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端流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云】搅团情未了(散文)

精品 【流云】搅团情未了(散文)


作者:静静的白桦林 布衣,47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89发表时间:2017-12-20 22:03:01
摘要:搅团,是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家饭食,文化积淀久远。它集中反映着社会的发展进程,也体现了黄土地的风俗民情!

【流云】搅团情未了(散文)
   从小吃惯了搅团,搅团也就成了我最爱吃的饭食之一,如今每一回吃搅团,我的心境都变得醇和而又朴实。我常常一个人静下来时,就会仔细回味起在老屋里打搅团的激情场景。
   那是在一间不太大的旧窑洞里,一座土坯砌成的大灶台上方,弥漫起缕缕袅袅诱人的蒸气,灶膛内簇拥着红色的火苗,温柔地舔吻着黑漆漆的锅底。大锅里粘如胶糖的搅团则早已气泡冲泛,不断发出“噗呲、噗呲”的声音。午时太阳的光晕也从窗口射了进来,几分氤氲的橘色烟气呛噎着在锅前打搅团的那个人,阳光下她的银丝已闪闪发亮。如今,多年过去了,最初打搅团的奶奶早己换成了我的妻子,吃搅团产生出的那份情怀,我却永久地在心中沉淀下来。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是奶奶一手扶养我长大的。记忆中,虽然家乡田地连片,但是由于麦子的产量很低,所以一年里总是吃着粗粮。粗粮中以玉米居多,玉米面粉大多会被做成了搅团食用。那时候的搅团,既没有小麦面粉做芡,能使其质量达到光滑和筋道,更无各种各样的佐料调味,仅仅是渍洇些简单的食盐、香醋和辣椒吃饱,味道难免十分寡淡。可就是在这个简朴的吃食中,我却领略和享受着无尽的亲情和欢悦。
   奶奶在打搅团时,我经常能帮个小忙,也是最开心的事情。没上学那会,我虽然是个男娃,却整天以奶奶为轴心转悠着玩耍。奶奶把打搅团的程序演绎了一次又一次,我也就跟随着不在意的观摩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于很早我自己都能打搅团,就是受到奶奶潜移默化的影响。眼见着奶奶在打搅团的每步操作中,道道工序都力求精做细调,不厌其烦,无形中也给予了我长大后怎样才能踏实做事的启迪。
   奶奶打搅团先是给盛了足量玉米面粉的盆内加一点儿清水,接着用力的搅啊搅,直搅成均匀的稠糊状,没有一丁点小面疙瘩包裹。等到大锅里的水开了,顺势将稠面糊缓缓地倒入,视锅里的稀释程度,再一手拿着擀面杖搅动,一手抓着玉米面撒。金黄的玉米面粉从她的指缝中灵动乖巧地漏出,穿过湿漉漉的水蒸气,飘逸而下,水动面也动,一个个漩涡在锅里汹涌转动,甚为好看。当看完这一连串的动作,我曾经不解的问过奶奶:“为什么不一次性的把面粉搅进锅内,这样不就省事了吗?”奶奶听了笑笑说:“你不懂啊!该省事就要省,不该省的就不能省。按你的想法,是打不出好搅团的。”后来她又对我说,人的一生中做有些事情必须要循序渐进,不能走捷径。奶奶显然给我讲的就是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想起来,在我少年成长的日子里,奶奶结合饮食起居,桑田农耕,又给我讲了多少这样朴实无华的人生哲理呢?
   打搅团最费工夫的要数“搅”搅团。就是在给锅里加面粉时,要站在热气腾腾的锅旁边,边撒边搅,而且搅动要注意始终保持一个方向。据说假如来回搅动了,打出的搅团就很“积滞”,不好吃。奶奶个子不高,搅时需要使出极大的力气,每次她额头上都会有汗滴浸出,父亲看到就赶快接过铁勺或擀面杖继续搅。一顿搅团,也打出了浓浓的亲情。特别难忘的是奶奶那打搅团的感性动作,似乎蕴含着一种温馨和闲适。她在反反复复的搅动中,一忽儿是单手,一忽儿又换做双手,手臂在不停的重复中,有张有弛的摇动,全身随着手臂的轻重快慢,恰到好处的蠕动起来。虽然这一系列动作看起来单调机械,但却好像是表演一种独特的农家舞蹈。
   我在奶奶打搅团的时候,习惯性要做的就是烧锅,抱着风箱杆子,尽情地发挥出自己那股子蛮劲。等锅烧好了,便拿起捅火棍,百无聊赖的来回戳着灶膛。有一次见奶奶搅得慢了,心急就抓过擀杖随心搅了起来。但是划拉了两三圈,就搅不动了,整个面团好像被牢牢的吸在锅底。就是这一搅,突然间我才感觉到,在奶奶瘦弱的身子里,积淀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她不仅能把我父亲姊妹六个扶养成人,而且还坚强的养育着我。再后来,奶奶的身子骨慢慢地大不如从前,行走间早已失去往昔的利落洒脱。但每年初秋新玉米成熟时,她还依然张罗着打搅团,玉米面粉的量多量少,搅团糊的稀稠情况,她都掌握得很准确,只是搅动没有了力气,才要我们替着她干。
   在过去那种苦涩的以食裹腹的饥馑岁月里吃搅团,似乎没有人敢认为它的原始和简单。其实说实话,玉米面粉毕竟是粗粮,玉米面搅团还是没有白米细面的好吃。吃搅团的时候,奶奶常常告诫我要囫囵吞枣的吸咽,不要咀嚼,有时我会不小心咬了上一口,就马上感觉到玉米面发碜,搅团到喉咙不愿意下咽。记得我喜欢吃搅团熟了,在锅四周镶嵌出来的干皮皮,犹如薄纸一般,泛着黄色。这是玉米面里边的黄油,漂浮在表面后形成的。奶奶拽下一块给我,我放进嘴里后,入口即化,香气荡漾,那陶醉的感觉让人现在都能想起来。
   奶奶打搅团的吃法很多,我最喜欢吃她漏的鱼鱼。漏鱼鱼的画面今天是看不到的。一盆清水,一个用半个葫芦雕刻成的漏鱼瓢,舀一勺热搅团倒进瓢瓢,用铁勺在里边边压边搓揉。搅团通过瓢瓢的网状圆孔,变成蝌蚪般大小,滑落盆中,其间溅起晶莹的水花中,映衬着一条条“鱼儿”在游动。一碗鱼鱼端在手,调上辣子,放进食盐,再加点葱花,吸溜一碗还想吃一碗,直吃得肚子胀圆了,奶奶就铲下锅底让我吃了消胀。锅底就像现在的锅巴,是搅团吃完了留在锅底的附着物,经过灶膛余温的烘烤,变得焦黄、酥脆,吃起来嘣嘣嘎响,越嚼越香,俨然成了吃搅团后的唯一休闲食品。我老爱和弟弟抢锅底,也比谁攒的多了,装在口袋里,炫耀一下后再吃。大多时候,都连口袋里边的污垢抠出,连着锅底渣一快咽下去了,惹得弟弟嬉笑我一番。
   我和妻子是在困难时候走在一起的。说来也巧,妻子做的一手好饭菜,打搅团自然不在话下。八十年代,打搅团好坏,成为评判一家主妇能干与贤惠的标准。妻子打搅团,里边已经有了小麦面粉掺搅,搅团的口感滑爽而筋软了些许,我就格外喜爱以“水围城”的方式吃。水围城就是在一个小白瓷碗里调上汁,将热搅团舀进去,搅团在碗中央晾成洁晶无暇的粉堆儿,四周水汁逸动,很像水绕城郭。里面的搅团,直惹得我眼馋,急慌慌用筷子拨一点进口,感受是滑溜、浓郁,待想咬嚼,已顺喉而下,有活吞之美感。
   妻子和奶奶打搅团还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奶奶那会做的刚刚够吃,而妻子却一次要打大半锅,当天吃不完,第二天再吃剩下的。我觉得剩搅团吃起来风味更独特。一团团搅有小麦面粉的搅团,白白的、软软的,似凉粉一样平摊在案板上,切成小块块,煮一把青青的萝卜缨子,炒几根青绿相间的小葱,配入调料,汤汤水水烩成一锅。锅内的搅团,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座小金山在江海中浮沉。吃起来的滋味,真比席面还要解馋呢!
   说来也快,似乎眨眼之间,时光就过去了几十年。今天,社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虽主要钟情于食用山珍鲍翅、大鱼大肉和精细食品,但依然推崇吃搅团,搅团的地位和声誉还有所飙升。我家里的厨房由窑洞移进平房,灶台也全是红砖结构,隔三差五的,妻子一定会给我打顿搅团吃。妻子打搅团仍然还紧握着擀杖搅动,我则坐在灶前烧火。在妻子不断的叮咛中,我有一把没一把地给灶里添麦秸,同时有一句没一句的与妻子唠着家常。这是打搅团,也是再谈心,其间不乏抒情和开心,把日子中的艰难抛向九霄云外,给生活也带进另一种浪漫。妻子搅累了,我也搭把手。曾经多次儿子也挽起袖子上阵,吃一顿搅团,有全家人参与,才真正诠释了搅团里边“团”的含义。

共 29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搅团,是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家饭食,文化积淀久远。陕西、甘肃的老百姓都喜欢吃,作者由自己爱吃搅团说起,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做搅团的人——奶奶。只因从小没了母亲,是奶奶抚养长大,所以“我”从小目睹奶奶做搅团的身影。在那些生活困难的岁月里,搅团是用玉米面粉做的,作者对奶奶做搅团的过程描绘得出神入画,对这种面食饱含情感。在儿时的“我”看来,单调机械的做饭动作好像是一种独特的农家舞蹈。奶奶的教育已深深地融入自己生命中,永远也不会消逝。最称趣的要数吃锅边的干皮皮和锅底的锅巴,那真是每一个孩子最可口的零食。后来做搅团的人换成了妻子,勤劳贤惠的妻子用白面粉把搅团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结尾一家人合作做搅团的画面更充满浓浓地温情,作者明白了“团”的含义,就是要家庭团圆。极富生活气息的美文,构思精巧,语言生动接地气。读来也令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做搅团的母亲,也是这般的舞蹈动作。【编辑:莫道不销魂】【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22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7-12-20 22:07:43
  没想到陕西也有搅团,和我们的做法一样,面鱼也一样有,现在我们这里人仍做。有的人就是对玉米面饭情有独钟,文章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好久不见老师,读到文章很高兴。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回复1 楼        文友:静静的白桦林        2017-12-20 22:53:31
  感谢老师深夜审稿!只因近期甚忙,辍笔未动,也就没有和你相联。但愿这篇【搅团情未了】,又使我们在《流云》相见!
回复1 楼        文友:静静的白桦林        2017-12-20 22:55:13
  感谢老师深夜审稿!只因近期甚忙,辍笔未动,也就没有和你相联。但愿这篇【搅团情未了】,又使我们在《流云》相见!
2 楼        文友:秋凉如水        2017-12-20 23:34:04
  搅团,面鱼,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吃食,但在作者细致的描摩之下,竟有了垂涎欲滴的感觉。文章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蕴含着简简单单的生活哲理,欣赏了!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3 楼        文友:成雅琴        2017-12-21 07:28:43
  读完老师的美文,我也想吃搅团,是那样美味可口,我也想起奶奶做饭的情景,一家人在院子里吃饭,其乐融融,真好!
4 楼        文友:成雅琴        2017-12-21 07:31:11
  老师朴素的笔墨,真挚的感情,细腻的观察,描写奶奶和妻子,特别是妻子做饭,作者帮忙,写得太感人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人生是多么精彩啊!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5 楼        文友:无悔红烛        2017-12-22 08:38:41
  搅团,第一次听说这道美食。搅团经过描写生动,语言精美,欣赏学习佳作!
6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12-22 18:30:00
  一篇感情至深的文章,浸染着光阴的旖旎,在这字里行间,极其细腻的笔触把心中的那份情愫表达得淋漓尽致。盈着墨香,写下一片温湿。对亲人的眷恋之情,心中蛰伏的情愫与此刻被悄然唤醒。循着光阴的痕迹。有着不一样的深刻含义篇触动人心的佳作,情感细腻深沉,厚重的情思,让人感动不已。也有着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欣赏佳作,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7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12-22 22:11:54
  祝贺作品加精,可喜可贺!流云因您更精彩,期待老师的更多精彩!冬至快乐!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8 楼        文友:艺苑奇葩        2017-12-23 00:04:48
  搅团,故乡的一种美食,我的最爱!特别是蘸上蒜汁,唉啊!那个美;泡上羊肉臊子,咿呀,这个香!
   呵呵,我早已垂涎三丈啦!
读书写文,乃雅兴欣赏,沉其内,即使百年也不孤独!
9 楼        文友:艺苑奇葩        2017-12-23 00:07:14
  遥寄问候,冬安!作品加精,向你恭贺,祝精彩连连!
读书写文,乃雅兴欣赏,沉其内,即使百年也不孤独!
10 楼        文友:静静的白桦林        2017-12-23 08:36:01
  感谢各位文友,在此一并回复!我需继续努力????
我不是刘翔,但我没有忘记奔跑!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