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蒸年馍(散文)

精品 【绿野】蒸年馍(散文)


作者:林科 举人,478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86发表时间:2018-01-23 15:07:36

在西府地区,乡亲们有一句口头禅是“馍馍蒸得白”,这是一句溢美之词。比如谁家的房子盖得新颖别致了,或是某家的晚辈干出了卓尔不凡的成就了,等等;总之,只要是光耀门庭之类的喜庆事件,都适合用这句话去做评论。眼下年关将至,为了来年有个好兆头好景象,朴实的乡村人家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都想把年馍馍蒸得雪白雪白的!
   ——写在前面的话
   1.淘麦
   馍要蒸得白,说一千道一万,最基本的“硬件”还是面粉一定要白。
   记得小时候,每年一到腊月的头上,母亲就忙活着捡簸麦子了。先到楼上的麦包里窊出麦子装进“斗”里,然后顺着木梯下来,一下一下地提到院子里,分几次倒在细密的竹篾筛子中,旋掉混杂其中的沫子土和草籽。还要捡掉里面的小土颗粒和其他杂物,母亲捡簸麦子的过程很仔细,其实在我记忆当中她最仔细的动作,莫过于给斗里装麦子时那种谨慎的表情!母亲说,一升是四斤,一斗是十升,十斗是一石。那个时代,家家户户的口粮好像都“不够吃”,所以过日子必须精打细算。要过年了,要蒸白馍了,所以这次捡簸的麦子就要比平常多一点,提麦子的木斗要略微“冒一下尖”才行!
   捡簸麦子是出于卫生的需要,似乎与蒸白馍的关系不大,淘麦子才是决定馍馍黑白的关键因素。院里放一个大铁盆,先倒麦子后倒水,水没过麦子,用竹篾笊篱把儿一搅,水立马就混浊不堪,秕子和漏网的草籽浮上来了。用笊篱撇掉上面杂物,又赶紧把麦子捞出来倒进筛子控水!等水淋得差不多了,又把麦子端过去倒在芦苇席上,再用晒耙刨开晾着!
   冬季的太阳好像没了温度,晾晒湿了水的麦子只是一道象征性的环节,等不到麦粒的水分干透彻就要收起。母亲说,水分太多“打”不出多少面粉,水分太少“打”的面粉又太粗糙,可见,淘麦子才是蒸白馍的关键。这种经验来至于生活阅历,那一年我太过幼小听不懂母亲的话语,如今已经明白了淘麦子加水的道理,可是却再也见不到淘麦时的情景了,人们都直接去购买面粉厂生产的所谓雪花粉了!过去自家淘的麦子磨的面粉属于“黄白”,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面粉是“雪白”,这样的差别当然有厂家加工技术提高的因素,但据业内人士说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面粉里添加了一种叫过氧化苯甲酰的食品添加剂,多少年来这种东西是专门给面粉增白的不二选择!
   2.解柴
   蒸年馍对于一个乡村家庭来说,事关重大,不可马虎。人们往往从多方面进行准备,特别是柴火这一块儿,着手的时间会更早!
   乡里人闲不住,一有时间就抡着大片刃斧头“解柴”,把长的砍短,把粗的*破细。解好的柴一尺来长,一般都摞在厨房檐口下面的房台上,整整齐齐,四四方方,心细的人家还要给上面苫片塑料纸或烂席片,说是柴火里的新鲜劲别让西北风给吹跑了!
   解柴看似简单,其实还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记得很多年以前,村里有位独眼老人,据说就是因为解柴的时候用力过猛,另一端的柴火头蹦起来打到了他的眼睛里。每当看到我解柴的时候,父亲和母亲都要过来提醒一番,一定会不厌其烦地给我再讲一遍那个悲催的故事!当时我却不以为然,解柴怎么能伤了眼镜,岂不是天方夜谭?后来的事实证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确实是至理名言!那次解柴,庆幸的是我没有伤到眼睛,柴火头蹦到了眼帘下边,仅仅擦破了一点皮,只是火烧火燎地疼了半个月时间,后来就愈合了!这个事件的发生虽然无关大痒,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终于明白灾难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就突然降临了!顿悟明透,感触良多,真是:人生本无常,谨慎是良方;多听老人言,免遭无妄伤。
   还有一次,我解从山里割回来的野柴,发现里面有几根漆树枝丫,当时想漆液都已干蛰了,还能有啥伤害!岂料,山里树木的生命力持久强盛,竟然让我的皮肤一夜之间就起了大片大片的红色斑疹,奇痒难忍,又过了一天竟然连脸颊也肿大了!这种现象俗称“漆咬人”,是一种皮肤过敏反应,因人而异,症状各不相同,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基本上七天之后就可以自行恢复。
   柴火虽属草芥之物,却是农村人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宝贝。岁岁年年物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蒸年馍代代传承,解柴应该算是乡亲们为迎新春佳节、接福纳祥而准备的一种年事吧!
   3.赶集
   天气虽然非常寒冷,可丝毫影响不了人们赶年集的热情。新年新气象,除过吃的、穿的以外,要置办的零碎家什还有很多。跟了一集又一集,总有买不完的新东西,琢磨着兜里的钱不宽裕了,有些人就把其它货物的数量压缩一哈,不管怎么样蒸馍的席盖子一定得买回去!
   席盖子是用芦苇篾条编制而成,正四方形,大小规格有一尺八的,二尺的,二尺二的。新席盖白净硬朗,正反两面都能看到精美的人字形图案,一圈一圈增大蔓延向外扩展,很有层次感;四个卧角方方正正,被十三条篾条交叉着紧紧的锁住;白亮亮的四条边像用墨斗弹了一条线一样齐刷刷的,从人字那一撇的中间处折过来,插到了收口处的五篾内。蒸馍时把席盖盖在馍笼上,非常聚集蒸汽,而且还把产生的蒸馏水统统吸纳掉,不至于淋到馍上产生黄黄的斑点。
   乡里人勤俭细致,新买回来的席盖总要给一边绑一根纳鞋底的线绳,用毕了就挂到墙上。俗话说“家具在于人使唤”,养成了良好的使用习惯,一个普普通通的席盖可以用两三年“新”。
   我的父亲就会编织席盖,其实他也没有拜过师傅,只是听人说了怎么编织的办法以后,就自己拿着席盖悉心琢磨,久而久之竟然无师自通!那个时代就连芦苇也算是稀缺的东西,记得有一年初冬时节,父亲领着我去大山里割芦苇。走啊走,我也记不清翻过了多少山头,钻过了几个山沟,反正是从从天麻麻亮一直走到了太阳正端午,这时候父亲才说到地方了。我们坐在一块大石头旁歇息,父亲从挎包里拿出玉米粑粑馍,我们吃着。对面坡上万木焦枯尽显青灰色,唯独中间那一坨一坨的黄色似乎有无限生机,被山风吹得哗啦啦直响,父亲说那就是山里的野芦苇!这一片芦苇林是有故事的,很早以前有一个河南客家人来此逃荒居住,并培育了这一片芦苇林,后来家乡情况好转,他又搬回老家去了。芦苇的生命力非常强大,处于荒山野岭,几十年来也不曾有人作物管护,它们竟然春生秋枯,繁衍生息,绵延不断,造福人群!
   野生芦苇割回来了,父亲加班加点剥掉皵子划成篾条,编织成席盖子。“腊八”一过年集开了,父亲把席盖子挑到集市上去卖,非常畅销,兜里有钱了就买回自家过年需要的年画、烟酒、糖果之类的东西,当然还有小孩子们用来吹气玩耍的“洋尿泡”。在我幼年时代的记忆中,我们家欢乐幸福的年事就是从父亲卖了席盖以后开始的……
   席盖是手工业兴盛时代的产物,现在的社会进入了工业科技相对发达的新时代,市场上已经很难再见到它的身影了!席盖成了一种堙没在岁月深处的记忆,恰逢腊月忆念联翩,心中感怀万万千千!
   4.蒸馍
   乡村人家蒸馍习惯上用“老酵头”,这是俗称,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酵面。平常每次蒸馍,母亲都要从发面里揪一小蛋出来,放在面瓮里养着;准备蒸年馍的酵头非同一般,一定得用白麦面和玉米面混合的酵面,这样的馍口感不但香甜,而且外观非常瑄白!
   二十八,把面发,大概一个礼拜前就要把酵面取出来掰碎放到酵子盆里,加温水泡上盖严实,为了稳妥起见,最好还是放在灶台比较温暖的地方。从此每天都要给酵面里搅一把小麦白面粉,直到酵水变粘稠了,上面还泛起了一层细细的气泡!酵子发旺了,就可以起面了,面在大盆里盖上湿笼布,大部分人会放在锅里,当然也有些人会放到热炕上,还要蒙上被子!这是一个静静等待的过程,让面在温热的环境中,一点点地饧,慢慢地发酵;一半天时间左右,面的体积就膨胀了几倍,里面布满均匀细密的气泡,这时把面倒在案板上;加食用碱揉匀,再饧一饧,可以说从这以后才算真正地进入了蒸年馍的程序!
   先用刀切一小疙瘩面团,搓成均匀的细条,再用刀“啪啪啪”剁过去,面剂子成了,整齐的摆在蒸笼里。大约有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第一锅小巧玲珑的年馍馍就出锅了,雪白雪白的模样非常可爱,秀色可餐,热气氤氲,甜香扑面,沁人心脾!
   母亲蒸年馍的时候,偶然也蒸花花馍,就是把面剂子切得更小,两个一沓再用筷子狠狠一夹,于是蒸出来的馍就像长了四个瓣瓣的花朵。母亲蒸年馍从来都不怕麻烦,蒸的那油面包子更是一绝!趁着刚提炼了大油的热锅,母亲窊些“黑面”倒进去,再少少地放点食用盐和十三香调料,然后用铲锅匙不停地搅拌,等到锅凉了的时候,熟面也就算焙炒成功了!给熟面里加点儿水搅拌匀称,这就是蒸包子最好的馅料。
   后来我学了厨师,知道人们蒸包子讲究的是皮薄馅足十八褶,虽然母亲蒸的包子远远没有达到食品店生产的标准,但依然让我记忆犹新,常常到了年关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想起来,竟然一瞬间馋涎欲滴,不能自已!
  
   记忆中蒸年馍的情景过去了好多年,如今我已人到中年,母亲亦步履蹒跚。时代换了模样,过年的传统习俗依然没有改变,变化了的只是人们过年的方式和氛围。毕竟现在的社会物阜民丰,只要经济宽裕没有买不来的商品,身边很少有人再去费心劳神蒸年馍了,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去食品加工点预定了雪白雪白的年馍馍!
   ——写在后面的话
  

共 36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乡土气息颇浓的作品,让人阅后颇有回味.作品通过四个章节,张驰有致地叙述了蒸年馍的整个过程.情节描摹细致.且于其中盈益出浓郁的情感色彩,使人感动.文字流畅,语言生动,是篇佳作.值得发表荐阅!谢谢赐稿绿野社团.问好作者.【编辑 醉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125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醉爱        2018-01-23 15:09:11
  作品欣赏了,小编理解不当之处,望不吝指正!问好。
于夜,独品江南暗香的浮动
2 楼        文友:林科        2018-01-23 15:34:07
  谢谢醉爱老师编发,您辛苦了!
3 楼        文友:鹦鹉        2018-01-25 20:24:58
  拜读佳作欣赏,朴实的语言反映了那个特殊的岁月,没有污染,没有农药,纯绿色食品的小麦,真是一种满满的回忆。在林科老师笔下,这种从小麦到吃到嘴里的口感,没有经历过是不会有这样的感觉的。真的钦佩林科老师的文学功底,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种回忆,每一个字符都是心灵的感悟。在文学的道路上,祝福林科老师前程似锦,事业有成。问好林科老师,遥祝冬安。
4 楼        文友:林科        2018-01-25 20:38:34
  鹦鹉老师晚上好,谢谢关注!文学之路虽寂寞,却也充满欢乐,感恩朋友们的一路热情陪伴,深感幸福无限。
5 楼        文友:鹦鹉        2018-01-25 20:59:49
  祝贺林科老师佳作获得精品!值得大家阅读欣赏!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