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为年有肉受“它”辱(散文)
来到县文化部门供职的那一年,是公元1979年。我们伟大的党已经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从那一年的春节就可以看出,国家的形势就明显已见好转,机关干部吃猪肉也放松了“计划”(控制),食品公司见粮食局颁发的粮油供应本破天荒可以让一个人头购买2斤猪肉。
俗话说,年好过,月难过。那时我的两个小孩分别是6岁和4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就想趁过年之机多买两斤猪肉,炼油,在漫长的月月天天中给俩小子炒猪油干饭吃,烧猪油菜汤喝。不过,物资毕竟还没有极大的丰富,想多称一斤肉,也还是千难万难。有脸面的人可以找县长或者商业局长食品公司经理签字批条子(当年的时髦动作和语言就是“开后门”);还有的就是与卖猪肉的人攀亲戚,有人就干脆与卖猪肉的人结成亲戚。那感觉很好。绝对没有现在嫌他们油腻腻脏西西的感觉。
我一生孤独一苗,无亲戚可攀,又要实现多买几斤猪肉的愿望,春节前夕的那一天,也没有了文人的斯文,也去挤肉。忽然就在猪肉柜台里面看见了已经与我分别了十年的、曾经在同一个院子里住过的儿时伙伴——正是操刀卖肉的红人。我想我现在也是国家干部了不是?你伙计根子红苗子正比我早出来参加革命工作十年,但还是杀猪工人啊。我来求你多买两斤猪肉,你伙计还是得给面子的吧?我在心里琢磨着,等买计划肉的人退去,就壮个胆子给那伙计讲明了我找他的意图。还不错,那伙计从前因为阶级斗争不敢多接触我,如今知道我也干部了,就还念一点旧交情,说了他的门市部已经没有肉的宽余,就捉蜻蜓般给我写了个油汲汲的条子,叫我到另外一个门市部去,有他的条子也可以称5斤猪肉。啊,我这脸面也能开后门了!
这,已经是很大的后门举动啊,我很感激的接过了儿时伙计的条子。一看,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几经认真辨认———才明白那条子的开头是另一个门市部负责操刀人的姓名xxx,后面就是条子的正文:“它是我的朋友它来买肉你给它5斤。”后面是我那伙计的名字xxx。也即,凡是涉及我这个“人”的,应该用“他”字的,都是用的“它”字。就是不是人该用的这个“它”字啊!
中国的汉字常用的也有五千多字,最常用的也有三千多字。但是,由于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字有时候还用不过来,古人有现停当的两个办法,一是一字多音多用,如“重”字(在量字前读zhong在复字前读chong);还有的就是同声通假,如,无庸讳言的“庸”字,可以写作“用”字等;就是可以用甲字代替乙字;不过,在人称和兽称上的字却是分别得很清楚的,没有多用或者通假的,也即专称专用。谁都应该知道,在书面语言中,指男人,就用“他”;指女人,就用“她”;不是人,才用“它”!
妈的x呀!为多买几斤猪肉过年啊,我连人该用的“他”字也用不上啊,这不明明是受了“它”的侮辱吗?可我还在找理由宽慰自己:我那伙计只读了个小学二年纪啊,卖肉的又不是我们文化局的人,非要讲究“他”和“它”呀?他要是不讲感情,怎么会答应给我5斤肉的后门呢?不是有意侮辱我的,是忙了的缘故,是笔误。说实在话,真怄气,还不伤和气,就把那条子扔掉算了。有骨气,就不要那肉;就当面与那伙计开骂起来。可是却转念想好的,一个穷文人居然能在春节多买5斤肉,已经是很大的风光了——尽管我这个人受了“它”的侮辱,还一个劲对那位伙计说谢谢谢谢!
一转眼,受“它”之辱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十七年。人世有更新,沧海变桑田。当年最走俏的卖猪肉行当,如今像电影明星样走红的风光不再;与之为吃肉攀女婿结亲戚的恐怕不复有人;真心称赞操刀汉子穿戴的衣服很光鲜很明亮不嫌其油腻的,大概不是操刀汉子的妻子就是女儿。物资是极大的丰富了,仅就买猪肉来说,人的脸面关系就完全颠倒了过来——由你哀求买猪肉变成了哀求你买猪肉,你能多买猪肉的话,只要你不嫌弃,卖猪肉的女儿可以缠着找您做女婿。到此,你难道不由衷的赞叹,1979年春天的故事里有一位老人的圈划得多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