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我为什么只选择写作微型小说?(随笔)
我为什么只选择写作微型小说呢?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小说家族中的成员们。
小说家族,最先入住的是长篇小说。它给人以恢弘、大气的感觉。如它的巅峰之作,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其次是中篇小说;再次就是短篇小说。
而这三种式样的小说出现,无不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有关。
在我的印象中,小说的繁荣或说是文学的繁荣,是在文革结束以后,也就是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最先吹起冲锋号的,就是诗歌。也就是丙辰诗抄,又叫天安门诗抄;其次就是报告文学;再次就是短篇小说。它的代表作,莫过于刘心武的《班主任》,另外就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即卢新华的《伤痕》。
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短篇小说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了。这主要表现在阅读时间上的不允许。因为这时,深圳速度已深入人心,而随之而来的,“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也已提出。这也真正体现了伟人说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文学,日益躲入闺房,成为了深宫怨妇,头上也已没了昔日耀眼的光环。在这种大气候下,有多少期刊杂志关停并转,而作家,再也不是昔日的皇亲国戚,他们也到了为五斗米去弯腰的地步了。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东北的洪峰,竟拿着获奖证书当街叫卖。无独有偶,演员刘晓庆也拿着金鸡、百花的奖杯,在香港叫卖。
文学,已到了生死抉择关头。是坚持?固守?还是适应潮流?痛定思痛,一种并不叫人看好的小说形式,进入寻常百姓家,这就是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所以,看霜老师的八秒九秒短篇小说,也在其列。它的字数,一般在千字以内。
其实,说起来,它也不是什么本国货,严格来说,叫舶来品,它的发源地在美国,创始人叫欧·亨利,代表作为《麦祺的礼物》。
它的特点为:微、新、密、奇。
微,就是篇幅微小;
新,就是立意新颖;
密,就是结构严密;
奇,就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
有人会问,既然都快成老古董了,为何现在倒成了香饽饽?
我说过,这就是时代的需求。
那么,涉及到我个人,又是怎样的一番天地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已做过回答,只是分散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罢了。
我们都知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几乎又到了当年人人要成为诗人的年代,各种体裁的作品,都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这些作者,虽各居天南海北,可在大致上都是相通的。比如我涉足的乡土题材,几乎到了大同小异的地步。要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另辟蹊径。
如何去做呢?只有用语言去取胜了。只有用构思新巧去取胜了。
比如我近几天写的几则小文,如《买银元》《动力》《您能罩我们一辈子?》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如果把这几则写成长文,其情节、细节,就有雷同之感了。
当然,这里还有个写长篇的事例。就是看霜老师近几日写的《关宁铁骑》,就是一种另辟蹊径的搞法。这就是穿越。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昔日的诸多事例。
至于成败,暂且勿论,因为我们玩的就是心跳。
老师们可以看到,我近期的文,字数都未超过一千。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要想耍完十八般武艺,就要招招到位。同样,阅读这样的文,每个字都有其内涵,哪一点放过了,就觉得平淡乏味了。
而这,也在考量一个写手的语言功底,和对诸事万物的凝练功底。
另外,像我们这些仍在讨生活的人,是没有大段时间等着我们去使用,只有在工间休息时写作。试想一下,戴着诸多枷锁跳舞,它能长吗?
其实,在我初涉文坛时,写的就是短篇。姑且不论能发表与否,就是那不间断的誊写,都会让人叫苦连天。而现在,有了既轻松,又过瘾的微型小说文体,我又为什么不去抱上这根粗大腿呢?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说家族又添新丁了,这就是闪小说。
闪小说的创始人叫程思良,字数在六百字以内。
再就是绝句小说,它的字数更短,才二百四十个字。
这两个新文体,我只涉猎过闪小说,绝句小说尚未涉猎。未涉猎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它更考量写手的诸多能力。
而这两个新丁的加入,让我们这些写手,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未尝不是一种福音。
以上这些,就是我为什么只选择写作微型小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