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井》的思索

  《井》的思索


作者:猪不戒 举人,558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15发表时间:2008-11-08 10:28:29

还得感谢我们的祖先开掘了井,给子孙后代留下了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生命清泉。
   小巷中的一眼古井,涌渗着街坊纯朴的友谊和温情,也沉淀着传统的历史垢积,还漂浮着生活的黄菜米泔,蜚语流言。
   虽历坎坷艰难,却逢桑榆未晚,红霞漫天,“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徐丽莎,被古井无声地吞噬了,她本不该死去。有价值的人生终被无情地毁灭,这就是悲剧。
   明智的编导并没有生硬地揳入自己的主观意志,甚至连暗示渲染的主题歌也没有,而一如严酷冷静的外科医生,充分利用蒙太奇声画的刀钳,客观地给观众解剖展示这悲剧的病源:“血统论”!阶级斗争造就的错位姻缘;夫权主义的庸俗自私;二十载同床异梦,貌合神离;街坊邻居、同事领导的“好心说合”;与童少山编织的虚幻、迟到的爱情破灭。这一切将她逼到了人生的末路,她终于牺牲在这新旧交替的时代转折点上。
   鲁迅先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为著名影星阮玲玉之死写了《论<人言可畏>》,而在八九十年代依然出现徐丽莎的悲剧。编导者没有简单地用形象去诠释这个“可畏”的主题,而是删除了一些游离的细枝末节,引导人们从历史根源,传统意识和和现实陋习去探寻悲剧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这就使改编后的电影比起小说原著来显得更为深沉,更有批判力度。
   这里的“井”已非井,而是一张阡陌交错的历史的网,徐丽莎生性软弱又生出一种反抗的欲望,就必然坠毁“井”中,这里显然植入了编导自己表达意图的象征。死已成了必然,编导便没有再去展示这恐怖无味的过程,而是在结尾处留一点凄测的美,给人们咀嚼和思索。
   这部影片当时在上映后争议颇烈,舆论哗然,在那种“左”的思潮及其文艺阴影还未完全散逝的年代,那种争议和反对的焦点恰恰在其人性价值和审美意义。
   谁也不希望这样的悲剧还会在生活中上演,喊叫了二十多年要铺设的自来水管,终于要带着时代的气息和血液,哗哗地涌入这市井小巷。这被淘汰了的冷落了的古“井”呢,自然要被填没。

共 7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井非井,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人也非人啊。【编辑邬海波】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空灵如镜        2008-11-08 21:12:47
  个人对井倒是另有看法,其实井是自给自足的象征和代表,古时,天下风起云涌,乱世烽烟,家有粮有水,可闭门揖盗.现在的自来水虽然有大工业的表象,可是实质上是授人以柄.若一天没有了电,这自来水就自来不了,不知那时要死多少人呢?
以后不来了哈
2 楼        文友:焦亮事        2015-09-12 18:08:35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