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父子两(小说)
一
王建设一进门,就看见儿子王军百无聊赖地靠在沙发上,两眼发呆,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王建设心里清楚儿子这是为马上去偏远的瓦子村任第一书记而担忧,王建设没有打扰儿子,而是起身给王军倒了一杯水递了过去。
前些天,局党委李书记找了王军去谈话,李书记说,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轰轰烈烈开展了起来,广阔的农村天地才是新时期锻炼干部的场所。从中央到省市县镇村,对于脱贫攻坚工作,所有的人都全力以赴,都在这广阔的天地里奋战。目前县上根据省委组织部文件,要从各单位选拔派驻一批年富力强,工作扎实,责任心强的干部去帮扶的村任“第一书记”,夯实脱贫攻坚任务,我们局党委几个领导从咱公安系统里物色了几个人选,你是其中之一,今天找你谈话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王军望着李书记,他从李书记的眼睛里看到了信任和坚毅。王军忽的一下站了起来,向李书记敬了一个礼,同时说,我愿意去基层锻炼,请领导放心,我坚决完成任务。李书记同样还了王军一个敬礼说,好样的小伙子,你真不愧是我们局这几年树立的标杆,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你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做实。李书记让王军坐下,李书记问王军还有啥困难或者要求没有,王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李书记其它问题我不太担心,这几年我也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也知道如何和老百姓打交道,但这种打交道只是从我们公安干警的工作职责上来进行的,突然间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我的心里一时没底。李书记笑着说,你说的这种担心是正常的,我们都理解。你是我们公安局派驻的“第一书记”,你就要想方设法改变瓦子村的落后面貌,带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所谓的办法都是摸索出来的。你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还有我们全局的战友,产业发展,脱贫致富,村容村貌的变化等这些工作需要你到岗后认真调研,随时向局里汇报情况,我们会群策群力,共同完成好瓦子村的脱贫攻坚任务。王军又忽的站了起来,给李书记行了一个标准的警礼,一双眼睛充满了镇定和坚定。李书记对眼前这个青年也投去了温暖的目光,李书记拍着王军的肩膀说,拿出你打击犯罪分子的勇气和魄力,出色地完成局党委交办给你的任务。回家准备准备,大概过几天你就要奔赴瓦子村任职了。工作中不懂的多问问你父亲,他可是咱们局里的元老了,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有啥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局里汇报。王军点了点头,坚定地领受了这个在别人眼中有着老虎吃天无法下爪般的任务。
王军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这与他的父亲所带给他的警察形象分不开。王军小时候很崇拜父亲,父亲一身英姿飒爽的警服让他羡慕,在幼小的心中就有了长大当警察的梦想。父亲建设也是有意培养儿子,指导孩子从小就锻炼身体,5公里越野、百米冲刺跑、跳高、跳远等运动使得王军练就了一个健壮的体格。体育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全县前茅,在几次县运动会上都打破了县上几个项目的记录,他还代表全县参加过省市运动会,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王军的高中班主任曾经建议王建设让孩子报考省体院,说不能埋没了孩子的体育天赋。可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父子俩选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军以高出分数线百分的成绩被录取。为此全家人高兴了小半天。临上学前,王建设告诉儿子说,进入了公安大学一定要多学习多钻研,勤练功夫少说话,学好本领为人民服务。王军向父亲重重的点了点头,转过身挥了挥手,嘴里默念着父亲对自己的希望。
四年大学时光,转瞬即逝,王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他推掉了很多高新工作以及城市繁华的诱惑,怀揣着对家乡人民的情愫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成了一名基层干警。那时的王建设已经成了公安局里的一名领导,王建设并没有心存私念一步到位将儿子安排进公安局,而是有意把王军安排在了最为艰苦的偏远乡镇派出所。王军在基层一干就是8年,八年间王军靠着踏实肯干和出色的业务能力,破获过很多案子,维护了一方治安,当地老百姓给他起了一个“包公警察”的绰号,这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但凡经他手的案子都会迅速的破案。王军被局里专案组曾经好几次抽调破获了几宗大案要案,他给公安局领导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几次人事会上,好几个领导都建议将王军调回局里的刑警队,可王建设不同意,总是以年轻人还应该好好磨练磨练为由而打住。王军自己也从来没有向局里要求过调动之事,从一个小民警干到如今的派出所长,他心满意足。王军曾经给父亲王建设说过,在大学的时候老师说当警察不能贪图官职的大小和条件的好坏,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装在心上,他工作以后就一直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王建设当时就肯定了此话,上下两代人都有着同样的从警信念这让王建设的心里很是欣慰。
王军从李书记办公室出来后就走进了父亲王建设的办公室。儿子王军的出现他并不感到意外,之前局领导也已经征求过他这个已经退居二线的老领导的意见了。王建设对于让儿子王军去偏远乡镇的村里任第一书记的安排全力支持。虽然儿子王军在警察行业里面干得风生水起,可一想到还有很多的人口处于贫困的状态,王建设的心里就不是滋味。当年他也是从农村里面走出来的,从小双亲早亡,他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初中毕业后就去当兵了,在部队上一干就是15年,后来转业到地方成了一名警察。乡亲们的恩情他始终都没有忘记,无论他走到那里,他把对乡亲们的感谢全都在自己的工作上体现了出来。对待每一个来办事的老百姓他都像亲人一样看待,嘘寒问暖,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自己没有机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如今全国都搞起了脱贫攻坚工作,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单位都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王建设一口就答应了局领导的想法,要不是自己的年龄大了,他还真想冲锋陷阵去第一线。王建设的内心涌动着兴奋和激动,可以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投身于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和产业发展,这也是自己退居二线以来最为高兴的一件事了。
王建设看着儿子一脸严肃的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心里就明白局领导已经找过他谈话了。王建设假装不知情,问儿子回局里来是不是汇报所上的工作情况?王军没说话,在桌子上拿了一个纸杯倒了一杯水,坐在椅子上喝了起来。王建设微笑着看儿子的表情,他心里很清楚,这件棘手的工作任务让自信满满的儿子也锁起了眉头。王建设点起了一支烟,继续说,儿子,我发现你心事重重,碰到啥困难了?说出来,爸爸帮帮你。王军摇了摇头,笑着说,爸,我刚从李书记那里领受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王建设微微一笑,啥子任务?王军说,过几天我就去瓦子村任第一书记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王建设哦了一声,满脸笑开了花。王建设对儿子说,那你可得加油干了,脱贫工作无小事,这工作不同于咱们所从事的警务工作,这工作就要想方设法带领群众致富脱贫呢。是呀,我心里还是没底呀,所以就到你的办公室来想听听你老人家的意见呀。王建设听完儿子的话,整个人都显得很兴奋。王建设对儿子说,农村工作不好搞,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搞好农村工作你就要不断的深入农户,走进农民的田间地头,多和他们沟通交流,站在一个农民的立场上多替他们想,用事实说话,用行动证明,多研究分析,多调查了解,只有这样你才能全盘掌握瓦子村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王军对父亲所说的话每一字每一句都默记心中,陡然间自信心就升腾了起来,胸有成竹的对王建设说,爸爸,你放心,我一定会当好这个第一书记,不管什么困难我都要干好农村工作。王建设见儿子信心满满,笑着对他说,爸爸全力支持你,如果有机会爸爸一定和你并肩作战。父亲年轻时的往事王军曾不止一次地听父亲说起过,他知道父亲对乡亲百姓的情感,父亲常常都说一句话,农民是世间最为朴实的人,他们的朴实值得我们学习。正是在父亲的熏陶下,王军的内心深处和父亲一样,都很敬重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们。现在自己马上就要奔赴农村一线了,对于未来他充满了期待。
二
王军坐正了身体,接过父亲递过来的水,望着父亲说,我今天刚刚交接完所里的工作,你看这是组织部给局里发的我的任职文件。
王建设接过文件一看,笑着说,好,正式的任职文件已经来了,你明天就该去报到了。
王军皱着眉头说,哎,都怪我把这事没有跟李萍说,今天我去局里取了任职文件,回家李萍看到文件后就跟我吵了起来。
王建设立马收起了笑脸说,这事儿你事先都没跟她说吗?
王军哭丧着脸说,忙忘了,那天我从你办公室出来就直接回所上忙一个案子,就把这事忘了跟她说了。
王建设一边安慰儿子一边说,你媳妇是教师,这点觉悟应该是有的,可是现在她挺着一个大肚子,突然间知道你要去偏远的村上驻村,一时间她肯定难以接受,这事爸爸帮你处理一下。王建设拨通了李萍的电话,让她过来一趟。
王军自工作以后,一心扑在工作上,都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了可他还没处过一个女朋友。眼看就快三十岁了,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发动亲朋好友到处托人给他找女朋友。王军的职业常常都是早出晚归,或是抓捕犯罪分子,执行特殊任务充满了危险性和不确定性,一般的女孩子都想追求稳定安逸的生活,想要寻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女朋友实属不易。加之王军生性不会甜言蜜语,不会巧妙地博得女孩子的好感,先后谈了两个女朋友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李萍是县城关小学的一名教师,前年夏天经人介绍后,两人竟有着相同的对人生价值的观念,很快他们就坠入了爱河,三个月后结婚了,结婚时王军27岁,李萍24岁。婚后,他们一个在县城,一个在基层,总是聚少离多,只有在周末里他们才得以相聚。李萍并没有因为过着这样两地分居的生活而生气,她还调侃地说,这叫做爱情的距离,内心的相守。可这次,李萍生气了,眼看自己就要生育,而王军却不声不响的要去瓦子村,谁都知道瓦子村是全县最远的一个穷山沟。她和王军结婚这一年多时间,他王军就一心在基层干工作,自己的冷热他从来就没关心过。当李萍看见王军的任职文件后,越想越生气,于是就和王军争吵了起来。王军自知理亏,索性甩门而出,直接到父母家来了。
一会儿功夫,门开了,王军的母亲一手提着刚刚买的菜,一手扶着李萍走进了房子。母亲杨霞劈头盖脸就吵起了王军,说王军不像话,这么大的事都没事先跟李萍商量一下,更没和父母通通气,王军低着头任由母亲数落。李萍坐在一旁的沙发上怒视着王军,一副不开心的样子。
王建设见状,清了清嗓子说,老婆子,你别吵儿子了。儿子的事我早就知道了,只是我怕你担心不敢让你知道。
杨霞怒气冲冲地说,啥?你个老头子,这么重要的事你为啥不跟我说,你看,李萍马上就要生娃娃,正需要王军照顾,可你?哎!杨霞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拉着李萍的手说,我们娘俩都是苦命人哟。
房内气氛一时间就变得紧张了起来,突然间的沉默让这个家庭忽然变得清冷。王军的心里感觉亏欠妻子而时不时的偷偷望望妻子,妻子李萍则和母亲杨霞手拉着手眼里流出了泪。只有王建设心中充满了激扬的斗志,他环顾着每个人的表情,咳嗽了一声说,李萍,王军没告诉你固然是他的不对,刚才我也严肃的批评了他,他也是由于处理一个案子就把此事忽视了,情有可原。王军去任第一书记是局党委开会研究决定,也征求过我的意见,我和他本人都同意了的。你们想想,现在的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如今大部分人民都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可还有一部分农民很贫困,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没钱看病,没钱上学,我们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如今全国都掀起了脱贫攻坚工作,目的还不就是帮助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嘛。我们这个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干部家庭,更应该全力支持王军深入贫困一线,做好他的后勤保障,而不是哭哭啼啼拖他的后腿。也许是王建设的这一番慷慨激扬的话语打动了现场的人,也许是做为人民的一份子大家从心中认识到了脱贫工作的重要性,一时间杨霞、李萍的脸色由暗变明,由痛苦变为舒展。李萍望着丈夫王军,动情地说,你去吧,没事儿,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我也是从小生活在农村,有些农民真的很苦很穷,急需要干部去帮扶改变。王军没想到父亲的一番话让李萍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王军看着老婆李萍深情地说,对不起,我没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等我的任务完成后,我一定加倍补偿你。王建设和杨霞看着这对小两口,眼角闪现出了点点泪花。一家人的心被脱贫攻坚牢牢绑在了一起。王建设笑着对杨霞说,老婆子从今天起,你把那间卧室收拾一下,我们把李萍接过来照顾,大家在一起相互一个照应。杨霞高兴地说,好,就这么办。全家人又恢复了以往的欢声笑语。
晚上,杨霞特意做了一桌子菜为儿子的明天启程而践行。那晚,王军和父亲王建设聊了很久,王建设再次讲起自己小时候的往事,老泪纵横。这也使得王军在心中更加坚定了进入农村一线开展工作的信心。他在心里暗暗地发誓,一定要干出一番事来,做群众的领头雁,让农民早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