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屈原离骚之浪漫主义精神(散文)
屈原与离骚之浪漫之气!
屈原经历了三代楚国君主。他生于公元前340年时,是楚威王执政元年。
公元前328年,楚怀王执政元年,屈原12岁;算屈原20岁开始上朝参政,他在怀王任上22年。
公元前298年,楚顷襄王执政元年;屈原42岁;他在顷襄王任上20年。屈原于公元前278年投江而壮烈,终年62岁。屈原是上大夫,但政见常被剥夺,他大半生处在流放的生涯中度过。
楚国,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公元前237年,楚幽王元年。公元前228年楚哀王元年、公元前227年楚王负元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屈原死后约55年,楚国灭亡。一个强盛的楚国由于政治路线和外交路线不对头,从强走弱,又从弱走向灭亡。屈原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并非天方夜谭 无中生有。
屈原,他罢官后投入了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
屈原牵着马,在江边溜达。马蹄声落在他心头,激起了他许多的反思。爱与恨,他正在思考着自已的政途;谏与瞒,他正在思考着他自己的良心;功与罪,他正在思考着自已的度衡。“悔相道之不察兮,廷伫乎吾将反。”他说,我曾经后悔在人生的仕途上,没有明察政途的阴晦曲折,不该去锋利的直谏,但犹豫了一会呀,我又将回头。
屈原还说:“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他也曾经想过,他说,不与怀王硬斗了,放弃我的政治主张吧,回到朝廷当我的官;趁着关系还没有完全搞僵,趁早赶快罢休吧!
屈原襟怀坦白,他在与怀王的政治博斗中,也曾经动摇后悔退缩过,不想再坚持他的政治主张而丢官流放。他的离骚楚辞最可贵之处,如一部思想政治笔记史,他曾说,他的人生也有矛盾体,他不是一路英雄和一路斗士,他也舍不得那个楚国的左徒的官职。屈原这样的表白,符合他的地位和思想历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一定的必要何必去牺牲自已的政治仕途呢?
屈原罢官后,他思想也很苦闷。他经常牵着马在水边走走,看看兰草的生长,又策马跑上山丘,看看椒木长相和开阔的视野。他要用自然物境界冲淡他的苦脑,他要用植物的兰绿盛气淡定他的心志。屈原说:“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兰草代表他的良心,椒木代表他的意志。他要透视兰绿壮阳他的气魄。屈原心想,既然真知卓见不被采纳,反而罢官流放;那就穿上便服走游楚国,实现他原来爱好诗歌的志趣吧!
屈原熟读诗经,又深爱庄子的逍遥游,他进入了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他说,我要把菱叶裁剪成绿色的上衣,不让朝政的污迹沾染;我要把芙蓉花织成下裳,让美丽与彩霞同辉; 我要把帽子加得高高的,让样子岌岌可危,如快要倾覆和灭亡;我要把光怪陆离的佩带加得长长的,让它们长悠悠的随风任意潇洒飘扬;我这样做如巫师出山,在与鬼神同舞,即使没有人能了解我内心的爱憎,也不去管它;我只要以我内心的高洁和芳香而骄傲是了。屈原在离骚中这样写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屈原,浪漫啊!真是浪漫的诗人啊!华夏的大诗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动天地,惊鬼神。李白也难比,杜甫不好攀。诗经的种子,楚国的辞啊!我们怎么不爱他?汨罗江的水啊!它们怎么不惦念他?光怪陆离的盛装呀!隐藏着一颗伟大爱国的赤子之心。绿叶包懦米的粽子啊!一颗颗心连着他;龙舟激水的竞赛啊!一颗颗心激仰他;五月初五的节日盛典啊!华夏人民世世代代永远的纪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