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故事】“归雁”扶贫记

编辑推荐 【故事】“归雁”扶贫记


作者:借双慧眼看世界 探花,17297.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19发表时间:2017-12-20 16:28:59
摘要:初进厂的那二十六名贫困户家庭妇女,实现了当年脱贫第一步,致富的梦想朝前迈出了一大步……


   “经年离家乡,梦里念爹娘;思乡夜无眠,两眼泪汪汪。”而今已是不惑之年,常年离家在外打拼的李思乡说这句话就是他返乡前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早年因家庭贫困,李思乡的爹娘无法继续供他读书上学,为分担爹娘忧,缓解家中困难,他含泪早早辍了学,独自一人远离家乡,千里迢迢去了上海一家服装厂当了一名打工仔。
   岁月匆匆,一晃十年过。李思乡说:“身在异乡千好万好,都不如呆在爹娘身边好。听同学说回乡创业有了好政策,不光政府有补贴,还有小额担保贷款助创业。真好啊,是时候回家了!”他动了心思,决定尽快动身回家乡创出一片天地来。
   简单料理好在上海的一切事务,去年初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上海一家服装厂打工十年之久的李思乡,怀揣一颗执着的创业梦,迫不及待连夜回到了故乡——李楼村。
   起初,年迈的爹娘以为儿子想家了,回来只做短暂的停留,没成想儿子这一回不再离开家乡。爹一脸疑惑,吧嗒吧嗒几口旱烟袋,口吐着浓烈呛人的烟雾,不解地问:“儿啊,爹知道你经年在外闯荡,经历了风寒露冷,一定吃了不少苦,饱受了不知多少委屈,不是说你在的那家服装厂很受器重吗?咋回事,在外干得好好的,这一回来就不挪窝了?难道……”
   李思乡了解爹的耿直秉性,爹是出于护犊之心,怕儿子受了委屈遭了难,才说出这样的话。轻拉爹的手坐下来,李思乡和颜悦色、心平气和地和爹唠起嗑,他说:“爹啊,我知道咱老家偏僻落后,至今仍有不少贫困户生活困难,我回村创业的初衷就是想办个服装厂,让咱村里村外的乡亲,特别是贫困人家不靠不等有事做,尽快脱掉贫困帽子,一起致富奔小康。”
   李思乡的爹耷拉着一副长脸,没好气地问儿子:“啥?你说啥?不是你爹口说孬话,败你的兴,也别怪您爹顽固不开窍。这常言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爹问你,你那来的恁大本事?空口无凭不怕闪了腰!哼,要是说大话管用,能当吃喝,村西头你那个瞎话篓子、人送外号‘大喷壶’的堂哥,早就成百万富翁了!再说了,你也不撒泡尿照照,凭你现在的个人实力,创啥业?咋创业?心里有数不?猴年马月才能帮他们一个个贫困户脱了贫?嘿嘿,说大话当心风闪了舌头,以后这不切实际的玩笑话,你给我闭紧嘴巴,少开口!”
   见爹动了气,一连串劈头盖脸旁敲侧击的训斥话,让李思乡无可奈何,哭笑不得。约摸沉默了半袋烟功夫,李思乡尴尬地挠挠后脑勺,咧嘴笑笑,问爹:“现在咱这乡里鼓励创业的的政策啥个样?宽松不?”
   爹慢条斯理抬起脚,在鞋底上磕磕旱烟袋,接过话茬说:“要说这政策嘛,还真不错。听说现在上面实行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不少返乡创业人员成了农村致富带头人,全县还建了至少一百多个‘扶贫车间’,只要创业的人参与扶贫,还给扶贫资金呢。”
   李思乡故意一惊,站起来大声说:“呀,还有这样的好政策!能有这样的大好事?哼,不会吧,爹您这是从哪里听来的风,咋到了您嘴里就成雨啦!嘿嘿,我不信,真不信!”
   “嗨嗨,老子能大岁数的人了,还能瞎胡说不成?不信是吧!你还别不信,爹这就带你去去找村支书……”李思乡的爹玩起真来,唬着脸,拽起儿子,不依不饶非要去见村支书。
   “哎吆吆,行了爹,我信还不行吗?那儿子倒要问问您,这么好的政策,你为啥拦着儿子,死活不让我回村来创业?”李思乡一脸坏笑,和爹说着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
   “这?呀,你个欠揍的坏小子啊!你这是画着圈让您爹往里跳,这是诚心将您的的‘军’呀!嘿嘿,我这不是担心有风险吗?为你好嘛,你还跟爹较上劲了是不?”李思乡的爹嘴里“呀呀”喊着,轻轻拍着脑门、跺着脚,恍然大明白。
   “那,爹你说说,儿子到底错哪了?该不该返乡创业来扶贫?”
   “嗯,按说嘛,这是个大好事,爹不该阻拦你。可,儿子你可要考虑好了,这返乡创业你到底有多大把握,自己能吃几碗‘干饭’,心里有底数不?”
   “哎呀爹,我年少离家,在外闯荡了十几年,啥事没遇到过,我这心里有杆秤,自能明辨是非,分清黑白曲直,你就放宽心吧。返乡前,我已经充分了解了咱这的实际情况,目前咱乡里一系列返乡创业政策都已落地生根,创业服务平台不断得到优化,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参与、项目依托、政策支持、典型带动’的创业新格局,社会上已经形成了尊重创业、支持创业、创业有成的良好社会氛围。所以,我才下足了决心,不顾一切返乡创业。可,偏偏在爹这遇到了顽强的‘阻击战’,拿不下‘老子’这个阵地,儿子咋创业?嘿嘿。”
   “呀呀,你这样说的话,爹岂不成了老顽固、绊脚石了!哎哎,好好好,你爹我‘缴械投降’行不?”
   “嘿嘿,爹说的哪里话,这不儿子和您探讨商量吗?再说了,因为我早有了返乡创业的打算,所以自己在服装厂工作时就格外注重学习,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早已熟练掌握了服装制作的各个环节技术,没有没有金刚钻,哪敢揽这个瓷器活,儿子返乡办厂助扶贫,心里有数,差不了事,更给您老丢不了人。今后的创业路上,还要烦请爹您帮助打理一些事情呢,对不?”
   “嗯嗯,你要这样说,爹心里就敞亮多啦。嗨,你有主见,爹不再拦你。哈哈,常言说的好——天高任鸟飞……”
   三天后,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同学朋友的鼎力帮助下,李思乡很快顺利申请到小额担保贷款,并倾其多年积蓄,入驻进乡里的扶贫车间,他要带领村里的乡亲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实现心中那个扶贫攻坚致富梦。
   服装厂招工那天,李思乡优先录用了贫困户,十里八村的二十六名贫困户的家庭妇女,一个个兴高采烈,成了他服装厂的首批工人。进场工作后,李思乡不厌其烦,手把手教会她们熟练从事服装来料加工,月工资暂定人均两千六百元。”
   如今,经过一年的辛劳打拼,李思乡服装厂已初具规模,年产值达五百六十多万元。
   李思乡的爹乐的拍巴掌,乡亲们个个竖起大拇指。
   李思乡说:“致富不能忘了贫困户,初进厂的那二十六名家庭妇女,工资加奖金年收入人均达到三万六百元,实现了当年脱贫第一步,致富的梦想朝前迈出了一大步……”

共 24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事叙述了在外打工漂泊的李思乡借政策的东风回家创业的心路历程。起初,父亲坚决反对,怕儿子有所闪失毁了一辈子,李思乡采取迂回战术,说服了护犊的爹,在亲友们的帮助下,入驻了乡里的扶贫车间。他的服装厂优先录用贫困家庭妇女,手把手教会她们操作。一年后,服装厂初具规模,成绩喜人,李思乡迈出了扶贫攻坚的第一步。故事符合时代要求,满满的正能量。拜读学习,推荐赏阅!【编辑:老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土        2017-12-20 16:30:58
  慧眼兄真是高产,有量有质,为扶贫呕心沥血,感动,佩服,学习!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2-21 08:53:46
  谢谢老土老师编文指导,您辛苦了!按语饱含深情精彩精准,传播满满正能量,问候老师冬安,远握敬茶。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8-06-17 00:22:27
  致富不能忘了贫困户,初进厂的那二十六名家庭妇女,工资加奖金年收入人均达到三万六百元,实现了当年脱贫第一步,致富的梦想朝前迈出了一大步……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