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云】永定河的史记,穿过门头沟的腹地(诗歌)
一
处在铜陵的公园内,一曲黄梅戏的
唱腔,准确地抵达安徽人的内心
落下雨滴的效果,滋润她的歌喉
徐徐而来的晨风,也不过如此
中国的气息一脉相承。都是时间繁衍下的悲切
着古装,说繁体字的功夫
就到了门头沟的古城墙下
在谈古论今中,加深每一块砖瓦的厚度
铺垫奄奄一息的史记
我们都是永定河旗下的子孙
以京西为栖息地,种植
历史,也种植现实
二
试着把历史分为春夏秋冬吧
现在是五月,站在五月的枝头上
一些花谢了,注定我说的花适时绽放
这个不断演绎的过程,像极了历史
得出的某个论调。永定河河流平缓
仅仅高出我的认知,而感知
正在路上,需要积攒更多的雨水
充实京西的高度,思想的高度
在五月另一层布局上,递增的水流
真实可信的再现,门头沟宽广的胸襟
深化河流流经之地,凸现一粒粮食的前兆
三
谈到粮食,永定河的水流迅速高涨起来
漫过秧苗拔节的速度。由此
夏季在他们的目光中,稻谷的概念
愈加清晰。在史上,一颗稻穗的重量
足以压弯他们的脊梁,或者
成为流失的一枚叶子。从北方无端地
踏进了南方的禁地
“历史总是用一粒粮食喂饱一个人的过往
或者就此淹没他”。这个惨痛的史记
我们不谈有人在京西的土地上
唱着《北京,北京》有人死去
更多的人活成北京的夜晚
四
把历史都压弯了的永定河,还是揭开了
卢沟桥的痛处。河流,不只是河流
被一颗子弹激起的水花,击中的都是我的骨头
不同于天津卫传说中的“918”
一幅带血的诗篇,由此拉开序幕
一粒欠收的麦子,他们在抗争中说过的每一句话
都是一次清凉的见证
永定河的河水,秋之韵的秋光
以西太平鼓为己任,令每一节音符
直抵《古道客栈》的潜台词。历史
不偏不倚地击中的每一枚落叶,无不
飘零在门头沟的腹地上
五
把《永定河组歌》唱完美的过程
一切都有了来世。像我活过来的理由
一次又一次的阐述。把哲理说透彻了
日子便成为日子。事实上
历史与现实不断地在我们的面前
拟定太多的往事——栅栏与篱笆
它们的关系,如同永定河与门头沟的
关系。其实没有区别,雪覆盖的光阴
掩饰不住历史的真相,一字不漏地
露出牙齿来
六
历史早已在永定河的低处,门头沟的
高处竖起灵山的意义,百花山的景色
进而捧出一朵妙峰山的玫瑰。爱就是
这样形成的。一段不屈的历史
以天安门为站起来的理由。冬天的标识
浅显易懂。但我还是读不懂潭柘寺传出来的
梵音。他们或高或低的吟唱,总是激起
永定河的波澜,穿越时空,停留在门头沟的
门槛上,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