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文】决战泾河(散文) ——到东西湖疏浚泾河
农业乃国之根本,水利则是农业生产中的重中之重。我在读书时,曾参加过多次学农劳动,都是夏初双抢之时。真正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一次农田水利建设,让我留下深刻对象,方体会到农活的艰苦和农民之不易呀!
那是1974年12月下旬,江岸区第二商业局组织了下属7个管理处(饮食,副食,蔬菜,煤建,土产,物回,服务)的干余名员工,到东西湖泾河农场支农,具体工作是疏浚长约10公里的泾河。计时半个月。
时值隆冬腊月,北风朔朔,瑞雪纷飞,滴水成冰。我们乘坐大卡车(带篷),来到农场的泾河岸边。见场部已给我们搭建了20来座军用帐篷,一字排开,红旗猎猎。帐篷上贴满标语:勇斗三九严寒,为农业建设奋战等等。颇有点战场鏖兵的气势。
我们饮食系统的人员百余人编为第2连,我们(芙蓉酒楼,色味香餐馆)的11人为2班。有男同志7人,女同志4人(小李,小罗,小史,小刘)等。当日,我们上堤岸察看,见河床上有浅浅的水,面上有薄冰,在冬阳的映射下,发出莹光,观之就感觉到丝丝寒意。下午,连部召开班以上干部会(我时任2班班长,副班长是色味香餐馆的小刘)。连干部介绍了泾河情况,它连接东西湖干渠和湖泊,是该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布置了各班的施工地段,强调了工作要求。主要是清除河床淤泥(约1米),并下挖30公分,找平,土堤要两边加固,以备春汛蓄水和灌溉农田之需。
次日,我们就顶着刺骨寒风上了堤。我班分到长约50米的堤岸任务。整个堤岸上,劳动大军一字排开,足有数公里之长。大家干劲十足,开始了为期15天的战斗。首先是清除冰水,再疏淤。我们挖的挖,挑的挑,热火朝天干起来。虽是寒天冻地,但大伙儿不畏艰难,额头上时不时冒出汗珠。工地上红旗招展,劳动号子时起彼伏,如同上了战场一般。我们男同志挑土,女同志排水,但我班小刘(女同志)也坚持要挑泥土。不慎滑倒,爬起来,抹了一把泥水,又继续向堤岸上走去。大家你追我赶,各班都默默地赛起了进度。
干了两天,河水已清干,我班小罗等人还在河底淤泥下抓到了十几条小鲫鱼,收工后到伙房要了一点油盐调料,用自带的煤油炉蒸了起来,阵阵香味勾人食欲呀。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了这额外的美餐。
接下来,清淤泥,挖冻土,更加艰苦。同志们牢记战争年代先辈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努力地奋战那冬寒,眼见堤岸一天天增高,大家心里是高兴的。
第8天,适逢元旦。清晨刚起床,广播传来播音员颂读着领袖的诗作:重上井冈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激发着大伙的干劲。有的同志还向连队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决心在这次战斗中经受孝验。
逢周日,各单位还组织人员乘车到工地,一起干活。并给我们送来了美食,饮品等。大家并肩战斗,畅述友谊。真感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床逐步疏凌干净整齐,堤坝也更牢固了。我们班还得到指挥部的表扬呢。
半月已到,我们圆满地完成了此次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贡献了力量。看着劳动成果,大家不顾疲劳,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离别时,农场领导到工地向我们祝贺,并深情地褒扬我们是新时代的好青年。卡车开动了,我们大呼:再见,泾河。再见,农友。明年又是丰收年。这一幕,我多年后,仍感受那辛苦和收获。难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