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春】心貌(散文)
一、
漂亮的外貌让人喜欢,睿智的心貌更是让人喜欢加崇拜,因为心貌就是本质。
但凡是动物,都有自己的喜好与厌恶,即便是猫狗都不列外。人是最高级的动物,所以,人的一切更应该是美丽的,首先从面貌到衣裳,及至到心灵和思想。如果说,漂亮的脸蛋和华丽的衣裳可以是份推荐书的话,那么,一个人圣洁的心灵和行为就应该是一张信用卡,无限额的信用卡,这就是心貌。
一颗平常之心在花开花谢后,看到的风景应该是,生命的再度出发,与再度出发时跌落在心胸的那一缕清香
一个人心智如果健全了,心貌必然美丽,一个小小的动作,或随意的一丢丢,都能疏通灵魂经络,打开文明气质的精神死穴,让社会真正充满阳光,温暖,使快乐持久。
很长时间没有乘坐公交车了,昨天因朋友邀约,由于事先有了安排,在不赶时间的情况下,我选择了乘坐公交车。我上车的那个站台,因为居民比较集中,属于我们这里的闹市公交站。车还未到站,就有不少人侯着了。等了大概十多分钟,公交车来了,大家虽然是蜂拥而上,但在上车的过程中,年轻人还是会主动让着老弱妇孺,看着眼前上车的情景,心情像早晨的阳光,感觉挺温和明亮。
在大家上完车,有序坐好,站稳,公交车正准备启动出发的一刹那。车尾突然传来喊声:“等一下!等一下!还有我!”驾驶员从倒视镜里看了一眼,停住了挂档的手。我正好坐在上车门的车窗边,不经意的看了一眼喊话的人。
一个农民工模样的小伙子,好像才从工地离开赶来,两裤脚沾满还没干透的泥浆,一对黄绿色的胶鞋,鞋面和鞋子边沿沾满泥土。跑到车门边,气喘吁吁,连声道谢,并以很快的速度脱下脚上的两只鞋,在地上连连拍打。他是怕弄脏了公交车的地。
看着他的举动,驾驶员抿着嘴微微笑着,说:“你咋这么爱干净呢?”嘴里这么问着,心里肯定特舒坦。小伙子笑眯眯地,略带腼腆地说:“不是我爱干净,是你们,我怕整脏了你的车,下回你不让我坐了。”
顿时,全车人的表情在一瞬间,像阳光下盛开的花朵。
即使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只要心貌美丽,灵魂依旧有诗意陪伴,像个绅士。
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这句话为以兰喻人的品格,气度,做了最好的注解。这个两脚泥巴的小伙,没有送给众人华丽的语言,更不是显贵名人。但他一个小小的举动,让人感觉芝兰入室之美,熏香满屋。
在一些人的眼里,可能他只是一个干粗活的农民工,贱如细草。但他的行为昭示,即使为草,也是兰草。如今,“兰”这个字,在人们心里已经超越了它本来的植物意义,它涵盖了人的格局与精神。
二、
到达聚会的地方,大家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什么,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心里带着极度的好奇,快步走近人群,原来在传看着一个微信帖,议论的是一个九零后女画师的作品。
她的好多作品我都看过了,是前几天在一个微友的公众号上见识的。最初这些画给我的感觉就是比较独特,有个性。因为从古到今的画家,绝大部分都会把画中人的神,韵,集中表现在人脸上,用五官来体现。比如,女子要画得容貌美丽,男子要画得相貌俊逸。像古诗说的:“燕赵有佳人,美者颜如玉。”还有“美人二八颜如花,”等等。皆是表现美人俊才五官出众,超乎寻常人。
而这个九零后画师的画,无论美丑,男女,老少,通通没有五官。却很吸引人的眼球。
后来慢慢的又去寻了很多这个画师的作品来看,慢慢的越看越有味。她的画作要表现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美,她把每一幅画,每一个人的美都刻进骨子,刻进心。用独特缥缈的一种神韵来凸显。
慢慢揣摩,品尝,便能识出画中这些没有五官表情的人物内心,品德,及至称号。
她画中的美人没有巧笑顾盼,美目生辉的两眼,没有鼻若悬胆,没有樱桃小口。但能从体若游龙,袖如素霓的飘逸中感悟到美人既醉,朱颜酡些的美丽。真是画中有佳人,无脸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魂。
如今,满大街的美女个个模样差不多,只是着装略有差异,春光暴露多少的问题。如今是制造美女的时代,像机器人似的,韩国产或泰国产,产地不同而已。特殊的美女时代,要那张不属于自己的脸何用呢?就像现在很多的旅游景点,把原生态的很多东西改头换面,然后添加一些大同小异的人工雕琢元素,还有原味吗?还是初心吗?
所以,我赞美她的出奇制胜,同时理解她画的美人为什么没有“明眸流盼”,“朱唇皓齿”。她赋予画中人物的情感,灵魂,气韵,皆表现在“玉指素臂”,“细腰雪肤”上了。当然,还有“莲步小袜”,“水袖红妆”等等。这些无脸人是一代智者为寻求初心的产物。模样可以整容,身材也可以雕琢,隆胸垫屁股,心可以花钱装饰吗?气场的格局必定是真实的,无可挑剔。
如果道行可以,便能闻见她画中人物由内到外,散发的灵魂香气,这种香气带着纯天然的体香。不是人工制作出来骗人的香水味。
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外貌美不美我们不能选择,那是母亲十月怀胎辛苦孕育的。可是,心貌的独特美丽,却是可以在后天选择的。图书馆与书店就是心貌的美容店,读书与学习就是不断的修炼与蜕变。书里,与高人对谈;与智者交流。好处多多,乐趣多多,虽累,苦,却很值得。
如果一个人,不思进取,不读书,不学习,那他必定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即使物质生活很充裕。
五官长得标志可以做演员,模特,但必须有功底。貌若天仙可以做公关,参加选美等,但也必须要有功底。到了一定年龄,上帝看你不努力生活,不敬畏生命,会把一切外貌的美丽通通收回。
只要走进图书馆,走进书店,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匮乏与无知,是多么的需要补充营养,是多么的需要修炼自己。
读书的意义在于改变自己一层不变的思维。读书和旅行一样,旅行的意义不是花了多少钱,走了好远,拍了好多照片。旅行的意义是见多识广,改变自己狭隘的思维与看问题的方式。
撇开大的说法,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记得有一次,儿子问我,说:“妈,你的床头一直不缺书,你这么爱看书,到底能背下几本?”这话问得我哑口无言,的确,我一本也背不下来。
但,无论说到古今中外有名的一些书或知名的一些作家,起码我不会一脸茫然,心内会窃窃一喜,告诉自己,我知道。然后可以带着评判的眼光倾听,对方观点的应用对错与否。确定这个人值不值得我尊敬或交往。
交朋友就像男人娶妻,男人娶妻第一选必是要貌美如花,其它次之。交友首先要心貌美丽,其它次之。不需要背下整本的书,因为读书的过程,就是灵魂与心在书中不断洗涤,激活,跳跃的过程。每读完一本书,就会被它带走,等读完回来,发现,心已经与它在一起了。
读完一本书,就是一次灵魂的洗涤,虽说情节与字句会忘记,但它对心的改变是永恒的。比如我们小学读的书,有谁会一字不漏地记得?
其实,不必刻板地记下,只要用心浏览过,记忆就会沉潜,把它们封存在大脑里。于是,那些知识和道理会潜移默化,帮助我们提升思维的高度,脱离庸俗与愚昧。
于是,学过的知识,读过的书,会变成漂亮的衣服,精致的化妆品,让人由内到外,散发灵魂的香气。保护自己不被愚昧吞噬。
即使岁月过去很多年,即使时光的风沙掩没了漂亮的外表,心貌的美丽依然楚楚动人,容光焕发。最后愿每一个人都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