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看图文】暮年心事(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看图文】暮年心事(小说)


作者:兰花悠悠香 进士,793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19发表时间:2017-12-09 18:40:12

【看点.看图文】暮年心事(小说)
   一、
   这是一座斑驳窄小又老态毕现的老屋,在这座老屋里,触目所见都是那样的压抑寂寞、陈旧不堪,墙壁、地面、缝纫机、椅子,一切的一切都裸露着积年的颓废。
   时间已近黄昏,室内的光线暗淡里带着暮色临近的苍黄。此刻,一位看上去年近八十的长相酷似英国老人的大爷正坐在那辆老旧不堪的缝纫机前的那张同样老旧的椅子上。
   暗褐色的椅子后背的几根木杆居于门与缝纫机之间,而余下的小半则紧靠着后墙,而椅子的前面与缝纫机的距离委实太近了,以至于坐着的老人整个身子都显出了一种逼窄的难受。此时的老人,丘壑纵横的脸上带着一种曾经沧海的憔悴,还带着一股近乎木然的虔诚。此时,他两鬓苍苍又双手合一,看起来,他似乎在祈祷着什么,祈祷什么呢?是黄昏里的绚丽风景还是暮年里的安然幸福?是无病无灾的希望还是儿女们的仁孝?看起来是,又似乎都不是。因为,透过老人那副老花镜的镜片可以看到,他的眼睛是定定的、是漫无目标的,而这样的眼神透露出的是一种茫然和心灰意冷的失落。而这种茫然的失落似乎又反证了他所祈祷的只能是一种明知无望又不甘心放弃的心愿。
   天气已经进入秋天,萧瑟的凉意已经渗透了窄小老屋的每一个角落,老人身后的那扇暗淡的老木门关上了,但风的味道似乎还在。看起来秋的冷漠已经完全屏蔽了夏的热情,除了墙上的那副日历还带着以往的那份依稀。
   老人的白发不见蓬乱,虽然虬扎的胡须长了点。他的衬衣扣子扣得规规矩矩的,那条宽大而半新旧的裤子也是干净而平整的,以至于还留有从箱子里压了很久的叠痕。从老人的穿着看,曾经的他应该是一个讲究仪表爱干净的人,只是此时的他,一双裸露的脚的每一个脚趾却都沾上了洗不净的尘土抑或是水泥的印记。因为地面阴冷,他把右脚抬到了那张破旧椅子的横杆上,这样,起码离地面的阴冷远了点。而那只在大脚拇指的位置贴上了创可贴又在创可贴的边缘缠绕了好几圈白线的左脚则刻意放到了与臀部平齐的椅面上。
   是的,就在三天前,他的这只脚趾在干活的时候被一根钢筋狠狠地戳了一下,当时被戳得鲜血淋漓以至于他眼泪直抛。也就在被戳以后,工地的领班,那个和他儿子叫着同样名字的小五子忙不迭地陪着他去了附近的诊所,并心疼地对他说了:“我说,耿老伯,你一个七十三岁的老人了,您听听医生说的,血压这么高都应该住院了!您还来工地做什么杂活、看什么大门呀。您,该享福了呀!”
   是的,他,小五子口中的耿老伯,一个七十多岁的人了,加上高血压,加上老眼昏花,加上许许多多力不从心的不好说,是真的该享福了。更何况,他还是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的生身父亲。
   记得,那一天,当小五子说出了那句享福的话后,低着头的他只是牵拉着嘴唇作了一个苦笑的表情然后就落寞地、一瘸一拐地回来了。
  
   二、
   一眨眼,耿老伯回到老屋已经十多天了,十多天里,他自己把脚趾上被血痂凝固的纱布拆了,又换了一张过期的创可贴。又因为脚趾的表面实在太粗糙了,他又在创可贴的一边缠绕了好几圈的线。十多天来,五年前就已经没有了老伴的他是冷屋冷锅冷灶相伴。饿了,他就煮上一锅山芋粥,就着几片咸瓜打发一下胃,寂寞清冷了,他就一次次走近这辆同样苍老的缝纫机。
   他的手曾经无数次地抚摸过这部缝纫机,他曾经对着缝纫机窃窃哝哝过,他喊缝纫机老伴。是啊,除了去世的老婆,这部不会说话的缝纫机也算他多年的老伴了。他清清楚楚地记得四十多年前的那个春天,三十岁的他凑了钱、托了人,从别人的手里买回了它。从那以后,这部缝纫机和他就成了一对搭档;从那以后,机子如同通了人性般的在他的手里变幻出了持重挺括的中山装、西装、拉链衫、花俏的童装、美轮美奂的连衣裙等等。也因此,他借了缝纫机的鼎力相助慢慢成了小镇乃至周边乡村有名的缝纫师,美其名曰——小经验。以至于他的真名耿洪斌渐渐地被人遗忘了。
   他记得在做了几年缝纫后,原先拮据的家境慢慢有了改观,旧债还清了,母亲的病也慢慢有了起色,此后,在人们眼里长相也有点像外国佬的他终于在街坊邻居的撮合下与小镇的刘红成了夫妻。进了门的刘红在他手把手的指导下很快也成了缝纫的一把好手。这样一来,夫妇俩一个裁剪一个缝纫,闲暇时再伺弄伺弄土地,小日子倒也过得去了。
   四年后,他与刘红先后有了两个儿子,接着又有了女儿美霞,说到小五子,那原是他和刘红的第四个孩子。他和刘红爱孩子是远近闻名的,用乡邻们的话说是恨不得把心捧出来做成了烧饼给孩子吃的人。这不,当排名老四的儿子降临到这个家庭后,就因为忌讳那个四与死的谐音,他和刘红硬是想了好久才决定跳开四的排号,给小儿子直接取了个小五子的名。
   算起来,他和刘红的这个家是个大家庭了,四个孩子,加上一对老人和他们夫妻俩,是整整的八口之家呀。好在他和刘红吃得起苦,熬得起累,最终硬是靠着两双手把个家撑得像模像样的。
   转眼,二十几年过去了,一对老人驾鹤西去后,四个孩子也渐次长大了,再后来,为了给长大的孩子们娶亲出嫁,他和刘红又殚精竭虑地造了房子。
   有了房子后,三个儿子相继又娶了亲,只有女儿美霞,因为嫁了个军人早些年随军去了几千里外的地方。
   自从儿子们的婚事都有了着落后,老了的他和刘红凭着这么多年里从牙缝里省下的一些积蓄就决定撇开缝纫机的活,安心伺弄点庄稼养老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五年前的那个夏天,他的老伴刘红被查出得了胃癌。当医生告诉他病情的时候,焦心如火的他一叠声地对医生说:“我们治,砸锅卖铁也治!”可最终,医生摇摇头叹息说:“太晚了。”
   老伴从被查出得病到去世只挨过短短四个月,四个月里,他把用来防老的一点积蓄和从亲戚家借来的钱全部花在了老伴的医药费上,他原指望,只要心诚,老天终会开眼的,谁料四个月后,老伴还是不治而亡了。
   随着老伴去世,他也病倒了,是急病的、是悲痛过度才病的,人都说患难夫妻风雨情,他和刘红整整三十多年的夫妻,这一旦分离,这痛和苦,又如何让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消受得了?这期间,多亏了女儿美霞回来日日夜夜的照顾,他才险险地逃过了死神的围追堵截。
   在他病情稍稍好转后,他的三个儿子也曾经来过他的老屋。说起那次三个儿子的光临是有缘故的。那一天,恰好他的妻弟,刘红的弟弟来看望他,其间,说起了他以后的生活,妻弟说:“姐夫,眼看着你也老了,如今又病着,这以后的日子得由孩子们养着了。这样,这话你不好出口的话,我这个做舅舅的来说,这事宜早不宜迟,就今天,等会儿我打电话,让那三兄弟午饭后来这里一次,就说有要事相商。这事就这么定了。”
  
   三、
   那天下午,三个儿子陆陆续续到场后,耿老伯的妻弟说了:“三位外甥呐,承蒙你们看得起我这个老舅,今天都到场了。今天我这个舅舅要老着脸做一回真正的老娘舅了。我的话可能有点啰嗦,也可能不大中听。你们的老爹现在已经老了,这又老又病的,该是你们这些做儿子的尽孝的时候了。这养儿防老,顾名思义就是防的这一天。说句不好听的,你们小的时候呢是你们的爸妈含辛茹苦养大了你们,如今,也该是回报的时候了。算起来,你们三兄弟的日子也都行,耀中,你的家境不说也在那里摆着,就那个养鸡场,一年少说也得几万收成吧?耀平你呢,这几年的出租车也是开得风生水起的,说到小五子你那个五金店,我就不多说了。反正一句话,你们三兄弟都不缺你们老爹这一口吃的不是?此前你们娘从生病到出殡也没有要你们拿出一个子儿。你们爸爸的意思以后他也不想去你们任何一家去叨扰,那就给钱吧,我做个主,你们每家从下个月起每月200,如何?”
   那天,三个儿子面对老娘舅的咄咄气势,当时并没有说出什么,但轮到每月底拿钱的时候,却一家都没有拿过。最终,万般无奈的耿老伯决定自己救自己。
   这样,病愈后的他来到了工地,好在工地的老板原就与他有些渊源,于是就让他干起了看门扫地的杂活。
   这一干四年过去了,四年里,他节衣缩食、精打细算,硬是用打工的钱还清了曾经的欠债;四年里,三个儿子除了大年三十中午来他老屋照一次面,给几个馒头外,平时却鲜有见面。可是,就在半年前,三个儿子却像事先约好了般的先后来了他的老屋。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他的女儿美霞。自从老伴去世后,耿老伯的女儿曾经几次三番要他跟着去外地生活,可他最终还是因为故土难离而拒绝了女儿的孝心。最终,女儿美霞想出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女儿对他说:“爹爹呀,你要实在不想走的话,那我以后会每年给你五千块钱,让你贴补一下生活。只是,我有话在先,那钱您得自己藏好,不要舍不得吃、舍不得用。那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可不好对付呀。”
   “闺女,你也难,这钱就不要给了。我自己行。”那一刻,当女儿提出要给耿老伯钱的时候,他拒绝了,可后来,女儿还是给了。
   这样,一晃三年过去了,这三年里,虽然每年美霞都会抽时间回来看望他并把钱亲手交给他,可耿老伯却并没有动用过美霞的钱。在他看来,女儿也过得不容易,唯一的外孙女又有先天性心脏病,他总寻思着,等到他老去的那一天真正来到的时候就把这钱原原本本地还给丫头。
   大半年前,在女儿本该回来的日子,耿老伯却接到了一张汇款单,汇款的当然是女儿美霞,美霞在附言里说了,这一次因为家里有事实在脱不开身,就把钱从邮局寄了。
  
   四、
   女儿美霞给耿老伯寄钱的事情不知道怎么的七传八传传到了三个儿子的耳朵里,这不,很快,如同蝴蝶效应般的,他的老屋瞬间热闹起来了,先是大儿子耀中带着一串香蕉来看他了。
   那天,大儿子的话也像香蕉样甜润润的。儿子说:“爹呀,你也老了,那个门,我看也不用再去看了,就那一千多块钱的工资,我们不稀罕。老舅早先说得对,你该享福了,我们今天就关了这老屋的门,你跟着我回我家住去可好?”
   那天,最终,耿老伯没有跟随大儿子回去,而大儿子却从爱子心切的耿老伯手里“借”走了五千元,当然,借钱的原因还是有的,这不,大儿子家的别墅后面原先是一条不怎么平整的小路,最近几户人家聚集商量了得造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以方便各家各户小汽车进进出出的,说定了每家出资五千。眼看着其他几户人家都交了钱,就缺他家的了。儿子那天的话说得也熨帖,儿子说:“老爹呀,我知道你这钱攒得不容易,虽然说里边有美霞给的,也少不得您老平时省吃俭用。我这不是刚刚翻了屋,再加上刚刚新进了那么多的鸡仔,钱紧么。老爹你放心,短则三两个月,最长不超过半年,一挨手头宽裕,我会立马还您。”
   二儿子耀平来的那天,耿老伯正在那部缝纫机上拼缝一条短裤,而拼缝的布还是早些年老伴在世的时候留下的一些零料。见此,儿子耀平放下手里提着的一刀肋条肉笑着说了:“我说老爹,你这抠门得有点过了哈,现在你看看这周边,这老的少的,谁还稀罕一条短裤的钱呀。”
   当然,二儿子耀平,那天最终也在耿老伯的手里“借”走了一万元,说到“借”钱的原因当然也是情非得已,因为耀平的儿子考取了个三本,用耀平的话说七凑八凑的,加上最近家里送人情的事儿特别多,怎么都凑不拢这个钱。那天,儿子耀平的话说得有点可怜,儿子说了:“老爹呀,要说这钱真的不该向您拿,可但凡我有一点办法,我也不会开这个口了。唉。”
   那天,当耿老伯拿出这一万元的时候,他说了:“耀平呀,你什么都不要说了,这钱你先拿去应急,我这个做爹的知道你的难处。唉,这个世界,但凡做爹娘的,哪里见得孩子们喊难呀!”
   小五子进门的时间与二儿子耀平只差了几个时辰。那天,他开天辟地第一次提了两条小白鱼,一进门,他就咋咋呼呼道:“老爹哎,我给您老送鱼来了。新鲜的大白鱼嘞。”
   当然,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更没有白吃的白鱼,紧接着耀平之后的小五子,最终也在耿老伯的手里拿走了一万。至于理由,那有点牵强附会、死乞白赖,小五子说了:“老爹呀,我说话不打弯,我可是听说了,大哥二哥都从您这儿拿到了钱,您这一碗水得端平了。”
   三个儿子一次性从耿老伯手里“借走”了两万五,而女儿美霞四年里一共才给了她二万,亏欠的五千当然就是他全部的家当了。
   耿老伯原指望这三个儿子开口都说是“借”的,是借总是会还了,可如今,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三个儿子压根就没有还钱的一丁点表示。就在前不久,就为了想买两只小羊,他还特意跑到大儿子家去过一回。那天大儿子和大儿媳妇的表现直到今天还历历在目,儿子对他说:“老爹,你今天来不会是真的想和我们一起住的吧?”
   那天儿媳妇的话更是直截了当,儿媳妇转过头对自己的老公教训说:“亏你想得出!他又不是只生你一个,你操的哪门子闲心!我看你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说完便拿了一把扫把指桑骂槐地赶鸡赶鸭去了。
   二儿子耀平对还钱的事情还是比较委婉的,他的意思,大哥什么时候还,他肯定一步不落,问题是现在,他真的没有钱,杀了他也没有。再说,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养什么羊呀?难不成还想发财致富呀?
   在先后去了两个儿子家后,耿老伯自动取消了去小五子家要债的行动,因为他知道,去也是白去,还不如不去,也少受点气。
  
   五、
   自从那只脚受伤之后,连着十多天了,耿老伯的血压一直居高不下,他头晕目眩,他昏昏沉沉,也因此,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深深的担忧,他知道自己的体力已经不行,再说血压这么高,要是再去工地上看门,保不准哪天倒在那里起不来岂不害了老板背黑锅?唉!他是真的应该颐养天年了。可是,怎么养呢?如今,贫病交加,要钱没有,要力气也没有了,想女儿养么?女儿离得那么远,而且,这么几年里,女儿已经给了他钱,他总不能告诉女儿:你给的钱都已经让他们“借”走了吧。那么想儿子们养么?可是,一直以来儿子们的所作所为,真的已经让他心灰意冷。
   暮色已经慢慢浓重起来,面前的那部缝纫机默默地陪伴着他,耿老伯的双手不禁合了起来,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祈祷着:但愿一切都会好起来。可是,能好起来吗?对此,他的心里真的很茫然。
  
  
  
  

共 557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俗话说,多子多福,养儿防老。文中的耿老伯有三儿一女,通过缝纫辛辛苦苦把他们拉扯大,让他们成家立业,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可三个儿子不但不赡养耿老伯,还想尽办法搜刮他的钱财,甚至连妹妹孝敬他的钱也不放过。妹妹虽在外地,虽不富裕,但一如既往地给钱和看望父亲。两相比较,人心的好与孬,不言自明,天壤之别。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富有教育意义。耿老伯的遭遇让人同情,让人唏嘘,同时对无视赡养老人义务的三个儿子给予愤慨和谴责。本文对图中的人和物描写细致,见微知著,想象丰富,情节生动。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空城深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空城深深        2017-12-09 18:42:48
  赡养老人,是年轻人应尽的义务。文中耿老伯的三个儿子的做法,让人气愤,也让人深思。感谢赐稿!希望继续支持!
2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7-12-09 19:11:47
  编辑辛苦了!感谢空城对文文精准的点评!
3 楼        文友:慕容雪        2017-12-09 19:24:18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事,空巢老人的生活值得关注,拜读了。
回复3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7-12-09 20:18:40
  问好朋友。多提意见。
4 楼        文友:杨益端        2017-12-10 18:10:32
  老实说:我是揪着心看完老师的作品的!如今这个社会,儿女们象狼的太多了!耿老伯的三个儿子就是三只狼。老人们一定要预作准备,否则老了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老师的小说是醒世的良言,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受到教育。老师的作品将一个作家的良心责任心表露无遗。我无语,只有内心深深的震撼!
回复4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7-12-10 19:29:43
  感谢老师一直的关注!写作路上有你真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