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解语花】陪我一起心疼这个人间(征文·散文外一篇)
门前矮矮的土墙上爬满了阳光,细细的风轻抚着墙头上那些碎碎的花朵。一群蹒跚的鸭子正快乐的经过,鸭群后面跟着一个小小的女孩。她停下来,坐在墙上,身畔簇拥着花儿,鸭子们也停下来,在墙角下三三两两地低语。夏天扑落下来,拥抱着这个宁静的村落。
这是我在看一个大学生发来的文章时,心里勾勒出来的一幅画面。遥远而亲切的场景,一个赶着鸭群的小女孩在时光深处走来,带着她身边那些盛开的花儿。仿佛只是刹那间,她便走过了那么长的岁月,走进了大学的校园。可是在她的心里,那堵开满阳光的土墙,一直温暖地站在那儿,站成永不褪色的回忆。
那个时候的她,其实是孤单的。父母都去外地打工,她和爷爷奶奶一起,守着成长的光阴。每天除了上学,她都会坐在门前的矮墙上,并没有一遍遍的幻想,而是真实地想念着爸爸妈妈。闲暇的时候,她都会赶着院里的那群鸭,去村外的河边,她带着一个厚厚的本子,坐在草地上看。回来的时候,鸭子们在墙下聊天,她坐在墙头上,笔尖蘸着阳光,在本子上一笔一划地写字。
我问她:“你那时都写的什么呢?日记吗?”
她说:“写信。写给爸爸妈妈的,却从没寄出过的信。”
她每天都要在本子上,和爸爸妈妈说上几句话。有一次,一只鸭子第一次生蛋,她很高兴,便在信里说,她把那个蛋画上了记号,以后腌了,等爸爸妈妈回来吃。后来,鸭子蛋下的越来越多,她便把所有的第一只蛋都留了起来,然后和奶奶学着腌在坛子里。她说很心疼父母在外干活,那种心疼是一种真实的疼痛,所以她把最好的鸭蛋留了下来。可是时间久了,看着那些鸭子生蛋生得勤,她竟是又开始心疼起鸭子来了。
她告诉我:“那时候真是很矛盾的心疼呢!想着鸭子多下蛋就可以多卖钱,然后父母在外面就可以少干点活了。可是却又心疼那些鸭子,怕它们累到,想想那时,我心疼的事还真多!”
那该是怎样一颗柔软的心,能在心疼与心疼之间有了最初的迷茫。可能就是从那时开始,她看许多东西许多事物,总能找出可以心疼的地方。所以一直以来,她的心都带着悲悯。在县里读高中时,她竟是觉得自己的心理不健康,因为一直被心疼的情绪侵扰着。她怕看不到人间的美好。后来,她和班上的语文老师倾述,老师听完她的困惑,想了想,说:“别怕看不到人间的美好,因为心疼本身就是一种美好!你可以去关心去改变你心疼的东西,想法加上行动,就不会觉得是困扰了!”
心疼本身就是一种美好,多美好的话!她开始行动,在一颗柔软的心的支撑下,心疼着,关心着,改变着。上了大学以后,她还因此闹出过尴尬的事。有个男生,似乎很不开心,眼中那抹淡淡的怅惘让她很是心疼。于是她便去改变,改变的结果,就是那个男生爱上了她。这是她始料未及的,而且开始时竟是没看出来,直到她觉得男生已经快乐了,在她想离开的时候,男生便表白了。她有些懵懂,怎么就会爱呢?她便说:“我是因为心疼你,才和你一起,让你变得快乐。”男生问:“你不爱我,怎么会心疼我呢?”她想了想,说:“心疼就是一种爱啊,不过和你想的爱不一样!”
心疼就是一种爱。心疼这个世界,就是爱这个人间。她让我批改的文章就是《陪我一起心疼这个人间》,她多想让人陪她一起心疼这个人间啊!只有心还知道疼的时候,才会有着最美好的感受。当心上起了茧,不疼,便也不美好了。
她希望有人陪着一起心疼这个人间。
那么,我也是。
雨霁生虹
偶然步入一条小街,两旁都是很古朴的店面,人车极少,尘世的熙攘仿佛一下子被隔断。就像走在多年前的小城,一不小心就会与回忆相遇。忽然就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店子,一时之间竟不知是卖什么的。
门顶的牌匾上,是四个隶书大字:雨霁生虹。停住脚步,凝望良久,终于从窗上贴着的字迹中明白,这是一间小小的书店。于是欣然而入,里面却是别有洞天,一排排的书架整齐地排列,空气中氤氲着淡淡书香。一个顾客都没有,我徜徉在书海中,看着那些书的绽放。书们并没有分门别类,似乎一运来就随意摆放,等待一双双有缘的眼睛。
来来回回看了半个小时,终于挑了一本《人间词话》,薄薄的册子,复古的封面很是让人神飞。门口处有一张桌子,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大男孩正伏案边看边写。我站在那儿看了半天,他看的是《菜根谭》,在本子上不停地摘抄,字迹或工整或潦草,他沉浸在自己的读写之中。当他写完一段,抬头时才发现我,立刻略带羞涩地笑了下,然后收款,并没有说一句话。
回去后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小书店,这样安静的大男孩,在城市里如世外桃源般。曾经我的梦想就是开一间小书店,每日里看书写字,让日子悠然而充满情趣。忽然想起,这个男孩有可能是个残疾人,也许是聋哑人,否则他怎么一直没有发现我在身边,而且始终一言不发,只是微笑。若是这样,当是一个很美好的故事。
结果第二次去时就打破了我的猜想。依然没有什么人,大男孩也依然在那儿看书写字,桌上的电脑已经进入屏幕保护。再次挑了一本《绘图千家诗》,这次他并没有入神,而是对我说:“这本书,店里有两种版本,还有一种是竖版印刷的,我找给你!”
拿来一看,果然是我更喜欢的,便道谢,他说:“我记得你上次选了本挺古朴风格的,便想着你会喜欢这个版本!”很细心的人呢,便问他买书的人多吗?他依然笑:“很少有人进店来,现在看书的人少,都在手机上看了,不过我也有在网上卖的,还能维持下去!”
第三次去时,已是深秋,那条小街上铺满落叶。想起那个大男孩,为自己以前误认为他是残疾人而好笑。这次进去没有扑向书架,而是随意坐在他身边,他还在看书写字,这次换了本书,是《小窗幽记》。见我,他还是笑,便闲聊。我一听,竟是没什么故事。他一直上学,直到没考上大学,也不愿出去打工找工作,便开了这间小书店,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虽然顾客不多,幸好是自家的门市房,加上在网上也卖得不错,算下来维持生活还是足够。于是就安下心来,每天重复的内容对他来说,却永远不会厌倦。问他以后,他说就这样挺好的啊,安安静静,平平稳稳。
说完闲话,我问:“你可以帮我选些书吗?我看你挺了解我的喜好的,省得我自己费力找,你的书摆的很乱!”他说:“我故意没分类,这样看时会觉得内容很丰富。”
他慢慢地走在书架间,像是怕惊醒沉睡的书。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真的很好,真是自己当初的梦想。可是我却走上了另外一条路,所以此刻只有羡慕。他找来的几本果然是我想要的,中国古代典籍,且都是古香古色。对这个没有故事的大男孩好感更多,很有些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书店。
这个城市冬天来得早,十月份下过一场小雪后,我又走进“雨霁生虹”。这次我想到了问这个书店店名的由来,他说:“就是我想出来的一个词,反正能看出是书店的,都会是这里的常客,就像你一样!”他的脸红了一下,说:“那四个字是我自己写的!”
我赶紧跑出门,细看那四个隶书大字,蚕头雁尾,静然端正,就像这个略有些腼腆的大男孩一般。
没有麻烦他选书,我一排排在书架浏览,他坐在那儿看书,纸上却没有写几个字。忽然我惊奇地发现,这里竟然有我的一本书。便拿着到了他面前,开玩笑地说:“我觉得这本才是最好的!”说完便不停地笑,他接过书翻开看了看,也跟着笑。我问他笑什么,他好容易止住笑,说:“你这是自卖自夸,这上面有你照片!”我指着他:“你是卖书的好不好?本来应该由你来夸,还得麻烦我这个作者!”
我们两个正笑个不停,门呼地被推开,一个穿红羽绒服的女孩带着寒气走了进来。大男孩立刻止住了笑,女孩抱着一摞书,堆在桌子上。我一看两人似乎认识,便赶紧走进书架深处。两个人低低地说着话,却像是在争吵,偶尔听到一句半句,女孩说把书都还给你,然后又是一阵低语,可是氛围却是沉重无比。终于,女孩走了,一下子安静下来。我偷眼望去,大男孩呆坐在那里,脸上似喜似悲,很复杂的一种神情。
过了一会儿,听见声响,我走过去,他已铺开一张宣纸,研好墨,拿着毛笔一笔一划地写。他反反复复地写着两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写了多遍之后,他的神情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放下笔,冲我不好意思地笑。我心里却有些欣慰,这个可爱的大男孩,还是有着故事的呢!
收款时,他忽然没头没尾地说:“当初没能上大学,很多人为我惋惜。可是我知道,即使我上了大学,毕业后也是要开一个这样的小书店的,这是我一直以来梦想的事。所以没能上大学,并没有损失什么,反而让我提前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我说:“我原来也有一个这样的梦想!”
当我再次走上这条小街时,已是转年春末,半年的时间一直忙忙碌碌,竟是无暇来这间“雨霁生虹”书店。而眼前却是让我心惊的一幕,小街两侧的店面都已推倒,工地上热火朝天尘土飞扬,那个留恋着的小书店,已湮没其中不可辨寻。心中空空无所依,一直呆立在那儿。
后来看见街口有看热闹的人,便去询问,说有一家小书店叫雨霁生虹,店主是一个很安静的大男孩,不知现在搬到哪里去了。有个大叔知道,立刻告诉我说,那个大男孩在房子拆迁之后,便随父母去了别的城市,具体不知哪里,不过那个大男孩说还要继续开书店。
心里充满了失落和遗憾,当初,竟然连个联系方式都没交换。说起大男孩,那个大叔了解很多,很是惋惜的神情。原来,他学习本来极优秀,却是在高考前一场大祸,失去了一条腿,也错过了高考。刹那间,回想以往的情景,终于明白他为什么一直是缓慢地行走,因为他有一条腿是义肢。没想到,我最初的猜想最终还是正确的。
不过并没有感伤,不管在哪个城市哪条街,这个大男孩都会安静地看书写字,守着满室书香。他还会有着自己的故事,也许平平淡淡,却隽永悠长,就像他的时光他的岁月。他的心中雨过虹生,独自美着,像他脸上略带羞涩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