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四季故事】温先生,郑先生(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四季故事】温先生,郑先生(散文)


作者:决决流冰 秀才,2644.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46发表时间:2018-02-02 15:34:29


   一直觉得“先生”是个绝好的称呼,上到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市井盲流,只要不是碍于亲戚辈分,都可以“先生”称,表达内心的尊重。对温先生、郑先生就是这样。和温先生是初次见面,郑先生见过几次,还是十年前。
   因为有人想了解本地中药材种植收购情况,打听到温先生是此中行家,几个人就到他的收购点拜访。他的收购点位于城乡结合部,一个坡岗上。这房子的存在已经有很多年,不知真正的房主属于哪个垮掉的处办企业。一排平房,面对已经废弃的县道,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附属房建造的模样,外走廊,红砖,钢筋并列的窗棂,豆腐块玻璃,一切挺让人怀旧。院子里有上十块大小各异的菜地,种着菊花芯、紫菜苔、大蒜、萝卜、菠菜之类的时令菜,还有两块小鱼池,靠菜地的一块水已经抽干,淤泥亮堂在天底下,发着幽黑的光。另一块浑黄的水中枯荷摇曳。我记得从前这水池是没有荷蓬的,养着鲫鱼、草鱼供人垂钓。我也是因为在这里钓过鱼才和郑先生认识。那是郑先生的鱼池。在菜地的另一侧有一片已硬化的水泥地,约百多平方,几个工人在场上筛着野菊,去伪存真,按不同的等级分类打包。还有一侧角晾晒着收购来的虎杖,褐黄,块茎黏着泥巴。看上去新鲜,有的还冒起了汁水,像眼泪。
   水泥地紧挨着温先生储药的库房,像从前生产队仓库,两个三角形铁支架拱立前后墙之间,当成山墙,再横上檩木。房子比进门那排平房的历史显然年轻,但隐匿不了沧桑,墙壁灰一块黑一块,风穿破的蜘蛛网在旮旯掉着摆,里面堆放着一包包蛇皮袋装的药。温先生说,这全是野菊,四十来吨囤货。我们感到好奇,问这货如何走法。温先生笑了笑,现在老了,再不想外面跑,都是多年的关系,直接放车来。又说,今年野菊开花前遇到了一场雨,丰收,价格比去年贱很多。药草药草,少才是药,多就变成了草。在谈笑中,他那香烟熏黄的牙齿,就像一颗颗野菊苞。
   不知温先生真实的年龄,估摸六十五岁以上,戴着黄褐色毛线织成的老头帽,旧袄子油腻,沾满泥巴土,像是刚从田畈回来,完全一副农村老头打扮。但温先生的经历其实光鲜得很,终生与中药打交道,是业界供认的真正的行家,早年还干过本地中药材公司的老大。后来,作为集体的中药材公司被市场冲击,他单飞,独个儿遨游,凭借中药收购辨识方面的经验和人脉,活儿做的风生水起。温先生没有讲每年药材收购的吞吐量,但他说了,单是堆在屋里那四十多吨的野菊,就是百多万底垫资金。他今年已经收购了野菊上百吨。人不可貌相,对温先生特别合适。
   坐在温先生房门外走廊前,大家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带头大哥说明此行来意,温先生打开话夹子,从本地中药材分布、种植、收购、品质,哪些药在山区,哪些在平地,哪些在丘陵,甚至海拔多少,现在各乡镇种植收购情况,娓娓道来,完全不需要草稿。后来,温先生怕自己说的不全面,又喊来郑先生。郑先生七十多了,块头大,浑厚。岁月也没有放过他,比十年前老苍多了,鬓角飘着白丝,但仍有一股英气。他年轻时一定是美男子。他们曾经是同事。郑先生六十年代毕业于成都一所中药专门学校,算是正儿巴经的科班学生,几十年浸淫,成为中药种植、鉴别和质量管理的行家。在中药材公司繁荣的时候,当过业务副经理,也是多年的中药知识的培训老师。他培训出的学生多半已经退休。后来,他研究中药菌种,获得成功,专门为本地人提供菌苗。他的夫人比他年轻,一口四川话,再问,和苏东坡是老乡。郑先生同样不可貌相。
   郑先生望了我一眼,说,面熟。我说,是的,曾经打过交道,但不是因为药。郑先生也是一本活历史,他对鼎盛时期的中药材种植记忆犹新,还补充了本地几十年来进行的几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据他说,最后一次(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药资源普查,由中药材公司主要负责,当时采集了很多标本,堆了一房,全用上好的台纸、拷贝纸保护着,也编了普查目录资料,但时过境迁,这些东西现在都毁坏了。当年花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后来行业改革,各顾各,大家一心一意去赚钱,就没有人当回事,想来有些可惜。但可惜归可惜,要是真留下来,恐怕也是鸡肋。
   在一片唏嘘中,温先生和郑先生为我们上了一堂本地中药材历史和现实的课。
   总结温先生和郑先生的一席谈,得到的结论是:现在中药种植、收购,除了菊花等仅有几个品种,其它基本属于无政府状态;贵重野生中药资源采摘无序,走向枯竭,本地的道地药材,如麻荆芥,因为不赚钱而品种绝;国家把中药材当农副产品管理,药农种药也像种庄稼,化肥、农药,两不缺;野生中药,认识的人少,采摘的更少,抵不上工夫钱。干这活的几乎都是老人;中药规模化种植,科学管理是趋势;真中医少。关注中药资源的更少。中医亡于中药不完全扯淡,但还有些时日……
   这些结论其实不找温先生和郑先生我们也清楚,找了,无非多一次惴惴不安,重新证明结论的正确。这一天气温低,和温先生、郑先生聊了一个多小时,太阳始终没照到门前,我们冷得发抖。说的差不多,几个人起身很客气地告辞。来时仿佛带着某个目的,走时想想,一切毫无意义。
   那晚,我坐在电影院看《芳华》,面对再也回不了的人生禁不住感慨,在国家宏大叙事面前,我们只不过是一粒粒被碾碎的尘沙,无论如何坚韧和刚毅,毫无招架之力。想想中医中药,自1916年余云岫先生《灵素商兑》出来后,百年来屡次被质疑、被审视、被验证,一轮一轮的风潮,让“科学”把“不科学”改造得面目全非。此外,单看中医这个群体,它的衰落也是迟早的事。圈子中多少人早失掉了自信。没有自信,要想继承和光大,嘿嘿,徒增怆然。
    
   (作于2017年12月31日夜)
  

共 22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围绕着温先生和郑先生展开了自古以来博大精深的中医中药,通过作者细致的描述,让大家对中药有了一定的认识,不禁感叹中草药知识的深入和广泛。遗憾的是像温先生和郑先生这样精通中药材的专家,现在越来越少了。曾名扬中外的中医,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西医的逐渐扩大,在时代的变革下,中医渐渐衰落。特别是文末作者的一番感叹,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惋惜和落寞之情。此文也传递了作者的心声:希望老祖宗传承的中医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不要埋没在历史的浪潮里。一篇令人感叹的佳作,倾情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2-02 15:39:34
  温先生和郑先生的形象非常具有代表性,可是在今天这个社会,这样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少了。难道博大精深的中医就这样衰落?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2-02 15:42:27
  中医有中医的文化,老祖宗传承的中医精髓,渐渐消失,这又谈何继承和发扬光大?令人深思的文章,拜读学习了。祝老师创作愉快,也感谢老师为大家带来精彩的佳作。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