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新农村《核桃坝人》

精品 新农村《核桃坝人》


作者:土豆 秀才,221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652发表时间:2009-12-03 19:49:20

农村,一个跟别的一样很普通的农村,住着祖祖辈辈。那是祖辈们在解放后建的农村,一个跟别的一样很普通的农村,祖辈们在那里日出而耕日落而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为了生活,一辈一辈地与生活与命运抗争。
   太阳依旧从山岗上升往山岗上落,风依旧是河西的风往村庄上刮。山上满山遍野挺拔着苍劲的青松。清澈的山泉汇成一条小溪,潺潺不断地流向远方。孜孜不倦地流淌。一条弯蜒的山路伸向远方,这条艰辛的路挡住了山里人去向往?还是向往无法从这条弯蜒的山路来到山村?山村充满平静?静得如一遍死寂,每一个人都感觉怪怪的,但又说不出怪在哪里!
  
   黄色的地由黄变绿,满山遍地是绿油油的油菜,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红薯、土豆,那是山里人的美丽改变着自然。美丽自然的绿是山里人......
   那片美丽的绿变黄,到处一遍金灿灿。与金秋的阳光相互辉映,与山里人的笑构成一道风景,就象金灿灿的油菜花开。自然、和谐而更加美丽。
   美丽的收获是短暂的,黄色的土地与黄色的肤色辉映着,世世代代在那里生生息息。山里的水融进了山里人的血液,山里人与土地有着共同的肤色更亲了。总有一首不老的歌:亲不够的家乡水、念不够的故乡土......
   山,不是想象中的高、陡峭。山上各样的树木长势很好,最高的是杉,最大最多的是落叶松。错落不规则的农田成梯型,甘纯清爽的山泉灌溉着两岸的农田,润育所有的村里人。“哗哗”地从两岸梯田中间去追求长江和大海。梯田的上面零星散落的木屋,袅袅炊烟盘旋在木屋上空,如雾、如云......
  
   三分之一的土地分布在梯田的附近。地里种啥就出啥。
   小屋属正三间,点型的南方农村“三柱二瓜”的木房。两头住人,房间里只有一张双人床。中间堂屋是过年祭祖及婚嫁时用的,正房的左边是篱笆墙做成的厨房,厨房的门是竹片夹成篱笆用牛皮纸糊的。尽管门已是千疮百孔,风不感受门的撕心裂肺,风从破损的牛皮纸缝中穿梭发出呼呼的尖叫声,把口子撕得血淋淋。
   两口铁锅架在黄泥巴与石头垒成的灶上,坐东向西冷冰冰地矗立在厨房里。厨房里没有什么,只有一件木制的厨柜,厨柜里存列的是土巴碗。一个已没有把的盐罐。厨柜的脚三边用石块垫着以保持平稳,厨柜斑痕累累、很旧很旧。厨柜与灶中间是一口敞口形的缸,缸里清澈的泉水影着人的倒影和火光。灶边是火坑,火坑里的松疙瘩很大,火借风势燃得很旺,“嘣嘣”地火星不时飞溅。火光把人的脸烤得通红通红。
  
   表哥的爷爷奶奶没有任何仪式,没有任何嫁妆就结婚了。核桃坝人。
   表哥父亲可算全村里最肯长,长得最高大的人,有志气。四五岁时就知道“清明菜”。“清明菜”是在田间地头野生的一种野菜。每天能采各种野菜一篮子,成为知道的人津津乐道的事。田间地头,山里山外都有表哥的父亲小时候的脚印,夏天在地里捡土豆,捡麦粒。虽说是已收过的地方,经表哥父亲一去,再没有每天也能捡一小碗麦粒,一两斤筷子头大小的土豆回家。秋收时就去田里捡谷子。每回的收获都颇丰,也就成了别家大人拿来与自家小孩比的榜样。慢慢成为人们对他的一种印象,不光是田间地头,山里山外都是表哥父亲的影子。
   表哥的父亲六岁左右开始放牛。那时是集体,全村的牛加起来也不超过十头,牛是属集体的,每户轮着喂养。每月每户也就喂那么十天,那头牛唯独的大,重有两千于斤,光牛蹄据说就有大人的帽子大,长一对盘(半圆形)角,斗起架来凶猛无比,耕地时一般要两个大劳力轮驾。
  
   放牛的事自然是表哥的父亲。表哥的父亲第一次放牛,怕把绳子了,丢了之后,牛要是跑起来他跑不赢,还有就是怕害庄稼。表哥的父亲把绳子一头捆在自己腰上,一头系在牛的鼻线上,哪知牛一出圈高兴,先是一前一后的跳,后就跑,表哥的父亲也就跟着跑,跑出没几步被牛拖倒了,牛在前面跑表哥的父亲在后面被非常危险地拖着。表哥的父亲慌了就喊“救命”,急促的喊声惊动了出工的人后才以得救。得救后的他已是衣衫破烂,脸、手、身、腿全是伤。。
   表哥的父亲饿得受不了就偷偷地去地里偷红薯吃,正偷红薯吃时被生产管理员逮住,生产管理员把他五花大绑带回去关在牛圈中。
   大会上把表哥的父亲拉来站高板凳,那是以正歪风,以正纪律。表哥父亲被关在猪圈里,饿得受不了就一把一把地抓猪草吃。
   年景不好,都差吃,好多人都进山去了。表哥的父亲不读书了也跟着大人进山。山里能吃的都找光了,就挖埋在地下的。山上有一种蕨菜的根挖回来柞淀粉,混着各种野菜枇杷叶做成饼吃。
  
   表哥的父亲利用时间挑柴去卖,挣了钱买了头猪回来养,到近年关也有四十多斤,如今的老人说起这事也不减在当年的那种羡慕之情。
   表哥的父亲当兵去了两年,长得一表人才。春节回家穿一身解放军的军装,那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媒人每天踏破门槛,每个都不留余力。
   表哥的爷爷要修房子。理由是他一天天老了,孩子们一天天地长大,长大后要取媳妇?取媳妇来住哪里?
   小屋属正三间,点型的南方农村“五柱四瓜”木房。两头住人,中间堂屋是过年祭祖及婚嫁时用的,正房的左边是厨房,房屋也用了木板做了装修。门关上,风被挡在了外面。
   一个柜子,一张桌子、四条板凳、那是表哥母亲的全部嫁妆。表哥父亲的聘礼是五十斤包谷。
   两个吹鼓手领着迎亲的队伍,深一脚浅一脚踩着半尺深的泥浆去迎的亲。
   表哥的父亲结婚了。核桃坝人。
  
   尽管地里的洋芋没完全成熟,也挖来吃好几顿了。第一顿是把土豆洗干净放锅里加水焖的;第二顿是加水煮的;第三顿是煮熟炒的粑;第四顿是放油煮的洋芋片......
   表哥母亲变着花样煮洋芋煮红薯。头的几顿感觉新鲜,吃多顿了就难以往下咽。
   表哥母亲要生表哥那天上午还在放牛,突然肚子痛才知道可能要发作,赶紧赶回家,回家后很快生下来了,身边没有一个人,自己生后烧水来清洗干净把儿子包起来。感觉有些虚又有些饿,自己煮了碗面下了一个鸡蛋。
   表哥的外婆是一个人住,外公死得早,那还是在表哥母亲几岁时候。后来母亲三人相依为命共同度日。表哥的外婆把仅仅的一只母鸡抓去给了女儿杀了吃。
   表哥母亲把鸡关在院子里养着。心想:“母鸡肯定能下蛋”。表哥母亲等钱用,生气把鸡拉到街上去卖了,五分钱一斤的盐巴够大家吃半个月。
   表哥的母亲背着他,休息的时间放下来喂奶,背汗湿了一大片,边喂奶边换尿布,胸前同样汗湿透了,顺手拿块多余的干尿布往儿子胸前一垫,又要背着干活。
  
   玉米地里的野草疯长,这个时间队里的男女老少都在锄草。大伙在玉米地里钻来钻去,如锯的玉米叶在脸上割,可以看到脸上一道道的印痕,隐隐地冒出殷红的血。米黄米黄的玉米花絮带着清香,锄草的人一脸欢笑,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没有太多的思想,他们是纯朴的,他们虽苦,但他们苦中求乐—因为他(她)们有说有笑,他(她)们走到哪里笑声撒到哪里。
   日子一天一天的,村里人闲下来修水利,修公路。
   表哥家给表嫂家去了两千块钱的聘礼。吹鼓手,锣鼓手,大花轿,大红烛,迎亲的队伍抬着肉、猪腿、衣服,浩浩荡荡,锣鼓喧天,鞭炮齐呜。
   大红的柜子、大红的衣橱、大红的梳妆台、大红的桌子、大红的板凳、上海牌手表、燕舞牌收录机、永久牌的自行车......
   红红火火,风风光光,表哥结婚了。核桃坝人。
   改革开放,土地下户。表哥和表嫂种生姜去卖创收入,搞活经济。
   街上离家有二十里路,路只可以通拖拉机,下雨天路很滑,人和车都寸步难行。
   核桃坝人都开始种姜,都要搞活农村经济,又开始修公路。核桃坝人都掏钱出来修公路,要想富先修路,核桃坝人喊着口号修了一条石子路。
   核桃坝的游客不知不觉多了,核桃坝又多了许多果园。为了搞活农村经济,核桃坝人请来了专家,于是核桃坝满山遍野成了生态茶园。核桃坝人都掏钱出来修公路,要想富先修路,核桃坝人喊着口号修了一条柏油路。核桃坝人又在路的两边栽上了日本樱花。迎来了投资的客商。
  
   核桃坝的人都有了自己的茶园,自种自采,自采自制,自制自卖。家家成了茶叶专业户。骑着自行车方便了。自行车换摩托车更快了。风盛一时的五柱四瓜相继倒下,一幢幢几房几厅的小洋楼象春笋般升起。
   核桃坝的人家家请起了工人,采茶的是工人,制茶的是工人,家里是茶叶加工厂。核桃坝人树起了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的牌子,引来了外商,统一管理,维护品牌。核桃坝的人富了。
   核桃坝人请了工人就闲,核桃坝人闲着进了课堂,学习农村网络远程教育。
   表哥给儿子下了十万元聘礼,请了吹鼓手,搬来了音响请了乐队。人人结婚都是这样,新郎新娘穿着婚纱礼服。请司仪主持,豪华的婚车。老老少少穿着婚纱礼服让专业的摄影师补个照。
   嫁妆换成的银行卡,家里的家具用品都新的。什么冰箱、彩电、洗衣机、沙发、音响、摩托车、衣柜、书柜、席梦思,不缺。媳妇说买多了浪费,要把嫁妆钱拿去城里做生意做贸易。
  
   新房不用布置,都新的。五房两厅两层楼的小洋房。这也不稀奇,如今核桃坝到处都是几房几厅几层楼高的洋房。房顶是大红大红的琉璃瓦,塑了飞鸽、雄鹰。外墙是各式各样的磁砖,各种名牌的外墙涂料。海水蓝的玻璃,铝合金的门窗让木窗子早已下课。内墙喷的是洁白洁白的仿磁,各式各样的地板砖让人眼花瞭乱。细心一点你还可以看见地板砖的周围还有一圈制有松、竹、梅等各式各样花纹的线砖。核桃坝人随着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建设起了社会主义自己的新农村。罗马柱围起了四合院。
   客人来了,在宽敞的客厅里,先是古色古香的茶几,茶具。清爽甘甜的山泉水冲着清香四溢的毛尖。品评着茶道,茶经、谈茶生意。还可以欣赏着墙上的湖光山色,千古流芳和核桃坝人的茶文化。
   核桃坝人没有忘记民生大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科学致富,要文化致富。加强原生态的环境保护,做好长治久安,控制过度开发破坏生太环境。不忘带动周边的贫困村贫困县。建起了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远方的朋友学到了技术回去又建起的一个个新农村。核桃坝人传播着核桃坝人的精神,传播着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

共 40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坦诚朴实的文字,以人物为主线,从乡土生活细节入手,展开联想,或抒写情怀,或发表见解。清晰的勾勒出核桃坝人的鲜活形象,写出了核桃坝人一代又一代的变化和改革开放后的富裕生活,写活了核桃坝人的感情的波澜。文字起伏有致,引人入胜。【编辑:林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12033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山编辑部        2009-12-03 22:05:59
  小说题材不错,语言还需润色。问好!
江山编辑部
2 楼        文友:擎霄        2009-12-05 04:27:44
  我没有过那些经历,但农村里偷红薯烤着吃,以及一些儿时的记忆,还是存在。本以为早已忘记,今天才发觉,依然清晰。
   土豆兄的文字很朴实,生动,感觉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学习了!
   问好土豆兄!期待更多精彩!
据说,看过偶滴文章并能留下评论滴人,会被幸运女神眷顾…… tel:18653282033,QQ:691683305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