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赏析】“废墟”的魅力

精品 【赏析】“废墟”的魅力 ——读宗璞《废墟的召唤》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48发表时间:2018-01-01 09:09:21

【赏析】“废墟”的魅力 《废墟的召唤》写于1979年12月,作者笔下的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这是充满魅力的“废墟”。就事物本身来讲,圆明园是一个留在书本上的给世界以无穷想象的神奇建筑,其诱惑力至今不减,因为其成为了废墟,其诱惑的魅力就越强烈。最近有新闻说,圆明园遗址在进行考古,发现了不少充满神奇诱惑力的东西。而宗璞这篇“废墟”也和圆明园废墟一样,充满着迷人的魅力。
  
   一、采用象征写法,表达出了含蓄而振奋人心的深刻主题
   说这篇文章的主题含蓄,是因为这篇文章藏着深刻的故事背景,不了解这些故事背景,我们就很难读懂这篇文章;说它振奋人心,是因为作者敏锐的世事洞察力产生的结果,表现出了那个时代复杂而又鼓舞人的爱国情感。
   中国经历了十年动乱,这十年的动乱让中国的各种建设几乎停滞不前,不仅凝固着,而且倒退着。这段历史,作者借助圆明园废墟的描写,形象而含蓄、艺术地表现了出来,所以,文章中的圆明园废墟,既是一个空间位置明确的事物,又是具有浓郁的象征韵味的事物。“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这是圆明园废墟的真实写照,也是这十年动乱之后的中国的真实写照。但是,“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作者听到“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作者明白了“废墟,不愿永久停泊”,于是,他在1979年将要过去的时候,向青年们发出了留下来的召唤:“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文章中这些句子,都明确地表达出了作者笔下的废墟的象征内涵——中国,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希望青年们留下来参与祖国建设的召唤,明确了该文的主题内涵。
   文章结尾写道:“仿佛听得说要修复圆明园了,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瀛观一代,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为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说我记得我们的社会曾经吵闹过一阵,有人募捐了几个亿,要修复圆明园,至于修复的价值和意义,作者没有触及,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思考。但是,作者要求留下一部分废墟的呼吁,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因为,在作者的文章中,圆明园废墟已经有着沉重的警钟意义:“观水法的石屏上毅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这“奇耻大辱”指什么?这是大家都清楚的——八国联军的入侵和火烧圆明园,以及后来的种种不平等条约。所以,所有华夏儿女都不能忘了这块“废墟”。作者的意思还不只是停留在这一层,而是让我们去思考“奇耻大辱”形成的原因,就是清政府的不思进取,让中国停滞不前,落后被辱;在作者的笔下,这一废墟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十年动乱带给中国的停滞不前,如果继续停滞下去,那么,中国还会不会再一次遭受“奇耻大辱”?这两段“凝固的历史”深深地凝固在了这块废墟上,看到废墟,我们就自然想到了我们祖国的未来,想到了我们身上的“匹夫之责”,难怪在文章结尾作者发出了留下一部分废墟的呼吁。
   可见,文章的结尾,让该文的主题意义更深刻了。
   如果,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上面分析揭示的内涵——我们的祖国不能再遭受屈辱,我们的祖国不能继续做废墟,每个华夏子孙都要留下来,为建设祖国尽我们的责——那么,“废墟”的魅力还是不够的,这篇文章主题的时代深刻性还是不到位的。
   文章通过作者和来这里的年轻人的对话描写,写出了1979年前后青年们的思想动态,特别是知识青年们的思想动态,把文章思想内涵的深刻性写到了真正撼动人心的程度。
   走进中国1978年的历史,这一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979年中国进行着实实在在的利国利民的事情,作者敏锐地感受到了中国已经开始的变化,但是,经历了十年动乱的青年们却没有完全感受到,他们还在茫然和困惑中,这种茫然和困惑中有着恐惧,这种恐惧阻止着他们留下来,文章清楚而艺术地把这种困惑和恐惧表达了出来。作者来到废墟,发现“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所以,作者虽然是“嗫嚅着”“很不理直气壮”,还是说出了劝说的话:“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作者只是劝说,没有责怪青年们,他们懂得“匹夫有责”的道理,也知道他们爱着祖国,想为祖国建设出力,只是这个时候的青年们有着极大的困惑和忧虑:“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十年动乱带给那一代有着爱国良心的青年们的恐惧和伤害,作者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作者在该文中,借助和青年的对话,把那时青年们的忧惧之情清楚地揭示了出来,不仅向青年们发出了“留下来”的召唤,而且也向当时的中国领导者们说出了青年们的心声,发出了为青年们留下来建设国家创造尽责任的社会环境的呼唤。
   敏锐地感觉到国家的变化,敏锐地发现年轻人的心理,这种“感觉”和“发现”是让人拍案叫绝的;作者把这种“感觉”和“发现”提炼为我们祖国在那个时代最需要的时代主题,并借助对圆明园废墟的描写,通过象征手法表达得委婉巧妙,耐人寻味,这更让人叫绝!
   这篇文章的象征手法,运用自然而巧妙,对圆明园废墟的描写具体而真实,表达的主题丰富而深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这些构成了这篇议论性散文的感人魅力。
  
   二、独具匠心的内容安排,让“废墟”的魅力更加感人
   (一)巧妙的景物穿插,写出了丰富的象征内涵,写出了废墟的奇特魅力和作者振奋人心的情感。
   走进文章,我们首先接触到的第一自然段就是景物描写。这是一个冬天的傍晚,作者依次描写的景象是:斜阳无力,田地干皱坚硬,断石残碑,冬日的荷塘凄凉,小山布满枯树……这幅图景给作者的感受是“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这是对圆明园废墟环境的真实描写,突出了其“废”的特点,写出了死气而无活力。这段描写,象征的就是十年动乱形成的中国,是对这种情况下的中国状貌的艺术再现。接着,文章对长春园的建筑遗迹状貌的描写,突出的是其“停滞了”“凝固了”的特征,与景物描写表达的内涵一致——象征了十年动乱之后的中国状貌。
   作者在对大水法和观水法一带的描写之后,对大路旁的大石龟做了描写,之后作者写树林中发出的风声,采用模拟的方式,连续在两个段落中描写了“留——留——”的风声,写出了风声带给作者的猛然醒悟:风是在“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段凝固的历史”,并引出作者在大石龟旁的一段“斗争”“争辩”的往事,这段往事表现出了作者更加清醒的现实认识。在此基础上,文章出现了第二次景物描写:
   这幅图画中的西天是粉红色,寒鸦驮着夕阳,它们的翅膀下是最艳丽的晚霞;朦胧的西山有了一层娇红,娇红中有着一点蓝……这幅图画与第一幅图画比,明显多了美丽,多了温暖,多了活力,这不是作者感受到的动乱结束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到写作该文这段时间中中国的变化吗?这幅冬日夕阳图景不正是这个阶段正在发生着可喜变化的中国的象征吗?景物描写与作者听明白风声之意后的心情是一致的,是温暖的,是振奋人心的。在这段景物描写之后,作者又写了这次废墟重游时和身旁年轻人的争论——对他们发出的留下来尽责的呼唤。
   在这次争论内容之后,文章进行了第三次景物描写,用文字绘出了一幅更暖人的图景:落照瞬息万变,冰中的“枯梗漾着绮辉”,山凹的正沉的红日“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娇红的西山”“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这是极具象征味道的景物,“雨后初晴”指什么?“鲜嫩润泽”指什么?这不就是动乱解决之后的中国,或者未来中国的形象的艺术表达吗?这写出了作者看到的中国已经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
   在作者和身边年轻人关于一个画者的谈论之后,作者又做了第四次景物描写:
   描写了“通红的火球消失”后的远山景象,它“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紫藤萝花瓣啊”。这是作者看到的景象的实写,也是虚写,以此象征了生机勃勃的中国,象征了作者希望中的中国。“紫藤萝花瓣”不就是每一个尽责的中华儿女吗?同时,这段景物也包含着深刻的哲理:铺天的紫藤萝霞锦,需要无数的紫藤萝花瓣的努力开放,一个强盛的中国需要每个华夏儿女的努力奋斗。
   所以,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的四次穿插,是妙趣无穷的:首先,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作者的行踪和太阳的移动变化为线索,具有了强烈的游记味道;第二,四次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敏锐地感觉到的祖国的变化,把中国的过去(1976年以前)——死气沉沉、现在(1979年)——变化中充满着希望和活力、未来(1979年之后)——灿烂美丽的形象,借助四次描写的景物形象艺术地表现了出来,把作者由困惑、茫然到坚定信念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形象地写了出来;第三,这些景物描写,是对作者这次出行看到的圆明园废墟环境的真实描写,与对建筑遗迹的描写一起,让我们读了文章有如同亲临废墟的真实感,同时,景物又具有极强的象征意味,真实和象征自然而巧妙地结合,构成了该文阅读中的妙趣妙味。
   (二)对青年活动画面的反复描写,写出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含蓄地写出了感人的爱国情感和作者对爱国情感的关注与思考。
   在文章第二段,作者说了一段非常有深意的话:“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吧?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三十多年前”是什么时候?该文写于1979年,那不是1949年以前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以前的中国,已经是一片废墟,新中国的建立,带来了改变废墟的希望——“好建设一切”。作者生于1928年,这个时候,作者不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吗?所以,这段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三十多年前中国青年对祖国变化的希望和热情。也写出了作者对沉重历史的思考,这废墟没有变化,原因是什么?走进中国的历史,不就是十年动乱造成的吗?
   三十年后,作者再次光临废墟,不仅看到了“废墟”的停滞凝固,而且敏锐捕捉到了其已经开始变化的征兆,猛然明白了这个变化需要的力量——青年。在对废墟遗迹和作者的感悟描写之后,文章又插入了一段对青年人的描写,这段描写仍然是回忆,写的是作者和几个人在这里“曾怎样热烈地争辩”,写了作者们这些青年“是何等地慷慨激昂,是何等地满怀热忱”……
   1979年的作者已经不再是青年了,于是,文章写了“事隔三十余年”后和身旁的年轻人辩论的内容和情景,不仅写出了1979年时的年轻人们想承担“匹夫之责”的愿望,而且写出了他们的忧虑和期盼——“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这是作者的期盼,更是成千上万中国年轻人的期盼,希望有为祖国强盛尽责的环境。
   文章在描写“鲜嫩润泽”的图景之后,写了作者和身边年轻人看一个人绘画情形的谈论,这同样是有着深意的内容:“他正在调色板上蘸着颜色,蘸了又擦,擦了又蘸,好像不知道怎样才能把那奇异的色彩捕捉在纸上。”这段描写,不正是青年们在看到能“尽责”环境出现之前的彷徨心理的写照吗?“‘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这景色”不就是“鲜嫩润泽”的图景吗?从象征的角度理解“这景色”,这段谈话不是写出了作者身边的年轻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吗?“‘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着说,那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这仍然是非常真实和值得品味的一笔,“也许”“冷和苦”该怎样理解?写出了年轻人渴望为祖国尽责,但是,又不知道有没有为祖国尽责的环境时的真实心理。
   文章在现实和回忆的描写中,写了作者这一代年轻人,写了现在作者身边的这一代年轻人,通过反复描写争论的画面,生动地告诉我们:中国的年轻人是热爱祖国的,他们都有为祖国建设出力的殷切愿望,只是国家要给他们尽责创造环境,而不是像十年动乱中那样的环境;同时,通过两代青年的描写,含蓄而深刻地写出了十年动乱带来的严重伤害,不仅让中国的建设停滞不前,而且让渴望为国家建设尽责者有了深深的恐惧和迷茫,这是值得铭记的教训。文章写和年轻人的谈论,写出了作者思考结果的深刻性,也写出了该文主题的深刻性。
   文章在写了作者回忆当年的争论之后,还有一个句子不能忽视:“我只想,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是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吗?”楚辞的代表是谁?屈原。屈原身上最为光辉的是什么?爱国精神。从屈原到作者这代人,再到作者身边一起看废墟的年轻人,不都是沐浴着楚辞的光辉成长的吗?这不是说年轻人骨子里就是爱国的吗?这一笔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揭示了我们国家能改变凝固的历史、走向强大的原因,也揭示了中国年轻人最终响应“废墟的召唤”的原因。这让作者的思考和该文的主题又深了一层。
   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想到了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共同的是,1979年的中国和当年的蜀国一样,也还是贫弱时期,国家的强大需要具有高度爱国责任感的人;不同的是,以作者和作者身边的年轻人为代表的中国人民,他们要表达的是爱国之情,他们要做的是为祖国强盛奉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的思想境界比诸葛亮等臣子们更为高远,诸葛亮等人是“追先帝之殊遇”罢了。
   所以,这些画面内涵是深刻的,不仅是呼唤年轻人留下参与祖国建设,而且清醒地认识到了良好的建设环境对留住年轻人的重要性,也写出了年轻人愿意留下来的文化和情感原因。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对年轻人的描写,总是和景物描写、废墟遗迹的描写和作者的感悟描写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景物描写表现出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与作者身边年轻人的情感的发展变化是完全一致的。这种一致表现出的是能带给读者以阅读惊奇感的语言艺术的魅力。
   圆明园废墟是充满魅力的,其自身消失之后留下的神奇,是旅游的魅力;其成为废墟的历史,其凝固不变的样子,又具有着镜子的魅力;作者这篇文章巧妙而自然地把写景、叙事、抒情和哲理融为一体,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文章写作者和青年人,写废墟景象,表现出的深切的忧患和清醒的现实认识——对年轻人的了解,对国家建设的责任和环境的认识,是这篇文章的思想魅力。
   ——《废墟的召唤》给我们展现的是有着永恒魅力的废墟。

共 583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宗璞,女,散文家、小说家。生于北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做编辑。著作有中篇小说《三生石》、童话集《风庐童话》《宗璞散文选集》等。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孙犁评价她的散文说,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本文从“采用象征写法,表达出了含蓄而振奋人心的深刻主题、独具匠心的内容安排,让‘废墟’的魅力更加感人”这两个方面对《废墟的召唤》一文作了深刻的剖析,在帮助读者读懂《废墟的召唤》一文的思想内涵的同时,也读懂了作者宗璞的艺术匠心,同时,也为我们写作赏析作品提供了范例。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10200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仔江        2018-01-01 09:33:02
  春雨阳光主编出手真是不凡啊,为2018年的赏析征文开了个好头,愿接下来的两个月可以有更多精彩赏析呈现!
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仰无愧于江山,俯无愧于萌芽。
2 楼        文友:仔江        2018-01-01 09:58:48
  第一次拜读春雨阳光主编的赏析大作,真是大开眼界啊!赏析细致、深刻、独到而又全面!拜读佳作!问好老师!遥祝新年快乐!愿在新的一年里创编愉快!
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仰无愧于江山,俯无愧于萌芽。
回复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01 16:34:06
  谢谢老师的鼓励!读到好的作品,亲自动手写下我们的解读和感悟,这是一种最为深刻的阅读和学习,对我们自身是一种提高。祝老师新年快乐,作品多多!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1-01 10:30:22
  文章对《废墟的召唤》一文的赏析是深刻而又精辟的,值得我们学习,问好春雨主编,祝新年愉快。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01 16:35:04
  谢谢武戈,辛苦了!忙碌了2017年,又开始了2018,注意劳逸结合,健康为重。再次谢谢武戈!
4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8-01-03 15:17:32
  问好老师,恭贺美文加精,拜读学习了,给您敬茶,祝新年快乐。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4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03 20:37:57
  谢谢老师,祝老师新年手儿更顺。
5 楼        文友:樱雪        2018-01-04 12:29:22
  问好老师,仔细阅读老师这篇赏析文,非常到位,学习欣赏。老师为我们点出了写作的要领所在。问好老师,祝老师天天开心,佳作连连。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5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04 21:12:53
  谢谢老师的鼓励,期待着老师赏析作品的到来。
6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1-04 20:05:10
  恭喜佳作斩获精品,期待看到更多精彩。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7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8-01-04 20:32:31
  从思想性到艺术性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解读,是一篇很有鉴赏水平的好文字。学习了。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回复7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04 21:13:26
  谢谢快乐老师,新年里期待着老师更多赏析作品的到来。
8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8-01-07 20:29:52
  没读过宗老师的原文,但是通过春雨哥的这篇赏析文章,从思想内涵、人物、景物的层层剖析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废墟的魅力。我想,这应该是这篇赏析文章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吧。以后会常来学习的,o(* ̄︶ ̄*)o问好春雨哥,祝福冬安!
上官欢儿
回复8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07 21:21:45
  谢谢欢儿,这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可以网上搜索的。期待着欢儿更多文章的到来。
9 楼        文友:竹韵清吟        2018-01-07 21:05:40
  我也没读过春雨阳光老师解读的《废墟的召唤》,但我知道老师的赏析《“废墟”的魅力》是很好的文章!老师的阅读面广,剖析有深度,值得我学习一辈子!祝愿老师新的一年里安康幸福,佳作连连!
回复9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07 21:23:04
  竹韵过谦了,竹韵的文章也是值得品读的。谢谢竹韵的鼓励!祝冬安!
10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8-01-08 08:47:52
  谢谢春雨哥,我会去搜搜看的。承蒙春雨哥不弃,欢最近确实有点喜欢上这种看看写写的感觉了,就是总觉得自己写出来的是四不像,o(* ̄︶ ̄*)o
上官欢儿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