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难忘的回忆 三章

编辑推荐 【绿野】难忘的回忆 三章


作者:文思若静 秀才,103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83发表时间:2017-12-27 21:44:43


  
   一,记忆中的耒稆一一耕犁
  
   今天上午,有事去县城办理,顺路去文友那里坐坐。在他那里翻阅宝鸡曰报时,无意中发现他发表在宝鸡日报副刊上的三篇优美文章,"耒耜上的风景,煤油灯的光影,滋味悠长的鸡脑壳",当我读了他这三篇美文后深有感触!因为我也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人,对他文中提说的那些古老而原始的农具,比如耒耜上的风景,(耒是最先古老的翻地农具,耜是耒的手把,也就是后来人称犁的前身)生活饮食,如滋味悠长的鸡脑壳,生话用品,如煤油灯的光影!这些我都亲身体验过。
   过去,在我\\\'已能参加生产队劳动后的七十年代初,那时侯还是农业社,每逢到了种麦的季节,就离不开种麦的所有农具,如犁,耙,耱,铧牲口等等。种麦是农民最辛苦的季节,既要收秋玉米,豆子,高梁等繁杂的成熟作物,还要种好来年的小麦。
   为了让来年丰收有望!种麦必须做到精耕细作。首先把地用牛套上耕犁把地犁过,再用耙来回几遍把胡基破碎,那时人多用的牲畜是用牛犁地,虽然说有其他的马,骡子,驴等,但沒有牛有耐力好使唤。牲口犁地胡基也不大,将地耙好后,就由撒种子能手来回撒上种子再用耱抹平合上缝隙,以免种子露脸而影响来年的产量。用耱抹平后,未等麦孑出苗,有经验的老农,还要用比碌碡细且长的碾子把耱过的土再碾压,夯实。认为这样,麦根才能深扎,苗且能茂盛生长,温暖过冬。这就是老农们几十年来总结的智慧务农经验!文友的最后这两篇章在我的记忆中影响尤为深刻,他朴实的语言,一字一句的详解,让我的思绪如清清地小河水,顺流而下回到了五十多年前遥远的回忆中去,往事历历再目。
  
   二,煤油灯
  
   那是六十年代初,刚刚解放的祖国还正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况。人民生活相当艰难!每天干的是繁重的体力活,每顿都是用清汤寡水的饭汤来哄肚子,生活照明都用的小煤油灯。那时煤油都用票买,如果个別干部存有私心,油票就走了岔路!有时你不得不自己去想办法解决照明问题,要不你就得黑摸。那时的妇女很辛苦且自强自力。白天同样和男人们下地同劳动,晚上要加班加点纺线织布,赶来年春天把布织出来,给全家人都缝穿在身上。从我很小时记得,母亲好像没有睡过整夜觉。
   因贫穷的年代,贫穷的家境,很少有人买着穿衣服!在当时煤油接不上的境况下,为了让祖母和母亲晚上纺线,祖父就挑选一个匀称的大白萝卜切成轱轮,中间挖个坑到上清油,再搓个细长棉花捻子,捻子不能太粗,粗了费油,因那时每人一年才分半斤油,因此,大多数人炒菜都用筷子去溅点油炒,吃的辣子大多都用开水烫!可现在人都用油浇辣子,不如说用油浸泡。那时人叫水烫辣孑。有人纯粹就吃干面面辣子,勤劳而检朴的人在那个岁月是很受人尊敬的。所以,祖母和母亲就合用一盏萝卜做的清油灯一个搓棉稔子一个纺线。
  
   后来我们这里用电照明,我记得当时让每家装电灯,那时人都比较传统,守旧。对待新生事物都不认知!连祖父都说:点灯不用油,犁地不用牛,外是胡吹冒嘹呢!为了家家都能对电有所了解,父亲当时是大队书记,就叫人给我家先装上做个示范再说。在那天装上灯后,全队人一个一个都跑来参观。你把灯绳一拉,他来一坠,都感觉很神奇。
   我记得有个张大爷,眼睛有点问题,我村人背后都称他瞎暮眼,但当面见了叫张家叔,我们就叫他暮眼爷!他来看了电灯后,直夸毛主席是神!想不到他这么能的,把茄瓦灯都能造出来,不用添油,灯还特別地亮!其实人们心里都明白,对毛主席也和暮眼爷都有同样的想法,以及崇敬和感恩之情。
   装上灯后,为此,我小小的虚荣心也兴奋了多日。从那天我们装灯以后!人们争先恐后陆续都装上了电灯。从千古留传至此的煤油灯,才真正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后来,当我们这里普遍用上电后,我的大姑母和三姑母她们俩个人都嫁到山里边,那时都还沒有用上电,仍旧用的是煤油灯。三姑母更远,住地在原来的小法仪二郎沟大队的丁家沟队上边,人称那是乱石岙。那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谁去上一次沒有正路,到下一次都不想去!因血缘的关糸,我们每年至少还得走动两三次的。
   在我遥远的记忆之中,我家刚拉上电不久,三姑母夏毕刚好来看祖母,晚上住下后就对电灯产生了新奇的感觉,问我母亲这灯添的啥油,从阿哒添油,咋这么亮的。我抢答是电,不用油!睡觉时我故意让她灭灯,她就立起来用口吹!费了很大的力气吹不灭,我偷偷的算笑把灯绳一拉,屋子黑了!她还没有反应过来我又拉亮了!她的好奇心让她失眠了一个晚上。从那时起,她祈愿自己能早早用上电就死而无憾.了!最后直到七十年代她们才用上电灯照明。就这比我们迟享受了十几年的电。但庆幸的是未给她留下终生的遗憾。
  
   三,鸡脑壳与地道的臊子面
  
   忆过了煤油灯,吃鸡脑壳的兴趣由然而生,一提到鸡脑壳,不由我鼻子一酸,眼眶里溢出来难以抑制的泪水,童年的辛酸往事像屏幕上的故事,一幕幕在眼前清淅再现……
   我记得那是六零年的冬天,那时我才七岁,只知道全队人都在一个大锅里吃饭。母亲在大食堂帮灶,临近中午吃饭时,我在家里饿的慌,家里虽有锅灶,但沒有粮食做。于是我跑到母亲做饭的大食堂,去的目的就想寻找点啥吃的能添充饥慌,那怕是半碗剩饭也行!可我转了一圈,满到处是红白萝卜和白菜,偶尔还见有些像萝卜又没.萝卜大的菜堆积不少!后来问母亲那叫啥?她说是蛮丁菜,也就是今天说的芥菜吧!只见几个做饭的叔叔阿姨们正忙着洗菜切菜:虽然说是做饭,但沒有见人用杆仗赶面,我也沒找到我心中的祈愿悄悄地溜了出来。一会到了开饭时间,管灶的叔叔出去把饲养室门前大椿树上吊的那个大钟一敲,人们不约而同从各家各户出来涌到食堂外排队领饭。有的拿的瓦盆,有的拿的瓷罐,不管盛饭的傢俱大小,但盛的饭多少不一!劳动多的人盛的多,劳少的人就舀的少!我们家那时六口人祖父母,父母亲,还有我和大弟。正式劳力只有父母两个人,祖父那时常年有病!因人多劳少,领的饭多少只有自己肚子知道。
   无论多少都是清面汤外加萝卜白莱。谁偶尔盆里漂个面咯瘩,人们就用馋眼神瞅着,不服气地说,好家伙!你夜黑肯定可把好睡梦做了,今天才有好运气。后来人一提起那个岁月就叫它瓜菜代年代。
  
   忆住昔,观今日,中国人已从过去一穷二白,食不果腹的艰苦生活,过上了今天的小康生活,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包产到户!实行了责任制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制服了懒汉依赖思想,调动了勤劳人的积极性!年年地里产的粮食吃不完,想吃啥做啥。白米细面吃腻了,用麦面代替玉米面打搅团,又夹鸡脑壳,蒸面皮包饺子等等!
   鸡脑壳这饭在农村很普及。因它是农民在农忙季节的应急饭,人们从田地劳动一晌回来,人困马乏的不想揉面赶面,就夹鸡脑壳,因面糊不耐!鸡脑壳既省时又耐饥美味。
   在过去的年月里,人们沒有什么想法和过高的要求!只有一个目的,填饱肚皮,就是天大的好事。
   记得小时候,我整天听大人讲“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他们说这是三面红旗!我问祖父这是啥意思?祖父不加思索就告知我说;就是叫你大干实干才能吃饱饭。从那时起,祖父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扎下深根。通过我自己几十年来人生经验的总结,祖父说的话虽言简而语意深刻!我也掂出了他话的份量中,意为人生中,只要你本本份份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生活定会丰衣足食,人生更会丰富多彩!如你的作为都顺应了天意,苍天是不负有心人的。
  
   生身于故土,成长于故园,每个人都怀念自己的家乡!故乡的山水草木,家乡的美味佳肴。人称我们西府为美食之乡,但最享有盛名的还算是家乡的臊子面,它最大的特点是以“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而著名!外出游子留恋故乡故园,并不是牵念的是鸡脑壳,主要还是难忘家乡的臊子面!臊子面才是真正召唤他们回归故土的心灵乡音!
   岁月如东流江水,一去永不复返!但过去的辛酸往事却使我难以忘怀,并刻骨铭心。因难忘那个岁月的艰难,难忘那个年代人们的真情实感,灯虽不亮人心亮,虽粮食短缺而人人不缺良知。谁知道社会发展到今天,在什么都不缺的情况下,物质享受应有尽有!,而有的人却偏偏缺少良知!有时,为了一己私利,甚至于不择手段抛弃人世间古有的真诚和善良,我打击你,你报复他!利用手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小权力,都要见缝插针去压人!这是人类社会在转型,还是人心都在变态!这须我们今人要好好的深思反省自己……
   我衷心祈愿人们能在这伟大的时代,都能够创造出人类期待,和意想不到的伟大神奇.!但它既要我们的思想,追求的理念!能踏上时代的旋律,它也需要我们在这伟大的时代变革中,能以忆古思今的方式,去孕育纯净的心灵。去创造永不屈服于趋炎附势,唯利是图的灵魂!
  
   作于2015年7月23日
   修改于2O17年12月17日晚
   。

共 35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三段文章,侃侃而谈,回忆往事许多幸福许多艰辛,但是,往事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终生难忘,每每回忆都是那样亲切,这几件事,是我们从农村走过来的人很熟悉的事情,煤油灯我们都见过,母亲和祖母辛勤的劳作,漫漫长夜,母亲的身影在没有等的影子里闪烁,她们的心血在煤油灯下煎熬着,他们的修法在煤油灯下熬白了。这就是我们的老一代,我们的母亲,母亲的母亲。文章亲信自然,诗情画意尽在其中,令人感动。推荐阅读好文章。祝福冬安,文思泉涌。【编辑秋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思若静        2017-12-27 22:51:33
  谢谢秋心老师的辛苦编辑和深层理解。诚挚地点评和鼓励,给我精神上增加了无穷尽地动力!放心,不负老师的厚望,尽自己最大努力共圆江山梦!遥祝老师冬安!
2 楼        文友:秋心        2017-12-28 21:31:03
  文章很好,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很强,读来亲切感人。主意标点符号。问好,冬安。
秋心如水
3 楼        文友:文思若静        2017-12-28 23:35:17
  谢谢秋心老师的鼓励和提醒。因手机內存小光卡!不慎就出现多字少字或标点错误!谢谢老师诚挚指导!
4 楼        文友:鹦鹉        2017-12-30 21:27:47
  拜读佳作欣赏,散文语言流畅,感情真挚,生动具体的描述,展现了七十年代的农村,人们的生活状态,原汁原味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耕犁,煤油灯,臊子面,这些熟悉的物件和食物,在曾经流失的岁月,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伴着我们一代人又一代人,走过很多难忘的岁月,回想起来感慨万分。遥祝冬安,创作愉快!问好姐姐。
5 楼        文友:文思若静        2018-01-01 18:59:08
  谢谢鹦鹉老师的到访和精彩点评。我的文大多是回忆录!不把它写出来,好像存在大脑中要憋炸血管似的!
   人人希望活好今天,向往朋天!但很少人回忆昨天。更不愿让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重生而堵心!但昨天的回忆是让我们今天活的更好!更踏实。谢谢!遥祝冬安,元旦快乐!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