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窑畔情(小说)

精品 【看点】窑畔情(小说)


作者:杨伟民 秀才,1784.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66发表时间:2017-12-24 18:12:36


   我队知青中,最终没返城,一辈子留在北大荒的,一共有仨。
   苏二是其中的一位。她的美丽在我队百十名女知青中数一数二。是男知青眼中的花,心中的诗。明里、暗里追她的男知青不下一个加强排。最终,她却嫁给了老职工子弟王辉。
   王辉者,是我队窑工王老窑的独子。众人好生纳闷:没见他俩有谈情说爱的迹象,楞丁咋就谈婚论嫁了,怎么回事?略知内情的人说,王辉的这段婚姻是他爹妈帮着追成的。
  
   二
   早期,兵团连队的建设都遵循一条原则——先治坡、后治窝。
   待到所有的荒地都开垦净了,生产上轨道了,才腾出人力、财力来治窝。因此,兵团连队的住舍一般都经历过这样五个阶段。第一代,地窨子;第二代,棉帐篷;第三代,木笼房;第四代,土坯房;第五代,才是永久性住宅——砖瓦房。当时,我队已是第四代住房,治窝便奔第五代砖瓦房而去。
   盖砖瓦房需要大量的砖,砖窑的重要性一下就突显出来。我队的砖窑,平日里,也就一个窑工。大伙只知道他姓王,大号是啥?不清楚。看他有一把年岁了,都呼他王老窑。这几年,他一人选址、砌窑、制模具、搭晾棚,把个窑厂建设得初具规模。现在要盖砖瓦房了,队里任命他为砖厂厂长,一下把男一排、女一排都调到砖厂归他指挥,要他马上烧出大量的砖来。
   王老窑拜将便把令来行。他颁布了脱坯定额:男工,每人每天三百;女工每人每天二百。完不成,不许下班;完成了,也得经过他检查,挨个查点过去;数量旷报、质量不合格,同样不许下班。
   脱砖坯,本身就是四大累活之首。他把定额定得那么高,更是累上加累,把人都累稀了。甚至,队长都私下里劝他把定额降低些。他说不成,说定额就该是树梢上的菓子,得跳跳脚方能够着才对。他给他自个的定额也是日脱三百。他那么一把年纪了,每日又有那么多的砖厂杂务要他处理。他能完成,谁硬完不成都说不过理去。
   人是天底下适应性最强的动物。开始,大家得拼命拼到天黑才能勉强完成;后来,大家身体习惯了,脱坯技巧也掌握了,往往夕阳才西挂,都纷纷洗手洗脚,穿袜蹬鞋了。待王老窑查点过,把手一挥让走,便哼着小曲儿回队来。但有一人,天黑前总也脱不够数,不能下班。她就是苏二。每每,月色给万物镀银了,她还在那忙乎。砖厂傍山,夜间有狼出没,苏二不走,王老窑自然不能撤。他暗中观察苏二,觉得这姑娘的手脚并不慢,应该不会忙到天黑都完不成定额呀!观察了几天,看出缘故来了。原来,苏二和泥比别人和得久,别人早开始脱坯了,她还在那细细地和泥。难怪别人脱完了,她脱不完。王老窑问她,苏二,别人都开脱了,你为什么还不开始呢?苏二抬起头,扑闪着眼睛,厂长,你不是说,泥和得越透,烧出的砖的质量越好吗?王老窑闷口了。是啊,按制砖的工艺要求应该是这样。自己也是再三强调过的,脱坯前,泥必须和透。但差不离也就成啦,不必和成那么透才开脱。但这话他不能说,师傅教千教万,不能教偷懒。于是,他蹲下身帮苏二脱起来。他又发现,苏二不但泥和得透,坯也脱得细。土铲进模具了,她得四角都摁实了才刮泥起模。脱出来的坯,块块板正。他心里对这姑娘大起好感,不由得细细地端详起来。哇!好精致的闺女。光洁的前额上挂满了汗珠,月光映照下,晶莹莹一片,让人好生怜爱。这么柔美的一个姑娘,身上却毫无娇骄二气。还那么踏实、肯吃苦。他存下心,有机会,得好好照料这闺女。
   第一窑砖开烧了。烧窑是个极需责任心的技术活,火候不到,千万不能断火,否则满窑砖会废。王老窑决定亲自守窑口,但他不能日夜连轴转。白天烧一整天,问题不大。夜间,却最多只能烧前半宿。后半夜,他怎么也得回家眯上一小觉。否则第二天,整个砖厂的事务找谁料理去。
   别人的脾性,他不清楚。便把儿子王辉调来烧后半夜的窑。苏二的责任心,他了解了,便按排她也来值夜班烧窑。前半夜,给自己当帮手;后半夜,给儿子做助理。
   开烧那天,夜间十点不到。儿子王辉就提着只锅,挎着只筐来接班了。招呼两人道,爹、苏二,快来吃夜餐。每人一张油饼夹个煎蛋,外加一大碗面汤。他对苏二说,面汤是伙房打的。知道她四川人嗜辣,浇了红椒油。他妈怕光喝面汤不抗饿,又加烙了油饼和煎蛋。
   三人吃罢,王老窑嘱咐几句走了。剩下王辉和苏二,两人默默地往窑口搬运柴禾。本来,前半夜和王老窑一起干活时,话就不稠。这回,更是闷葫芦藤上结出个缺嘴瓢,闲嗑一句没有。偶尔张口,也只崩出三五个词儿,累不?歇会吧。苏二自然不歇,紧着搬运柴禾。几个时辰以后,窑口柴禾备足了。王辉开口道,这儿有我一人续柴就可以了,你回吧。苏二摇头,守住窑口不动。王辉又说,要不上工具间眯一觉去。苏二像是没听见这话,身子纹丝不动。王辉提高嗓音,别离窑口太近,烤久了,会对你脸皮肤不好。这话入耳了,苏二往后挪了几米。王辉只好默默地往窑口续柴,苏二也紧跟着续柴……
   待到东方鱼肚白时,王辉又劝道,回吧,黎明觉最养神。苏二又跟没听见这话似的,这下,王辉的话变稠了。告诉你吧,天亮前一定要你回去,这是我爸给我下的死命令。你不走,一会儿他来接班,见你还在,准得剋我。活祖宗,求你了,回吧。
   苏二相信这是真话。再看看,刚续足了柴,窑上一时也真没活干了,便起身下班。
   烧窑工有个特殊的福利。烧上一窑和下一窑之间,因要出砖、装窑,中间有两天空闲。按窑上的规定,烧窑工常打夜班,太耗神,这空闲的两天算是有薪假。苏二一下从繁重的脱坯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休息时间又多,精神养得足足的,脸色白润红晕,活赛芙蓉。人走到哪,就像一树花栽到哪。
  
   三
   苏二的家拍来加急电报,母病危,速回。
   她父亲早年间死于肝癌。后来,姐姐苏大又死于白血病,家中就剩她孤儿寡母。她母亲年初单位体检时,发现肝部有一大占位,到医院复查,确诊为肝癌后期。夫妻俩同患此病,让人好生奇怪。咋这么巧?有人觉得是苏二母亲早年间伺候她爸时染下的病根。
   苏二接电报后,急急要往回赶。
   临行前,王老窑塞她一大叠钱,说,这三千元,给你妈治病用。一开始,苏二怎么都不肯接。
   王老窑说,你妈病危,耽搁不得。你一个姑娘家家的,一时上哪筹那么大笔钱去。
   苏二想想,是这理儿,便一定要写了借条才肯收钱。
   王老窑让王辉把苏二送到场部车站去。临上车,王辉往苏二手里塞了五百元。
   苏二惊问,这是咋回事?你爸不是给我钱了吗?
   王辉说,我爸的钱是给你妈治病用的。我这钱,是让你在路上吃饭用的。坐火车特熬人,你得每顿都上餐车去炒菜吃。到哈尔滨转车,下馆子吃顿好的,千万别苦熬自己,不能病在路上。听见没?他挠挠头,钱不多,是我爸给的零花钱攒起来的。一点小心意,你得收下。苏二心怦然一动,涌上股亲人般的感觉。
   后来,接到苏二的信,知道医药费还是不够,王老窑又给寄去五千元。那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万元户还远远没涌现。八千元就是笔巨款,但王老窑家有这实力。他家三人挣钱没闲人,平常日子没啥开销。菜是自己种的,鸡、鸭、鹅、猪是自家养的。过日子,只需花些油、米、酱、醋钱。多年攒下来,也就能拿出这笔巨款来。但也差不多是他们家全部的老本啦。
   钱能救急却不能救命。苏二她妈,钱花了、罪遭了、最终人还是走了。苏二处理完相关事宜归队,过度的悲伤,外加旅途劳累,大病一场。王老窑夫妇把她接家来照料,王辉他妈和苏二住前房,王老窑和王辉挤后屋。王辉他妈喂稀喂干、擦身洗脚,伺候了一月余,苏二才痊愈。
   那天,王辉他妈私下里对王老窑说,老头子,跟你商量个事。
   啥事?说。
   小苏这闺女,长得水灵,人又乖巧。我想招来做儿媳。
   王老窑脸一沉,这事可不许!
   咋啦?你不喜欢小苏。
   喜欢得紧!
   那咋不许?
   咱不能乘人之危,勉为其难。除非……
   除非啥?
   除非她自愿。
   隔了数日,王辉他妈喜孜孜地对王老窑说,老头子,小苏她自愿了。
   当真?
   当真!
   咋回事儿?快说。
   今晨,她说患病期间,我那么精心地照料她,真不知该怎么感谢我,非要认我做干妈。我说,妈字前面有个干字多别扭,干脆把干字去掉,直接喊妈。她说,好是好,但不兴这么叫的。我说,怎么不兴?做我儿媳,不就能直接喊妈了。当时,她脸涨得通红通红,没说行,也没说不行。我将她一军,说,闺女,你想妥了。要是同意,就叫声妈;要是不同意,照旧喊婶儿。
   王老窑有些迫不及待,那她喊啥了?
   憨瓜。还用问吗?她一头扎进我怀里,大大方方、亲亲热热地喊了声妈。
   好!王老窑拍拍自己的前额,太好了!又一锤炕桌,真是太好了!
   老头子,孩子都改口了。咱们得抓紧给他俩张罗婚礼了。
   对,对。马上张罗,马上张罗。
   王家现在折腾穷了。婚礼大办是办不起了,只能简办。小俩口去民政部门领了结婚证;请队领导、职工代表、知青代表吃了顿便饭;家家户户送了喜糖,婚礼就算办了。
   这事不但轰动了我队,连整个场部镇都轰动了。人们都说,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天仙配》。
  
   四
   每一个知青的身上都有割不断的北大荒情结,返城后还都特关注那块黒土地上的人和事。对王老窑一家,因苏二是极少数没返城而永留北大荒的知青,大家更是特别地关注。
   先是听说,王老窑夫妇先后走了。王辉他妈走得挺利索,急性心梗,黎明发觉时,人都硬了。王老窑却走得很粘牵,他高血压引发脑溢血,经抢救,命是保住了,人却瘫了,而且一瘫近十年。听说,都是苏二接屎接尿、擦澡按摩伺候的,把他伺候得干干爽爽。走时,楞没长过一粒褥疮。
   后来又听说,王辉和苏二的儿子出息大发了。先是被德国拜耳公司聘为高级农业顾问,设立了国际实验田。后来又创业成立水稻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王老爹牌有机米,吃起来软糯油润,不用下饭菜都能吞三碗。
   家里的经济自然也大发了,去管局镇买了栋别墅,把王辉、苏二接去同住。知青们重返第二故乡,他知道了,一定接去,热情留宿款待。
   再后来,我队荒友群里发出个帖子:近期,重返北大荒的荒友尽量不要去打扰王辉、苏二他们。因为王辉得了和他父亲一样的病——脑溢血,人瘫了。
   大伙被这消息惊呆了,都千方百计进一步打探王辉的消息。听说,由于家在管局镇,送医及时,病情预后良好。医生说,只要坚持康复训练,有恢复行走功能的可能。
   于是,苏二几年如一日地推送王辉去镇边沿的康复医院训练治疗。一个过早银发的美妇,推辆轮椅。椅上坐着个衣着整洁的瘫汉,缓缓地穿镇而行……成了管局镇每日必现的一道感人的风景线。
   为排遣孤寂,儿子给王辉配置了一只当时最新型号的苹果机,并教会了他们如何玩微信。王辉、苏二由此加了我队的荒友群。于是,关于王辉身体的喜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
   王辉能独自站立了。
   王辉能扶墙移步了。
   王辉能蹒跚而行了。
   ……
   终于有一天,群里发来段王辉儿子拍的视频。点开来一看,展现眼前的是一片沃野。那是他儿子水稻合作社的稻田,水稻收割完了,显得旷达。夕阳西沉,为霞满天,好一个大漠落日圆的意境。霞光映衬出王辉和苏二携手而行的剪影,步履竟是那么地稳健……
   谁看谁都点赞。

共 44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情感小说,内容很精彩,让人温馨感动。作者用倒叙的手法,开篇给我们设下了一个悬念,王辉与苏二没见谈恋爱,就结婚了,引导到读者继续向下读,同时也将我们引入到北大荒那段岁月。苏二是知青青年,到北大荒参加生产劳动再教育,遇到了对工作要求严格的窑工王老窑,完不成生产任务。王老窑最终发现,苏二完不成任务的原因,并不是她偷懒,而是她对每到工序的认真完不成任务的。王老窑深受感动,在烧窑的时候,就把苏二和自己儿子王辉调来协助他烧窑,一来二去,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在苏二母亲病危的时候,王辉全家倾力相助,最终苏母无力回天,撒手人寰。苏二回到北大荒,一病不起,在王辉家人的照顾下,病好如初。病愈后,在王母的撮合下,苏二与王辉结婚了。结婚后的苏二知恩图报,勤劳持家,特别孝敬父母,最终好人有好报,一片蓝天。作者文笔流畅,情节曲折,主题鲜明,文章虽然短,却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与其说是一篇北大荒的追忆文,倒不如说是一篇贤妻的养成记。佳作推荐。【编辑:相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23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相思        2017-12-24 18:15:24
  欣赏老师佳作,让人温馨感动,更让我去了一趟传说中的北大荒。遥祝老师冬安。
成绩属于过去,笔尖书写未来。
回复1 楼        文友:杨伟民        2017-12-25 16:48:47
  老师编辑辛苦,敬西湖龙井。
回复1 楼        文友:杨伟民        2017-12-31 10:24:12
  相思老师,<窑畔情>加精,我比别的文章加精要高兴些,因为没辜负您的高评。
2 楼        文友:空城深深        2017-12-26 08:03:13
  老师文采斐然,故事温馨感人,散文般的语言,流畅,生动,赏心悦目,又不乏风趣。好文,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杨伟民        2017-12-26 12:23:19
  空城深深老师,谢谢您的提读和高评。对我是莫大的鼓励。
3 楼        文友:石寸雨        2017-12-30 20:22:53
  作者把女知青苏二,描写得仙女般好心肠。最终在作者的安排下,好人好报,欣赏。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回复3 楼        文友:杨伟民        2017-12-31 10:19:54
  石寸雨老师,谢谢您的再次提读。让人感到家的温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