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有奖金”征文】我的豫剧情结(散文)

精品 【荷塘“有奖金”征文】我的豫剧情结(散文)


作者:阿巧 进士,905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82发表时间:2018-01-07 14:48:52
摘要:豫剧刻在每一个河南人的骨子里,听豫剧就像吃饭一样,对家乡人来说必不可少。那熟悉的旋律,浓浓的乡音,总能唤起人无限美好的回忆。

【荷塘“有奖金”征文】我的豫剧情结(散文)
   我家在河南,从小饮着黄河水,听着豫剧长大的。豫剧赋予了中原人豪放的性格,无论你走在乡间小路上,亦或是在田间地头,吼一嗓子豫剧,特别的畅快。豫剧,已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河南人的骨子里。那熟悉的旋律,那浓浓的乡音,总能唤起人无限美好的回忆……
   ——题记
  
   夕阳西下,夏日的余晖渐渐消失了,但天气依然闷热。我走出家门,信步来到大街上,在小区的拐角处,大老远就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接着耳边传来了一声熟悉的曲调——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演唱者是一位六十岁左右的女士,站姿挺拔,声音抑扬顿挫,情感饱满,极具张力,直唱得人热血沸腾连声叫好。我也被这嘹亮的声音所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围过去看。原来是一帮退休的老年人组成的“夕阳红”戏团正在为路人义务演出。他们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演唱者演唱得有板有眼,唱腔婉转,字正腔圆,悦耳动听。拉弦的那位老人一袭白衣,具有仙风道骨,气宇轩昂。他们高超的表演,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观看,引来了阵阵如潮水般的掌声。
   看着熟悉的场景,我的思绪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从我牙牙学语时起,听得最多的就是豫剧,特别是常香玉老师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常派唱腔,慷慨高昂,令人激情奔放、心潮澎湃。“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常香玉的孙女小香玉一曲《花木兰》,唱出了巾帼女英雄的壮志豪情。她曾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让豫剧的声音唱响了大江南北,深入人心。
   关于豫剧的起源众说纷纭。据说,豫剧起源于明末清初,开始以清唱为主,是一种民间艺术,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豫剧,老家人称它为“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早期演员们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用假声,人称“河南讴”。“一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豫剧讲究团队合作,侧台有拉弦的,有敲梆子的,有敲锣打鼓的,节奏分明,与演员配合默契相得益彰。闭目聆听,那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如泣如诉,沁人心肺。那声音极具魔力,牢牢地抓住了听众的心,让人欲罢不能。一场大戏只要开场,常常得唱好几天。好戏连台,精彩纷呈,这就是豫剧的魅力所在。豫剧唱腔声音嘹亮,极具穿透力,让人过耳不忘。古装戏一曲《秦雪梅吊孝》感人肺腑,悲断人肠;秦雪梅哭丈夫那一段,那真叫悲痛欲绝、痛不欲生,曾唱哭了无数人。我每听一次都特别入戏,会跟着演唱者潸然落泪;现代轻喜剧戏《倒霉大叔的婚事》“现在的人真能,黑儿半夜还在云彩眼里飞嘞……”倒霉大叔相亲那一段对白,把河南方言运用得精妙极致,令人忍俊不禁!
   中原这块沃土人杰地灵,孕育了众多的优秀儿女。豫剧演员,人才辈出,喜剧演员牛得草,是开封人的骄傲,他唱的是丑角,是个大师级的人物。他的唱腔独具特色,人物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形神兼备。只要他一出场,搞笑不断,笑翻全场。我大哥小时候特别崇拜他,经常学他唱《七品芝麻官》里的片段,有一次因为坐桌子上唱戏,还被老师请了家长。刘忠河被称为豫东红脸王,他的唱腔豪放大气,自成一派。豫剧《打金枝》是他的经典曲目,嗓音纯厚,深受观众们的喜爱。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家乡人最好看大戏,红白喜事,还有庙会,人们都会请县里或市里的戏班子到村里来,搭一个一人高的舞台,上面写着“热烈欢迎河南省某某豫剧团到我村演出”的字眼。随着锣鼓声阵阵响起,生旦净末丑,一个个粉墨登场,真是演尽了人生百态。从皇宫戏里刘忠河演唱的《打金枝》到教育人孝顺厚道的《墙头记》,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老少皆宜,人人爱听。
   都说唱戏的是“疯子”,听戏的是“傻子”。虽然那个年代戏子的地位低下,但那时候生活比较单调,它无疑给人们枯燥的生活注入了一味兴奋剂,是村里人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不管哪个村里搭戏台子,总能吸引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来观看。村里搭个戏台子不容易,一定要唱个几天几夜,方才罢休。锣鼓是戏的开场告白,清脆的锣鼓声暴风骤雨般地响起,炫丽耀眼的舞台,随着大幕徐徐拉开,一位扮相俊美的女花旦迈着小碎步不疾不徐地走上舞台,顿时赢得了台下的一阵喝彩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唱念做打,如行云流水般运用自如,如果没有个三五年功夫是练不成的。这些戏班子对天真的孩子最有吸引力了,如磁石般紧紧地吸引着孩子的目光。那时候的孩子对豫剧都很痴迷,小时候的我们都有跟戏班子去学戏的幼稚想法。哪怕在家正吃饭,只要一听到锣鼓响,便把饭碗一扔,撒开脚丫子一路小跑,唯恐自己去迟到了。我们在人群里像泥鳅一样钻来钻去,有调皮的爬到树杈上,还有的为了近距离地看到演员,就趴到戏台子边上,任锣鼓震天响,也不怕震耳朵,津津有味地看着台上演员们一个个妙趣的动作,听着演员们咿咿呀呀地唱个不停,眼睛里充满了无比羡慕的神情。唱到高兴处,会跟着用手比划着,有模有样地学着唱;看到高兴处,会情不自禁地咧开掉了牙的嘴,肆无忌惮地哈哈大笑。
   我印象最深的是,儿时站在墙头上看《朝阳沟》里的选段,栓保和银环自由恋爱,银环下乡,住不惯,要走,栓保劝心爱的她留下的那一段。“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相处之中无话不谈……你要愿走你就走,我坚决在农村干他一百年。”情真真,意切切。他用真情打动了银环,使她排除万难留了下来,扎根在了农村,干出了一番事业来。我们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往不高的墙头上一坐,用掉了门牙的露风的嘴便开唱了。在不在调上,并不关心,只是唱得开心就好。本家的柳根哥爱跟我开玩笑,他一本正经地说:“巧儿,别唱了,你银环嫂子来了,还不回家看看?”“哪有什么银环嫂子,我哥还没有找媳妇嘞!”我童稚的话语,引得大人们一阵哄笑。
   记得有一天哥哥不知从哪里弄了个戏匣子,他说叫收音机,他拧到点戏台,我们都坐那儿兴奋地听着一曲曲,总算是不出家门也能听到家乡戏了。宁静的夜晚,人们都从地里回来,坐在门口槐树下乘凉,收音机里传来了播音员动听的声音:“听众朋友大家好,现在是戏曲节目时间,请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演唱者常香玉老师。”节目播完,月上柳梢,蛙鸣声声,此时已是半夜时分,乡亲们才恋恋不舍地各回各家了。
   后来,家家有了电视,戏台子就少见了。人们在家里就可以看到自己喜爱的豫剧折子戏,最抢眼的是看河南电视台每年举办的《梨园春》擂台赛,为了不和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冲突,最后的争霸赛往往放在除夕的前一夜。小演员们也不甘示弱,也加入到了与大人的比赛中。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从小演员们身上,人们看到了河南豫剧后继有人,令人甚感欣慰!
   豫剧作为一个剧种,唱腔优美大方,语言通俗易懂,是中华戏剧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一代又一代的豫剧人传承与发展着豫剧,使它得以流传至今。豫剧,这个河南人引以为骄傲的剧种,已经创造了辉煌的过去,它也必将有着辉煌的未来。在祖国戏剧的百花园中,这朵奇葩将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梨园情深,豫剧风韵,艺术的最美华章,深深地印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浓浓豫剧情,豫剧情未了,它深深地刻在我的骨子里。我爱豫剧,豫剧,是我一生都不能割舍的情结!

共 28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情感饱满的叙事抒情散文,这篇散文由中华的一个剧种---豫剧的一个典型描写,将传统的戏曲文化艺术绘声绘色的挖掘和展现在了读者眼前。大多数人得知豫剧的精彩应该是通过电影《花木兰》领略到的。正像作者文中所阐述的,豫剧早就入中国戏曲三鼎甲“榜眼”,并且位于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在豫剧鼎盛时期,包括河南在内的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及台湾等都有专业豫剧团。豫剧诞生在七朝古都汴梁开封,以梆子按拍,节奏明快、欢畅,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节奏鲜明强烈,曲调诙谐欢快。其中的豫西调委婉动听,唱腔悲凉。豫剧,在河南家家在听,户户在唱,那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生活的必需。人们所熟悉的《七品芝麻官》,在带给人们幽默欢笑的时候又带来许多深思。现代豫剧《朝阳沟》又是文革时期的一个最有代表性艺术作品。作者的这篇散文,把读者带入了盛开百的花梨园舞台,唤起读者一段无限美好的回忆。作品语言流畅,文字书写细腻,其文聚而不散,意韵深厚,实乃佳作。拜读大作,力推荐赏!【编辑:悍雨啸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109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8-01-07 15:05:02
  我的豫剧情结,感触几多文写,文笔意蕴深厚。
回复1 楼        文友:阿巧        2018-01-08 22:10:02
  感谢程南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向程南老师致敬!
2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18-01-07 15:05:22
  一篇精湛的文作,读来落地有声,奉茶问好。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回复2 楼        文友:阿巧        2018-01-08 22:14:21
  老师的编按太精彩了,充满诗情画意,高屋建瓴,韵味悠长,比我文章写得好。悍雨啸风老师文学功底深厚,向老师学习!
3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18-01-07 15:08:29
  看着这篇散文,脑海里就会闪现出常香玉,闻豫必醉。欣赏写作技艺。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回复3 楼        文友:阿巧        2018-01-08 22:15:19
  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让我又学到了不少知识,给老师敬茶!
4 楼        文友:唐风汉韵        2018-01-07 16:15:23
  河南中原,文化寻根地,才子佳人汇聚处,在我结识的文友中,河南颇多精英,印象太深了,读阿巧老师美文,如闻仙乐。
一路走来,用文字遇见美好,播种温暖
回复4 楼        文友:阿巧        2018-01-08 22:18:41
  唐风汉韵老师的美文独具一格,自成一家,厚重又不乏幽默风趣,是我学习的榜样,给老师敬茶啦!
5 楼        文友:红岸石        2018-01-08 19:04:43
  河南豫剧是我们国家的几大剧种之一,家喻户晓,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小时候在电影里看到的《朝阳沟》,那优美的唱段仍在我脑海中回荡。欣赏老师美文!学习、点赞!
十八岁走上讲台,热爱文字,喜欢写心情,也喜欢写事,用手中的笔记录自己亲历的每一道风景!
回复5 楼        文友:阿巧        2018-01-08 22:20:38
  问候红岸石老师!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给文章添彩!祝愿老师在荷塘佳作不断!敬茶!
6 楼        文友:唐风汉韵        2018-01-09 10:02:29
  祝贺阿巧老师美文加精,期待精彩继续。
一路走来,用文字遇见美好,播种温暖
回复6 楼        文友:阿巧        2018-01-09 21:00:11
  谢谢唐风汉韵老师的鼓励!荷塘有您真好!给老师上茶!
7 楼        文友:北国飞花        2018-01-09 10:15:24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学习了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回复7 楼        文友:阿巧        2018-01-09 21:01:25
  问候北国飞花老师~!更喜欢读老师的小说,很精彩!
8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1-09 10:56:57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继续!
回复8 楼        文友:阿巧        2018-01-09 21:02:56
  感谢红叶老师一直以来的陪伴和鼓励!荷塘有您真好!
9 楼        文友:济宁宋丽鹃        2018-01-09 18:47:33
  拜读精品,问候作者!
回复9 楼        文友:阿巧        2018-01-09 21:04:27
  问候济宁宋丽鹃老师!感谢老师来访留墨!
10 楼        文友:济宁宋丽鹃        2018-01-09 18:57:43
  引用唱词有一点误,应该是:我决心在农村干他一百年!
回复10 楼        文友:阿巧        2018-01-09 21:07:32
  哈哈,原来老师也是豫剧爱好者!感谢您细心阅读我的拙文,这是我的荣幸,给老师敬茶啦!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