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有奖金”征文】赞助费(小说)
唐小敏今年小升初,小学毕业升初中。
照说,九年义务教育,从小学入学至初中毕业,本不存在升不升的事儿,拉通说,就是一年级至九年级,白纸黑字,初中课本封面上印的就是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不过,至今政府教育部门的红头文件,依然还是把从六年级到七年级表述为“小升初”,老百姓也就跟着说是小升初了。
别小看这个“升”字,它可是一字千金。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上本市私立的四朵金花学校,每学年单是学费就得支付三万多,初中三个学年,至少得花掉十几万;公立初中,红头文件规定,除文体特长生外,小学毕业生一律按户籍属地划分,摇号获得,为这属地,省重点、市重点中学周边的“学区房”应运而生,房价与年俱涨。
唐小敏的爸爸七年前是海军部队的一名副连职中尉军官,转业到一家央企的基层单位当了个保安队长,妈妈所在企业破产后,经社区居委会介绍,在一家保洁公司做清洁工,年迈的爷爷奶奶患有慢性病,已经没有了劳动能力。老少五口,虽然人和,但收入少,生活相当拮据。
唐小敏上完幼儿园后,妈妈听任校外辅导机构的宣传,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学一年级之前的幼升小銜接班,到六年级结束后的小升初銜接班,这班那班,上个没完,花在这上面的钱,每年都没少于五千元,家里原有的三万多存款几乎归零。
今年,小升初政策如果按去年不变,上私立中学,即使学校假以面谈实为择优进行书面考试,作为小学优等生的唐小敏,是没啥问题的,但即使是考上了,就家庭的经济现状,根本支付不起每年几大万的学费,凭运气参加摇号吧,爸爸妈妈很是心不甘情不愿。
为难之时,唐妈妈小学时的同学钟玲,主动找上门来,说唐小敏户籍所在区最好的公立中学市属二中的张校长是她表哥,愿意帮忙让小敏作为品学兼优的择校生获得入读学位。
钟玲同时告诉唐妈妈,红头文件规定的公立中学除招收文体特长生外,不能招收择校生,更不能收取择校费,是纸上的东西,实际上好多学校都在暗箱操作,不过,择校费收得很少,而且只收一次,同私立学校比起来,成倍的划算。
第二天,钟玲带着唐小敏和她父母,来到二中张校长办公室,小敏红着雅嫩的脸庞,很有礼貌地把她自己撰写的《自我简介》和她小学期间荣膺的奖状、证书以及户口本递到了校长手中。
真是好样的,少先队大队干部、三次区三好、年年校三好、省级市级奖四个,每学期成绩均为A等……看到这些,张校长严肃的脸上开始绽出常人难以察觉的异彩。他慢吞吞地说,我看可以,我可以把这孩子安排进我们的云班。
什么是云班?唐小敏妈妈以前听人说起过云班,但不是很清楚,想当面请教校长。
没等张校长开口,钟玲却抢着作了回答,就是全校最好最好的重点班!
谢谢谢谢,谢谢张校长,谢谢张校长!唐妈妈连声说。
先别谢我。张校长字酙句酌地说,按我们学校的意见,唐小敏同学获得本校学位,要交一万元的费用,如果上云班再多交五千。不过,我得说清楚,这钱不是什么择校费,是对学校的一点赞助。
张校长说罢,貌似不经意地瞟了一眼唐小敏父母的表情。
见唐小敏父母闷不作声,钟玲问,怎么样?老同学。
唐妈妈说,校长,我们是本区户口,能不能……
对的,我刚才看过户口本了。张校长说,你们知道,小升初的工作还没正式开始,我刚才所谈的意见,完全是顾及你们是老同学,算是提前特许吧。这赞助呢,只能说是表示一下,很少一点,而且一定是自愿的,双方自愿。
校长的意思是,如果双方愿意,还要签个协议?
这倒没必要,我们都是成年人,说了就算。
你择校是违规的,签协议自找麻烦。钟玲对着唐妈妈眨了眨眼,说,愿意的话,我们直接到教学处去办手续。
校长……唐妈妈咬了咬嘴唇,在向钟玲抛去一波求援的目光后,不无羞色地说,校长,我们不是不愿意出这笔钱,我们的家境,钟玲是知道的……
那行,你们考虑一下再说吧。张校长说罢,站起身,仿佛要离开办公室。
张校长!站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唐爸爸终于开口了,他按当兵时养成的习惯,掷地有声地表态说,我们愿意!
在教学处,刘主任向他们明确,一周内把一万五千元一次性交到学校后,开校时娃娃直接到校报到上课就是了。过期没交,视为放弃。如果到时候摇号摇进了本校,你们所交的钱全部退还你们。
接下来的几天,下班后唐小敏父母不是急着回家,而是分别去找老战友、老同学,找家门亲戚,求爹爹告奶奶,东借西借,好不容易凑够了这笔钱。
唐爸爸的手握过多年钢枪,当他双手把用报纸包的一万五千元递到教学处刘主任手里时,他发现自己的手居然在发抖。
尽管如此,唐爸爸唐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心里总算踏实了。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小敏经常梦见自己上了二中,可如今真获得了二中的学位,她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她实指望自己能够走运,摇号摇进二中,免得家里欠债。
离开学还有三十来天时,唐小敏突然觉得胸部发闷,咳嗽不止,有时痰里还带有血丝,妈妈在药店给她买了药吃,不见任何好转,身体一天比一天消瘦……在爷爷奶奶的催促下,妈妈把她带到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一检查,肺癌!倾刻间,妈妈觉得天在旋转地在晃……
自转业以来从未麻烦过组织的唐爸爸,在万般无奈之下,为了救孩子,终于把情况向领导作了汇报。企业领导迅即研究决定,除资助他两万元外,借给他医疗费五万元,并号召广大员工开展献爱心活动。
然而,人们的深情厚爱和医护人员的努力终归没留住小敏,就在二中一年级云班的全体新生盼望着未曾见面的唐小敏同学早日康复的日子里,唐小敏却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她走的时候,手里还拿着她看了无数遍的那本宣传册《走进二中》。
一个月后,唐小敏父母到学校商量,希望能退回他们所交的一万五千块钱。
刘主任说,这钱可能退不了,因为是你们自愿给学校的赞助费。
唐妈妈正要同刘主任争论,唐爸爸伸手拉了拉她。他心里清楚,收款收据上写的就是“赞助费”,加之没签任何协议,争也没用。
唐爸爸说,刘主任,如果不是家境贫困,我们今天真不会来说这事。为了救孩子的命,我们已经债台高筑,我们商量一下,一万五千元,能否退一半给我们。
不行不行,我不同意!唐妈妈忽地站了起来,我女儿一天学都没上,凭什么只退一半?赞助,什么赞助?我疯了?
刘主任说,请你冷静一点。孩子没在本校读上一天书,完全是病魔所致,我们对此也很惋惜,也很痛心,说实话,我们一直欢迎和期盼唐小敏同学来上学。
那你的意思,这笔钱你就给吞了?
我吞什么?希望你对自己的言词负责。我拿工资吃饭,是你们自愿交给学校的嘛!
唐妈妈气得脸色发灰,想再说什么,却发现自己没词儿了。
唐爸爸说,孩子她妈不够冷静,请刘主任别在意。她毕竟是孩子的妈,失去女儿之痛还没有完全平息,希望刘主任多理解!
刘主任说,这样吧,唐爸爸,这事我也做不了主,你提出的退一半的要求,我负责向校领导汇报,请校领导定。
那我们什么时候再来?唐妈妈问。
可以不再来,明天上午,你们打个电话来问一下。
刘主任是个说话算话的人,唐小敏父母刚走,他便到张校长办公室作请示汇报。
她把情况说完后,张校长问,你们教学处的意见呢?
校长怎么决定,我们部门就怎么执行。
你个人是个什么意见?
他们的确比较困难,医娃娃还借了不少的债,能不能答应他们的要求,退一半。
赞助款是可以退的吗?张校长喝了口水,笑了笑说,刘主任,你帮我举个实例,有没有?
没有。刘主任回答。
这就对了嘛!
我,我……
有话就说嘛,畅所欲言!
校长,有见于唐小敏已经病故,我们能不能网开一面,适当退他们一部分?
多少?
五千元合适不?校长。
张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是退多退少的问题,哪怕你只退一千呢,给人的感觉就是赞助款也是可以退的,我们今后如何开展工作?再说了,弄不好,他们还会得寸进尺,逼你全退,你咋办?
给他们讲清楚,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才退的,行不?
既然是人道主义,那就全退。张校长说,刘主任你是知道的,这一万五千元,钟玲就已领走了三千元的中介费,就剩那么一万二。我们学校也穷啊!你们部门也希望多发几个奖金吧。如果退的话,你能叫人家把中介费也退出来吗?你刘主任是最清楚的,我们每年招择校生,还是需要人做中介嘛!
好,我按校长的意见答复!
第二天,唐爸爸没让唐妈妈打电话询问,主要是怕她同刘主任吵起来。电话里,刘主任几乎是用记录速度告诉唐爸爸,学校领导坚持认为,赞助款多少都是不能退的。刘主任还说,昨天他所讲的意见,也是按学校领导多年来的意见讲的。
刘主任简短答复后,唐爸爸没说一句话,有气无力地挂了电话。
唐妈妈看到丈夫的样子,火冒三丈,几乎是吼叫着说,我要同他们打官司。
唐妈妈背着丈夫,找到大众律师事务所,含着泪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律师。
律师说,我们可以帮你打这个官司,但胜数不大,或者说没有胜数。首先说,为了孩子能上个好的学校,分个好的班,校方收了你一万五千元的择校费,我相信这是真的,但是,你看啊,你与学校并未签订什么合约,而校方口头上一直说的是赞助费。
不是的,说过!唐妈妈打断了律师的话。
怎么说的?律师问。
说是如果摇号摇进了本校,你们所交的钱全部退还你们。从这句话里面,就可以听出所收我们的钱就是择校费嘛!
这话是谁说的?
教学处刘主任说的,张校长老奸,没说。
刘主任说的时候,除了你们一家三口,还有其他人在场吗?
没有。
你们有录音或者录像吗?
你看看,你现在既无录音录像又无证言,怎么证明人家说了呢?
这……
律师接着说,你交款以后,校方开给你的收款收据上写的也是赞助费。打起官司来,法院只能以事实为依据,而目前最有说服力的依据,就是那张收款收据。你说,这官司咱们能打吗?
唐妈妈相信律师不会乱说,更不会哄她,但她怎么也接受不了,女儿在二中一天学都没上,一万五千元便被活活地吞了。她不禁嚎叫起来,老天爷呀,这是什么世道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