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风在人间】豫东人(散文)

精品 【西风在人间】豫东人(散文)


作者:海牛 秀才,1086.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35发表时间:2017-11-12 13:32:53

【西风在人间】豫东人(散文) 豫东人的性格很有特点,其特点之一就是豪爽讲义气,其二是出门爱找老乡。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厂里就有一批从豫东招来的新工人,大概有几十个吧,他们分别来自开封、兰考、通许和杞县,都是十八九岁的青年男女,很有朝气。豫东人说话很有意思,特别是开封人,说活时头抬得很高,眉毛扬起,大拇指向上,精气神十足。但豫东人说话有的字音分不清,还给自己编了个顺口溜,说是:“和非(水)非不开,吃馍馍不浮(熟),要佛(说)你坐坐,你佛(说)模(没)巩夫。”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说起出门爱找老乡,豫东人和别的地方的人真是不一样。我们厂在豫西,接近山区的边缘,因为附近有几个煤矿的煤质量很好,所以豫东人常常拉着架子车到这里来拉煤。从豫东到我们厂少说也有150公里,拉着架子车要走三天,听他们说夜里就睡在马路边上,遇到下雨了,只好睡在车下,很是辛苦。吃的吗就靠啃干粮,有口热水喝就不错了。来的人多了保不齐就有和厂里的职工是一个村的,那些人只要从厂门前过,就指名道姓地打听老乡在不在。豫东的职工听说有人找,就一溜小跑着去迎接,见了来人除了拉家常,就是管饭,吃完临走时再带上几个馍。要说这事放到现在也不算个啥,可是那时候要粮票啊,一个工人每月定量是三十一斤,锻工最高也才三十六斤,农民饭量大吃得多,一顿饭最少四个馒头,多的要五六个,一个月碰上两三回,这个职工就要靠借粮票过日子了,但豫东人从来不烦。有一次来了一个豫东老乡,要找的人连名字都说不清,只知道是小名叫“孬蛋”的,这可把门卫难为坏了,再一问是兰考县的,就让兰考的职工挨着个的前来辨认,都看过了谁也不认识。经过再三盘问才闹清,原来是“孬蛋”他舅舅一个村的,赶快打听谁的舅舅在那个村,这才找到对方要找的人。我问过他们,“不管不成吗?”豫东工友说:“咦,那可不行,要那样做了,回去非叫村里人骂死不可,家里人也会抬不起头了。”
   豫东人出门爱找老乡,这是有历史原因的。解放前那一带穷,爱闹灾荒,特别是老蒋扒了黄河口子之后,大批灾民不得不离开故土,流落到洛阳,西安,宝鸡一带求生,人生地不熟,吃住都非常困难,于是就找老乡,由先去的人给以帮助,起码不会饿死,时间一久也就成了习惯和风俗。当年河南著名演员常香玉就在西安接待过上千的豫东老乡,见到来投奔的人,二话不说,先到粥棚吃饭,然后安排住处,虽说都是简易棚子,也算有了安身之处,所以说起常香玉,河南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豫东人就是这样,不管穷的也好富的也好,只要一说是老乡,在困难的时候都要帮衬一把,而且谁都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这一点,在李准的长篇小说“大河东流去”里就有着着详细的描写。
   我那时在厂里二车间当班长。有一年副班长陈超俊的手受了工伤,回到杞县家里休病假已经两个多月了,厂长要我代表厂工会到他家里去看看。同班的杜绪亮叫我带上他一同去,不言自明,他也想趁机回家去看看,因为他的家也在杞县。我二人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买了些礼物就出发了。
   汽车到了杞县城关,在种子公司见到了陈超俊,陈很是高兴。他的爱人在种子公司上班,二人借了公司一间房住,房间很小转不开身,因此我们三个就跑到杜绪亮家去说话。杜绪亮家离种子公司很近,步行几分钟就到了。杜绪亮家只有他爱人和岳母两个人,见我们来了很是热情,又是让座又是倒水,还拿出了一篮子花生。我问了陈超俊的伤势,他说快好了,过两天就去上班。晚上三人买了两瓶酒,一只烧鸡和几个羊蹄,就在杜绪亮家里喝开了。杜绪亮喝多了,吐得哇哇的,我也觉得有点晕乎,就叫陈超俊带我到县里找个旅馆住下。陈超俊说,今天没找别的老乡陪我,要不然,不把我灌趴下,别想走。豫东人好客,这我是知道的,幸亏没找到那些人。
   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昨晚下雨了,地上湿漉漉的。我找了个小吃店吃了早点,在县城转了一圈,回到旅馆见杜绪亮在旅馆等我,他不好意思地拍着头说:“昨晚喝多了,现在还晕,你啥时候走的我都不知道。”我笑着说:“谁让你在丈母娘面前逞能,不让你喝偏喝。咱俩出去转转,吸点新鲜空气就好了。”我俩走出旅馆,来到县城郊外的田野里。正是夏末秋初,麦子割了,嫩绿的玉米苗才一扎高,田野很是空旷。杜绪亮指着不远处一个小村说:“咱厂张明星的家就在那个村里,想不想去看看?”张明星是我们厂一车间的一个生产班长,大高个,黑黑的,浓眉大眼,很是憨厚朴实,会吹笙,常给爱唱豫剧的职工伴奏,和我的关系很好。我就说:“走,去看看!”
   张明星的家就在村子的边上,没有院墙,茅草房顶的土坯房两边用树枝扎了两溜篱笆,篱笆底下种了黄瓜,瓜秧密密麻麻地爬在篱笆上,硕大的叶子带着雨珠给小院带来许多生气。“有人么?”杜绪亮朝屋里喊,没人答应。看起来家里人出去了。杜绪亮说:“你在院里等一会,我去找找他家的人”说完杜绪亮向一道坡上走去。我看地上很湿,也没地方坐,就溜达到房后看远处的景色。这里离县城很近,算是县城的郊区吧,应该是比较富的,不是有一句话说“金杞县,银太康吗,”带着“金”字肯定是不穷的了。
   不一会儿,我听到房前传来爽朗的笑声,我转回去,看到一个穿花格子上衣的女子两手掐着一捧黄瓜,和杜绪亮一同走进院里。杜绪亮说:“这是张明星的爱人,这位就是我们的余班长,代表厂里来家里看看。”我微笑着点点头,张明星的爱人把黄瓜放到窗台上,在衣襟上把手擦了擦,然后大大方方的向我伸过来。我轻轻地握了握她的手,说了几句问候的话。张明星的爱人一转身从屋里拿出两个板凳,让我和杜绪亮坐下。她说:“你们坐,我去烧点水。”说完,自己跑进厨房去了。我和杜绪亮聊起了金杞县银太康的说辞典故。我俩聊了半天,只见张明星的爱人出出进进,开水也不见来,昨晚喝了酒,嘴里干渴,我示意叫杜绪亮去看看,怎么回事。杜绪亮进到厨房,我听到二人争执起来,我也赶忙过去,看到杜绪亮按着木床上的几根高粱杆,张明星的爱人正在解高粱杆上的麻绳。“出什么事了?”我问。杜绪亮说:“柴火湿点不着煤,她要拆床上的高粱杆当柴火,这可不中。”张明星的爱人说:“这床现在没人睡,到秋后有了高粱杆再补呗!”我看到靠墙一张单人木床的褥子被掀开了,露出床上一排高粱杆编成的床垫,边上的高粱杆被打开了,散乱的歪在床边。“不行不行,怎么能拆床哪!”我也上前按住张明星爱人的手。张明星爱人不知哪来那么大力气,她两手张开,笑着把我和杜绪亮推到门口。“我说没事就没事,就当引火柴,也拆不了几根,你们出去吧。”我和杜绪亮都没走,站在门口呆呆的看着她。张明星的爱人把几根高粱杆折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放到煤火口里,然后用火柴点燃,再用小铁铲从旁边的木箱里铲出一铲碎煤块,倒在高粱杆上,蹲下身咕哒咕哒拉起了风箱。火苗从煤火口窜出来,不一会煤块变红了,张明星的爱人起身把小铁锅坐在煤火口上,又咕嗒咕哒拉起来。这时她才抬起头,对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刚才柴火湿怎么也弄不着,急死我了,现在好了,没事了。你们出去在外头坐吧,水一会儿就开。”
   坐在院里的木凳上,杜绪亮说:“你不知道,俺这里跟别处不一样,就是缺煤,每家一年才供应二百斤煤,平均每天只有几两,庄稼杆生产队都用来造肥了,柴火也不多,所以老乡平时都不喝开水,你来了是贵客,特殊照顾,不过他们家今天中午做饭的煤,叫我俩给用了,我说她也不听。”我默默地坐着,半天没有说话。为了让我喝上一口热水,她拆了家里的床,用了珍贵的煤炭,这就是豫东人!我的眼睛湿润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是什么滋味。这是我这辈子喝的最珍贵的一碗水,虽然没有茶叶,但我觉得比毛尖都香甜。
   回到厂里,我向厂长赵长江汇报了这件事,赵厂长用手指轻轻敲着桌子,思考了一会,他说:“厂里应该帮帮这些职工,这样,我让工会拿出个办法,尽快解决。”赵厂长上海人,工人出身,和大伙很有感情,他说到做到,这一点我是很佩服他的。
   几天后,厂里贴出告示:经厂工会研究决定,给每一位家在豫东的职工,用厂里的解放汽车往家里送两吨煤,两人一车,买煤的钱个人负担,按报名先后统一安排。
   消息一出,立即传遍全厂,豫东职工那个高兴啊,买了鞭炮放起来,比过年还激动。
  

共 32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作者讲述了豫东人的两种性格特点:一是豪爽讲义气,二是出门爱找老乡。这些性格特点是通过作者和豫东人接触后的几个小故事来彰显突出的。比如:在粮食紧缺的年代豫东人见到老乡不尽管吃饱,临走时还让老乡带着几个馍走。去生产班长张明星家做客,他妻子为了烧水拆了家里的床,用了珍贵的煤炭,这就是豫东人!散文从平淡的小故事中突出了普通人的淳朴和友善!故事感人,值得品读!感谢作者赐稿!【编辑:晶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115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晶莹        2017-11-12 13:43:53
  海牛老师厚积薄发,佳作连连!西风的榜样!祝创作愉快!
( (
回复1 楼        文友:海牛        2017-11-13 08:05:34
  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问好
2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7-11-12 14:54:08
  豫东人这种热情太让人感动了,讲交情,重义气!把朋友当亲人一样对待,让人心暖。拜读海牛老师的作品,对写作很有帮助。向老师问好!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回复2 楼        文友:海牛        2017-11-13 08:06:45
  谢谢阅读和点评,谢谢你一贯的支持鼓励
3 楼        文友:衢四海        2017-11-12 17:57:49
  海牛老师这篇文紧扣主题,几个小故事抓得相当准。祝贺,祝贺。
回复3 楼        文友:海牛        2017-11-13 08:08:02
  谢谢阅读和点评,谢谢支持和鼓励
4 楼        文友:惠永胜        2017-11-12 23:00:45
  谢谢海牛老师,我们开封人确实那样,扶危济困,骨子里的魂。
回复4 楼        文友:海牛        2017-11-13 08:11:56
  首先谢谢那天的提醒,提起豫东人我才有了写这篇回忆的灵感,为豫东人鼓掌。
5 楼        文友:桑干河        2017-11-14 07:41:09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豫东人的热情豪爽尽在海牛老师的叙述中显现!
桑干河
回复5 楼        文友:海牛        2017-11-16 10:46:36
  感谢阅读和点评,谢谢,敬茶
6 楼        文友:念家的麻雀        2017-11-14 20:01:34
  海牛老师笔耕不辍,值得西风人学习!
回复6 楼        文友:海牛        2017-11-16 10:48:19
  感谢热情支持点评
7 楼        文友:啸竹        2017-11-16 10:07:12
  热烈祝贺海牛加精,望精彩继续。
( (
回复7 楼        文友:海牛        2017-11-16 10:48:53
  谢谢支持和鼓励
8 楼        文友:晶莹        2017-11-16 10:42:44
  祝贺精品!
( (
回复8 楼        文友:海牛        2017-11-16 10:49:43
  谢谢支持和鼓励
9 楼        文友:山谷        2017-11-16 14:48:45
  细腻的笔触,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豫东人、张明星的爱人、赵厂长都值得点赞。
回复9 楼        文友:海牛        2017-11-16 17:23:53
  感谢阅读和点评
10 楼        文友:春闺梦里人        2017-11-16 18:36:57
  细腻的笔触形象地刻画出了豫东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不愧是精品。祝贺老师!
( (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