奈之举,我又何必要为名利而迷失方向和丧失生活的勇气呢?
   人在奋斗中失败了,就会或多或少的失去些什么;但当人沉迷于失败而不能自拔时,只会失去更多的东西。
   走在山间的小路上,享受着悦耳的鸟儿鸣声,感受着夏虫的歌唱,心情开阔了许多。突然发现倔强的我在来时的路上又失去了很多,自己也从中得到了一些感悟。
  
   二
  
   第二次感到自己有佛缘是五年前去山西,一天之中竟然两次遭遇佛缘。
   那次去乔家大院观光,我们一行十几人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迎面走来了几名和尚,因为穿戴的不同,出家人与俗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我发现走在前面的一位年龄稍大一些的和尚的目光始终在注视着我。当我们就要擦身而过的时候,这位老僧却拉住了我的手,口打佛语“阿迷陀佛,这位施主,哀家注意到你是一位有佛缘的人,哀家帮你指点一下。”我一时没有思想准备,也不知道这个和尚是真是假,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同行中有人扯着我说:“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快走。”我忙向老和尚说:“对不起,谢谢您,有机会我们再叙佛缘吧。”于是,我匆忙转身而走。这一走不知道是躲过了一次被骗的机会,还是错过了一次佛缘。
   从乔家大院出来,我们去了平遥。
   在平遥古城内,我们观民居、看票号,不知不觉就走进了一座不是很大的寺庙。这里的香客很稀少,游人也不是很多,佛堂中只有两名身穿袈裟的和尚。
   我们走进寺庙的时候,一名和尚迎了过来。“这位施主,看你相貌端装,慈眉善目,必是有佛缘之人。”一位看上去五十多岁的和尚双手合十向我们走过来。因为我们10余人一同走进寺庙,和尚说话时是面对着众人,也不知道他是对谁而言,直到他走到我的近前,才明白是对我而来。如果在大街上遇见云游的和尚或道士,不管他说什么,也不管目的是什么,我都不去理会。可眼下是在一座寺庙里,作为游客也好,作为闲人也好,总之自己是以客人的身份走进寺庙的,而庙里的和尚是理所当然的就是主人,主人这么热情,我们是绝不能无理的。于是很礼貌地说:“谢谢您的吉言,尽管我有佛缘,但我暂时还不想出家做和尚。”和尚说:“我观先生是与佛有缘之人,定能活过九十五岁以上,今天送你开光护身符一份,祝你大吉大利,一生平安!”说罢拿出一枚金光四射的名片一样的东西递给我。
   我稀里糊涂接过来看了看,护身符上是一尊菩萨端坐正中,上写“开光护身符,一生保平安”和一些佛语小字。
   “谢谢,谢谢您的吉言和佛祖的保佑!”然后我把护身符递了回去。
   “先生,既是与佛有缘之人,佛家讲求圆满,这护身符既然出手是不能收回的,只求施主给小庙添些香火钱。”出门在外,本不想引来罗乱,也不想与人纠缠,便扔下护身符,转身逃离了是非之地。
   一行人走出寺庙后,我玩笑地对同行者说:“看来,我真是有佛缘之人了,寺庙也许真就是我后半生的栖身之地了,等我真的出家当了和尚,你们一定要来给我添点香火钱啊。”
   此时,不知谁发现同行中少了一人,返身回去,发现其正端坐在庙中,聆听着和尚的指教。我想,他也一定是有佛缘之人了。十多分钟后,此人走了出来,我们问他和尚是如何为他指点迷津的,他却闭口不谈,问他是否捐了银两,他只是说,天机不可泄露。想必他是捐了香火钱的。
  
   三
  
   第三次错过佛缘是在泰山顶上的青帝宫。
   人们到了泰山,除了欣赏雄伟的山岭、秀丽的景色之外,还可以看到许多庵观寺院、僧尼道士。巍居顶峰的玉皇顶及华丽端肃的碧霞祠,更充盈着神秘的色彩,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气息。
   登上泰山,就不能不到山上的寺或庙看一看。
   走进青帝宫,一名道士热情的迎过来,为我及同行的赵先生每人递上一张护身符,我接过来一看,是一枚玉皇大帝保平安的护身金符,上面印着道教的标记,写有“道法自然出入平安,吉星高照万事如意。仔细一看,上有标价60.00元的字样。便问道士:“请问收多少钱?”道士说:“看二位都是面善之人,就送与二位吧,请二位放在贴身之处,随时携带,定能保二位出入平安,吉祥如意。”我谢过之后,就收在了贴身的钱包之内。道士又进一步说:“还请二位到里面那位道长那里,请道长为二位指点人生。”我想,护身符不可能是白送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这是在步步深入,要钱的环节还在后面,便说,我们还有同行者,他们还在等我们,我们不能耽误太久的时间,我边说边走出了青帝宫,而同行的赵先生却被道士劝留了下来。我正在门外观山看景,赵先生神情木然的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黄纸包,我问他拿的是什么,他说道长又送他一道符,并且特别交待说,在没进家门之前,不能谈及此事,更不能打开示人,否则就不灵验了。我想,道长送他一道符之后,他一定要为道长奉献一些银两的。
   我们走出来的时候,又有几人走了进去。我想,他们之中又会有几人被道长指点人生呢?
   虽然我几次与佛有缘却又都与佛缘擦肩而过,但我的的确确与佛有缘。
   两年前,当我走进位于五大连池药泉山上的钟灵禅寺时,那首环绕在寺院上空的《般若心曲》就深深地吸引了我,震撼着我的心灵,那悠美的曲律、那跳动的音符和浑厚的男中音,让我仿佛置身于一种超凡脱俗的境地。后来,与一僧人说起我很喜欢这首歌曲的时候,他说我既然能接受,就说明我有佛缘,是佛在通过各种方式点化我。后来,网络流行的《大悲咒》、《欢喜观音》等佛教歌曲,我都能欣然接受,也都很喜欢听。
   我从没参加过佛事道场,也没烧过香拜过佛,更没接受过佛家、道家的指点、破解之类的缘授天机,但我还是相信我有佛缘。

共 34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佛缘众生,佛自心生,信则有。这个世界,有真佛,也有假和尚,有很多非法之徒,借佛道谋私利。问好紫,欢迎来木马!——东只艮。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1122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只艮        2009-11-22 13:46:14
  佛缘众生,佛自心生,信则有。这个世界,有真佛,也有假和尚,有很多非法之徒,借佛道谋私利。问好紫,欢迎来木马!
个人微信号:L6137611 ;个人公众号:诗短裙
2 楼        文友:陟云子        2009-11-23 12:35:42
  一切世间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信哉《金刚经》此言诚为是理。
对中国古代史兴趣浓厚,喜爱诗词,尤精易理,对河洛数理尤有心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