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如梦令】我的三姑奶奶(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如梦令】我的三姑奶奶(征文·散文)


作者:太行飞剑 举人,5871.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73发表时间:2017-11-26 10:34:22


   在我的老家河北省阜平县,晚辈们把父亲的姑姑叫做姑奶奶。我有三个姑奶奶,其中两个姑奶奶参加了八路军,后来跟着八路军的首脑机关进了北京城,在北京的什么单位工作,我搞不清楚,反正是级别不低的高级干部。现在她们姐妹两人都去见马克思了,同样安睡在北京八宝山的革命烈士公墓。
   由于阜平县地处太行山深腹,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所以,在抗日战争时期,那里就成了革命根据地。著名的城南庄是毛主席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它就在阜平县城附近。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舍保定,不舍阜平”,可见阜平县在军事上多么重要。我们村叫上苍山村,就在离阜平县城15华里的地方,山高路险,正适合抗日军事力量的驻扎。我们村很小,只有几十户人家。我的家就在村子南面的一个半山坡上,人称“小南院”。我就出生在那院子里,当然,这是解放后1954年的事了。别看如今的小南院是一处普通的民宅,且院子里也长满了荒草,很久没人住了,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它可是八路军的印刷所,为宣传抗日、鼓舞八路军的士气,立下过汗马功劳。听村上的人说,就因为如此,我家的小南院在日本鬼子扫荡中曾三次惨遭“三光政策”。当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日本鬼子扫荡走了以后,八路军又帮我家建起了5间新房。也正因为如此,两个当时还年轻的姑奶奶才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八路军部队里,姑奶奶学习了文化知识和军事知识,后来成为进驻北京的八路军老干部。
   在我小的时候,经常听到村里人讲两个姑奶奶的事,他们说三姑奶奶是个智勇双全的人,曾两次在战斗中负过伤,还有一次装扮成新娘子,把日本鬼子引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消灭了敌人,保护了群众。至于是怎样的细节,村上流传着好几种说法,哪种说法更接近于实际?我也搞不清楚。总之,在我幼小的心里,三姑奶奶是值得我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
   在三个姑奶奶当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姑奶奶张宗风,原因是她对我帮助最大,且和我们家的来往也最密切。三姑奶奶在文革之前就退休了,当时她住在北京颐和园的东三所。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我所穿的衣服都是三姑奶奶从颐和园东三所寄来的旧衣服,那些衣服都是表哥穿过的,男式的,洗得发了白,但质地结实,口袋特别多,我很喜欢。我的女同学们经常问我:“你没有哥哥,怎么尽穿些男孩子的旧衣服呢?”我非常骄傲地告诉她们:“这是我住在北京颐和园的三姑奶奶寄来的,是我表哥穿过的。”在我心中,那没见过面的表哥就是我的亲哥哥。
   每当三姑奶奶寄来一大包旧衣物,我妈就从罐子里弄出几斤莜面,用口袋装好,让我写上地址给三姑奶奶邮去。我很喜欢干这些活儿,特别是喜欢写地址,“北京颐和园东三所”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无奈那时家里穷,不可能让我去。
   三姑奶奶知道我们家孩子多,收入少,生活困难,收到莜面后总会寄钱来。这样循环往复了很多年。
   再后来,我中学没毕业就去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姑奶奶为了鼓励我思想和学习进步,经常寄书给我看,还写信鼓励我好好锻炼,服从命令听指挥。在我的散文《让我悲喜交加的书》中提到的那本《共产党宣言》,就是三姑奶奶寄给我的。除此之外,她还给我寄过从前苏联翻译过来的那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国家与革命》《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鲁迅杂文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等书籍,在内蒙古建设兵团时,我的小书箱里有一半书是她从北京寄给我的。另一半是我母亲寄给我的。
   1973年,我参加了那场并不十分正规的全国高考,《政治》试卷上有三道论述题: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二、什么是正义战争,什么是非正义战争?举例说明。三、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我拿到试卷,就把自己平时读书心得统统写了出来,这些问题在我的脑子里装着,像流水一样,倾泻在试卷上,写满了整个试卷。走出考场,有人哭了,说:“什么也没答上来,肯定考砸了。”一些人选择了放弃,其他科目不考了。而我暗暗高兴,坚信自己几乎得了满分。后来,我被厦门大学经济系录取了,可能与我的《政治》试卷答的好有很大关系。这都要归功于三姑奶奶给我寄来的那些书籍,是它们使我懂得了许多知识和真理。那时在我心中最崇拜的亲人就是三姑奶奶。
   大二放暑假,我从厦门回内蒙路过北京,特地去颐和园东三所看望了我仰慕已久的三姑奶奶。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三姑奶奶,她给我的印象是慈祥、和蔼又不失严肃,很少笑,却平易近人。那天,我在颐和园门口一打听“张宗风”这个名字,服务员就像接待贵宾那样接待了我,搞得我挺不好意思的。从这其中我也体会到三姑奶奶的职位和个人魅力。当我问三姑奶奶是个什么干部时,她只是说“普通一兵”。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最终也没有弄明白,她在退休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三姑奶奶问我:“听说你们是专门为化工部培养的干部,你是否考虑过到北京来工作呢?”我照实说:“没有,我打算报名到最艰苦的三线企业去工作。”三姑奶奶说:“也好,年轻人先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锻炼,才能有出息。”
   那天晚上,我和三姑奶奶聊天到很晚才睡,她给我讲了爷爷的胆小怕事的性格,主要是从小娇惯的结果。她还说:“咱家人都太傻,傻得有点过分。”她讲了我父亲小的时候当过儿童团员,上铁路的时候,填写参加革命的时间及加入过什么革命组织时,竟然没有填写。结果,同村的小蚊子与我父亲一起上铁路工作,只因填写参加革命是在1939年,当过儿童团长,竟然被提升为干部,而我父亲只能当工人。她说,咱倒不图当官,这只是说明咱家人的性格特点。后来又说到长相,她说我长得像她,白皮肤,微微发黄的头发,宽额头,胖体态……经她一说,我才仔细端详起三姑奶奶,她说得没错,我生得和她真是很像,这可能就是隔代遗传吧,难怪我感到她那么可亲可敬呢!
   那次我不但给三姑奶奶带来了内蒙古的莜面,还带来福建的花茶。三姑奶奶则把她本人、还有表叔表婶、表哥表妹的照片送给我,说以后有机会别忘了来北京看她,我就是她的娘家人等等。
   再后来,三姑奶奶搬出了颐和园,我写的信被退回来。而我也毕业分配到了河南省内乡县境内的化工部第二胶片厂,现在已经改称为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从此,就失去了联系。后来从父亲的信中,我才知道了三姑奶奶去世的消息,心中十分遗憾,为什么没有人通知我参加三姑奶奶的追悼会呢?是不是因为我的社会地位太低了?这都怪我努力的不够,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得太少,才没资格去参加她老人家的追悼会。这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和悔。
   现如今我已经从大学副教授的职位上退休了,在职期间曾经著书、发表论文不少,要是姑奶奶活着,她一定很欣慰。姑奶奶说过:“一个人只要还活着,就应该努力工作。”我现在就是把写作和编辑文学作品当成是自己的工作。如果这些工作能够给读者朋友们带来愉悦,我将会感觉十分幸福。

共 27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三姑奶奶张宗风是作者敬重的人。她年轻时参加革命,解放后辛勤工作之余,不忘照顾远在家乡的亲人。对于勤学好问的作者,她更是倾力相助,不仅在物质上,更在精神上帮助作者,让她坚持学习,不断超越自我,而可以走出那个贫穷的小山村。时至今日,作者也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忆起已经去世的三姑奶奶,对她满怀感恩。此篇文章,用质朴的书写,描写出三姑奶奶平易近人的亲切形象。作者用汇报自己所学成果的方法,来回报三姑奶奶的恩情。此番,就像当年旧衣服和莜面的互寄,是一种爱的传承。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126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7-11-26 10:35:27
  我去过阜平,天生桥瀑布群,还有玫瑰溪谷,玫瑰溪谷的旁边,就会有很多小村子,特别小。很陈旧。想来,您的家乡,就是这个样子。现在估计也会发生变化吧!毕竟时代在变迁呢!
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7-11-26 11:44:22
  谢谢平淡是真老师,您好,我已经20多年没有回故乡了,父亲母亲都不在了,弟弟妹妹都在外地工作,但是每当梦里回故乡,我还是记得那些破旧的街道和房子。听说现在已经都是新房子了。
太行飞剑
3 楼        文友:苦尽甘来        2017-11-27 00:03:15
  姑奶奶是全村人的骄傲,更是我的自豪,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作者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书写着对三姑奶奶的爱和敬重,一生都受她的熏陶感染,吃苦耐劳,平易近人,终于做出一番成绩,回报三姑奶奶对自己的好。此文就是最好的例证。欣赏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7-11-28 20:56:57
  谢谢苦尽甘来老师的点评和理解。我是这样想的,以此文报答三姑奶奶
4 楼        文友:康心        2017-11-28 21:12:59
  细读此文,有一种无言大美的感觉,即不修饰不特意,如你随时打开的清晨的门一样,看到是啥便是啥,大自然的伟大也不大呼不叫,大自然的普通也不卑怜,仿佛看到一双平静似水的眼睛里的一本历史书,让我走进另一个看似远去却又立刻想起的岁月。这种美来自作者自身的内心,自然带到文字里,让我不自觉地感受到一种大气。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5 楼        文友:苦尽甘来        2017-11-29 11:40:05
  康心,是大呼大叫吧,而不是大呼“不”叫。不知说的对否?【评论的优秀】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