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诗人与诗歌与诺奖与“发人震撼的得奖原因”

精品 诗人与诗歌与诺奖与“发人震撼的得奖原因” ——我看不懂老外,但愿有人能看懂


作者:海天居士 举人,326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55发表时间:2008-11-08 10:39:39

中国古人说得好:诗以言志,歌以抒情。诗歌,诗歌!从来都是诗不离歌,歌不离诗的。但是20世纪是一个文化大碰撞的世纪!瓦解传统经典的创新思想观念不断出现,走入近代,最后是人们把诗歌也异化了。当代诗歌不断走向象征化、感觉主义、和意象化;创作技术更是大量使用了显微、变形、假设、蒙太奇……数字诗在21世纪已经不让人奇怪了!诗人已经想得太深沉,思路幽晦曲意,朦胧艰涩……反过来看,诗人又写得太简单了!干脆作几句口语或随便骂几句娘便是诗了……这些表征都可以看作是城市化下建设的对应内容。亚非的诗歌继续保持着走现实主义的主流,所谓的现实主义是与现代主义相对而言的。现实主义诗歌是指,诗人的诗歌或诗歌的创作效果让人可以直接联系现实关系;反过来说,现代主义诗歌便是指诗人的诗歌或创作效果走向抽象的、思辩的、虚无性的理念内容!一般与现事实无直接联系,只是理想下的光辉。自二战后,诺贝尔奖金下的诗人几乎都是现代主义者。他们获奖的原因是——用诗歌努力去“恢复人类理想”!诗人们试图用诗的力量,复兴人文精神,解除现代科技快速发展带出的异化与解构人性存在,走向物化的压迫。在20世纪,西方已经丧失了它的所有原有价值体系,从哲学到科学到文学都走着“否定之否定”理性的历史潮流,对社会人生的迷茫与怀疑也造成了诗歌走向分析意识与整体综合。诗歌在近代的目的便是“对万物作出分析并被人类分析”。甚至在当代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诗歌,十足荒诞一派。从地理上看,拉美有“神奇与现实结合”的特色;黑非洲诗歌“刚健自然”;阿拉伯民族、印度民族韵体“典雅隽永”;日本“委婉多情”;
   中国呢?以我的观察,应该说“流行歌曲”一度以诗的形式占据了人心繁荣!而现代诗又大多数与歌曲韵律脱节,学老外只学似了形而失神——有那个国人曾有“恢复人类理想”!如此大志?恰恰相反,国人们恨见诗中的理性表述,有如未过门的媳妇羞见公公那样!八十年代里,以汪国真为代表风花雪月派诗人,也曾提出了“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口号!但是这已经变成一个笑话了!要不就是恶婆娘式的唠叨上了政治阶级性,要杀要打的骂不够!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一直来沿袭着原苏联政治体系下的东欧文艺理论创作模式。还有那些作无病呻吟者,伤风弄月者多矣!屈原《离骚》的“香草美人”留传下的理想主义追求精神早不再存,它的婉丽文风和瑰丽文辞却单向遗传作了纯自然主义下的浪漫派,只经营糜烂感情……说过火了!外行!我是外行人!其实就连老外的诗歌艺术,我也是没能看懂!大概是因为我不懂外语的原因,只能找些译文看,而又似乎发觉,许多中国的翻译家并不是诗人。而国诗走向世界也可能遭遇同样的尴尬!老外同样看不懂我们写的诗!这一篇文章希望能找出让我们国文可以与世界文学对接的一些希望……
   1946年,69岁的德语作家和浪漫主义诗人赫尔曼•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的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下面欣赏他的诗歌《写在沙上》——
   世间美好和迷人的事物/都只是一片薄雾/一阵飞雪/因为珍贵而可爱的东西/全都不可能长存:不论云彩、鲜花、肥皂泡/不论焰火和儿童的欢笑/不论镜子里花容月貌/还有无数其它的美妙事物/它们刚刚出现/便已消失/只存在短短的瞬间/仅仅是一缕芳香/一丝微风/懂得这一切/我们多么伤心/而所有恒久固定的东西/我们内心并不珍爱:闪烁冷光的宝石/沉甸甸灿烂的金条/就是那数不清的星星/遥远而陌生地高挂天穹/我们短暂过客无法比拟/它们也不会进入我们内心/不,我们内心所珍爱的/却是趋于凋零的事物/而且常常已濒临灭亡/我们最最心爱的/莫过于音乐的声调/刚一出现便已消失、流逝/像风吹,像水流,像野兽奔走/还缠绕着淡淡感伤/因为不允许它稍作逗留/稍有片刻的停息、休止/一声接着一声/刚刚奏响便已消失/便已经离开/我们的心便是这样/爱流动、爱飞逝、爱生命/爱得宽广而忠贞/绝不喜爱僵死的事物/那固定不变的岩石、星空和珍宝/我们很快便腻烦/风和肥皂泡的灵性/驱使我们永恒变化不停/它们与时间结亲/永不停留/那玫瑰花瓣上的露珠/那一只小鸟的欢乐/那一片亮云的消散/那闪光的白雪、彩虹/那翩翩飞去的蝴蝶/那一阵清脆的笑声/所有和我们一触即逝的东西/才能够让我们体会/欢乐或者痛苦/我们爱和我们相同的东西/我们认识风儿写在沙上的字迹/
   黑塞的诗歌通过个人的心灵变化来表达对自然、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因而被称为“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
   1948年,60岁的英国诗人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原因是:“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下面便欣赏《四重奏》最后一部《小吉丁》中摘录下的诗句——
   1、半是冬天的春天是它自己的季节/永恒地持续着,虽然落日时分一片湿漉漉/……不曾安排在时代的计划里/那里是夏天/难以想象的零度夏天?/如果你从这条路来/挑选你可能会挑选的途径/来自你可能会来的地方/……2、叶子飘零一任城市拂晓时的风/……知道我是自己但同时又是另一个人——/……“奇怪的是我感到的是轻松,但轻松正是惊讶的原因……”/……因为去年的话属于去年的语言/而明年的话等待另外一个声音/……然后傻瓜的赞同隐隐作痛,荣誉成了污点/从错到错,那激怒的灵魂继续向前冲……/3、罪是必须的/但一切将会变好……/5、我们称为开始的经常是结束/作一次结束就是作一次开始/……普通的词/然而精确/毫无俗气/正规的词/意义确凿/但不迂腐/……
   他的诗深受法国象征派诗歌、文艺复兴后期英国剧作家和玄学派诗歌的影响,形象具体准确,思想感情融合,惯用联想和暗示反映怀疑和幻灭的情绪。
   1955年,53岁的冰岛作家哈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他17岁时发表处女作《自然之子》,他继承了冰岛古代史诗的艺术传统,下面欣赏《她就是你的爱》——
   她就是你的爱/凝聚了你的一切渴望和梦想/你用全部智慧为她讴歌吟诵/高唱出对她的深情珍重/我在你心灵深处/找到了含苞吐蕾的真知灼见/所有这一切的象征是最强烈地追求人生和光明/我们坦荡荡地在追求中生活/真理把全世界团结到一起/从变幻莫测的欢悦场面直到快乐得无心犯下过失/
   1956年,75岁的西班牙诗人胡安•拉蒙•希门内斯由于:“西班牙文抒情诗为崇高的心灵与纯净的艺术树立了一个典范”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往事》——
   仿佛金色的流沙/在光的海洋里/悠来荡去/啊,那是往事的回忆/风把那些往事都带走/此刻在那里啊/在那里/在从前住过的地方/在今后要去的住所……(啊,金色的流沙。)无处不在吼/那大海/泛着金光/深奥莫测/阵阵狂风在那里兴起……(啊,那是往事的回忆。)
   他早期作品受法国后期象征主义影响,歌咏的主题多为自然的景色和心灵和孤寂,情调忧郁而哀伤,后期风格开始转向朴素而清新,趋于成熟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自然纯朴,语言隽永,咏景抒怀,浑然一体。
   1957年,56岁的意大利诗人萨尔瓦托雷•夸齐莫多因:“充满古典热情的抒情作品表现现代人生的悲剧”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秋》——
   温柔的秋/我将你紧紧的搂抱/我俯下身/用你清澈的潭水/滋润我的口唇/蓝天、翠谷和树影悄然地隐遁/在坎坷的人生旅途/我与你相偎相依/在你的怀里/我消融,苏生/造化的树上/抖擞地飘落的枯叶/在你的心里/重新获得生命的乳液/
   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他排斥抽象的观念,运用象征、隐喻、联想、创造鲜明的形象,抒情与写景结合,语言凝炼、明净,音韵优美。
   1958年68岁的原苏联俄罗斯作家、诗人帕斯捷尔纳克•鲍利斯•列昂尼德维奇由于:“对现代抒情诗及俄国文学传统有卓越的贡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生性就是如此》——
   我生性就是如此/遇事都要穷本清源/在工作中/在探索道路时/在心灵困惑的瞬间/追寻流逝岁月的实质/追寻那些内在的原因,——/查它的本/挖它的根/一直剥到它核心的核心/时时刻刻抓住/命运和事件的线索/这样去生活、思考、感受/热爱并揭开其中的因果/哦,那怕我能够了解那么一爪半鳞/那我就会写出八行诗/去描写我激情的潜性/写那种无法无天/写罪孽/写逃跑和追逐/写无意中的仓皇/写胳膊和手掌/我就会推算出它的规律/它的始由/并且重写出它名字缩写的第一个字母/我就会用我颤抖的灵魂/把诗行打扮得象花园/菩提树就会开放/整整齐齐像飞行的大雁/我要在诗里带进玫瑰的浓郁/薄荷的清凉/牧场、香蕉、干草堆的气味/还有大雷雨的轰响/从前肖邦就这样创作:他把农庄、公园、丛林和坟地/这些活生生的奇迹/都编进了他自己的练习曲/经过努力得到的胜利/交织着痛苦才喜悦/就像一把强弩上拉紧了的弦/
   由于小说《日瓦戈医生》流露了对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的怀疑和反感而受到国内批判,并被开除出苏联作协,因此作者拒绝领奖。1986年平反,恢复了荣誉。
   1960年,73岁的法国诗人圣琼•佩斯因:“那振羽凌空的气势和丰富多彩的想象将当代升华在幻想之中”。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比绿水更凉爽的女人》——
   “……爱情,爱情,你把我呱呱落地时的叫声提得那么高,以至于它从大海奔向情人!所有海滩上榨干的葡萄,所有肉体上海沬的恩泽,沙子上气泡的歌……致敬,致敬,向神圣的活力致敬!致敬!
   你,贪婪的男人,削光了我的衣服:比站在船舷的船长更为镇静的主人。这么多帆拆掉了,再没有别的女人,只剩下几个被允许的妇女。夏天开启了,它以海为生。我的心向你开启,比绿水更凉爽的女人:甜蜜的种子和液汁,混合牛奶的酸味,热血的盐份,金子和碘,还有铜的味道及其苦涩的成分——整个大海都携带在我的心中,就象是在母亲的骨灰盒里……
   在我身体的沙滩上,生自大海的人躺下了。愿他能直接地用沙底的清泉凉爽他的面孔;愿他能在我的空地上得到欢娱,就像被雄性的蕨刺上花纹的上帝……我的爱,你渴吗?我是你唇上比渴更新鲜的女人。我把脸埋在你手中,就像埋在遇难者的手中,啊!愿你是闷热的夜里凉爽的扁桃和黎明的滋味,是奇异的岸边水果的第一个熟人。
   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比梦更绿的群岛……航海者走下船,到岸边寻找蓝色的水;他们看见——那是退潮——流沙重整过的床铺:乔木状的大海在消逝时,留下了这些蕨类植物洁净的印痕,就像是受刑的大棕榈,泪汪汪躺在缠腰布和散乱的发辫上狂喜的高个女人。
   那是梦的展现。可你,额头笔直、躺在梦幻的现实上的男人,你直接用圆嘴喝着,你知道它阴险的外表:石榴的肉,仙人掌的心,非洲的无花果,亚洲的水果……女人的果实,哦,我的爱,比大海的果实更丰硕:我没有化装,也没有打扮,你从我这儿收到大海夏天的定金……”
   佩斯的诗理智而又激昂,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和对现存社会发展的忧虑;在风格上,他的诗既有史诗的宏伟气势,又有优美迷人的想象和深远深厚的感情,融合法兰西古典诗歌的节律和圣经体自由小节诗的形式为一体,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风格。
   1963年63岁的希腊诗人乔治•塞弗里斯因:“那些优秀的抒情作品不仅强有力地反映了希腊文化的优点,也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刻的共鸣”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忧伤的少女》——
   黄昏时分,你坐在/耐苦的石头上/阴郁的眼神/泄露了你内心的忧伤/心灵在眩晕/啜泣在抗辩/你双唇上那条线/明白无误的在打颤/想到那桩桩往事/使得你泪水涟涟/你像倾斜的船身/复归于满舷/可你心中的痛苦/并没有大声呼喊/而变为给这个世界/一片繁星密布的天/
   他的诗作具有新的抒情手法和传统诗歌相结合的独特风格。
   1971年67岁的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因为他的诗集具有自然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她在一起》——
   正因为时势艰辛,你要等着我/让我们怀着希望去生活/把你纤细的小手给我:让我们去攀登和经受/去感受和突破/我们曾闯过荆棘之地/屈身于石块堆砌成的窝里/我们又重新结成伴侣/正因为岁月漫长/你要等着我:带子一只篮子,你的铁锨/你的衣履/我们现在要做的/不仅仅是为了石竹和丁香/也不是寻找蜜糖:需要用我们的手/去冲刷,去放火/看这险恶的世道是否敢/与这坚定的四只手和四只眼睛挑战/
  

共 11317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现代主义诗歌的变异手法,其晦涩的意象,也许是切合了现代人心灵的空茫无着落的生存状态吧。文章罗列了一系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诗人的诗歌,并作了全面周详的剖析,让我们初步走进了这些诗人的诗歌世界,同时将中国的诗歌作为一个参照物,亦能为彰显本文的主题服务。这篇文章值得诸君细读细品,是一篇大长见识的好文字。【编辑:邬海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木子生火        2009-02-27 11:33:56
  作者的文章及其风格内容.让我欣赏让我学习了!握手问好!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乘胜前进!
2 楼        文友:焦亮事        2015-09-12 18:08:36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