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看图文】老李这辈子(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看图文】老李这辈子(小说)


作者:韩溶 童生,615.6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11发表时间:2017-12-17 19:24:20
摘要:老李叫李念苏,从一个外国小孩,因为战争混乱来到中国,并在中国生存了下来……文章讲述的是老李在中国一生的经历。

【看点.看图文】老李这辈子(小说)
   引
   老李叫李念苏,因为老李是苏联人。但老李已经不会说他的母语,他有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由于战乱,让老李成了外国来的中国人。
  
   一
   那是1943年春天,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激烈的进行着,主战场的战火硝烟在大地上弥漫,大后方的医院里不断有伤员抬进来,抬进来的战士都是血淋淋的,医生护士穿梭忙碌着。
   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被抬进了急救室,他满脸都是血,衣服也被鲜血快要湿透了,生命危在旦夕,必须马上抢救。医生王向军发出命令:“立即抢救,保证孩子生命安全!”小孩因为失血过多已经处于昏迷状态。
   护士小张抽血进行化验血型,几分钟后她拿着血型报告来到王医生面前:“是AB型,这个血型目前紧缺,怎么办?要输O型血代替吗?”
   王医生寻思了一下:“万一反应就麻烦,号召战士献血吧!看看谁是AB血。”
   旁边刚做完手术的小战士王强接过话茬:“用我的,我是AB型。”边说边撸着胳膊。想坐起来,咧了咧嘴没能起来。
   院长心疼得拍拍他的肩头:“你还不行,刚做完手术。”
   “我行的王医生,我身体好。”王强坚持抽自己的血。王医生看着这位勇敢的战士,眼睛都有点湿润了。但最终还是没有输他的血。
   护士小张从外面叫来一位战士,来到王医生面前:“他是AB型,输他的吧!”
   王医生看看战士问:“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首长,我叫刘一夫。”刘一夫行了个军礼回答。
   王医生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习惯的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对护士说:“准备手术。”
   手术顺利的进行着,战士刘一夫的血一滴滴流进了小孩的身体里。小孩的伤在头部,还好子弹是穿着头皮过去了,没打中要害部位,只是把一根血管打穿了,鲜血小泉似的模糊了孩子的整个脸。王医生麻利地进行清创缝合,很快手术做完了。小孩的生命保留了下来,生命体征显得越来越平稳。但由于麻药作用,还在昏迷中。
   护士小张拿来温水,给小孩擦拭着脸庞,当整个脸露出来时,小张惊呼:“王医生,快来看,还是个外国小孩!”
   王医生刚刚洗完手,用毛巾擦着手凑近来看,说:“多好的孩子,要不是战争也该是小学生了。”
   “该死的战争,快点结束吧!”护士小张爱怜的看着这孩子,像是接着王医生的话茬,又像是自言自语的说。她心里祈祷着让这个孩子快快苏醒,小张是个善良的姑娘。
   几个时辰过去,小孩慢慢睁开眼睛,环视着四周,感到一片陌生。他感到头昏昏的,知道自己是受了伤,但不知道自己是在哪里。他吃力地动动身子,是想起来,护士小张摁住了他:“不能动。孩子,你受伤了。”然后对小孩微笑着。小孩看着慈祥和蔼的小张,嘴微微地动动,没有说话。
   护士小张问他:“你是哪个国家人?怎么来到战场?”小孩看着护士小张,一脸迷茫,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小张这才意识到这孩子听不懂她的话。
   几天过去了,小孩逐渐恢复着健康,人也活泼起来。尽管头上还扎着绷带,已经能自由活动。他不停地帮护士小张做些杂事,虽然听不懂语言,用手势交流能彼此会意。他知道他已经远离了父母,并且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有时候很是想念自己的家乡,想念父母,但他知道家是回不去了。
   孩子的活泼可爱让战士们很是喜欢他,司务长李德贵更是待他像是自己的儿子,后来就直接跟在了他身边,成了一名小战士。老李有空就教他识字说话,小家伙很聪明,很快就认识不少字,也能简单的用语言交流。
   一天,李德贵把小孩叫到跟前:“我得给你起个名字,不能总叫你小家伙,这样,我看你像苏联人,你就随我的姓,叫李念苏吧!就是要时常怀念你的祖国。”
   “李念苏,好,我就叫李念苏。我告诉他们去,我有名字了。”小家伙兴奋地跑到护士小张那里,然后又跑到其他战士身边高兴地一一告知。从此,李念苏也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二
   一九四五年,战争结束,部队也开始修整,考虑到李念苏不能整天跟在部队,他还要学习成长,马上送他回自己的祖国是不现实的,怎么办?经研究还是让他跟着李德贵,让老李来做决定。老李同意首长的意见说:“正好我弟弟家没有孩子,就让他回我们老家,给我弟弟当儿子吧。”就这样,小李念苏被送到了李德贵的弟弟家里——东北某镇上的一个村庄。
   李德贵的弟弟叫李德文,是位憨厚的农民,待人真诚,和相邻之间关系也很融洽,家境还算殷实,有一个女儿,就缺一个儿子。听哥哥说有个小孩送来给他当儿子,自然也是喜出望外。把这消息也告知了左邻右舍,说孩子明天就能到家。乡亲们也为他高兴。
   接到哥哥的信儿,说和孩子已经到了村口,李德文带了几个乡亲,拿了鞭炮去迎接。到了跟前,看到小孩是个蓝眼睛高鼻梁,跟中国人有区别,有点心里打鼓,疑惑地看看哥哥。老李知道弟弟的意思,就说:“哈,我没跟你说明白,这孩子是在战场上捡到的,他也说不清是哪个国家的,反正现在会说中国话了,生活在哪就是哪的人,要着要着,你会喜欢他,小家伙很聪明。”
   李念苏看到来的人不怎么高兴,好像觉得自己不怎么受欢迎,心里的兴奋劲也减了不少,把头埋在了胸前。李德文稍加寻思,看着孩子也聪明可爱,很快就高兴起来,招呼乡亲们点放鞭炮,然后把念苏背在背上,一行人有说有笑地往家走。小念苏感到人们的热情,心里也开朗起来。
   李德文开始忙碌着操持一件事,那就是要为认儿子的事举行一个认祖归宗仪式,和哥哥商量着能不能等仪式办完再走,办仪式要挑选一个良辰吉日,日子订到了五天后的八月十六。李德贵很愿意参加这个仪式,但部队有规定,要求速回,他不能耽搁太久,就对弟弟说:“部队要求我到家就回,军令如山,我送到家就算完成任务,剩下的事你们自己操办就行了。”
   一切都安置就绪,李德贵要回部队,小念苏有点不舍,必定还是和老李在一起的时候长些。老李安慰他:“以后这就是你的家了,你有了家,有了爹妈就是幸福的孩子,就在这踏踏实实地生活,赶明儿让你爹把你送学校去,读书识字,将来做大事,做外交官,到时候知道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也能回去看看。”老李也是实在人,东北这块土地上孕育出的人们都是显得那么的豪放。
   八月十六这一天,乡亲们都来到李德文家,热热闹闹的摆了几桌酒席有族长主持仪式,宣布家族新成员的到来,然后让人拿来家簿,端端正正地把李念苏的名字写在了家谱里。
  
   三
   李念苏回忆着他的童年时代,意外的经历让他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故事。童年时代很快就过去了,李念苏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五官虽说与众不同却也俊俏,加上他很勤奋,村里的姑娘也很喜欢他,媒人不断上门提亲,李念苏都拒绝掉了,因为他在想着有一天万一自己的父母找到自己,自己还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他想到落叶归根这个词,就想着有一天会回到自己出生的那个地方。不是在这里不好,思乡是所有人的情结,不分国界。
   李德文不知道李念苏在想什么,总想着赶紧成亲,找个当地姑娘,生个中国孙子。就劝儿子:“念苏啊,你今年也十九了,也该是成亲的年龄了,我像你这么大都当了爹了。你姐十八岁也结婚了。”
   “我知道,等有合适的就定亲。”念苏虽然看着是个外国人,其实已经真真实实的习惯了中国的风俗人情。就是内心有个结。
   邻居李根茂家开了个裁缝铺,家里有个闺女长得如花似玉,但挑水打柴之类的活干起来很是费劲,这时候李念苏就会帮着干,李根茂一家也很是感激。看着小伙子勤奋,就提出要他在店里学徒做裁缝,跟李念苏商量:“孩子啊!你看你既然在这块土地上生存了,就不要想太多,这的人们也不拿你当外人,就踏踏实实地在这里生活下去。你爹娘也都是好人,拉扯你大也不容易,你可别让老人伤心。你看我这岁数也大了,我想领个徒弟,你跟这我学裁缝吧,将来养家糊口就没多大困难。”李念苏答应着,也说跟父母商量一下。
   李德文听说根茂大哥要收儿子做徒弟,心里也是一阵喜悦,就拿了点心带着儿子来拜见,就决定把儿子交给他:“哥,这儿子就交给你了,你好好调教,真要能得到你的真传,那这辈子不愁吃喝了。”
   “放心兄弟,哥把有的本事都要交给他,我喜欢这孩子,勤快,不多言多语,懂事儿。”
   李根茂不断地夸着念苏,念苏一旁不好意思地说:“大爷净夸我。”
   “来来,跟大爷磕头,就算正式拜师了。”李德文叫着儿子跪拜师傅。
   李根茂笑嘻嘻的扶起念苏:“没那么多规矩,快起来。冬季到了,店里伙计也忙起来了,正是学手艺的好时机,你明天就来吧。”就这样李念苏学起了裁缝。
   李根茂的女儿李小满,和李念苏同岁,也在店里给父亲帮忙,李根茂看着两个孩子有说有笑,就有了一个念头,让这俩孩子定亲,他私下里先和李德文商量:“我看着两孩子在一块还蛮对脾气,要不咱跟他们把亲定了,将来俩人开这个店,你看……”
   “是好事啊哥,我没意见,只要俩孩子同意。”两家大人已商定此事,准备找个媒人来说和。
   李念苏这次并没有拒绝,李小满也很快答应下来,择吉日两人完婚。一年以后,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李根茂老两口在家看孩子,把店里的事情交给了小两口打点,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四
   转眼到了一九六六年,一场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风暴来临,打倒地富反坏右,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红卫兵小将天天雄赳赳气昂昂地批斗反革命,李念苏因为是外国人,也被划为反动派,大特务进行批斗。孩子也成了反革命小兔崽子。这一段的日子犹如炼狱般,还不到四十岁的李念苏一夜之间头发花白,自己来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是哪个国家的人,怎么就成了特务?老爷子李根茂看着女儿女婿遭批判,小孙子也被骂狗特务的兔崽子,一时气愤,一口气没上来命归了西。李德文也因为收养了李念苏,被扣上高帽子游街,要求他与狗特务划清界限。这一场文革伤及到多少无辜的人,李德文是个耿直的汉子,对批判他的文革干部开口大骂:“什么你娘的特务,我说你还是奸细!有什么根据说我儿子是特务!还划清界限,你他奶奶的先给你儿子划清界限再说。”这一骂骂急了那孙子,索性被关押了起来。李德文在关闭室顽强对抗,以绝食表示反抗,最后还是没抵抗过这帮意志坚强的革命人,也一命呜呼归了天。
   李念苏被整整批斗了十年,村里有啥脏活累活都要他去干,不计工分,无报酬。下雪了让他扫大街,农忙了让他送大粪,还要老老实实,不准外出。即便有时出去也要向革命小组打报告,经批准才能行动。
   由于革命小将的监督捣乱,缝纫店活路也越来越少,妻子小满照看着孩子,做着一点零星营生,李念苏随时都要听从召唤,随时批斗。
  
   五
   一九七六年,一声春雷炸开了文化大革命这片阴霾,打倒了四人帮,至此文化大革命宣布结束,也给李念苏平了反,摘掉了狗特务的帽子。李念苏就像一个新生儿焕发了青春的生命,走出阴霾的感觉真的很爽,这时候两个孩子已经长大,上了高中,将来还要考大学,为庆祝四人帮的垮台,李念苏还把裁缝店进行了一下布置,买了鞭炮,选个良辰吉日,请了乡亲们,摆了酒席,释放着十多年的压抑,老泪纵横地说:“乡亲们!我这个狗特务终于清白了,我连家都不知道在哪却当了这么多年特务,这都怪四人帮闹的,现在四人帮打倒了,我这个特务也结束了。今后就剩下好好干活,小店从新开张,请大家多多支持。”李念苏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乡亲们也都欢快的吃着,说着吉利的话。
   其中一位大嫂说:“念苏啊,你当了几年狗特务,这头衔也不小啊!叫我说你还得感谢四人帮呢!”李念苏苦笑笑,大伙也起哄着。
   李念苏的缝纫铺又重新红火了起来,日子也趋于平静。李念苏也不再想过去的事,安安心心把孩子培养成才是他今后的目标。
   人往往就是这样,当你安心想做事情,不再想节外生枝的时候,命运偏偏会再来作弄你。1983年初春的一天,这一天李念苏正在忙做针线,喇叭里传来喊声,让他尽快到大队部去一趟。这下李念苏又紧张了,心想又来了什么运动,怎么刚刚平静的生活又要发生变故吗?不管怎么说,有喊自己就得去看看。李念苏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大队,村支书热情地招呼他坐下,看支书的态度他知道不会有大事,心里踏实了许多。但还是小心翼翼地问:“叫我什么事?”
   “好事。上边给你找着家了,你是苏联居住的吉普赛人,你家里还有四个弟弟,一个妹妹,不幸的是你的父母都已不在人世了。”
   老支书这么一说,李念苏喜极而泣:“啊啊!这是真的吗?感谢上帝!”
   老支书接着说:“你要想回去探亲,国家可以给予补助,大队能帮的就帮助。”
   “谢谢老支书。”李念苏边说边抹眼泪,他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共 675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一个无名无姓的苏联孩子阴差阳错来到中国,并且身负重伤,生命垂危,大后方医院的王院长带领护士对他进行紧急抢救,最终脱离生命危险,转危为安。由于年龄小,他并不清楚自己到底从哪里来,是哪个国家的人,部队司务长李德贵让他跟在了自己身边,并让他随了自己姓李,取名念苏。二战结束后,李德贵考虑到李念苏还小,应该读书上学,将来出息了也许能就找到自己的国家和亲人,于是把他送回老家,给弟弟李德文当了儿子。李德文对李念苏这个外国儿子也是百般疼爱,为了让他有一技之长,将来长大了有门手艺糊口,让他跟裁缝师傅李根茂学习裁缝技术。念苏跟着师傅学习裁缝,后来娶了李根茂的女儿李小满为妻,生儿育女,其中度过了艰苦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李念苏被划为反革命狗特务分子,养父李德文因为收养了李念苏,也被扣上高帽子游街,他为了替儿子鸣不平,对文革干部大骂,遭到关押,他以绝食抗争,最终一命归西。李念苏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无情批斗,待到文革结束后,政府终于为他平了反,让他恢复了正常自由的生活。李念苏已到花甲之年了,本来以为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可在这个时候老支书将他召到大队,给他带来喜讯,告诉他上面已帮他找到家人,原来他是居住在苏联的吉普赛人,政府还许诺他若回国认亲,国家可以给予一定补助。就在李念苏与妻子李小满一门心思地辛苦开店赚钱攒回苏联认亲的路费时,妻子李小满又不幸病倒进了医院,患了晚期肺癌,攒下的认亲路费成了挽救妻子生命的救命钱,可是癌症无情,虽然经过积极治疗,妻子的生命还是没能留住。妻子死后,李念苏伤心欲绝,断了回国之念,关了裁缝店,可是他还是保留着小店,隔几天就到这里坐坐,擦擦蒙尘的缝纫机,也陪“妻子”说说话。李念苏接到弟弟的越洋电话,要到中国进一批皮货,不久就要来看他,他激动不已。儿子李自然在城里做生意,听说叔叔要来中国,就想着与他一起合作一些项目,也借这个机会将先前不愿意离开小屋的父亲“骗”进城,为其尽孝。李念苏真的要离开这个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小村子了,他最后一次来到小店与“妻子”作别,然后等着儿子前来接他去城里与亲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小说主题鲜明,构思巧妙,主人公李念苏这个人物形象刻画饱满,有血有肉,故事情节跌宕,颇见作者深厚的想像力与笔力功底,读之令人久久回味,佳作推荐共赏,期待更多精彩支持看点。【编辑:诗情划意】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诗情划意        2017-12-17 19:25:52
  拜读韩老师的小说,对老师的丰富想像力与写作手法大感佩服。编按多有不当,敬请理解。问好。
-我诗我心,写意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韩溶        2017-12-18 04:52:48
  编辑老师辛苦了!
2 楼        文友:梓烨灼灼        2017-12-17 19:54:20
  韩老师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写了李念书一生,从童年到老年,也写出了中国本格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欣赏了。
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回复2 楼        文友:韩溶        2017-12-18 04:55:01
  谢谢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