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坊间狗事
王老汉家炸锅了!
邻居不知究里,隐隐约约,门缝里传出来的哭喊声、吵闹声以及埋怨声惊动了街坊四邻。因而三三俩俩,或是聚在楼道、或是四散在楼下空旷处,议论纷纷:
“这家人咋了?”
“不知道哇!”
“该不是老王头……”
“不会吧?早上还见他在楼下草地上耍猴拳着呢!”
“莫非孩子……”
“更不会了!小五子活蹦乱跳的,能有啥?”
“哪是?……”
“不好说……”众皆摇头。
王大爷家共有五口人:王大爷官号王义,王大妈姓名不详。儿子王山,当地有些人三山不分的,时常叫成王三。王山媳妇人称王嫂,一个小孩就是小五子了,学名王武。头年家里养了一条小狗,取名叫六六,有时也叫小六啥的。
答案很快有了分晓,先是王山出门手里拿了一张纸,“啪”地一声拍到墙上,众人一看原来是老王家狗丢了,墙上贴的是寻狗启事。只见王山站在空上两手一拱,然后大声说道:
“谁见我们家六六了?劳烦大家帮帮忙,凡是报告信息的、提供线索的,当然找到狗狗就更好了。不能让大家白劳动,统统有赏……”
“赏多少哇?”楼下的小伙齐小东冒了一句。
“这个……”王山稍一愣怔,挠挠头皮说,“这个还没想好,数字多少也不能一口说死,总之是按劳取酬,两千元以上一万元之内吧!”
“咦,怪不少哩!什么钱不钱的,大家都帮忙好好找找,这狗可是老王头家的命呢!”隔壁张大妈念道。
一连三天,杳无消息。
王大爷着急上火,几天没吃没喝,病了,一大早就跑社区卫生站打点滴去了。王大妈丢了魂似的,见人就问“见我们家六六来吗?”然后两只眼睛滴溜溜乱转,四处瞅瞅有无狗狗动静。王山成了专职搜狗队员,天不亮就开上车子满城找狗,小武上午上学,下午参加找狗,活动范围主要是就近。王嫂一人守家值班,怕万一要是狗自己回来找不到门着急……
第四天一大早,有人瞅见七号楼楼顶有一犬站在女儿墙上。只见那狗毛色全黑,耳朵垂直,双眼暴突,脖子上拴个项圈,高昂着头,甚至对楼下众人熟识无睹,兀自偶而嗞一嗞牙昂首狂吠一两声:
“汪,汪汪!”
“那不是王大爷家的六六吗?”人群里有人认出了狗籍。
“可不是吗?这下好了,失而复得,王大爷一家不知多高兴呢!”有人附和道。
“大家快帮忙捉住它给送去呀,王大爷一家正着急呢!”
“别别,”说话的是齐小东,他左右瞅瞅说,“王三哥答应有重赏哩吗不是!”
“算了,隔壁邻舍,好意思给人家要钱?”张大妈的声音。
齐小东说:“钱是不好意思要,让他放点血请大家搓一顿该是可以的吧?为这狗事这些天大家也跟着没少操心。”
“对对对,就这么办!不管帮没帮上忙总之是街坊们都上心了,也该让他们老王家破费破费了。”有人附合道。
站着说话不腰疼,人家的狗狗还在楼顶上哩!
有人报警,有人给王家报信,有人蹑手蹑脚爬上楼梯……
老王头闻讯,一骨碌从病床上跳下来,穿睡衣,撒拉着托鞋,怀里抱着一床被子。卯足劲、加快速度,呼呼喘着粗气直奔现场。
派出所的警察叔叔也到了,社区的大姐小哥们也来了,街坊四邻也到了不少。派出所刘所长亲自指挥安排布置解救工作,社区陈主任在一旁协助调停。
王山得到消息,尚在返回路上。王大妈牵着孙儿王武的手,焦急地张望着楼顶。王嫂炉子上煮着饭,一时离不开。
老王头的大被子很快派上了用场,四个老头分头站开,每人拽住被子一角,紧密注视上方,不时调整方位,以防狗狗不慎坠楼。
狗狗终于成功解救,并且毫发无损,大家欢声雷动。
事后,有人把有关请客的意向呈报给了王家,很快口头答复下来了:请客暂缓,狗狗如何爬上楼顶的,有说明原委者追加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