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有奖金”征文】余光中和他的《乡愁》(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有奖金”征文】余光中和他的《乡愁》(散文)


作者:诸葛智叟 秀才,145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69发表时间:2017-12-17 09:03:43

【荷塘“有奖金”征文】余光中和他的《乡愁》(散文) 2017年12月14日,台湾的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余光中先生在高雄病逝,终年90岁。消息传来,港台华人和大陆文坛人士中,手机及电脑几乎刷屏,影响极大,带着对老先生的尊敬和对这个历史人物的浓厚兴趣,我翻阅了有关他的背景材料,整理出这篇日记,给我的朋友们阅读。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祖籍福建永春,出生南京。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后来在台湾多所大学任教,两度赴美担任客座教授,1974年至1985年张香港大学中文系任教,曾获文学院院士和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在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此外,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也曾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余光中早年受到文坛大师梁实秋的称赞,说他是“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深受梁实秋赏识。曾与与覃子豪、锺鼎文、邓禹平等青年诗人,共同创立蓝星诗社,《蓝星》周刊曾是文坛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他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是当代文坛中的重量级的人物。早期主张西化和脱离现实的倾向,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回归自己民族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的变化轨迹反映了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余光中的大陆热”中,对于余光中也做了一些过热的反映。2002年福建省举办“海峡诗会”——余光中诗文系列活动;常州举办“余光中先生作品朗诵音乐会”,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台湾的艺术家、演员现场朗诵了余光中不同时期的作品,余光中先生在这里幸福地度过了他的75岁生日;2004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余光中集》,受到广泛注意;2004年在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中他成为散文家奖得主。
   在台湾文坛上余光中也是一个有争议的文人。在台湾的乡土文学的争论中,七十年代以“唐文标事件”为标志,留下来扣帽子压制不同意见者的恶名,余光中作为维护现代诗的代表人物,横批了乡土文学者们“联共”之嫌,撰写“狼来了”的文章,诋毁“工农兵文艺”,攻击大陆的文艺方针。同时又在陈映真的事件中有了骂名,余光中针对陈映真引述马克思的语录,指认陈在描述台湾社会性质时,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令人吃惊的“告密事件”,对于台湾左翼文人有迫害之嫌,明显有反共色彩。特别是台湾文人李傲说的也许余光中应该与我们一道忏悔,余光中忏悔的是他隐瞒历史,“过去反共,现在跑回中国大陆到处招摇”等等。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因题材而异。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由于他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而且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的精神,创作手法也很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的名字已经醒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其实,我们对于文人不必求全责备,更不想抹黑这样有造诣的中华文坛大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文人的意志也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也会明显的留下环境的印迹,想“挑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看重余光中先生的整体,他晚年对祖国大陆的热爱之情是真实的,可圈可点的,人民日报刊登他的诗作《乡愁》就表示了我党声明大义,以“两岸同胞一家亲”的理念为重,超越了意识形态,团结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是余光中的代表名作之一。回忆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余光中表示,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余光中在南京生活了近10年,紫金山风光、夫子庙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中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将他浸润。“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乡愁》是台湾同胞、更是全体中国人共有的思乡曲,随后,台湾歌手杨弦将余光中的《乡愁》、《乡愁四韵》、《民歌》等8首诗谱曲传唱,并为大陆同胞所喜爱。余光中说:“给《乡愁四韵》和《乡愁》谱曲的音乐家不下半打,80多岁的王洛宾谱曲后曾自己边舞边唱,十分感人。诗比人先回乡,该是诗人最大的慰。”
   基于此,我联想到祖国统一大业是一个“特殊的征途”,让我们在这个征途上大踏步的前进,去早日实现全民族大一统的愿望,我把这首诗公布如下:
   《为了乡愁写征途》
   ——兼祭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人民日报公布余光中的诗作
   《乡愁》文上案头心悬迷途
   一位九十岁文坛诗仙离世了
   寥寥数笔勾画了一张图
   让我想起临屏写作
   正在思考的《特殊的征途》
  
   小时候的乡愁
   记忆中一张邮票
   书信往来倾诉心声
   漫漫征途在邮差的传递中行走
   母亲盼儿归
   游子衣上针线留下印记便是见证
  
   长大后的乡愁
   是一张泛黄的船票
   那船票上记载着登船的年头
   没想到迊娶新娘
   却变成难圆的梦
   遥遥无期的盼望和等待就是难以聚首
   圆梦竟然成为世纪的坚守
  
   后来的乡愁
   更是让人痛心疾首
   荒冢坟堆里留下母亲的尸骨
   成为尘世间无法欲达的归途
   怎么不让儿子泪奔
   怎么能让母亲安息
   乡愁便进入了无期的征途
  
   现在的乡愁
   却被一湾浅浅的海峡隔阻
   隔山容易隔水难
   日也盼,夜也盼
   何时才是尽头
   是指日可待还是万里征途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征途就在里头
   多么深刻的话语
   多么揪心的呼喊
   多么期待的神情
   多么强烈的请求
  
   开启征途的魔方
   祭起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穿过浅浅的海峡
   用血与火化成的灵犀
   向着光明,正义,大统
   扫平污泥浊水
   荡滌阴漓怪圈
   让两岸骨肉团圆
   让亲人相拥亲昵
   无论前途有多艰难
   不管征途有多凶险
   出征,出征
   迎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让先生的诗句只作遥寄佐证
   为了不再《乡愁》我们一起踏上征途

共 34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余光中和他的〈乡愁〉》这一篇散文,作者文写以缅怀的文笔叙述,带着对余光中老先生的尊敬和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浓厚兴趣,许多有关他的背景材料翻阅,整理成文。文写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余光中这位诗人的生平及他的《乡愁》诗作。作者文写对余光中这位诗人感悟深许,以诗歌结尾,表达自己对余光中的悼念之情。力荐赏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7-12-17 09:06:41
  文写条理清晰,紧扣主题。
回复1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7-12-17 13:33:20
  谢谢程南好朋友的编辑,谢谢认同
2 楼        文友:程南        2017-12-17 09:08:34
  结尾一诗照应了余光中《乡愁》一诗,妙!
回复2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7-12-17 13:35:16
  这是我以诗代言的祭奠,谢谢理解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