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诗词古韵 >> 【渔舟】临江仙•入秋偶感(外七绝二首)

编辑推荐 【渔舟】临江仙•入秋偶感(外七绝二首)


作者:关文峰 布衣,223.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14发表时间:2017-11-30 23:41:08

临江仙•入秋偶感(次韵诗友)
   风带微寒潜夜雨,蝉声忽觉无闻。
   烹茶香溢涤凡尘,心随流水远,独看落花频。
  
   忘却浮生愁渐去,从今莫笑闲人。
   哪忧残叶落纷纷,何需寻旧路,自会沐轻云。
  
  
   七绝•无题
   闲来还忆淡香幽,莫对飞花独自愁。
   流水无情心渐远,悠然忘却几春秋。
  
  
   七绝•杨过
   长空万里步惊云,钝剑千钧力断筋。
   一掌销魂黯然去,终南古墓隐红尘。
  
  

共 2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临江仙•入秋偶感》,整体看是新韵,上下阙字数相同,没有对仗。词意清新,体现一种洞明世事、内心清澈,自在悠闲的人生境界。《七绝•无题》的描写的心境与《临江仙•入秋偶感》相似。《七绝•杨过》描写了从豪情万里到黯然归隐的人生。两首七绝中,基本做到句内相替,联内相对,联间相粘。诗蕴含情志,语言精炼,欣赏!推荐阅读!【编辑:情韵悠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情韵悠然        2017-11-30 23:43:06
  问好,关文峰!感谢来稿!编辑不当之处请指正。
回复1 楼        文友:关文峰        2017-12-01 08:03:01
  谢谢老师点评!文峰,问好!
   《临江仙》是依《词林正韵》及《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填的,每片后两句要求对偶,我是宽对。苏轼也写过“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及“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是宽对。
  
   《杨过》,"一掌销魂黯然去"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是固定拗句形式,在律诗中也常用。小说里,杨过在襄阳大战中,用黯然销魂掌打败金轮法王,然后用飞石击毙蒙古王蒙哥,最终大败蒙军,解襄阳之围。本来我是用“悄然去”,意为杨过功成身退,归隐红尘。但再想一下,历史上南宋终究亡于元,小说里,杨过走了之后,襄阳城破,郭靖夫妇殉国。所以改用“黯然”,带着一种亡国之恨,英雄无奈的伤感。
回复1 楼        文友:关文峰        2017-12-01 08:03:33
  谢谢老师点评!文峰,问好!
   《临江仙》是依《词林正韵》及《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填的,每片后两句要求对偶,我是宽对。苏轼也写过“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及“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是宽对。
  
   《杨过》,"一掌销魂黯然去"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是固定拗句形式,在律诗中也常用。小说里,杨过在襄阳大战中,用黯然销魂掌打败金轮法王,然后用飞石击毙蒙古王蒙哥,最终大败蒙军,解襄阳之围。本来我是用“悄然去”,意为杨过功成身退,归隐红尘。但再想一下,历史上南宋终究亡于元,小说里,杨过走了之后,襄阳城破,郭靖夫妇殉国。所以改用“黯然”,带着一种亡国之恨,英雄无奈的伤感。
2 楼        文友:情韵悠然        2017-12-01 09:36:54
  谢谢文峰老师解释,我不会写古韵,不太熟悉韵律,不管新体诗和旧体诗,我都喜欢品读诗中内涵!
回复2 楼        文友:关文峰        2017-12-01 19:27:24
  谢谢老师欣赏!问好!
3 楼        文友:情韵悠然        2017-12-01 09:49:46
  “黯然”比“悄然”的情感浓些,更有了深层意义,用得好!
回复3 楼        文友:关文峰        2017-12-01 19:27:43
  老师过奖了!问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