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赏析】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

编辑推荐 【赏析】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


作者:柴湿燃 秀才,1800.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21发表时间:2017-12-12 15:26:34

【赏析】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 《古文观止》中还有一篇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而苏东坡则对于韩愈的这篇文章说了:“余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平生欲效此作,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送李愿归盘谷序》难以与陶渊明《归去来》媲美,在唐文中,甚至在韩愈自己的文章中,也很难说是最好的一篇,苏东坡的口气中,也很有点写出与之并驾齐驱文章的自信,那么,苏东坡又何以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呢?
   韩愈笔下的这个李愿,还真有点令人觉得扑朔迷离。明人曹安的《谰言长语》就说:“韩文公《送李愿盘谷序》,读之,愿之高不可及矣,不知愿乃李晟之子,塑之弟。屡为节度使,皆以贪奸败事,韩文假借太过。愿有《观翟玉妓》诗,最为遥亵。”清康熙年间编的《古文观止》也说:“李愿,西平忠武王晟之子,归隐盘谷,号盘谷子。”李晟有十五子,去掉前面几个早夭的,李愿为长,李塑第八,曹安应该是弄错了次序。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新唐书•李愿传》告诉我们,李晟立功时,“诸子未官,宰相以闻,即日召授太子宾客、上柱国……元和初,领夏绥银宥节度使。”一般都认为韩愈写此文是在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而李晟很早就在王忠嗣麾下立功了,以后又不断立功。始于806年的元和初年,李愿已经从太子宾客、上柱国,升官至节度使了。这五六年间,李愿怎么可能去太行山的盘谷归隐?元和六年(811年),韩愈还写了一首《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高崖巨壁争开张……旁无壮士遣属和,远忆卢老诗颠狂。开缄忽睹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又知李侯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卢郎中云夫就是卢汀,韩愈有《酬卢云夫》《酬司门卢云夫望秋作》等多首与他酬唱的作品,这些都说明韩愈到过盘谷寻访李愿,也和卢汀一样都送过李愿去盘谷,他们之间的交往至少有十年以上。
   《新唐书》中那个当了节度使的李愿,起初也能“政简而严”,使“境内肃然”,他也立有战功。转任武宁军节度使后生了场病,节度使也由其弟李塑代替做了。后来他任凤翔节度使,“自是迩声色而政衰矣”。长庆年间,转任宣武节度使,前任张弘靖给士兵的军饷很丰厚,李愿到任时府库已空虚,奖赏将士比不上前任,但奢侈享乐的费用却超过了他。他还用酷刑控制部下,并任用亲家窦缓主管帐中兵。窦缓骄横懒散,结果牙将李臣则等人因士兵们忍受不了,在夜晚砍下了窦缓的头。李愿得知兵变的消息,来不及系头巾,与左右的几个随从,从城上用绳缒下逃脱,抢了农夫的马奔逃,免了杀身之祸。他的家属死于兵乱。三个儿子因躲藏起来了才免于丧命。最后弄到“虽尝以荒侈败,不能自悛,军政愈弛,结纳权近,官赀随赂遗辄尽。”
   韩愈称文中的李愿为李侯,说明此人也曾经有过一官半职,但显然盘谷子李愿不可能是节度使李愿,节度使李愿也正是文中盘谷子李愿所讽刺的对象。韩愈写《送李愿归盘谷序》时三十五岁,正在京师赋闲。在这之前,他依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在徐州任推官而不得意,愤然离去,在等候新的调任。《送李愿归盘谷序》正反映了作者此时的心情。而且巧妙地揭露了官场的丑恶,也倾吐了内心的不快,表达了失意中对“归去来兮”隐居生活向往的矛盾心理。于是,苏东坡想模仿却又不写的“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就有了几分戏谑的意思,他的自笑,除了欣赏之外,也是因为对这种矛盾心理太理解而发出的会心一笑。

共 14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友人李愿的一篇赠序。韩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愿回盘谷隐居之时写下这篇文章,借以倾吐他的不平之气,并表达他羡慕友人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文章针对《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否是节度使李愿进行辨析,最终证实,节度使李愿也正是文中盘谷子李愿所讽刺的对象。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2-12 15:31:23
  此李愿与彼李愿之间差距太大,而节度使李愿正是盘谷李愿讽刺的对象。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