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风】阳峰的色香味(散文)

编辑推荐 【西风】阳峰的色香味(散文)


作者:付尚林 童生,610.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95发表时间:2018-01-25 20:13:39

【西风】阳峰的色香味(散文)
   阳峰是都昌的一个乡名,据说是解放初期取诸于都昌境内最高山峰阳储山峰前后两字。
   说到阳峰,你就不得不先说到山,阳峰境内的那些大小山脉。
   阳储山峰高五百米的南面,几支粗砺的支脉将阳峰分成了三大涧,阳峰大队、黄梅大队、共升大队,各处一涧,水成溪成港逶迤而下,山寨多半背山而起,或临水而立。
   说阳峰人是山里人这一点也不为过,单凭阳峰人的那一份憨朴,你就知道他们和山有多亲和林有多近。
   说阳峰人有几分秀气眉目清秀得象江南女子,这一点你也不会反对。因为他们从祖居开始就是喝那灵秀碧透的山间溪水长大的。山土的灵气和水木清华已渗入阳峰人的灵魂和基因。
   更何况这水源来于最具灵气的一座山,阳储山峰。
   阳储山,这个山名的源来有些说法。最让我感到富有想象和诗意的说法是,这山能储存阳光。附近的山民说,不管什么季节,周围云遮雾绕刮风下雨,而这阳储山总有一处阳光灿烂,原因是阳储山能存阳发光。
   这一说,不管事实有无,但在阳峰人心中已耸立了一个圣山宝地的形象。小时候我便对它神往很久,我父亲便在我少年的梦中注入了许多关于阳储山的神秘元素。
   阳储峰上有一石眼泉,无论山下如何干旱,这石眼泉却永不见沽,泉眼周围的杂草柴藤总是茂盛葱绿。相传古时有一江姓山民上山打柴卖柴为生,他下山的柴总被三汊港一药铺的老板花双倍的价抢购。原来这江姓山民上山打柴有一个习惯,上山从来不带绳索,砍完柴后打捆都是在这石泉眼边割几根树藤。
   药铺的老板买这山民的柴火实际上就是看上了那梱柴的藤。等到这山民知道真相时,奇怪的是他再也找不到那石眼泉了。我父亲说那藤就是现在中药铺里的甘草。小时候村里大人常给自家的孩子谋一指头长的甘草糸在手脖子上吮,味道很甜,据说能生津打积。
   后来又听到更为神奇的传说,那便是阳储山脉下潜伏着一条黑蟒。这黑蟒是铁船精,只要姓舵的来了出现了,这黑蟒便要翻身。又传某年某时有一外地人到了阳峰山里一个村子,山民们询问陌生人姓名,陌生人便戏说自己姓舵,陡然间天色便由晴天白日变成了乌云翻滚,瓢泼大雨倾泻而下。山民们便持棒夹棍追打陌生人,那人知自己惹下了大祸,忙改口自己姓雷。说是天雷打船精,这雨便停了。
   这些故事靠谱不靠谱,我倒无须深究。但这些故事倒透出了这山这水的灵异。
   事实上这山也确与众不同,这山是都昌一笔巨大的财富,许多稀有元素都是在整个中国都是罕有的。这些年县政府招商引商大力开发它也足见其价值,只是在开发的同时,千万别触努了那条巨蟒,不能有了金山丢了绿水青山。
   阳峰的色是绿色,山青水秀。你喜欢的,我们都应珍惜的。
   阳峰的味是朴实的,山里人的憨朴,掏心窝子里的实诚。是这一方山水赋与的,你喜欢的,我也觉得珍爱。
   阳峰还有许多珍爱,阳峰吉阳涧里的紫皮蒜,天下独一无二,有专家说大蒜是杀菌抗癌的宝贝,那紫皮蒜则是宝中至尊,因为有晒,有阳峰那一片山水的灵气。还有阳储峰下的絞股蓝,也是独此一家,就好比庐山峰上的云雾茶,除了天时还有地利人和。
   从阳储峰逶迤而下,南面三大水系成溪成港,养育了三涧朴实而又辛勤的阳峰人,水过港头又入鄱湖汇入长江,终成长江不竭之源,成长江拍岸的一朵浪花。
   阳峰人也沿这水走出了山涧,走出了都昌,走出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成了蓝天碧云下的一颗生机勃勃的草籽,到处生根发芽。
  

共 13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都昌真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阳峰这个充满神奇的地方,更是独具魅力。作者详略地描述了此地的风貌与所处的地里位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捧乡土一份情,一处田野,满腔情怀。作者引用了传奇故事,让读者对此地有了更加奇妙的幻想,也对这里的人们更多了一份敬仰之情!大自然有着神奇的色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栖息之地。从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要热爱自然,呵护自然,利用自然的有利条件,为人服务,让人们走出贫困,走向富裕,走向光明!赏读。感谢作者带来新作!【编辑:海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8-01-25 20:15:28
  付老师写小说就很有创意,写起散文来,也是独具新意。拜读了,编按不一定妥当,请老师海涵!祝老师创作愉快!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2 楼        文友:付尚林        2018-01-25 21:46:14
  先感谢海姑娘百忙中及时编发了这篇短文。
   要说起来我似乎更喜欢写小说,因为小说我可以无边际无拘束地想象。而散文我似乎做不到。
   突然想起了写自己的家,写自己落根的地方,上次也说了这属于突发事件。尝试着写短文写散文,尝试着写都昌我所知道的一些人文。没想到还真写了一点。好吧,我就争取写成一个《走进都昌》糸列。
   感谢有江山文学网这个平台,更感谢有西风这么多文友的相伴和捧场。
   希望这个《走进都昌》糸列能如自己所愿真的能水到成渠,积文成糸列。
3 楼        文友:之中        2018-01-28 17:50:40
  阳峰的色香味溢满纸面,领受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