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新锐力】逼子成才(小说)
繁华似锦的洪洲城朝阳大道,有一幢楼房。顶端耸立着洪洲建设集团金字招牌,附带标注着承担建设、水利、路桥、商贸等业务。楼房一共有六层,第一层是综合办公室,墙上橱窗里有集团经营主要业务的相关手续,介绍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接待相关部门检查等方面的事宜;二楼是涉及建设相关项目具体业务负责办公室;三楼是水利项目业务办公室;四楼是路桥业务办公室;五楼是商贸业务办公室;六楼是董事会相关负责人办公室;楼顶是屋顶花园。楼层的设计别具一格,十分紧凑。
董事长路文让的办公室在六楼,这是他多年苦心经营取得的资金和财富积累。他一步一步从一个木匠,装修队长,成长为一个财富团队的领头人。其创业宗旨是:精心钻研技术,打造人心名牌。他开始拜师学艺是初中毕业,看到一些父母是职工的接了班,像他这样农民的儿子,不想让父母出钱供自己读书,只想赚钱养活自己,孝敬父母。征得父母同意,按照正规程序携带着礼品,到师傅家行三拜九叩之礼入行。入门时,师傅给他讲了木匠祖师爷鲁班的传奇故事。同时,还用赵巧儿送灯的故事警示他。师傅再三叮嘱他,学手艺不要耍小聪明,一定要脚踏实地精钻业务。具体给他讲了从接业务,选择木料,安排材料,划线、拉锯、打孔、推平木料,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精益求精。用实际行动赢得客户满意。用高质量工艺打造顾客心里的名牌,千万不能做赵巧儿投机取巧的事,败坏自己的名声,断了自己的后路。
正是路文让心里把鲁班当成祖师爷崇拜,将赵巧儿当成反面镜子随时警示自己,把师傅精钻业务,用精品业务博取信誉的教导记在心上,每次接到做上门工的业务,他都先到师傅家,给师傅背工具。在学手艺时,他拿着斧头和锯子,手板磨起泡,泡散流血痛得钻心也没有叫苦叫累,咬紧牙关坚持工作,一直使手板的血泡干后成了茧子。他不计较徒弟的工钱比师傅少的现实,跟着师傅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会手艺,赢得路木匠是个好木匠的名声。别人学两年到三年才出师,他学一年就出师了。在他出师时,用自己节约的钱为师傅买了一套冬天穿的羊毛袍子,师傅给他制了一套木匠使用的工具。
路文让出师还不到二十岁,也算是远近十里八乡学得快、业务精的年青木匠。受到业界好评,吸引了同龄人的关注和担心。他单独从业半年后,实践证明他完全能够胜任时,接的业务从少到多,有修房子的业务,有做家俱的业务,有的宁愿等他,也不请其他木匠,他只能按照请者的具体情况安排时间。一些同时进师门的师兄弟,纷纷投靠他。社会上想拜师学艺者,也拜他为师。他从一个人单打独斗陆续增加人员,一直发展到近三十个人的队伍,路木匠的名气越来越响亮。
几年期间,随着路文让的名气猛增。到了结婚的年龄,给他说媒的络绎不绝,高不成低不就没有谈成。一位和他同年级的校花诸淑娟外出打工赚钱后,回到洪洲县城买了一套住房,需要请人装修。当她回到家听说有个路木匠名气很大,慕名找到路文让大吃一惊,老同学相会,恳请他为自己装修房子。
路文让左右为难,如果不接这笔业务,对不起这位校花,如果接这笔业务,自己原来只跟师傅学了修农村的房子,做农村的家具,装修城里的房一点都没有把握。只能把实情告诉她:“淑娟,你是大市面上的人,给我出了难题。我只会修农村的房子,做农村的家具,没有装修过房子,更没装修过城里的房子。”
他的话让诸淑娟心里冷了半截,带着一线希望和期盼取笑并激励他:“文让同学,我原来以为你手里有几十号人肯定会装修房子,没想到你带的人只会在农村转圈圈,原来你就是搬到门槛耍横的土包子啊。”路文让自从出道以来,几时让别人如此羞辱过,仍然据理力争:“我这人历来是实话实说,虽然农村木匠这套活难不倒我们,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农村修房子的人越来越少,我正愁这支队伍向何处走,你的建议提醒了我。”诸淑娟从他笃信的目光和肯定的语气里提出担忧的问题有所感动:“你初中毕业在农村学木匠,路木匠这个名号怎么这么响亮?”路文让坦诚的在校花面前曝露观点:“我要走鲁班祖师爷未走完的路,精心钻研技术,打造人心名牌木匠。”
诸淑娟对他刮目相看,没想到他还这么有雄心壮志,立即启发他:“文让,你既然这么乐意发展木匠专业,手里有这么些人,为啥不与时俱进,进城去办一家装修公司,把木匠业务改成装修业务,可赚钱啦。”路文让恍然大悟:“淑娟,你的一席话,给我指了条明道,以前的确是没到城里去装修过房子,我只要看别人怎么装的,绝对能很快学会,你信不信?”
诸淑娟这次回乡,准备把几年赚的钱在城里买房子后,遇到合适的对象就相亲,把房子装修好,能在当地打工就不外出了,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就还出去打工。没想到遇到他,更不会留在本地。想起读初中时没有在意,事隔几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个貌不超群,中等个头的同学还有这么远大的志向,情窦初开的她心里为之一震,何不看看他是吹牛还是真的有远大理想:“我买的住房上下楼都在装修,我带你去看,要是你学会了,我就把装修房子的这笔业务交给你做。”
路文让安排好手里的工作便跟她一起,搭客车到城里诸淑娟新房子里亲自观看装修房子。路文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回来后购买了新的装修工具,用价廉物美的材料装修好了诸淑娟的房子。不仅取得了她的信任,并按她的建议牵头组建了装修公司,安排她担任装修公司办公室主任。诸淑娟不断借用外地经营理念辅助他。路木匠得到诸淑娟相助,装修公司经营得十分红火,事业如日中天。路文让言行一致的做人做事风格获得她的芳心,他与诸淑娟顺理成章地结为夫妻,并在城里添置了住房,把双方的父母都接到城里居住,一家人过着其乐融融的日子。
正是有了这段历史,路文让只是把握大局,管控公司装修业务和进度。诸淑娟成了公司的内当家,时刻掌握着企业发展方向,伴随互联网带来的新信息,为老公提供决策依据。随着原始资本积累,路木匠装修公司陆续扩大成建筑公司,再扩大到相关建筑相关的业务,公司原来的几十名成员,先后都成了建设、水利、路桥、商贸等各项业务的精英。
路文让与妻子诸淑娟结婚两年后,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路小华。自己掌管着公司发展大局,成天忙着洽谈项目,由于他对妻子的信任,办公室新招了一名助手负责具体事宜。家里请了保姆,儿子地管教方面的事教给妻子具体负责。
路小华在祖父母、外公外婆、保姆的溺爱下,像温室里的幼苗一样成长着,这个生下来嘴里就含着金钥匙的小子,带着优越感进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进校出校有人接送,成绩差也用钱保送不间断读书。大学毕业后,他就成了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做正事不行,好吃懒做的纨绔子弟。白天睡不醒,晚上瞎折腾。认识一些溜须拍马的年青人,都是陪他吃喝玩乐的人。原来他一天消费几百元,后来发展到消费几千元。路文让发现后,让妻子教育无果,自己亲自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用自己积累财富的经历启发他,鼓励他要克服不良习惯,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走自立自强之路。
路小华强词夺理地辩解:“那是什么年代的陈谷子烂芝麻,你要我那么累,想把亲儿子累死啊。”仍然我行我素。路文让只好当着全家人的面宣布,控制给儿子的零用钱,取消保姆给他做任何事情。路小华又哭又闹,把祖父母、外公外婆当成保护伞,到他们那里去要钱花。路文让得知此情况后,便将老人用钱实行报账制,只要用得合理的钱,用得再多都报,控制了他们手里的现金。
聪明的路小华便到处赊账,他一提洪洲建设集团的名号,谁不给他面子。月底,这些赊账的部门带着路小华签字的单据去索取欠款时,诸淑娟感到数额较大,只好请示老公,路文让出了一个主意:把儿子通知到我办公室财务室,先让他给所赊单位发书面函件,并签收回单,以后凡是我公司开销,一律实行现金交易,再也不赊欠,谁赊欠谁负责,与公司无关。然后划拨15万元钱,让他去付13.6万元的赊账。
诸淑娟按照老公的吩咐,财务室按照指令通知路小华送出书面函件,交回签收单据后,得到赊欠款,逐一去付赊欠款。心里十分痛恨父母,不给自己的零用钱。在手里没有钱花,到处赊欠碰壁之后,原来跟随他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没有一个人同情他,躲得远远的。他忍无可忍,才想到自己赚钱过日子。
路小华来到一家力兴超市,看到招保安的启事,便报名应聘。超市管理人员看到他的简历,百般刁难他,不仅让他当保安,还让他干下货的体力劳动。路小华克服腰酸背痛的困难,忍辱负重地坚持上班,慢慢适应了保安的工作。得到一份薪水,知道钱来之不易,开始节衣缩食地用钱。超市经理问他:“路小华,你与路文让是什么关系?”路小华咬牙切齿地回答:“不要提那个认钱不认儿子的人。”
超市经理喜出望外地告诉他:“咱这个超市也是被你爸逼得走投无路,如果你能想办法,用正当经营的方式打垮这个不可一世的土豪,我给你年薪和股份。”路小华终于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利用在大学所学知识,钻研经营之道,提出可行性方案,把超市生意打造得红红火火,半年后,挤垮、兼并了洪洲建设集团办的超市。
超市经理兴致勃勃地告诉路小华,董事长要兑现承诺召见他。路小华西装革履,趾高气扬地走进力兴董事长办公室,看到路文让坐在办公室,他想退出,以为父亲是凭财大气粗,想和力兴超市董事长商谈惩罚自己的事。超市经理和谐地喊住他:“小华,你以为凭你的本事和能力能够挤垮洪洲建设集团办的超市吗?力兴超市就是洪洲建设集团一个小超市,兼并是你爸给你出的一道考题,逼你走上成才管理超市之路。”
路小华忏悔地跪在父亲跟前:“爸,我知道错了。”路文让语重心长地教育他:“小华,我和你妈创办企业,不是给你个人积累财富,是给你创造展示才华的平台,钱财是身外之物,志气才是真正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