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赏析】也爱也忧故乡情

精品 【赏析】也爱也忧故乡情 ——读鲁迅的《故乡》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61发表时间:2018-01-08 10:51:38

鲁迅的《故乡》和他的很多小说一样,仍然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人物言行和环境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来表达他深重的爱和忧思之情。鲁迅重人物刻画而轻故事情节的写法和他的思想一样,成为了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的榜样。
   首先,我们应该思考这篇小说的标题,在简单普通的字眼中藏着深刻的内涵。
   鲁迅的不少经典名篇都是以小说的主人公为标题的,比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为什么不以闰土为标题呢?记得小学语文教材中节选了《故乡》中的一段故事,标题就是“少年闰土”。仔细砸吧一下,突然觉得,还是“故乡”作为标题更有味道。
   《孔乙己》是通过写孔乙己的遭遇来表现社会冷暖和人性善恶,以“孔乙己”为标题,是非常漂亮的。而《故乡》不只是写闰土的命运,还要通过闰土等人的命运来表现故乡的命运,作者的“故乡”又是整个中国农村的缩影,是整个中国的缩影,所以,作者思考的问题就不只是一个闰土的问题,而是挤满一个个闰土的故乡的问题,也就是中国的问题。只有“故乡”问题处理好了,闰土的命运才会好。所以,用“故乡”作为标题,不只是展示人物活动的背景,也是在真正暗示作者的思想视野,表现作者思想的广度和高度。
   另外,文章除了闰土,还写了杨二嫂,写了“我”,写了“故乡”,这些对象在小说中不只是简单地衬托闰土,不只是构成闰土命运的一个“面”,这些对象也不是造成闰土命运的因素,他们都是故乡命运的具体表现,所以,用“闰土”作为标题,是没法统帅这篇小说的所有对象的。《孔乙己》则不同,写短衣帮和长衫主顾,甚至写“我”和孩子们,都是为表现孔乙己命运服务的,因为酒客们的嘲笑和恶毒的捉弄,以及童稚的笑,表现出的都是对不幸者的欺凌,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加害”于孔乙己,造成了孔乙己命运的悲剧。写的掌柜,特别是丁举人,则是那个时代社会统治者的代言人,他们的冷酷和凶恶残忍,直接造成了孔乙己的灾难命运,所以《孔乙己》以主人公名字作为标题,是能囊括小说方方面面的内容的。
   接着,我们应该品味作者在小说中设置的人物。
   作者写的主要人物是闰土,除此之外还写了杨二嫂,写了“我”,写了母亲,写了宏儿和水生,小说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故乡。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人物?可不可以少写一些?或者说只写闰土?如果真是这样,这篇小说的主题意义就没了广度和深度,有的只是小学生作文的中心思想了。
   那个时代的中国,以农村为主,城镇虽然占有了一定的比例,但是很多小城镇却没法离开农村而独自存在,写闰土又写杨二嫂就有了社会深意。闰土是完全的农民代表,而且是中年农民的代表;杨二嫂虽然在农村包围着的小镇,可是她已经不完全是农民了,是一个小生意者,是小市民的代表,他们的生活命运,也是由农村制约着的。写闰土,又写杨二嫂,就从农业和经商两个角度写出了整个农村的命运——故乡的命运。可见,写杨二嫂不是可有可无的,她的出现让小说涵盖的生活面更广,她和闰土一起形成了一个“故乡”的面,让小说表现的主题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现实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小说中的“我”与《孔乙己》中的“我”明显不同,不只是一个线索人物,也是对主题的深刻性有着不可或缺作用的人物。“我”不仅在观察故乡的人和事,在感受故乡的变化,而且在思考故乡的问题,探索故乡的前途。值得注意的是,“我”是一个走出去的人,走出农村的人,这次回故乡来,是要变卖老屋,用变卖获得的钱去帮助“我”在城市生活,由此可见,“我”是城市生活情况的一个代表,“我”是故乡这个“面”的又一条线,而且是伸向城市的线,作者通过“我”的生活状况,巧妙地把城市和农村联系起来,从而写出了整个中国的百姓生活的状况。没有“我”,我们可能会一直以为小说表现的只是农村的情状呢,会一直以为农村不好但是城市好。“我”还有一层深意,就是小说的结尾部分,在离开故乡的途中,我一直在思考“我”、闰土、杨二嫂,并智慧地归纳出了“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三种生活,这是“我”这一代人的苦难生活,明确指出宏儿和水生“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的这种思考结果,让这篇小说的主题升华了,由表现一般的悲苦命运,到思考故乡的未来,思考如何改变故乡的命运。这是“我”的希望,想到希望,“我”茫然,最后是坚定信念,虽然不知道“新”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但是寻找新生活,就像地上的路一样,只要敢于去走,就一定有路,这又让文章的主题深入了一步。所以,《故乡》中的“我”与《孔乙己》中的“我”是有着本质不同的。
   宏儿和水生,文章着墨不多,却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是新生代的代表,在“我”和闰土隔绝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在想念水生么”,可见宏儿和水生,是希望,是故乡的未来。同时,也是作者的忧虑,“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隔膜”是最可怕的,小说表现出的隔膜是麻木不仁形成的,比如闰土,比如杨二嫂,他们都没有去思考自己的命运形成的原因,如果后辈也像闰土和杨二嫂一样,那故乡还有什么希望?这两个人物,让“我”的思想有了深刻性和沉重感。
   母亲,着墨也不多,却很感人,这是一个智者的形象。母亲善良,是受人尊敬的。从她对闰土,对杨二嫂的态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亲和,一种善。同时,母亲也是比闰土和杨二嫂更为清醒的农民妇女的代表:“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境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这揭示了整篇小说中故乡的社会环境,也揭示了故乡和故乡人的生活境况越来越糟糕的原因。联系结尾部分所写的“我”的形象来看,“我”肯定是受了母亲影响的,“我”的思想也侧面表现了母亲的思想。只是母亲的思想不强大,没法在故乡形成波澜罢了。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要改变故乡命运的路是艰难的,是需要信心和毅力去走的。
   现在,我们重点品味《故乡》的人物描写艺术。
   外貌描写,是非常精彩和艺术的。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的外貌描写可谓经典,两次外貌描写形成呼应和对比,从外貌角度写出了孔乙己命运的越来越悲惨,而且每次的外貌描写,每个方面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孔乙己的性格和命运,句词可谓不能多,不能少。而《故乡》中的外貌描写,处理方式又有不同,外貌描写的作用也不同。小说中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对比着写,写出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年龄带来的外貌变化,还有命运变化,藏着的是故乡的变化。如果说,孔乙己是少数人的代表,那么闰土就是整个中国多数农民的代表,从这个角度讲,闰土外貌的典型性要强大得多。
   作者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不是像写孔乙己和中年闰土一样,一次写完,而是根据写作目的的需要分散来写的。
   先是写记忆中的闰土:“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段描写除了年龄,突出的是装饰“项带银圈”,说明这个时候,闰土家生活条件还是不差的,“手捏钢叉”刺猹,说明闰土的身体很健康强壮,这些都从侧面表现了少年闰土家的经济条件。描写可谓精练而有表现力。第二次写是少年闰土到我家时:“他在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从脸和佩戴物,写出了少年闰土的健康可爱,暗示了其家庭经济还不算太穷。
   第三次,是在写中年闰土的外貌中,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中,根据写作的需要,对少年闰土的形象又做了补充性的描写:“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段外貌描写是非常精彩的。写作角度非常清晰,写身材,写脸,写眼睛,写穿戴,写手,这种细腻描写在《孔乙己》中出现过,可谓外貌描写写法上的范文。写作目的也非常清楚,更值得品味。
   身材的变化,说明闰土已经是成年,但这绝不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信息。少年闰土还不能自食其力,却那么健康,中年闰土那么勤劳,怎么会生活贫穷悲苦?这才是作者要暗示我们的。写闰土的眼睛,也在表现闰土的勤劳,甚至暗示出了勤劳的程度和辛苦的程度,这也是在暗示我们去思考这么勤劳的闰土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孔乙己》中作者也写到孔乙己身材高大,是在告诉我们他具备谋生能力,可他却吃不饱穿不暖,用身材高大衬托他的懒惰,不愿劳作,不愿劳作的原因是什么,是“书”的毒害,是那个时候教育的毒害——让他轻视体力劳动,让他好吃懒做、虚荣十足。同样,作者写闰土的身材变化,也是有深意的,闰土很勤劳,可见造成他悲苦命运的应该是社会,是社会环境让一个勤劳者没有办法很好地生活。
   闰土的脸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少年是“紫色的圆脸”,中年是“灰黄”“很深的皱纹”,这不仅是劳苦的结果,更是营养不良的结果,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孔乙己的清白脸色,造成孔乙己营养不良的原因是什么,造成闰土营养不良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的写作用意一下就明确了。穿戴的变化更明显,这里作者只写了中年闰土的穿戴,少年闰土的穿戴在前两次的描写中已经具体了,这里再写就累赘了。写手也在写变化,写勤劳,写辛苦;写手的时候,作者突出了闰土手中的物品,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可见,《故乡》中的外貌描写,也是句句在写人的变化,在写人的命运的变化,写故乡的变化,这个变化不是变好,而是越变越生存艰难。特别要注意的是少年闰土外貌的三次安排,除了与中年闰土的外貌对比来表现小说主题外,还与情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次都还有各自的写作目的,第一次,从英雄的角度写少年闰土的可爱,是在故乡背景上写,也就通过写人来写故乡的美丽;第二次,写闰土的健康可爱,既为两个孩子的见面做铺垫,又与后文中年闰土的外貌对比;第三次,则完全是为写中年闰土服务。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把少年闰土的外貌集中在一起写,然后放在文中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地方,我们会发现这是很别扭和尴尬的处理。只有这种实验,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鲁迅处理的精当和高妙。
   外貌描写,是《故乡》留给我们的艺术精华,值得我们珍藏。
   语言描写,是《故乡》写人艺术的又一灿烂之处。
   很有分寸地处理人物语言的内容和语速语调,是《故乡》人物语言描写的第一个亮点。少年闰土,讲述的是大自然中的见闻,表现出的是纯真、活泼、热情、渊博的特点;中年闰土,讲的是规矩,是自己的悲苦无奈的生活;这种变化,绝不只是年龄变化的结果,而是生活负重的结果。少年闰土的见闻,有鸟类,有水中之物,有劳作场景,有雪天的,有潮汛的,有白天的,有月夜的,可谓丰富诱人,真的是滔滔不绝,可以说上三天三夜。中年闰土的语言是称呼老爷,遵守“规矩”,述说艰难的境况,然后就是沉默,可谓找不了话说。在人物语言的描写中,又很好地把握了人物说话的的速度语调等,让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说话速度与预调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少年闰土每讲一个方面,都是滔滔不绝,而中年闰土是吞吞吐吐,有问答问,无问沉默。这种变化是让人震惊的,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只是年龄,不只是劳累,更多的是生活的重压。
   人物语言的层次感,是《故乡》语言描写的又一个艺术亮点。写少年闰土的语言,一处一个内容,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热情、见多识广、滔滔不绝等特点;中年闰土,见面喊一声“老爷……”就无话可说。呈现自己带来的礼物,也只说半截话,很好地写出了他的自卑,他内心的礼教规矩很浓很重。然后,讲述家庭的悲哀,就像没有关闭好的水龙头,有一点滴一点,其内心的苦完全通过这断断续续的语言折射了出来。语言描写写出层次感,是鲁迅留给我们的写作宝贝。
   通过人物语言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是鲁迅小说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孔乙己》写酒客们两次捉弄孔乙己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了酒客们的“别有用心”“不怀好意”,谈论丁举人毒打孔乙己,则生动地表现了讲述者的麻木冷酷,这几处语言,我们都可以让人一口气说完,但是鲁迅没有这样写,偏偏把可以一口气说完的话分作一段又一段,每段语言之间插入其他内容,这样让每个场景中的人物语言(对话)都形成了悬念性很强的情节感,让人物的用心都最为深刻地表现了出来。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实验,就是把《孔乙己》中的这两处人物语言,让人物一口气说完,这不但没有了故事感,而且酒客们的可恶、冷漠、麻木和丁举人的狠毒都被弱化到了近似没有。

共 74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名家之作,自然有它的深刻含义与震耳发聩的地方,但要真正从里到外读懂一篇名作,那是需要文化底蕴与不俗的涵养与思想的。文中,作者以睿智的眼光与思想真切解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在环境描写中找小说的亮点,在人物形象里揭示人性,在社会环境中透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作品丰富的语言里,感受一代大师铸造的独特文化艺术。从写作手法到人物安排,文字一一详尽道来,铺陈有序,言真词切,真切展示作者高深的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值得一读,推荐!【编辑:冰煌雪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10900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8-01-08 10:53:13
  欣赏老师佳作,学习了,问候并祝福!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08 12:17:54
  辛苦雪舞了。谢谢雪舞精彩的编者按!
2 楼        文友:秋日枫红        2018-01-13 22:41:07
  欣赏佳作,感佩才情!
回复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14 20:25:45
  谢谢老师鼓励,辛苦老师了。
3 楼        文友:赫书芳        2018-01-16 19:07:20
  读了老师的美文,又温习了鲁迅的《故乡》,太好了!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16 20:36:37
  谢谢老师。鲁迅的小说写法是一种创新,里面值得我们品味的东西很多。辛苦老师了,期待着老师的赏析文章的到来。
4 楼        文友:石寸雨        2018-01-19 14:07:38
  从孔乙已到故乡,经过老师的赏识,得到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佩服老师的文笔,学习了。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回复4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19 20:44:36
  谢谢老师肯定和鼓励,期待着老师赏析作品的到来。
5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8-01-23 09:27:18
  小时候的语文课本里,《故乡》里面的人物,只记住了闰土,今天看到这篇文章,又勾起了阅读原文的兴趣。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5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23 12:13:29
  小学是节选的,记得是《少年闰土》,只是《故乡》的一部分故事,其他的内容在初中的《故乡》中。
6 楼        文友:琳璃        2018-01-25 06:23:17
  如本文第一段:“鲁迅重人物刻画而轻故事情节的写法和他的思想一样,成为了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的榜样。”是的,鲁迅的诸多文学作品的确值得我们中华儿女世世代代阅读学习并传承下去。精彩厚重的一篇赏析文,欣赏学习了!
我骄傲我是江山人,我自豪我是江山签约作者。用余生来耕耘江山守护江山此乃使命所归。
回复6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25 12:07:05
  谢谢老师的共鸣,期待着老师文章的到来。
7 楼        文友:天水碧        2018-02-02 21:44:13
  拜读,学习了,问好!
8 楼        文友:一匹西北狼        2018-02-12 21:29:32
  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近代,鲁迅绝对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他的文章直指人心,使麻木沉睡中的中国民众逐步得以唤醒。他的文学说到底带有革命性,是那个特殊时代文学是最强音。鲁迅手中的笔就是他手中的枪,时间越久,鲁迅的魅力越让人寻味。所以,这样的文章虽然少,但很难得。还是让我在作者的引导下去读鲁迅的《故乡》吧!
是非成败转头空~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