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伯父的故事(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伯父的故事(散文)


作者:萍庭鹤 秀才,168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07发表时间:2017-12-29 15:15:18


   伯父是个很沉稳的人。
   第一次见到伯父是在二十多年前。
   父亲在农村老家,整天夸奖两个人,一个是大舅,因为他自立自强;另一个就是伯父,因为他务实上进。
   伯父在父亲的心中地位很高。
   父亲说伯父是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农门的。在刚刚解放的时代,一个农家子弟能够不依靠谁,走出不知生活多少年的农家土地,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爷爷读书到而立之年,最终也没能走出农门。而伯父却在和爷爷一起读书的时候,就抓住机遇走出了农门。爷爷在大队、信用社当老会计,后来还是回家务农。而伯父没有什么公务经历,居然就很自然地走出农门了。这在当地是个很荣耀的事情。
   父亲从小受爷爷、伯父、大舅读书的影响,希望能走出农门。但是因为家庭贫困,也因为缺食少衣,没能实现梦想。就连父亲十八岁那一年考上特种兵,也碍于大队书记的一点小想法,父亲最终没有参军。当时接新兵的团长,对父亲十分赞赏。可是团长到部队后,并没有发现父亲参军。团长还打电话到县武装部,询问这个帅气的小伙子怎么没当兵。
   因为这个变故,父亲对伯父等人更加崇拜。在他看来,走出农门是十分艰难的事情。后来父亲当队长、大队长,得到当地人们的尊重。可是父亲觉得,自己并不能和伯父等人相提并论。
   据父亲说,伯父在参加工作不久,得到县委书记宋书记的欣赏,就点将他为文案秘书。伯父从此平步青云,跟着县委书记、市委领导、省委领导搞大型建设活动。父亲总是拿伯父的这个光辉阅历来勉励我们。可是,在我小时候,并不认识这个伯父。于是,我老是问伯父长什么样,是个什么性格。父亲总是心怀崇敬地耐心解释。
   其实伯父只是和父亲是堂兄弟。不过这种宗族的联系,在刚刚解放的时候,比什么其他亲戚都亲密。据说伯父曾经给多次丧子的大爷爷做过养子,直到大爷爷家的堂姑、堂叔出生,伯父才回到自己家里。
   伯父的父亲,就是我的堂叔公,解放前是个很有实力的人物,整个乡镇片区都是归他管辖。很多健在的当地名流都是他手下。可是很不幸,在伯父几岁的时候,堂叔公患病去世。据说是当地很可怕的“鼠抠门”肠胃病,无药可治。
   因为堂叔公的去世,伯父家由上等人家一下子败落为贫农。
   这个变故正好发生在解放前后,所以伯父家因祸得福,在土地改革中被划为贫农。要不然,还不知道伯父家会是什么结局。当地一个所谓的地主,只是多了几亩田地,就被当地的民兵营营长整治而死。
   正是伯父这个贫农的身份,他很幸运地进入公务队伍里面。并很快得到领导赏识。
   据父亲说,伯父参与过修建大型水库,大型水电站。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去伯父家是一个偶然。
   那一年,爷爷家里的一头二十多岁的老水牛,不幸患病瘫痪。爷爷很伤心,不知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奶奶的一个表兄来了,他是个牛贩子。看了爷爷家的老母牛,说如果不立即处理,等到老母牛骨瘦如柴,就会一文不值。爷爷很伤心,说这头牛跟自己很久了,舍不得。那个表叔公再三劝说。于是,在爷爷的默许下,表叔公屠宰了老母牛。父亲便带着三叔,去外地贩卖。那个年代是刚刚文革过后。贩卖牛肉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于是父亲和三叔到临县去贩卖。等他们贩卖牛肉完毕,已经是天黑的时候了。他们刚好赶到县城。父亲便提议,邀三叔去伯父家留宿。
   父亲说当他们去伯父家的时候,伯父十分感动。连夜把父亲留下的一块牛肉吩咐伯母做熟,然后拿出自己家的腊肉,做出一桌子丰盛的晚餐,倒上白酒款待两个远道而来的弟弟。伯父喝点小酒,更加激动,不停打听父亲有关家里的事情。三个兄弟一边喝酒,一边聊侃直到凌晨。
   第二天一大早,伯父吩咐父亲多住几天,自己上班回来好好陪他们。可是父亲和三叔牵挂着家里的农活,便趁伯父伯母上班的时候,自顾自地回老家了。
   回家后,父亲几天几夜地讲述伯父的故事。在那个连收音机都没有的年代,父亲带给我们的故事比什么盛宴都温馨。
   我见到伯父是在我十九岁那一年。父亲为了我跳出农门,决心把我送到县城补习。因为考了一个不分配工作的师范,我不愿意就读。父亲便决心带我去县里补习一年再来考大学。
   我们乘坐巨大的客轮,在湍急的沅江逆水而上,在滴滴叭叭的轰鸣声中乘风破浪逆行一整天,直到晚上八点,才进县城。父亲凭着几年前的记忆,带着我到了伯父家里。
   伯父家其实也很朴素。他们一家七口人,住在单位分给他的一个两层砖木房的二楼角落里。楼板是不怎么厚实的杉木板,走路的时候发出很大的咚咚咚的响声。在他们家门前一个用水泥做的洗涮盆,伯母下班就在这个盆旁边的一个木桌上做饭,一个很旧的煤炉子就放在这个水泥盆旁边。里面的房间就两间。里间有两张大木床。外面的客厅兼餐厅,有两个陈旧的布沙发,松木地板擦得透亮。我当时以为这是我看到的最客气的住房。因为农村里面,地板都是堆积很厚的灰尘的松木地板。伯父吩咐伯母做了三道菜。我和父亲吃得很饱了,伯父还不停劝我们吃西瓜。西瓜在我们当时从农村来的孩子眼里,是奢侈品。
   我一直没看到一个堂兄弟姐妹回家。但是我也不敢问。
   晚上,伯父吩咐父亲和我睡里面用蚊帐隔离的那一张大床。因为累了一整天,我上床就呼呼大睡了。
   第二天,等我起床的时候,伯母早已把早餐做好放在外面的客厅餐桌上了。可是他们却不见了踪影,父亲说他们上班去了。一个堂姐躺着沙发上睡觉。父亲带着我轻手轻脚洗涮。等我们弄完,堂姐起床了。父亲问堂姐昨晚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没看到?堂姐说上晚班,凌晨才回来。父亲说她辛苦。堂姐说习惯了。堂姐便吩咐我们吃早餐,她要赶到单位上班。父亲便介绍说这个是四姐。我木讷地笑笑,堂姐说,你随便点,都是自家人。我这个时候才明白,原来伯父一家人为了招待我们,是在地板上睡了一个晚上!
   下午,伯父带着我去县教育局联系我读书的事情。伯父在家的时候,总是穿着一条很大的老式军用短裤,和一件白色背心。出门了就换上深蓝色裤子、白色衬衫。夹着一个很旧的公文包。我觉得跟着伯父走在大街上,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伯父边走边向我们介绍县城的风物人情。很多碰到的人不停和伯父打招呼。他们对伯父很尊敬。伯父总是笑眯眯地招呼他们。
   我后来在伯父的介绍下,找到了一个远房亲戚,帮我介绍到一个中学补习。
   第二次到伯父家,是我被另一个师范大学录取,要去读书。父亲送我去大学读书。伯父看到我的录取通知书十分激动,立即做对联一副,并封了两百元红包。说是他和伯母的心意。我很震惊,这个数字在我们乡下是个大数字。因为父亲邀请亲戚聚会的时候,乡下的亲戚都是送三元、五元的礼金给他。伯父反复嘱咐我要坚持勤奋好学,不能放弃学习。人要走正道,不能走歪门邪道。伯父的话说得很温和,但是至今这几句话都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在去省城读书的路上,父亲给我不停地讲述伯父的故事。
   我在漫长的火车行程上,听着聆听着伯父的故事——
   那一年是“文革”的第三年,南下干部宋书记,被打倒成了“走资派”,刚刚开始,伯父作为办公室主任,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后来伯父文革前用署名“卓越”的笔名发表在《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被当地一个告密的人发现了。文章里面论述了如何加强监督、如何加强自身修养的问题。这个观点得到当时高层的认可,可是时过境迁,等文革开始,这篇原本被当做榜样的文字,被批判为“为走资派撑腰”的文字。于是伯父被带到离县城很远的西部农场反思。工作组三番两次上门要伯父交代“阴谋”,伯父忍无可忍,最后两手一摊,叫工作组自己反复读文字内容。工作组的人以为其中有玄机,便反复阅读。这一读,后来发现,这篇文字写得很正确,而且是对当前干部很有教育意义的文字。但是工作组没有轻易悔改,而是叫伯父继续改造。
   直到“文革”时代临近结束,伯父才被委派的县委下面的一个事业单位,重新恢复工作。但是那些用人权力的拥有者,始终以伯父犯过错误为由,再也没有让伯父回到县委工作。
   伯父对这个事情看得很淡然。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直到退休。
   我参加工作那一年,伯父伯母在家患了肠炎。我因为还没有分配工作,便呆在他家帮他们做些家务。伯母很高兴。堂兄堂姐都忙于工作,没能回家。我便陪伴两位老人住了一个多星期。
   我的工作分配下来了。因为我没有钱花费什么。分配办的人把我从原来计划分配的县城指标,调剂到县城最边远的一个小乡里工作。伯父很气愤,但是他告诫我,好好从基层干,将来才会有出息。他叮嘱我还很年青,年青人不要怕分配到基层工作。并说自己十五岁就到基层工作,靠自己的努力才在县城安家落户。
   我不服气,跑到分配办要求分配到自己老家的乡里工作。但是那个人事副局长很牛逼,他眨巴这一只不是很活泛的眼睛说:“干工作不是请客吃饭,分配就分配了,没有什么价钱可讲!脑壳砍下来碗大个疤,上不上自己看!”我一时气愤,便回复:“你等着,等我上得县里来,你也早就不在这个位置了!”那个副局长大发雷霆,立即打电话告诉人事股女股长,任何人不得改动我的分配单位。
   我把这件事告诉伯父,伯父便批评我不该顶撞领导。但是,他很心痛,拍拍我的肩膀说,好好自己努力,前途是自己奋斗出来的。
   经过十年努力,我终于考上县城单位上班。
   伯父很激动。可是等我上了县城,因为忙于买房、送孩子读书、老人来往竟然很少有时间去伯父家里了。
   我对自己的行为很懊恼,便决心隔一段时间去一次。
   前不久,另一个定居省城的经常来我家堂兄,来看望伯父。他的父亲是伯父的弟弟,所以他邀请我去看望伯父。堂兄很大气,非要带上我和伯父到外面走走。
   伯母因为年老体衰,无法走动。堂兄便带上两个伯父,和我一起到外面农家乐休闲。
   农家乐在县城西侧的一个池塘边。池塘上面修建了长长的亭子廊道,廊道两边修建了木质餐厅数十间。伯父很赞叹这个休闲的地方。农家乐的女老板,是个美丽的湘西少妇,她热心地介绍自己的规划,并亲手给我们端茶倒水。
   傍晚时分,堂兄点上一桌子农家风味的饭菜,酌上一点小酒,和伯父碰杯。伯父很高兴,说还是农家菜好吃,边吃边像一个可爱的孩子似的,一直夸奖这个农家菜味道正宗——
   精神矍铄的伯父,在去年还精心完成了我们宗族的族谱编撰,并一一给我们送上门来。想想伯父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居然能够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是伯父往昔的岁月锤炼出来的上进力量在起作用吗?——我自顾自思量!
  

共 41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到中年,就不免回忆起家乡的人和事,每一个人的故事都牵动游子的心。一个从小就听着伯父的故事长大的孩子,对伯父该有多么地崇敬!更何况,真正接触到伯父的时候,伯父依然是那么好的一个人。正直善良,爱帮助别人。不屑走歪门邪道。整篇文章,作者娓娓道来,层层展开,让读者慢慢熟识了一位品质高尚的伯父。强烈推荐共赏!【编辑:冰凝暗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凝暗香        2017-12-29 15:17:07
  很荣幸,再次编辑老师的佳作,不到之处敬请海涵。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