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诸葛亮与阿斗(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诸葛亮与阿斗(随笔)


作者:柴湿燃 秀才,1800.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78发表时间:2018-01-26 09:44:11

《抱朴子》说曹操“严刑峻法果于杀戮,乃心欲用乎诸葛孔明,孔明自陈不乐出身,武帝谢遣之曰,义不使髙世之士辱于汚君之朝也。”“不乐出身”当然是说假话,东吴重臣张昭曾向孙权推荐诸葛亮,但诸葛亮不愿意留在吴国,于是说了真话:“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但要“尽亮”,就不能“尽”他人,乃至人主本人。要有这个“度”,当然是不容易的,《太平御览》载诸葛孔明语云:“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作低昻。”
   《水经注》等书说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不同意在成都为他立祠,现在刘备墓反而藏在了武侯祠的深处,不能不说刘禪还是有远见的。当时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人也觉得诸葛亮作为臣子,配饗于刘备才合乎礼仪,要建武侯祠的话,也只应该建在他的墓地沔阳。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前出师表》中的名言,但谁都知道他一向自比管仲、乐毅,而且一心寻求“尽亮”的机会,现在说这种言不由衷,看似谦虚的话,本意却是要强调不是我要来,是你们“三顾茅庐”要我来的。目的还是为了“尽亮”。而专权者都需要在理论上设法占领一个似是而非的制高点,以便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地压制不同观点,裹挟大多数无知者。诸葛亮打出的旗帜就是“兴復汉室,攘除奸凶;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但正如《后出师表》所说:“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所以他的北伐,每一次都只能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能够偏安蜀地历来都是因为中原多故,一旦中原安定,也就无法偏安了。而他根本没有刘邦那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到中原一决雌雄的决心,也没有与荆州的关羽相互配合,即便是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相继叛魏来响应汉军,他也不敢离开祁山,去扩大战果。他的目的只是在拖延亡国的时日,不要亡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好。那么魏延出奇兵的主张当然就理所当然地不能被採纳了。
   《管子》说齐僖公让管仲、召忽辅佐二儿子公子纠,鲍叔牙不愿意辅佐不太有希望的三儿子公子小白。管仲却说:“天下不幸降祸加殃于齐,纠虽得立,事将不济。”还是小白“惕而有大虑”,而且非自己“莫容小白”。所以不让鲍叔牙离开小白,于是他和铁桿保公子纠的召忽在一起,就很难说不是卧底了,最后他射了小白那一箭,也就变得很可疑了。管仲相齐桓公小白是充满希望的,诸葛亮却是裹挟著整个蜀国在无望中挣扎。刘备临终,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二人,委任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但军权是“尽亮”的根本,于是诸葛亮马上把军权夺了过来。李严也不笨,每次诸葛亮要他做些什么,他都会提出个人的要求。
   东吴杀了关羽三年后,赵云与众大臣都劝刘备不要去打东吴,诸葛亮却并没有竭力劝阻,结果夷陵之战使刘备好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军事实力损失殆尽,联吴抗魏是早在“隆中对”中就确定的基本国策,但是不让刘备吃点苦头,他能甘心情愿地“尽亮”吗?在任用关系亲密的马謖一事上,他也是有私心的,而有能力的人,或者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人,都有追求完成挑战性任务的成就动机,什么都按照别人的指示干当然是乏味的,所以马謖不按指示办多半是故意的,恐怕多少还是出于他由此而产生的强烈逆反心理。
   专权者往往要搞个人崇拜,不少人都看中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有些人则被他表面的公平所迷惑,但其根本出发点,包括他的事必亲躬,却是出于“尽亮”的自私。至于八阵图之类,则是故弄玄虚,木牛、流马充其量不过是固有工具的稍作改良,不然实用工具不会这么容易消失,出自误解的木牛流马则近乎永动机。
   《三国志》最早提到刘备儿子之事是建安元年(196年),吕布“虏先主妻、子。”建安五年又被曹操“虏先主妻、子。”刘备的这个儿子不是刘禅,因为刘禅建兴元年(223年)即位的时候只有十七岁。长坂坡之战以后,刘备的生活开始渐趋稳定,刘禅六岁前后,刘备进入成都,使刘禅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
   刘禅生于荆州,然后被刘备“弃后及后主”,虽然他们被赵云救了,但刘禅的母亲“甘皇后”不久就死了,他落到了强势的孙夫人手中。《云别传》说先主孙夫人,即孙权的妹妹,“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还差一点把刘禅弄到江东去了。估计刘禅在她那里也没什么乐趣可言,刘备因为工作忙,也不管他。而以后守着他的皇后,则是张飞和夏侯霸从妹所生的“虎女”,而且死了一个又来一个!诸葛亮娶了个丑女做妻子,但他可以另找女人做妾,他写给李严的信中就说:“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不知道有几个妾,但应该是他自己喜欢的,而刘禅虽然还有几个嫔妃,则很可能也是配给的。所以“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而管着他的董允不同意,说:“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蜀汉的政务,也都是诸葛亮事无巨细地一手操办的,他即位的时候就明确了“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实际上他只是个摆设而已,比如那篇著名的《出师表》主要也并不是写给刘禅看的,而是把刘禅做个道具而已,长期处在这样的位置上,刘禅也早就被人摆布得麻木了。
   直到诸葛亮死后,太监黄皓才敢引诱他做点坏事,让他从中寻找到一点乐趣。然而一个人依靠别人的程度越深,他就越得不到自由,无论是过分地依靠诸葛亮,还是依靠黄皓,刘禅注定了一辈子要受人摆布。即便是要想通过努力改变这种处境,因为挡在他前面的那堵墙过于强大,足以令人感到无望。这也是封建社会周期性改朝换代,和宦官、外戚专权的原因。因为能力不够,或者要享乐偷懒就依靠别人,加之懒馋贪又是难以分离的连体婴儿,一旦被人利用,最后就必然要受制于人,弄得不可收拾。
   景元五年(264年)刘禅国破“举家东迁”,被送到洛阳,去享受“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的待遇了。《汉晋春秋》记载:“魏以蜀宫人赐诸将之无妻者”,还有一个李昭仪说:“我不能二三屈辱”而自杀了。同书还记载司马懿“与禅宴,为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有一天司马懿又问他:“颇思蜀否?”他竟然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许这并不是他的违心之言,和在蜀宫里相比,也许来这里被曹魏养起来,因为没了那么多人来对他管头管脚,反而真的更快乐也未可知。偏偏却正要让他说:“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麻木惯了的刘禅果然鹦鹉学舌了一遍,又一次成了众人的笑料。
   活了六十多年的刘禅,直到晋泰始七年(271年)才死去。纪伯伦的诗说:“生命确是黑暗,除非有着热望;所有的热望都是盲目的,除非具有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无用的,除非有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刘禅的悲剧是,他居然几乎什么都没有!
  

共 26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诸葛亮与阿斗,作者的观点颇有新意!对诸葛亮的评价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诸葛亮不出山则已,一出山就要“尽亮”!而对阿斗刘禅的评价,一分为二,他自身实在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而诸葛亮在世或是后来的太监黄皓,刘禅注定了一辈子要受人摆布。即便是要想通过努力改变这种处境,因为挡在他前面的那堵墙过于强大,足以令人感到无望。这也是封建社会周期性改朝换代,和宦官、外戚专权的原因。全篇文字精炼,考据详实,见解独到,新颖别致,耐人品味!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1-26 09:44:55
  全篇文字精炼,考据详实,见解独到,新颖别致,耐人品味!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铁禾        2018-01-26 23:03:49
  有新鲜的见解,读来甚有感觉,好文章,赞起。
铁禾
回复2 楼        文友:柴湿燃        2018-01-27 08:34:24
  问候朋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