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四季的故事】仁:舟山历史文化的核心元素(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四季的故事】仁:舟山历史文化的核心元素(杂文随笔)


作者:心梦王水 举人,3357.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46发表时间:2018-02-09 13:36:18


   仁:舟山历史文化的核心元素
  
   当我们紧随时代潮流,面对海上新丝路的机遇,心怀建设海上花园城市的梦图,启航之间,我们更需要舟山历史文化优性元素的奠基。
   对于舟山的历史文化,海洋文化,我们进行了多年的努力发掘和研究,山径已辟出,景象数在目。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笔者以为,仁是舟山历史文化的核心元素,而对之的体认和发掘,却还没有不够深入和到位。
   舟山是海洋群岛之地,故而舟山的历史文化应该是一种输入性的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的文化,在这种结合中,仁,即有舟山本土文化的特色,更有输入文化的因子,是舟山历史文化中最值得倡导的内容。
  
   一、徐偃王行仁避居舟山
   白泉和衢山新石器时期文化虽然是舟山最早的文化,但那应该还是原始性文化,在此不作陈说,那么最早的进入舟山的历史事件,就是徐偃王行仁避居舟山。
   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诞,西周时,徐国的国君。徐国,可以说是一个与夏、商、周三朝同时代的延续了一千六百年的文明古国。相关史料证明徐国是周王朝时期第一个名正言顺的霸主,且比“春秋五霸”的兴起要早得多。徐国经历了44代君王,徐偃王是第33代国君。当时徐偃王处于西周的中晚期,是周穆王为天子的时候。但是他继承前辈仁义之行,并且进一步发扬光大,取得了很大成就。西汉刘向的《说苑》记载,徐偃王好仁义,“诸侯三十六国尽服矣”。《北宋徐氏谱》则记载说:“四方诸侯之争讼者,不至周而至徐。”这是说,诸侯有了争执,不是去找周天子裁断,而是找徐国国君评理。可见当时徐国的声誉和威望。
   因为徐偃王的“仁政”,给下层人民带来了希望,却也使上层集团感到恐慌。周穆王巡视各国,听闻徐君威德日远,很不高兴。于是穆王决定联楚灭徐,派了王孙厉为使者赶往楚国行令。清代徐时栋《徐偃王志》记载了王孙厉与楚国国君一段对话:“王孙厉谓楚子曰:‘汉东诸侯三十六国,胥服徐矣,不伐,楚必事徐。’楚子曰:“‘偃王有道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臣闻大之伐小,强之伐弱,犹石之投卵也,犹大鱼之吞小鱼也,犹虎之啖豚也,又何疑焉!且夫文不达德,武不任力,乱莫大焉。’楚子曰:‘善。’”这个王孙厉听说楚国国君认为徐偃王仁义,不应该攻打时,就说出:我听说这世上,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就像石头砸鸡蛋一样容易,就像大鱼吃小鱼,老虎吃肥猪一样天经地义,有什么好犹豫的?于是楚国出兵了。
   徐偃王听到周、楚联军奉周天子令伐徐的消息后,说:“圣人不可杀人以呈己欲,君子不处危邦,楚患者,诞一人而已,我去,则刀兵可息。”说罢,徐偃王离国而去。晋代郦道元《水经注》、《辞源》、唐代韩愈《徐偃王庙碑》等记载:“徐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百姓随者万余家”,“偃王爱民不斗,遂为楚败”。徐偃王的败逃,是从仁义的角度考虑的。因为在徐偃王看来,不因我危及国家,危及百姓,为仁义才是最重要。周天子不理解他而发兵来进攻,可他还要仁义。他离走,既可避免战争。避免生灵涂炭,也可给天子一个理解的视角。而周穆王后来也确有所理解,让徐偃王的儿子仍主政徐国。徐偃王死后,周穆王还下诏敕封徐偃王,称偃王“好行仁义”,对“上国力尽忠谟”,“生为忠良之臣”。足见徐偃王的远识,仁心终会让人明智的。
   据《徐偃王志》记载,徐偃王退至东山后,由于楚军追击不舍,造舟由黄河而入海,到达越地,辗转到了宁波一带,最后定居在舟山群岛上。现在定海临城的金鸡山原名金旗山,附近鼓吹峰,据说徐偃王曾在此练兵演习。今天的“陈岙”,原名“阵岙”,是“布阵列战处”。舟山的城隍头,应该有徐偃王宅;在舟山群岛上,有许多偃王庙,岛上的好多地名,以“泗州”两字命名的,都与徐偃王有关,因徐偃王故都是泗州。《宝庆四明志》说:“翁山,一名翁洲,县东三十里,徐偃王所居也。今城址犹存。”《宝庆四明志》是南宋时一部内容详备,叙述谨严,并附有图,为后来修志者提供史实根据的地方志。我们也可以推想。徐偃王在舟山去世,而周穆王也认识了偃王行仁本色,于世徐偃王叶落归根,归葬了故里。
   以仁著称的徐偃王,来到了舟山,他把仁义带到了舟山,与舟山的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为舟山历史文化中的“仁”元素奠定了厚重的基色。
  
   二、“仁”的意蕴丰富多彩
  
   “仁”的意思,现在比较常用简单的解释是:仁,从人从二;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
   而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史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庞朴先生对出土的竹简进行考证后证明,古“仁”字从尸从二。尸是指尸方,尸方是山东沿海一带到江苏苏北一带的民族,也称作夷,夷是尸口语发音,后来史书和文章就用夷代了尸。再后来,东方的少数民族均称东夷。查看《说文》,也有“古文仁或从尸”之注。庞朴说:“尸就是夷,居住在尸方的人有一种美德,这种美德就被称作仁。”
   徐偃王辞王离国时,有数万百姓愿随他而去。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百姓随君王而行的大撤退。虽然由于楚军的追击,沿路分散了一些跟随民众,到舟山时没有这么多人;但是百姓跟随,既是徐偃王对民仁爱的结果,也是民众怀有的那种忠贞和忠信的“仁”性素质的体现。他们到了舟山,很快融入舟山的环境,与先前的舟山人融合,与舟山的自然环境合,互相包容,和谐相处。这种忍让、包容和融合的过程,正是“仁”落地生根的过程。1982年,在金鸡村徐家墩发现了东周遗址,在城隍头村毛家鸟墩发现了战国遗址,可以推想,徐偃王族众后人在这里延续发展是繁盛久长的。很有可能徐偃王那时的简陋城寨,后来进行了修筑改建,于是就有了东周的城墙遗址。
   据有关资料论述,徐国“仁”对吴越地区也有很大影响。这是否跟徐偃王辗转在吴越很多地方生活有关,无法考证。但是春秋时代的吴越之争,也有着仁的光点。而且,也在舟山注入了双方不“绝杀”的一丝仁意。吴越战争时,先是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一带打败越军,一举拿下当时被称为“甬东”的舟山。夫差打败越国,并没有进行绝杀,在惩罚后,越作为臣服国后,夫差还是以礼相待。在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兴师十万伐齐时,当面臣服的勾践曾派了三千越兵冲锋在前,大胜。吴王夫差就赠句甬之地为报酬给越国,使舟山这方土地又归属了越国。正是一丝仁意的体现。而后来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的勾践,乘着夫差北伐、吴国空虚的良机,一举灭吴国。越王勾践也没有绝杀夫差,而是赐夫差甬东“三百家”。舟山又一次成了仁的平台。只是夫差先是不愿蒙羞前往,选择了自杀。但据民间传说,夫差自杀未成,忍辱屈居舟山岛,临城地区就是当年的“吴王夫差谪居地”。舟山遗留着一些关于他的民间故事和老地名,如临城地区的吴家山下、吴榭等地名,应该是一种历史的回应,是一丝仁意的留念。
   在徐偃王去世四五百年后,诞生了孔子。孔子时代,他所生活的都城里,礼崩乐坏了,而“夷”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传统风俗。所以“子(孔子)欲居九夷。”(《论语》),他要“礼失而求诸野。”可见,孔子提出的道德标准的“仁”,源自于九夷民族。徐国正是东夷民族之一,为西周时东夷民族中最大的国家,处于东夷民族的盟主地位。徐国的“仁”彩缤纷,源远流长,仁心,仁爱,仁慈,是仁,而守信,忠贞,忍让,包容,不绝杀……都是仁的具体体现。好学的孔子,闻知徐偃王仁事,予以高度的评价。而战国时的大儒荀子在《非相篇》中,称徐偃王“乃冠于仲尼、周公、皋陶、闳夭、傅说、伊尹、禹、汤、尧、舜。”而倡导“仁义”的孔子,终于把东夷人(古徐为东夷一支)的“仁”,进行整合提升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意是丰富多彩、生动具体的。
  
   三、仁政是舟山建制后的主流管理
   当“仁”成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政便是儒家推行的治理纲要和措施。舟山县治建制以来,载入舟山史册,或是为人们流传赞颂的官吏,都留下了仁政的印记,散发着仁的文化气息。
   舟山设立县治是唐朝开元年间的事。那正是唐朝的全盛时期,738年3月就任鄮县的王叔通,在对鄮县各地走访后,向浙东采访使齐澣齐澣提交了要求析越州分设明州、置翁山县的报告。齐澣根据自己的考察认为王叔通的方案可行,便上奏朝廷。738年7月23日,朝廷批准置翁山县的奏请。王叔通又自告奋勇,放弃了大县治的优越生活,到海岛边远地区来做小小的翁山县首任县令。这位没有官架子的父母官,在这穷乡僻壤从头开始,为翁山县的发展,为百姓的生活操劳,可谓仁性在怀。
   771年(唐大历六年)因义军袁晁一度占领翁山,翁山县因此被撤销。舟山群岛成鄞州管治。但舟山是全国重要海盐产区之一,朝廷就派遣盐官来管理“盐”务。1049年,仕途刚刚有点起色的宋代大词人柳永,从繁华的京城开封,到舟山来任小小盐场总监。柳永看着盐民的艰辛劳作,听着盐民字字血声声泪的诉说,他心中的激浪奔涌,一种“文人”的恻隐感,一种“士人”的使命感,一种“官任”的责任感,一种“词人”的正义感,让他在关心民众的同时,激越起为民请命的豪壮,于是一首留存古今的《煮海歌》诞生了。诗歌描述盐民的艰辛苦难的晒盐景象和受尽欺诈压迫的非人生活,最后呐喊道:“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余财罢盐铁。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这诗中流动着他为民生焦虑,融民情于心的血液,满怀“仁爱”之心,请求“皇仁”降临,让盐民过上被称为“圣朝”的夏商周时代的生活。他的仁心慈怀和《煮海歌》的仁志,让他深深地刻录在舟山历史上,成为舟山历史文化的一点光亮。
   我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20多岁为鄞县知县时,就来过属地舟山调研,写了七律《收盐》,描写的海岛民众晒盐的艰辛,最后一联为“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毫”。慷慨陈词,为民请命,显示着他的仁心善性。1073年,时为宰相的他主持变法,还是记挂舟山,为舟山的民众生活和治理的方便,并从舟山的国家战略地位考虑,他上奏朝廷重置县治。宋神宗批准这一奏请,在旧翁山县地重置县治,名昌国。1079年割金塘乡归昌国县。至此,昌国县形成了以浙江北部群岛为一整体的政权建制格局,延续至今。
   南宋的王阮,1188年来舟山任职后,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体味百姓的苦难与忧乐,勉励百姓务农乐业,提醒渔民平安生产,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天不下雨,旱情严重,昌国民生更加艰难。王阮不顾艰辛,乘小船,登上普陀山,面海祈祷,面岩跪叩,观音像前顶礼膜拜,诚心诚意,“念彼观音力,杨枝洒有秋”,祈求观音助力,解除舟山旱情,施甘霖于万民。据说一片为民之心,感天动地,昌国境内普降大雨,旱情顿消。他了解到自县令张懿文建学宫,教授儒学以来,100多年来,舟山没有一人考中进士,更不必说状元了。他深感昌国的振兴需要教育,于是“慨然有意迁至捕厅之南,有隙地数亩,秀气盘结,若天造地设然。于是辨方正位,营新经始,于素殿宇讲堂次第以成。东序甫毕,君以通例理去官,且捐缗钱三十万以助其役”。这是继任者钱棣《迁学记》中的记录。为使县治交通更加畅达,他发动民众集资,在市集中心建桥,使东西连接;为激励劝学兴教的社会风尚,他拟定桥名为“状元桥”,并准备在桥石上镌刻“人从桥上行,状元此时生”十个字。把“重教兴学,劝学进取”的理念灌注进民众心中……在他离开昌国3年后的1193年,舟山学子应傃荣登进士;后来住在状元桥边张宅的张信状元及第。一个官员的仁政可以延吉后人。
   1686年,舟山展复后设立新县。1695年,缪燧从山东调任定海知县。他调研舟山现状,先后发民修筑海塘23条,垦田万余亩,革除苛捐杂税,让百姓可分期交纳,乃至秋后补交。查知海涂被强横者占去的渔户,免除负担。他向郡府申诉,揭发弊端,终于免除了渡海往镇海购买日用品发生的关卡吏役勒索横征重税。他革除以往每有高官贵人来普陀山,供奉费用向百姓摊派的习状,自出薪俸以平常饭食待之。又扩建学宫,增收生员,捐藏书数十部;创义学,置学田200余亩……1697年,时疫流行,他设药局请良医施诊;孤独者派人送药,贫者不收药费。他亲自巡视海上,探明境内劫掠民船海盗在荒岛的巢穴,亲率水军搜捕,惩其首恶,不罚胁从。对落网的为盗者,均一一剖析,审明开释。对一决心改过的从犯,留县衙当差,又为他娶妻,勇积战功,累升至福建提督。他体恤黎民,奖善罚恶,代民赎身,助人成婚,教育犯错的民众改过自新,他关注民生,个人捐资建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者和乞丐等。定海士民深感他的惠泽,集资建“生祠”,亦谦辞不受,改为蓉浦书院……老百姓都敬重他,亲近他,叫他“外公”。1716年三月初三,他镇海任职逝逝。定海百姓闻之哀痛,坚请留葬,礼部批示“遗骸归葬故里,定海建衣冠冢。”缪燧的一颗仁心,全方位落实施“仁政”,这史迹可辉映古今。。

共 1054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杂文随笔,厚重的内涵,深刻的阐述,仁是舟山历史文化的核心元素。文章开篇说明本文是紧随时代潮流,面对海上新丝路的机遇,需要认识和发扬舟山历史文化的核心元素。全文分六个部分分别回顾舟山历史进行阐述,从徐偃王行仁避居舟山就开始了舟山的仁文化,从历史资料阐述“仁”的意蕴丰富多彩,仁政是舟山建制后各朝代的主流管理,历史上在舟山有许多助人为善的义举是仁的又一个体现,在舟山也有许多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悲壮,“五·四”前后“仁”在舟山璀璨发扬光大。文末的结语总结升华了文章主题内涵:在漫长的舟山历史中,仁是舟山历史文化的核心元素,必须发扬光大,舟山群岛新区华丽转身的愿景就会早日成为现实。欣赏佳作,感谢赐稿,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8-02-09 13:40:23
  这篇杂文随笔,厚重的内涵,阐述在漫长的舟山历史中,仁是舟山历史文化的核心元素,必须发扬光大,舟山群岛新区华丽转身的愿景就会早日成为现实。欣赏佳作,感谢赐稿,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18-02-09 14:17:49
  谢谢秋觅 编辑辛苦了 祝新春快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