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走近菩提树之释迦牟尼篇

精品 走近菩提树之释迦牟尼篇


作者:古风存 举人,308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74发表时间:2008-11-07 13:49:15

说起佛教,我们不得不先说释迦牟尼,但想要从历史的角度说清楚释迦牟尼,却也有一定的难度,原因是最初并无专门记述释迦牟尼个人的传记。在我国,一直到南北朝和唐朝才出现了专门记叙释迦牟尼的专著《释迦谱》和《释迦氏谱》,但这些记述释迦牟尼的书,大多也只是从佛典的一些记叙中贯串起来的故事,因此其真实性或许需要打点折扣。
   而印度学者却通过考古确定,释迦牟尼这一人物确实在古印度的历史上存在过,因此我们谈释迦牟尼,就不能回避释迦牟尼个人的历史。
   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客观地分析,释迦牟尼只是古印度时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要说清楚这一点,我们不妨把他和历史上的一些其他人物放在一起加以分析。
   释迦牟尼生活的年代,在整个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时期(一般称之为世界文化轴心时代)。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到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再到古印度时期的释迦牟尼、摩诃迦叶等,东西方哲学思潮在这一时期可谓澎湃汹涌。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潮,在古印度形成了佛教,在中国形成了道教和儒教,在西方则对几百年后形成的基督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里还有个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现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大宗教的发源地,竟然都在西亚南部这一地区。佛教在古印度自不必说,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基督教则发源于巴勒斯坦。这三大宗教,除伊斯兰教教义中心地域基本不变外,佛教教义的中心已完全东移,而基督教竟席卷了整个欧洲和美洲。
   这些说明,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原始的物质文明时,精神上也迫切需要探索、认识世界,因此才会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域不相联系的情况下不约而同地开始解释世界。从这一点上来说,不是释迦牟尼创造了佛教,而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创造了释迦牟尼,使释迦牟尼在印度教的基础上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宗教哲学体系——佛教,从而推动了整个恒河流域的文明。
   既然是历史创造了释迦牟尼,那么我们还得从历史说起。
   释迦牟尼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释迦牟尼有包括如来、佛祖、佛陀、世尊、释尊、大雄、天人师等在内的十种尊称),释迦族属雅利安人种。雅利安人原来生活在中亚细亚,后来通过阿富汗到达恒河流域。当时的雅利安人信仰婆罗门教(近世称印度教。婆罗门教和印度教有传承但也有区别),所谓婆罗门,就是雅利安人中世袭的祭师,在宗教上拥有无上的权威。婆罗门是当时雅利安人的第一阶级;而释迦族是雅利安人的刹帝利阶级,即从事治安及保卫的武士,属第二阶级。我们在佛教书中经常读到的婆罗门种姓、刹帝利种姓等,就是指出生的阶级。这两个阶级,是当时雅利安人的统治阶级,其他还有吠舍(从事农工商的一般庶民)和首陀罗(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原住民)分属第三、第四阶级。在这四个阶级中,前三个阶级属“再生族”,在“神”的眷顾之下有死后再生的权利;第四个阶级属“一生族”,没有信仰宗教的权利,更不能死后转生。
   在释迦牟尼出生以前,印度就已经发展出了具有一定哲学思想的《奥义书》和讲究修炼的瑜伽功以及抱有宗教热忱的沙门。
   《奥义书》把宇宙的本体称为梵,并初步解释了天、空、地三界的生死轮回。这恐怕是人类自己探索自己起源的最早的解释;瑜伽往往能产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奇迹,因此炼成瑜伽功的人被时人称为神仙或仙人(在后来的佛经中也同样称他们为神通的仙人);沙门是一些抱有宗教热忱的人走出家庭,隐向山林,专心修养,以期从切身的体验中彻悟宇宙真理,解除人生苦恼。
   就《奥义书》而言,除梵的观点未被释迦牟尼接受外,其它如轮回和业的思想都体现在了佛经中。所谓轮回和业,就是说现在的生命是接续了过去的生命而存在,而当现在的生命死亡后,未来的生命又将用另一种形式而存在,而且未来生命的质量是由现在生命的善、恶行为所决定。无论《奥义书》还是瑜伽、沙门,或者印度教、耆那教,都对释迦牟尼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为今后佛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大约在公元前560年(关于释迦牟尼生活年代的认定,各个地区有着差距较大的分歧。除西藏外,我国的学者基本把释迦牟尼生活的年代定在公元前560年至公元前481年;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和孔子同时代),释迦牟尼出生于尼泊尔境内的毕拍罗婆一个叫迦毗罗卫的小国。释迦牟尼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叫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饭的意思是乳粥,即以牛乳煮成粥),母亲是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叫摩耶(尊称摩诃摩耶,意思是伟大的摩耶)。释迦牟尼是净饭王的长子,有着继承王位的资格,所以净饭王给他取名叫悉达多(意思是达成目的的人,中国的佛经上译为“一切义成”),姓乔达摩(释迦族是甘蔗王的后裔,而甘蔗王又是乔达摩的后裔,所以释迦族以乔达摩为姓)。释迦牟尼出生七天后,母亲摩耶就去世了,因此他是在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意为大爱道,后来成为佛教中的第一位比丘尼)的爱护下长大的。释迦牟尼长大成人后,也和常人一样结婚生子,先是娶了自己舅舅的女儿耶输陀罗为妃子,后又生了儿子罗侯罗(佛教僧团中最早的沙弥,四大金刚之一。罗侯罗是“障害”的意思,因为当罗侯罗出生时,释迦牟尼一心想着出家,而当时他的地位却又不允许他这样做,儿子的出生无疑使他的出家之路更显艰难)。
   当时的释迦牟尼享受着优越的贵族生活,拥有以适应不同季节需要的三座宫殿。他的父亲也对他寄予极大的厚望,希望他能成为统一天下的一代“转轮王”。但释迦牟尼生活的年代正是古印度各国相互讨伐、并吞的时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释迦牟尼所属的迦毗罗卫国,当时正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严酷的政治现实以及后来四次的出游经历,唤起了释迦牟尼探索摆脱“轮回”建“业”的渴望。
   据亚当斯﹒贝克夫人所著的《释迦牟尼的故事》记载,释迦牟尼第一次出游认识到人生的“老”;第二次出游认识到人生的“病”;第三次出游认识到人生的“死”;第四次出游遇到一沙门,领悟到只有及时出家,一心修行,才能彻悟真理,解脱生、老、病、死轮回的痛苦。在《释迦牟尼的故事》这本书里,贝克夫人还讲述了一个释迦牟尼童年时期看到的虫蚁→蛙→蛇→鹰相食的故事。这样一个生物链的故事,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事物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对于当时的释迦牟尼来说却是怵目惊心的。于是,为了寻求解脱人生的生、老、病、死,释迦牟尼决心出家修行。
   在29岁那年,释迦牟尼终于冲破重重的宫廷阻碍而进入苦行林开始修炼绝食苦行。他每天只用绝少的食物以维持生命,一修炼就是6年。这6年的苦行修炼,释迦牟尼非但未能悟道成佛,而且还几乎搞垮了身体。这使得释迦牟尼认识到,沉溺于享乐固然是有害精神的无聊浪费,但一味地苦行,也是凄惨的无聊浪费。于是释迦牟尼放弃苦行,在一棵菩提树下改用冥想继续修行。在七七第四十九天,也就是农历十二月初八,释迦牟尼终于悟出了佛道而成为了佛祖。这一年,释迦牟尼35岁。(菩提树是一种无花果树,原名叫毕钵罗树,植物学叫宗教无花果树。菩提是智慧的意思。菩提树这一叫法,和释迦牟尼在此树下成佛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棵树的切枝,一枝至今仍然生长在伽耶佛塔附近;另一枝则由阿育王的女儿移植到了锡兰。)
   那么,释迦牟尼悟出的佛道究竟是什么呢?
   最主要的是“四圣谛”和“八正道”(包括五蕴和十二因缘。《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就化自五蕴。“心猿”孙悟空,“意马”小白龙,“欲猪”猪八戒,“身魔”沙僧,“唯识”唐僧。而且书中的魔鬼、洞主也都是人体的穴位,在去西天取经的同时,其实也在人体内周游了一遍,这在佛教叫“禅定内观”)。所谓“四圣谛”,就是世界充满着苦恼,叫“苦谛”;产生这些苦恼的原因,叫“集谛”;想解脱这些苦恼,叫“灭谛”;如何断绝这些苦恼,叫“道谛”。这“道谛”的内容,就是“八正道”。所谓“八正道”,就是:“正见”:将怀疑、误解、成见等统统置之不理;“正思维”:欲达大悟的意志和决心;“正语”:不能用诽谤、辱骂、刻薄之语,只能用友善、纯洁和有意义的词语;“正业”:行为举动必须高尚纯洁而又无可指责;“正命”:正当、道德的谋生手段;“正精进”:充满慈心,忠于佛法;“正念”:抛弃自我,思考真谛;“正定”:禅定的心境。
   “四圣谛”的核心是“因缘”和“因果”。所谓“因缘”,就是事物之间所发生的关系;所谓“因果”,就是现象先后之间的关联。而“八正道”乃是佛教徒们修行的方法,也算是一种中庸之道。“八正道”的思想,基本奠定了佛教后来的戒律。
   另外,佛教的构成要素还有“三宝”。即:“佛宝”,释迦牟尼本人;“法宝”,由释迦牟尼亲自制定的成佛的“道”;“僧宝”,依佛法修行的出家弟子。我们平时所说的“归依三宝”,也就是说归依了佛教,这是每个佛教徒必修的功课。佛教对“三宝”极为重视,认为信仰佛教,必须首先信仰佛、法、僧;因为佛教认为,信“佛”而不信“法”是迷信,信“佛”、“法”而不信“僧”则没有机会接触佛法,也就没有示范性的人格可供学习、模仿。因此进入佛门的僧人,和基督徒在吃饭前需要祈祷一样,每天至少要念三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为了讲清佛道,释迦牟尼还借用了古印度传说中的转轮圣王的“轮宝”作比喻亲证佛法。因为在古印度的传说中,“轮宝”的出现是仁政的开始,体现着天下太平的理想,这和佛教的思想基本统一。所谓“轮宝”,实际上就是“法轮”或者叫“生命之轮”,由“三缺点”和“六道”构成。“三缺点”在轮的中央,分别用猪、蛇、公鸡象征人类固有的贪、嗔、痴;“三缺点”外轮部分又分成六个区域称“六道”,代表着人类的生死轮回,分别是:天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牲道和人道,其中人道的特征是生、老、病、死。
   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禅悟了佛道后,便开始收徒、传教。最初传教的对象,是他离开王宫后净饭王派来陪伴他后来又背弃他而去的五位侍者。他们分别是:阿若憍陈如、跋提、婆波、摩诃男、阿说示,地点就在鹿野苑(关于鹿野苑,在佛教书中有过一个非常传奇的故事,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再细说了)。这是释迦牟尼座下最早的五位比丘(意为破烦恼)弟子,佛教书上对这次的传教称为“初转法轮”。对这五位苦行僧传教的成功,奠定了佛教最初的基础。但佛教能在当时印度繁杂的宗教中脱颖而出,除其本身历史的必然性外,则和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不可分割。这十大弟子分别是:智慧第一舍利弗、神通第一目犍连、苦行第一大迦叶、多闻第一阿难陀、天眼第一阿那律、说法第一富楼那、论义第一迦旃延、持律第一优婆离、密行第一罗侯罗、解空第一须菩提。其中,舍利弗和目犍连又是初期佛教教团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弟子;后来这两位弟子又逐渐转化成了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成了释迦牟尼的胁侍。这十大弟子,目犍连在中国的影响最大,佛教“盂兰盆会”就取自“目连救母”的故事。
   在释迦牟尼入灭后,这些弟子分别领导着他们的佛教僧团,使佛教在印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摩诃迦叶还编辑整理了释迦牟尼的遗论,使其成为佛教最初的有文字记载的经典(此前释迦牟尼都是口头传教,没有文字记载。这和《论语》的形成也颇为相似)。
   开始的时候,佛教僧团并无严格的制度,凡是信仰释迦牟尼学说的人,不分种姓均可加入,后来为防止僧团混杂,避免与世俗社会法律秩序和伦理道德相左,才开始制定教律。最初规定奴隶、负债者、杀人犯、盗贼(悔过的除外)、残废、病人以及年不满20岁者不能加入僧团。最初的僧团以云游乞食为主,无固定的住处,后来为适应雨季的安居和集地的需要才开始建立僧院。在僧众集体生活过程中,又陆续制定了有关衣着、饮食、用具、礼仪、居所、医药等日常生活细则,作为僧团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戒律。
   释迦牟尼在80岁那年离开王舍城北行,开始了他最后的游化。在吠舍离受到当时富裕妓女庵婆波利的供奉。时值雨季,释迦牟尼留阿难陀一人随从。但释迦牟尼却在雨季中患了重病,并在芒果林中吃了铁匠仲达供献的食物后中毒腹泻。当行至拘尸那时,在娑罗树林中入灭。入灭前释迦牟尼对阿难陀说:“你们不要为佛陀的遗骸大操大办,浪费精力;更不要膜拜我的偶像。我只是恳求你们专心致志地积德、行善。”据说,释迦牟尼死后的遗骨被分散为108份。现在印度存有头盖骨,西藏有一些佛牙,我国的法门寺地宫保存着指骨,其他的舍利子则分散在各寺庙,如杭州的雷峰塔就是为保存释迦牟尼的舍利子而建。
   释迦牟尼从成佛到入灭,大约用了四十五年的时间传授教义。这中间,除每年四个月的雨季外,其余八个月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弟子们的伴同下游化人间,宣扬佛法。他一生活动的地点,以恒河中游为中心,东到瞻波,西到赏弥,东西大约不出四百公里;南到王舍城,北到迦毗罗卫,南北大约不出三百公里。他主要的弘法基地,是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和舍卫城附近的祗园精舍(又名“给孤独园”,为富商须达多和太子祗陀捐赠)。
  

共 647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佛是觉悟的人,佛不是高高在上的雕塑,就跟这篇文章所介绍的释迦牟尼佛一样,是从世俗不断超越自己而最终成佛的。【编辑:邬海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无奈的飘荡        2008-11-08 21:22:13
  从作者文字中学到很多知识,也净化了心灵,谢谢作者
2 楼        文友:溪洋        2012-10-04 01:39:58
  佳作欣赏,问好,祝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3 楼        文友:康噩鲤        2015-09-12 18:07:21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