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端流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云】追忆外婆(散文)

编辑推荐 【流云】追忆外婆(散文)


作者:楚天战隼 童生,72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02发表时间:2017-12-25 16:16:15
摘要: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是母亲;世界上最值得崇敬的人,是让母亲真正成为人母……

临近外婆的忌日,因远在他乡,无法去她老人家坟前悼念,谨以此文遥祭。
   ----题记
  
   湖北省大冶市是世界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矿冶名城,外婆出生于湖北“冶金走廊”中心灵乡镇的一个柯姓大家族。灵乡镇明清时期属武昌县灵溪乡,至于灵溪,则是仙灵岩石缝中的几缕清泉,潺潺流出后汇成的一条小溪,民间传说为观音菩萨所赐,故称“灵溪”。
   公元前880年(周夷王八年),楚王熊渠攻杨越至鄂(今鄂州、大冶),封其次子熊红为鄂王,大冶地属楚国鄂王辖地。观音菩萨原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三女儿,名叫妙善,也称送子观音。观音菩萨不但给家乡送来了滋润万物的圣水,而且还在当地留下了一套助产术。这套助产术后经世代相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传到了外婆家里了。
   古时助产,俗称接生,帮助妇女分娩;过去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叫做接生婆、收生婆或稳婆等,多为本村或邻村有临床接生经验的中老年妇女。
   外婆很普通,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农妇,但她的一生,是为了迎接生命到来的一生。小时候就听外婆说,她的接生手艺传自于太外婆,从小耳濡目染,再到后来的临床实践,使她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接生方法。她经常对别人说:我是观音菩萨座下的玉女,观音菩萨负责送子,我是被她派来接生的。
   在旧社会,接生是一个低贱的职业;在新中国,民间接生最初也是不被社会认可的,但外婆自十八岁开始,接生六十余年,迎接新生命几千名,在灵乡镇方圆二十里以内,她是一位倍受人们尊敬的女人。
   解放初期,国家贫穷,百废待兴,农村和乡镇医疗机构尚不健全和医护人员奇缺,因为外婆有着丰富的接生经验,附近村民家的妇女生小孩,一般都是来找外婆去接生的。那时候也没有什么报酬,有时可能是几个红薯,或者是几个玉米,全家人的生活一直都是紧巴巴的,自己原本生育了三男三女,但是二舅和二姨从小就送给了别人抚养,这一直都是外婆心灵深处最苦的伤痛。
   人民公社时期,为响应国家关于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号召,外婆通过县卫生学校的短期培训,拿到了《科学接生员证》,终于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是远近闻名的“王桂珍”式的人物。但由于当时医疗技术落后,医疗设备十分简陋,一个带红十字的药箱内放上几卷纱布、一个听筒和一把剪刀就是全部的器具了。
   在乡村当赤脚医生是没有固定薪金的,一直是以生产队记工分代酬,何况她只是负责接生的呢?那时候农村妇女怀孕后也要参加生产劳动,直到快生产了还在农田里劳作,所以外婆接生也是没有固定的场所的,在田间地头为他人接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当时外婆每天是十个工分,遇到邻村的妇女将要生小孩了,出去一天半天的就没有了工分;有时是深更半夜出去,白天回来后也要参加集体劳动,否则就没有工分,但那时外婆是很快乐的,对她自己的事业是挚爱着的。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由别人抚养的二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打成了“反革命”,外公年轻的时候被抓壮丁在国民党成渠部当兵的老底也被翻了出来,外婆家也就成了“反革命家庭”,外婆也就干不成赤脚医生了。从那以后,请她接生的人家就少了很多,往日那灿烂的笑容也逐渐从外婆的脸上消失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正直中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没有了赤脚医生资格的外婆,以她的技术、人品和口碑,最终还是得到了村民的信任,不到半年,她就走出了心中的阴霾,一如既往地为了自己的事业忙碌着。坚强的外婆,更嬴得了十里八村人的敬重。
   落实农田责任制后,二舅也平反了。外婆经过自己的奔走和努力,又拿到了《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成为了一名家庭接生员,又开始光明正大地为产妇接生了。因为有着丰富的经验,她还经常被请到镇医院和卫生所临床讲解和传授技艺,听过她讲授的实习生和助产士不下百十人,至今还有不少人正奋斗在妇产科的工作岗位上。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形成并全面推行,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外婆在接生的同时,还要负责向乡镇计生办提供附近村妇的怀孕、妊娠和超生等情况,但外婆从来就没有向上级部门反映过,这也就成为了影响她后来入编卫生部门的主要原因。
   外婆向来为人谦逊,心地善良,渐入老年后犹显慈祥。直到她逝世前的一个月,还在为村妇接生。听母亲说,外婆这一生接生过六千余名新生婴儿,接触产妇近五千人,没有成活的婴儿不到十个,因难产而死去的产妇也仅仅只发生过一例,但那还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
   上小学时,一到节假日就会去外婆家玩,但沿途要经过许多村庄,因为年纪小,难免不被别的小孩欺负。到外婆家后和外婆说起,外婆就告诉我怎么和那些小孩交流,后来沿路的小孩再也没有人欺负我了,因为那些小孩几乎都是外婆迎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其实外婆一直虔诚地信佛,一生无病无痛;风风雨雨几十年,虽历尽沧桑,但她始终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她那满脸的皱纹,正是她这一生最深刻的写照。她临终前只说了一句话:我要走了,观音菩萨叫我回去了;外婆的遗骨上山的时候,附近的村民都自发地来送她。我想也许外婆真的是观音菩萨派来的吧!
   如今,外婆离开我们快十年了,我知道她是带着深深的遗憾走的,因为她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成为一名被社会公认的乡村医生。
   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是母亲;世界上最值得崇敬的人,是让母亲真正成为人母,迎接婴儿降临人世,让孩子享受母爱的人,那就是接生婆!

共 22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时间为轴,追忆了外婆真实而不平凡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无限敬仰怀念之情。湖北大冶人杰地灵,助产术世代相传,普普通通的外婆耳濡目染,从太外婆那里,学习并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接生方法。在当时农村和乡镇医疗机构不健全、医护人员奇缺的社会背景下,外婆成了灵乡镇方圆二十里以内倍受人们尊敬的女人。有着丰富接生经验的外婆,自始至终都在无私地为村里人默默付出,从旧社会开始,一发不可收。善良、坚强的外婆,以慈爱而博大的胸怀,精湛的接生技能,嬴得了人们的敬重。而更让读者赞叹和感动的是,外婆一生竟接生过六千余名新生婴儿,且直到她逝世前的一个月,仍不辞辛劳地为村妇接生。本文语言朴实精练、情感真挚饱满,欣赏佳作,推荐阅读!【编辑:辽河心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辽河心源        2017-12-25 16:21:12
  问候作者,感谢赐稿笔端流云,期待更多精品呈现,祝冬安!
把我的青春栽植成树,将我的人生编辑成书
2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12-25 17:11:25
  一篇感情至深的文章,浸染着光阴的旖旎,作者笔下的悠悠情思,在这字里行间,极其细腻的笔触把心中的那份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将有关于外婆的珍贵记忆浅书于笔下,盈着墨香,写下一片温湿。经年变换,心中蛰伏的情愫与此刻被悄然唤醒。一篇触动人心的佳作,情感细腻深沉,厚重的情思,让人感动不已。欣赏佳作。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3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12-25 17:13:53
  感谢赐稿流云。欢迎悠参加征文赛,预祝征文比赛取得好成绩!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4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7-12-25 17:16:23
  整篇文字,情感细腻,扣人心弦。期待您的更多佳作!遥祝冬安。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5 楼        文友:辽河心源        2017-12-25 17:22:46
  读罢此文,深受感动,为作者能够拥有那样一位慈善优秀的外婆而感到欣慰。外婆走了,但她所做的一切,她的奉献精神,却镌刻于好多人的心目中,永难忘怀!
把我的青春栽植成树,将我的人生编辑成书
6 楼        文友:艺苑奇葩        2017-12-26 07:45:09
  感谢赐稿流云社团,祝创作愉快,精品连连!
读书写文,乃雅兴欣赏,沉其内,即使百年也不孤独!
7 楼        文友:秋凉如水        2017-12-26 09:09:01
  平凡的农妇,不平凡的人生。付出总有回报,大家的认可与敬重,就是对外婆最大的回馈。感谢赐稿流云!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8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7-12-26 14:51:12
  文笔简洁生动,勾画了外婆的一生,主要介绍了她的职业及功绩。她虽平凡不被人重视,但她为人类作出了奉献。欣赏优美细致的语言,感谢与大家分享美文,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