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有奖金”征文】有一种精神,叫天福山(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有奖金”征文】有一种精神,叫天福山(散文)


作者:云上云上 布衣,454.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59发表时间:2018-02-03 10:30:29
摘要:他们宁死不屈,宁折不弯的英雄气慨和忠义勇敢的家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胶东儿女投身于抗日烽火和解放战争中,长期的革命战斗形成了一种“为强我中华奋斗不息、为抗日救国不惜牺牲、在艰难逆境中勇于奋进”的“天福山”精神,这种精神犹如一座丰碑巍然矗立。

【荷塘“有奖金”征文】有一种精神,叫天福山(散文) 距离文登县城20公里处,有一座环境清幽雅静的山,因自古有着“天赐福地”的称号,故名天福山。天福山,不仅以风光秀美,景色怡人而著称,更因为80年前这里曾举行威震胶东的天福山起义而闻名天下。
   天福山,是胶东的革命摇篮,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山上建有天福山起义纪念馆,馆内珍藏着天福山起义的珍贵文物,革命烈士事迹、图片、遗物等等。纪念馆的东面是天福山起义纪念塔,纪念塔上刻着毛主席手书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郭沫若先生手书“天福山起义纪念塔”。纪念塔东是老将军张玉华墓地,起义竖旗遗址以及中共胶东特委临时会址,会址为五间茅屋,院内有一棵1863年种植的白梨树,百年古树阅尽沧桑,虽经电闪雷劈,至今仍然枝繁叶茂,9米高的身姿傲然挺立于这片神奇的热土上,见证了当年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天福山起义。
   1935年11月29日,中共胶东特委在昆嵛山领导了“一一四武装暴动”,指挥部设在昆嵛山无染寺。由张连珠、程伦担任正、副总指挥,队伍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参加人数达300多人,暴动队伍所到之处,打击地主,分财分粮,民众无不拍手称快,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极大恐慌,韩复榘命令国民党军第八十一师不惜一切代价进行镇压。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一一四武装暴动”最后以失败告终,张连珠、程伦、曹云章等胶东特委主要领导成员英勇牺牲,特委的几个秘密联络站也被查封。传奇英雄于得水带领暴动幸存人员,组成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北方沿海唯一的一支红军武装——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以昆嵛山为大本营疗伤、练武、扰敌,为胶东革命保存了一支宝贵的火种。
   1936年1月,理琪来到胶东,恢复遭受重创的胶东党组织。1937年11月,理琪根据省委的指示,重新成立中共胶东特委,理琪任特委书记,吕志恒任副书记。1937年12月24日在天福山举行抗日武装起义,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骨干组建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日的第一枪。“三军”在胶东特委领导下奇袭牟平城,血战雷神庙,极大地鼓舞了胶东人民的抗日热情。在天福山起义和雷神庙战斗的影响下,我党又组织了一批抗日武装起义,革命的浪潮迅速燃遍了胶东大地,各地抗日武装起义风起云涌,势如破竹,沉重打击了敌人,成为中国地方抗日战场上的一支劲旅。这支军队如燎原之火,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从仅有80余人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到解放战争成长壮大为第27、31、32、41四个军,涌现出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塔山英雄团、南京路上好八连等英雄团体。
   在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内,听着讲解员动情的讲述,仔细阅读着墙壁上镶嵌着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宣传刊版,我的内心经历着一场红色革命教育的洗礼,心灵也瞬间得到了彻底的净化。英勇善战的胶东儿女,在胶东特委的领导下,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胶东第三届特委总指挥张连珠,“一一四”暴动后不幸被捕入狱,同志们要营救他,可是他却坚决不肯,并对送行的同志们说:“组织的生命比我的生命更重要,我坚信中国革命会有光明的前程,我以党组织负责人的身份要求大家,不要做无畏的牺牲,保存力量,迎接革命新高潮。”1935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清晨,年仅31岁的张连珠在文登城西关门外英勇就义,临刑前他慷慨陈词,不仅群众们泪流满面,刽子手们也心惊胆颤,他的头颅被挂着文登城西门的竹竿上,尸首一直没有找到,至今烟台英灵山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内张连珠墓还是空的……
   胶东第四届特委书记理琪,1938年2月指挥三军攻占牟平县城,随即率领部队在雷神庙同敌人展开近10个小时激烈战斗,打退数倍与己的敌人,并击落了一架敌机,终于突出重围,不幸的是理琪同志却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年仅30岁。理琪牺牲后,组织和群众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文登崔家口村,后来移至烟台英灵山胶东革命烈士陵园。为了表达对英雄的敬重与敬仰,人们自发地用自己的肩膀把灵柩抬到英灵山上。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内陈列着当年战斗中击落的敌机残骸,理琪烈士在文登崔家口的墓碑。1962年郭沫若为理琪题诗一首:“天福英雄是理琪,献身革命国忘私。当年猛打雷神庙,今日高标宿星旗。万代东风吹海隅,一方化雨仰宗师。文登多少佳儿女,接力还须步伐齐。”
   昆嵛英雄于得水,是《苦菜花》中团长于得海、《山菊花》中于震海的原型。妻子吕凤斯,是威震敌胆的胶东独一无二的女营长,《山菊花》中“桃子”的原型。于得水为革命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多次身负重伤。在昆嵛山山洞里,让战友用剃须刀割开伤口,取出子弹,再现了当年关公刮骨疗伤的场景。去世时,留给女儿的遗嘱是“希望能搬回老家,和我的老战友理琪、张连珠埋在一起,我一定要和他们在一起。”
   昆嵛山红军游击队骨干队员刘福考,在汪疃的一次战斗中遭敌伏击,腰部中弹负伤。在掩护游击小分队突围时,他又连中两弹,肠子流了出来。他仍继续战斗,最后子弹打光。为了不当俘虏,枪不落在敌人手里,他一手捂住流出肠子的伤口,另一只手用力扒土埋藏枪支,然后拖着重伤的身躯,艰难地向村中爬去。群众发现后,将他背回家。由于伤势太重,怕天亮后敌人前来搜查,他恳求父亲刘明达说:“反正我是活不成了,你快用绳子把我勒死,我决不当俘虏,我死后,你把枪支挖出来交给王亮……”刘明达老人不忍心,将儿子背到祖茔地,给儿子拴好绳子,悲痛地离开茔地。当敌人找到他时,他已自缢而死,敌人竟残酷地将他的头割下来,拿到汪疃集悬首示众。
   天福山起义领导者之一,老将军张玉华戎马半生,功勋卓著。离休后投身慈善事业,30多年来捐款近百万元,捐赠大米近20万斤。老将军一生简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曾多次深情地说自己心中有三个妈妈,“第一个妈妈是生母,第二个妈妈是民母,人民是养育我的妈妈,第三个妈妈是党,要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老将军逝世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为文登文昌小学捐款十万元。留下遗嘱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要花圈、花篮,不要骨灰盒,骨灰洒在了天福山起义纪念碑东侧那片他成长并浴血奋战的土地上,一棵茂盛的松柏正茁壮生长。
   斯人已逝,英灵永存!聆听着先烈的英雄事迹,再也止不住的眼泪悄悄地流淌……
   走在英雄们曾走过的路上,我不由得感慨万分。革命先烈们不仅仅用自己的热血和身躯,更是以一种英勇无私的大无畏精神,为追求真理与解放甘愿付出宝贵生命的高尚情操开辟了一条希望之路。他们宁死不屈、宁折不弯的英雄气慨和忠义勇敢的家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胶东儿女投身于抗日烽火和解放战争中,长期的革命战斗形成了一种“为强我中华奋斗不息、为抗日救国不惜牺牲、在艰难逆境中勇于奋进”的“天福山”精神,这种精神犹如一座丰碑巍然矗立。正如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内大屏幕上迟浩田上将所说“胶东半岛第一面红旗就是在天福山竖起来的。我们这一批人,都是在天福山精神的感召下,在这个红旗飘扬的时代进行教育的……我们国家能够实现伟大复兴,就是靠着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天福山精神、徂徕山精神,这些精神铸造了一代又一代接班人。”
   2017年12月24日,是天福山起义80周年纪念日。尽管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与硝烟早已离我们远去,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但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也不会忘记!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弘扬烈士精神,在工作岗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才能无愧于眼前这座英雄的山,无愧于脚下这片神圣的土地!
   天福山精神常在,天福山丰碑永存!

共 30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一次难忘的红色之旅。天福山,是胶东革命的摇篮,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者按游览的顺序,参观了纪念馆,回忆了那场波澜壮阔的起义过程。1935年,中共胶东特委领导了四武装暴动。打地主,分粮食,百姓拍手称赞。虽然遭受了重创,但成立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却保存了下来。不断地发展壮大,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团体。随着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述,参观者内心受到了洗礼,为这些英雄事迹所感动。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跃然于脑海里。斯人已逝,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却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像一座丰碑,永远地矗立在人们心中,成为鼓舞人们前行的的精神力量。牢记历史,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这篇文章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有力,回顾历史,面向未来,情感炽热,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无比敬仰之情和将英雄的精神发扬光大的决心。精彩美文,倾情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8-02-03 10:35:13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革命的精神不能忘,革命的传统不能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是我们的责任。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1 楼        文友:云上云上        2018-02-05 11:53:26
  感谢阿巧老师的精彩编按,辛苦了,云上敬茶!
2 楼        文友:阿巧        2018-02-03 10:42:08
  这篇文章语言激昂,给人以力量,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天福山精神不灭,英雄们浩气长存!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云上云上        2018-02-05 11:54:27
  感谢阿巧老师......
3 楼        文友:阿巧        2018-02-03 10:47:32
  精神力量不可估量。在革命者面前,一切困难都不是困难,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过不去的坎。向英雄们学习,向英雄们致敬!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云上云上        2018-02-05 11:55:30
  是的,天福精神常在,天福丰碑永存。
4 楼        文友:言农        2018-02-03 11:43:17
  天福山因为风景秀丽而闻名,因为革命起义而著名,因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而载入吏册!作者的文字里似有一股熊熊燃烧的火,把当时天福山的丰功佳绩和革命斗争形势写出绘声绘色。激励着人的斗志,想想当初革命的艰难险阻和英雄壮举,无不令人景仰!作者的文字具有感染力,激励着我们珍惜现在,敬仰先辈的热血。作为我们后代,唯有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或奉献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无愧于先烈,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当初如天福山起义的革命将士那种牺牲和付出。作者语言凝炼,过渡自然,前尾呼应,文采飞扬。题目是否就叫《天福山精神》?祝云上老师更多精彩
回复4 楼        文友:云上云上        2018-02-05 11:56:47
  谢谢言农老师的阅读与精彩点评,还望您多提宝贵意见,预祝您新春快乐,吉祥安康!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2-03 18:04:38
  红色之旅,荡涤心灵。走进天福山,走进一种精神。作者采用总分法描写了天福山,生动再现了血与火的辉煌岁月。文字铿锵有力,饱含激情,重温历史,热血沸腾,战火与硝烟已成为历史,无数先辈用生命耸立起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回顾历史,珍惜和平,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回复5 楼        文友:云上云上        2018-02-05 11:58:19
  感谢红叶老师阅读及精彩点评,春节在即,遥祝您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