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清韵】乡村旧事之七(散文)

精品 【清韵】乡村旧事之七(散文) ——摇大鼓的货郎车


作者:张璞 举人,4027.0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57发表时间:2018-01-31 17:09:30
摘要:那摇打鼓、那铁丝货笼,那木制独轮车、那架在独轮两边的荆条筐,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沉沦,不见踪迹;那些当年肩扛背带、手推独轮车的货郎老者,也不再有俯身躬背的重负。 这些民间摇打鼓艺人,勤于街头售货交易、给乡邻百姓带来方便与快乐的老者,一身轻松,云游天外,或醉或醒,早已成为了真正的仙家,融进历史的长河……

【清韵】乡村旧事之七(散文)
   “烂头发、换洋针……烂头发、换洋针”,随着这叫卖的吆喝,紧接着就是“嘣嘣嘣、嘣嘣嘣”摇大鼓的响声。叫卖与打鼓声此起彼伏,结合的非常协调。一架双把上挂着宽宽勒肩带的独轮车,被一位老者慢慢推着,时走时停;推车的老者弓腰叉腿,吃力地缓行,脚步有些蹒跚。车子却平衡前行,吱扭吱扭、慢慢悠悠。
   在喊街声和手摇鼓的妙音相互交替中,不时有女人走到近前,询问针头线脑、发卡牙膏等物品的交换方法,观看摆设在独轮车两个车把后铁丝笼里的件件小微商品。
   每当这时,推车人就眨动着昏花老眼,扫望街面,独轮车便停在街边空闲处。老者从车上随手拿下一个专用马扎,在两车把间放好,稳稳当当坐在上面。之后再指着被铁丝笼关着的小微货架,为问话人介绍商品,随后便开始搭呱价钱或用某种破烂交换的条件。三五成群的孩子则像被勾魂虫吸引,忙从附近跑过来将车子围上,扒着脖子趴在铁丝笼外向内观瞧。里面有针头、线脑、糖球、汽笛、玻璃球、弹弓等神奇诱人的稀罕之物,这铁丝笼内的小商品世界,瞬间成了孩子们眼中的迪士尼乐园……
   记忆中,这街上的摇大鼓声与装有铁丝笼及荆条货筐的独轮车,以及推车老头的叫卖声,活灵活现,依旧在脑海里萦回闪现。那情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间的村头街口,甚是常见。演变为我们那代人小时候凑热闹、开心快乐的心中乐园。
   摇大鼓货郎车,现实已经失传。那手摇鼓的鼓面,似西河大鼓样式,却比那说书的牛皮蒙面鼓小不少,双面匀称,碗口一般大小,竖立着,有尺数长的木质手把,上下侧穿鼓芯,鼓面侧横向对称着两个用线绳穿绑的打鼓球,似带眼的杏核一般。整个摇大鼓就是一个玩具拨浪鼓的放大版。擎举手柄正反方向摇动此鼓,双侧线绳系着的球锤磕击两鼓面,便发出“嘣嘣嘣”的响声,借以招揽生意。有的手摇鼓只剩一边的鼓锤球,依旧被货郎坚持使用;只不过鼓点显得有些稀落,失去双锤打鼓的妙处。个大调皮的孩子,偶尔嬉皮笑脸地从货郎车上捡起摇打鼓,装腔作势地摇上几下,却发不出像样的响声;偶尔被街面上爱管闲事的大人一通呵斥后,只得乖乖交到那卖货郎的手中,失去刚才逞强的威风。可卖货郎无论使用左右哪只手晃动手打鼓,这拨浪鼓都会发出美妙和谐的响声。我无端地觉得,这很像老艺人在街头表演专业打鼓的艺术……
   再说那已经消失的老式独轮手推车,早年间都是木轮轱辘,后来换成胶皮轮。可整个车架都是木制的,中间高起轱辘槽,木栏格打就。左右两边对称放上荆条筐。小个的圆筐一边两只,长型的椭圆大筐左右各一,被牢牢拴在车架两旁。里面是用来兑换小商品的破烂货物:有头发辫子,旧鞋、破布、破塑料、烂衣裳,破铜烂铁、废铝,旧被套、棉衣套、废纸箱子等。荆条筐就是一个分类盛破烂的废品站,里面的东西,再经过摇大鼓的回家后细细分类,堆积后转卖,从中赚些零星小钱。老式木轱辘的独轮车,车架下还挂着一个油香瓶,里面放着一些黏糊糊的老油,内插绑着少许鬃毛的小木棍刷子,用鬃毛刷蘸老油润滑枣木车轴用。这木轮车推动时常常发出“吱扭吱扭”的叫声。
   靠近车把处的铁丝笼货架箱,一米长、两尺宽,高不到二尺;对着推车人的一面是慢坡状的流线型,带一个或两个开口翻盖,用小锁挂住,以防孩子们随便向里面伸手摸东西。铁丝笼底面无孔,其他面是网状结构。四围靠底部网眼细密,不易丢东西,上半部或能进出一颗花生豆。这样既能看清里面,又不会被孩子们捏出里面的小东西。笼子的设计既实用又合理。
   笼中的小商品花样繁多:大小号缝衣针,轴的、逛的黑白线及各色缝衣线,松紧绳、松紧带、上鞋顶针,小孩围嘴、奶瓶奶嘴、兜着布拉吉的塑料小洋娃娃,橡皮筋、气门芯、弹弓架,口哨、糖球、山药干糖,小刀、铅笔、橡皮、苇杆圆珠笔,小书夹、小尺子、铅笔盒、小人书,胶泥印模、气球、麻雀夹,发卡、梳子、蝴蝶结、扎辫子绳,铜耳环、小手镯、假手溜、造假的串珠项链,冰糖、碱面、苏打粉,火柴、火石、打火机,肥皂、香皂、洗衣粉,牙刷、牙膏,汽笛、陀螺、玻璃球……铁丝笼内挤挤挨挨,可谓琳琅满目的“微商”兜售厅,一架小型的流动商品车。令跟随观看的孩子们眼冒亮光,心焦如夏火,恨不得把独轮车据为己有,笼里的小玩意统统拿下,才够惬意爽快,心满意足!
   只一个孩子带头,从家里偷偷拿出一两双不能穿的旧鞋。其他孩子照葫芦画瓢,也从家中拿来废塑料、破铜烂铁等物。大家重新来到货郎车近前,禁不住用小手指点着铁丝笼,挑选笼内自己喜欢的糖球、弹弓、胶泥印模、小人书等。孩子们开始叽叽喳喳,讨价还价,各自满足小小的贪心。之后撒丫子带回家去,或留在原地继续看热闹。也有的孩子回家去耍赖,牵来了自己的家长,便很喜欢地挑拣一两件特别高兴的小东西,家长顺便还挑些大人使用的发卡别针等散碎用品,算是圆了孩子好奇的心愿。之后便回家拿些破烂杂货与货郎进行兑换,做一笔小小的物商交易。也有个别的家长从兜里掏出现钱付给货郎。那时,一般都不直接掏腰包花钱买,破烂换商品,是那个时代首选对付摇大鼓货郎车的好手段。须知,那个年代,农家人没有那么多的钢镚、毛票,更舍不得无故消费在走街串巷的摇大鼓货郎车上。
   那时,到我村前来摇大鼓的货郎车,远处的不多,有几位都是三里五乡的老者。年岁最大的近八十岁,猫腰抖手、颤颤巍巍、哼哼嗨嗨的,老的嘴里只剩三两颗牙了。手中的摇大鼓也不灵了,甩动的鼓音也不响脆,摇几下就算做幌子而已。还有人发现,他上坡时,已经推不动那承载不大的木轱辘独轮车,需等待过路人帮上一把才行。因为他所带的小商品又少又陈旧,价格还贵,很少有人和他做成几次小交易。这样,他车上的筐里就装不上多少换东西的破烂货,后来就不见他再来了。这可能是他在处理最后的存货,年老休业所致。我无端这样猜想而已。
   还有一位五十多岁的摇大鼓卖货郎,给人感觉身体憔悴,貌似病态,也没有推车和摇大鼓的底劲。常常是停车后,坐在自己的马扎子上蔫蔫的,在一个地方呆上好半天才挪走。这人说话都没有底气,推车走路也显得有些吃力。那段时间,还是他顶走了那个年近八十的老者,因为他做买卖比较活气,不认死理,货源也比较充足。但好景不长,不过半年后就不见他的货郎车了。有人说他有病,已经不出家门了。见不到他那架胶皮轱辘的独轮车,很是为他的身体担心,宛如心里有只沉甸甸的铅块吊吊着。我花二分钱买过他的一块胶泥印模,卖别人的价钱是三分。或许是我跟着他的独轮车跑了近半天,两眼一门心思盯着那块小狗卷尾巴的瓦查红泥印版;也可能这块印版已经被碰破了一块边的原因,他情愿把这块胶泥印版拿出来,换走了我手中的二分钱。那二分钢镚,是我赖着母亲要来的,还说要买二分钱的石笔写字用……
   我怀揣着印模,也就是那块胶泥印版。回家后,央求八十岁高龄的猫腰大爷给我挖胶泥。这老人家不仅给我挖来了粘胶泥,让我印了好些模样一致的小泥狗和小伙伴交换,换来了带有孙悟空手持金箍棒、猪八戒腾云驾雾背着大钉耙、唐僧骑着白龙马、沙和尚挑着行李担等泥印模,还在村北大道西边高台边给我挖甜根,却挖来了几个大小不一的细脖扇口、肚身带几道横纹陶土瓦小坛子。有两个破裂了圆形扇面的坛口;有两个完整的,刷干净晒干后,被母亲用来盛土高粱、碎玉米等喂鸡的杂粮。由于家中没人识别这些在土里埋过不知多少辈子的古瓦坛,就当是猫腰大爷从外面捡回来的垃圾破烂,看成了碍眼的没用杂物。后来我高中毕业回家后清理杂物时,见到这些瓦坛有碍家中的洁净,就私自做主,把这些带横纹的瓦查坛子们统统摔碎到门前的大坑里,后来的大坑又被邻户垫成了平地。
   现在从网上找寻这记忆中的陶土瓦查坛子的图片,简介却说那是汉代出土的陶器,无价可估的国宝。哎!这是三十几年前的罪过,悔之晚矣!或许那些瓦查坛子就是国宝,即便留下其中的一只,那就不敢想像它那宝贵的程度了。憨实的猫腰大爷说过这东西有用,别随便乱扔。他年轻时曾在保定城拉过洋车,可能知道这是古董。可退回三十几年前,那年月的乡间,根本没人知道这东西有用,还当碍眼的杂物打碎扔掉,连个碎片也没留……那时的初、高中课本,怎就没有这认识古董的教育课呢!叹惋之余,不禁为自己那时的无知之举深感无限悲哀。要不然……想至此,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散财星,就是因无知而形成罪过的浑人一个。这忏悔的心情早在三十年前就有,因为那件事两年后我就做了教师,后来通过部分文字资料知道了那些坛子可能是有用的古物,国家也开始建立文物识别保护机构,当时就有些懊悔。这出土的瓦坛究竟是何种原因埋于地下不见光日,是不是那片土地下原有早年的住户村庄?准确的挖掘位置究竟在哪?因猫腰大爷已经去世近五十年,这已经无所找出究竟,损坏的东西是不是文物也无据可查。大地是宝藏,有没有财运与福禄那是命运的安排,但属于无知造成的愚昧盲区,这又能怪谁呢?怪自己,自己不知道,不知者不怪;怪时代,那个时代老百姓就知道土里刨食,十年动乱使那时的中学生愚昧无知,不懂历史,我只知道在《社会发展简史》上看到过版印的北京人的头盖骨,其他显示古文物的图画一样没见、一概不知。那时的教育,无言可喻,悲催呀!
   这件往事的风影,源于从货郎车上二分钱买回的一块胶泥印模,源于当年那善心的货郎,他少赚了我一分钱,或者说他一分钱也不见得从我手里赚走,只不过消减了他铁丝网箱里的一份不起眼的沉重。而于我,则造成了那种可叹可纠的过往。那种物质文化瑰宝的失落是不是与摇打鼓的货郎车历史文化氛围有特定的牵连呢?我无从知晓。这冥冥之中的某种巧合,我只知道我的此生在三十年前犯过几次错误,其中那件丢坛子的错误是至关紧要的,撼动了我自己连同家族的命运茂盛之树,但已经不可挽回!人生中有好些事需要自己来定夺,某些定夺的错误会留下永世的叹惋与惆怅,追忆中再不能回到那时的原点。谨记呀!
   见到最后一位在乡村推独轮车的货郎,在七十年代中后期,邻村的老头,当时六十岁左右,头上箍着白羊肚手巾,身板高大结实,手摇鼓打得力度大,韵律讲究,鼓声阵阵,响彻四方;“烂头发、换洋针”的叫卖声也喊得尤为响亮。这老头态度乐观,精神矍铄,底气十足,他一来大半个村子都有感应。他的售货车商品齐全,还带来手套、毛巾、袜子等日用品;吹好的各型各色气球,拴在铁丝网罩外边的立杆上,在阳光照射下异彩纷呈,光鲜耀眼;一些炒花生、炸蚕豆等小食品也填充在货郎车内。随着生产队解散,家庭承包开始,农民的手头不再据拮,那时的货郎车也不再以破烂换物为主,逐步开始用零钱变买现货,他的小生意还是红火过一时。
   据老辈人说,他的父亲就曾经是多年的摇大鼓老货郎;他是门里出身,对这门小生意着实在行。只不过年轻时没人推独轮车串街走巷摇大鼓,这年老的他,推起货郎独轮车、手持摇大鼓,大有初出茅庐之新意。
   他还随身带一件“至宝”,一个能盛四两到半斤的小酒瓶。别人问里面装的啥好酒,这老头就先哀叹一声,打趣地说“醉八仙”!接着还说,“赚多赚少,天天醉枣;不喝白不喝,喝了是赚头。”中午不赶饭时,他用散酒就着花生,蚕豆闷几口,三两酒下肚后就晃晃悠悠自得其乐、自娱仙境了。下午他便腿脚发飘,独轮车顺着晃动的脚步左右摇摆,一溜歪斜踏上回家的归途。有时在别人的怂恿之下,酒瓶里的四两半斤全部报销。他的手推车就开始跟他耍赖,偶尔翻在道边打滚,他还扶不起来;也有时主人随之翻仰或趴在旁边“一枕梦黄粱”。待人发现后被亲戚晚辈扶走,独轮车也吱吱扭扭叫唤着被送回家。
   这是偶然的特殊情况。也有在村外随车子摔倒时,他便放弃车子,爬起来带一身泥土,手持一柄摇大鼓,扭动着脚步歪歪斜斜回村。家人自会求人帮忙,推回那辆歪倒在路边的独轮货郎车。还听说他面对家人的训诫,面带微笑,总说自己喝了一点点。其实这也没办法,对他来说,“三两多点,二两正好;四两超量,半斤撂倒”,酒量小所致。虽酒酣如梦,可卖货的笼子却能够在醉酒时上好小锁。这老头不愧为摇大鼓货郎的嫡传,职业操守很不错,不至于被过路人拿走丝网笼里面的小东西……
   我敢说:他虽然偶尔醉酒,可毕竟不是那种见利忘义、不讲诚信之徒,这老头和善幽默,爱开玩笑,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属于忠于自身职业的小商贩。
   随着八十年代经济繁荣,买卖店铺开始增多,这种穿越历史、历经无数年代,靠赚取点蝇头小利的摇大鼓货郎车,不知不觉中就销声匿迹了。
   这饱蘸中国传统文化艺海之墨的车鼓遗痕,恍若昨日,依稀可辨。多年之后再忆起,仍感到非常亲切;鼓声吆喝,如临耳畔;独轮货笼,如在眼前。那逝去的童年时光快要半个世纪了,自己还没忘记趴在货笼前凑热闹的情景。那摇打鼓、那铁丝货笼,那木制独轮车、那架在独轮两边的荆条筐,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沉沦,不见踪迹;那些当年肩扛背带、手推独轮车的货郎老者,也不再有俯身躬背的重负。
   这些民间摇打鼓艺人,勤于街头售货交易、给乡邻百姓带来方便与快乐的老者,一身轻松,云游天外,或醉或醒,早已成为了真正的仙家,融进历史的长河……
   2018-01-30晚

共 520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货郎鼓,拨浪鼓,手推车,您的文章把人带进历史,让人走进回忆,看到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情景。一个窗口,一个侧面,逼真而又艺术地再现了几十年前的农村社会图景,读来倍感温馨可亲。语言朴实流畅,富于文采。拜读佳作,力推共赏。感谢您赐稿清韵,盼您精彩连连。【编辑:真草隶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203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真草隶篆        2018-01-31 17:52:04
  从一个侧面艺术地再现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图景,角度新。内容丰富,安排处理有条不紊,富匠心。语言精练,朴实,流畅,富文采。拜读,欣赏,喜爱。
   遥祝您吉祥如意,幸福开心!
回复1 楼        文友:张璞        2018-02-01 13:10:37
  感谢真草隶篆编辑老师的精心编辑以及高评!按、评都谬赞拙文了。闲暇时某种灵性的袭来,出现此篇。否则是写不出的。问候编辑老师。
2 楼        文友:项梅        2018-01-31 17:54:28
  也许是一个年代的人,文友故事中的场景是如此的熟悉,又是那么亲切,感谢文友带给我们那时代的大餐,虽不香甜,但也有曾经的快乐。
项梅
回复2 楼        文友:张璞        2018-02-01 13:12:52
  感谢社长登临江山来此留言,谢美言。打发时间而已,请批评指教。
3 楼        文友:老榆树        2018-01-31 20:55:53
  影视剧的年轻编导们应该多收集一些这类文章,以便写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时使用这里提供的细节,避免对历史细节胡编乱造。这类文章的价值远远高于写影视剧本。写家族史的文学青年也用得着这些资料。
回复3 楼        文友:张璞        2018-02-01 13:14:31
  感谢榆老阅读及评论,您老辛苦了。问候老师!
4 楼        文友:真草隶篆        2018-01-31 21:53:16
  真实的艺术,艺术的真实,形象的生活,生动的历史。回忆,搜集,记载,整理,使之成为文艺,很有价值!
回复4 楼        文友:张璞        2018-02-01 13:17:32
  多谢赞誉,写文能有点滴进步就是我们的期盼。望老师多加指点,互相促进!问候编辑老师,您做的嫁衣很美,敬茶致意!
5 楼        文友:如坐春风        2018-02-07 20:51:44
  张老师的文字敲开了我们记忆仓库的大门 那熟悉的叫卖声,那再也不见的玩具,还有儿时的小伙伴都随着时间走远,再也回不来。好亲切,好快乐,好幸福,好伤感。好文,欣赏!
回复5 楼        文友:张璞        2018-02-07 22:11:29
  谢过春风老师赏评,请多指教!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