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老屋往事(散文)

精品 【星月】老屋往事(散文)


作者:雪域来客 布衣,14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70发表时间:2018-02-09 21:08:43

在我记事起,我就是在老屋的土窑洞出生长大的。提起老屋,哪一串串土窑洞的往事又在我脑海里出现。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似乎都有一个老屋的情结和记忆,尤其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更是对自己的老屋有一种深深的感情。
   我家的老屋,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上的土窑洞,和大多数农家窑洞一样,都是依山而建,靠北向南,这样太阳总常能照到院落,尤其是在冬季,哪暖暖的阳光照在院落和窑洞,真是惬意和暖和,就像多穿了件棉衣。我记得老屋的院子里有一颗苹果树,还有两颗花椒树、院子外硷畔上有一颗老槐树。院落不大不小,四四方方,有马棚、猪圈、鸡舍,还有一个磨盘。先从这个磨盘说起吧,我家有两个磨盘,一个旧的小的,磨面慢费劲,父亲早想再弄个大的磨盘,生产队未解散前,磨面常用那个小的。生产队解散后第二年头就弄了那个大磨盘,这个新磨盘很厚很大,是从深山沟选上好的花岗石材请石匠师傅凿的,我记得凿好以后,以为太厚太重,我家的骡子一个从山路上都拉不上来,那天专门请来村里好几个力气大的叔伯,先把石磨盘抬到架子车上,再套上骡子,鞭打吆喝、马拉人推才弄回家。当时我还小,记得八九岁了上小学,那天我也去了,一是好奇心总想看看怎么弄,二是还想出把力,生怕累坏了我家的骡子,记得山路上有几段很陡的路,大概有45度的路面,我用了吃奶的劲往上推,生怕骡子拉不住了往后退,哪下面可是山崖,后果不堪设想。新磨盘终于拉回来了,记得第二天就用新磨盘磨了小麦面,把那些前天帮忙的叔伯都请到家吃饭答谢。新磨盘齿口锐利,磨得面粉很细,蒸的馒头又香又软,当时我记得非常清楚。
   在陕北黄土高原土窑洞待过的都知道,土窑洞冬暖夏凉。非常适宜居住。挖窑洞都是三孔或五孔,讲究单数,不能是双数,中间是主窑洞,旁边的次窑洞。我记得我奶奶住的是主窑洞,我父母住靠东的一个窑洞,靠西那个窑洞主要当仓库,放农具家什杂物。我八九岁时,奶奶已经80多岁了,记事起,我就和奶奶住一起,一是给奶奶作伴,二是我家兄妹多住不下。听父亲说我爷爷三十来岁就得病去世了,他那时才六岁,上面有两个姐姐也都不大。奶奶为了养活父亲姐妹三个,一辈子没有再嫁,一人守寡养家糊口五十几年。爷爷去世时我们那里还没有解放,是白区(国民党统治),经常吃饭有上顿没下顿,还要经常半夜三更跑贼(躲避土匪抢劫),当时在农村一个缠了脚的妇道人家养一家大小那是多么不容易。我常记得,奶奶白发稀疏、满脸皱纹、弓着腰,但走路还挺快,可能是过去旧社会迫于生计、跑贼养成的习惯。奶奶身板还可以,就是经常头疼,犯病头疼剧烈时,常哭喊爹娘,让我经常使劲拿手捏住她的头疼的部位,说是这样能好点,后来有了去疼片,平时小疼舍不得吃,只有疼的受不了才吃,时间长了,去疼片也不大管用了。记得有一次疼的非常厉害,用头在窑洞的墙壁上撞,说让她快点死不要再受罪的话,对这一幕,我记得非常清楚,但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疼、听着她喊,就这样头疼了一辈子,也没有上医院看过一次。后来我考上了卫校学了医,分析可能是一个人风来雨去太艰辛引起的是神经性头疼,要是脑部肿瘤的话不会到93岁高寿。我卫校刚毕业那年她去世了,也就没有到医院给检查一下,这也是父亲和我经常念叨的遗憾。
   我的父亲认识不少字,还会打算盘。是我奶奶要强,借钱让我父亲上了小学。记得每年生产队秋季分粮时还是我父亲算账。我父亲是个苦命的孩子,6岁失去了我爷爷。记得父亲有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半夜咳嗽,哪一声声一阵阵剧烈地咳嗽常让我们不安。母亲常担心,父亲要是有个意外我们这一家子可怎么办。后来我们兄妹先后都成家工作了,生活慢慢地好了,父亲的气管炎就好了许多,现在80来岁了身体还算可以。
   我母亲也是个苦命的孩子,5岁失去了母亲,12岁嫁到我家。任劳任怨,一连生了我们兄妹6个,家里穷,小时候常光屁股跑,衣服也是大的穿过小的再穿。后来听母亲说,她从来没有坐过月子,生下来我们两三天后就开始下地干活到生产队出工。最难忘的是母亲常半夜鸡刚叫头遍就起来磨面的事,经常三更半夜到生产队饲养室去拉牲口磨面,因为去的迟了,牲口少都让人拉走了,再说还得赶在天明磨完面到生产队上工,要是误了工,不光今天没有工分,还得在生产队会上作检讨。那时我父亲人性软,我母亲又善良,家里常受村里强人的欺负。记得即使起得很早去拉牲口,饲养员也常让拉一个瘦弱的灰毛驴,强壮的骡子、马都留给了村里的强人。好像每次我家磨面,那个小灰毛驴是专门给我家留的。我母亲心里憋屈,但嘴上从来不说,小毛驴劲小,常走走停停,每次磨面时,我母亲都在毛驴后面帮忙推磨杆。我母亲在老屋的这些事从小在我的记忆里就留下了根,每每夜深人静时,就想起了那磨面的岁月,哪小灰毛驴、母亲推磨杆的情景就又在我脑海里出现。如今母亲也八十多岁了,经常腰疼腿疼,看了几次,医院都说是风湿腿疼和骨质疏松。可能就是过去那些苦日子攒下的病根。
   老屋的窑洞对面靠东侧是我家的马棚,以前没有,是八几年生产队解散分了牲口才盖的,我家本来分不到骡子,是因为那个骡子是队上刚从蒙古草原买来的,不会耕田磨面,性子还烈,因此没有人要才分给我家的,分到家的骡子是一身棕黄的毛,高大但不肥壮。自从到了我家后,我父亲精细饲养,常半夜起来加料,一有空就刷洗爱抚,骡子壮了很多也很通人性,对我一家人都很温顺,从来没有烈性过。我父亲常说,马、骡子这些大牲口通人性,你对它好,它是知道的。
   这个骡子为我家干了十几年活,慢慢父母年纪大了,地里活干不动了,仅有的一块地也承包给别人了。好像我参加工作不久,有一次回家不见我家骡子了,父亲说,地里没有活了,骡子也老了还要买草料养,没有办法给一个山西人卖了,卖时我母亲舍不得还留了泪。我听后,心里也酸酸的,毕竟哪骡子给我家出了好多年力,哪次从山沟下拉磨盘出了大力,挣得浑身都湿透了。我在心里祈祷,卖到山西千万不要当老骡子宰杀卖了,但愿能终老病死。后来我每次回家,还得去空荡荡的马棚去看看,再后来马棚也塌了,只剩下一个马槽,但我回去还要去摸摸哪孤零零的马槽。现在我家早搬走了,土窑洞也塌了,马槽也不知让谁偷走了,什么也没用了,只剩下一院杂草和空荡荡的的回忆。
   我家老屋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每当秋季苹果熟了的时候,满树的红苹果就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即好看又诱人。摘苹果时我们上学都不在,我母亲一个人把苹果轻轻地摘下,小心地放到我家地窖里贮藏。地窖很深大概有四米多,有一个长梯子从地窖口放下,下去后人要弓着腰拐个2米左右的弯道才能看到窖洞,窖洞大概一米高一米宽两米深,冬天一点不冷,夏天很冷。我家就在那里贮藏苹果、土豆等。苹果容易坏,但在地窖里放一年还好好的,刚从地窖里拿出来的苹果冰凉脆甜,夏天吃非常解渴。因此我们兄妹常能吃上苹果,村里的孩子们都很羡慕,我有时也给和我关系好的玩伴。
   在家里,我们兄妹几个,奶奶对我是最好的,一个我是男孩,农村老人重男轻女还是很普遍的,重要的是我上初中前,一直都和奶奶住在一起,就是学校放寒暑假回来还和奶奶一块住,可以说培养下感情了,我奶奶住的土窑洞是中间的一个,和其他黄土高原窑洞一样很普通,有炕有灶头,窑洞墙壁都贴着报纸和年画,冬暖夏凉很温馨。记忆最深的是窑洞的上方经常挂一个柳条篮子,里面放着清明捏的花馍干燕和亲戚来看她送的糖果饼干。东西放在篮子里有三个好处,主要是防老鼠,其次是通风不容易坏,三是别人一般拿不走。平时奶奶舍不得吃的东西就放到篮子里挂起来,等我放假回来吃,记得那些花馍干硬的能把牙咬疼,但嚼软了非常香,为了给我留那些糖果饼干,时间长了都生虫了。每每想起这些,我的眼角就湿润了,奶奶93岁时去世的,到今已经32年了,每到清明年关时总想回老家给奶奶上上坟添添土,可是为了生计的奔忙,一年也难能回去一次,心里总有一些隐隐的痛------
   老屋院外有一颗大槐树,我们小时候常在树下乘凉、跳皮筋、弹石子、打宝等。夏天爬上槐树逮吱姥(蝉)。到秋天从树上折槐米。槐米是一种中药,当时一斤几块钱,我们上学的学费一小半是卖槐米换来的。我现在从了医,知道槐米可以凉血止血能治疗痔疮等。那棵大槐树也不知道是那年伐倒卖了,父亲说是供我们几个上学确实没有办法,能卖的都卖了。就连我母亲陪嫁仅有的一只银镯子也换钱了。现在只剩下了光秃秃的硷畔了。哪槐树、哪槐米、哪蝉声只能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了
   父母现在跟我在西安住,去年中秋我回了一趟老家,专门给奶奶上了次坟,特意去看了看我家的老屋土窑洞,老屋前后周边没有一户人家了,都搬走了,有的搬到了新居,有的也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了,在我的记忆中,我村有800多人口,现在听说也就剩下300多一点了,在村里转了转居然没有见到一个我小时候的玩伴,我好多叔伯辈都去世了,比我小的好多都是陌生的面孔,这时候对那首古诗描写的“笑问客从何处来”深有感伤!
   现在老屋的三孔土窑洞早塌得不成样子了,窑口的门和窗早不知道让谁卸走了,只留下三个深深的破洞口,我走到中间奶奶和我住的那个窑洞口,往里望了望,里面土炕和灶头还在,再也看不到窑洞上面挂的那个篮子了,想起奶奶对我的好,我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院落里什么都没有了,哪磨盘、哪马棚马槽、苹果树、花椒树都消失的一干二净了,到处杂草丛生,只是有几束不知名的野花在这中秋还开得非常鲜艳夺目,似乎等着我回来再看看这老屋院落土窑洞吧。院子里的地窖口也被杂草覆盖了,不知里面还有没有当年凉凉的苹果香味了。院落让一圈倒塌不齐的土墙围挡着,只有一个木栅栏守在院子的出口,和那些塌落的土窑洞、断墙、杂草野花诉说着过去岁月的故事
   我站在院落外光秃秃的硷畔上,从那边山坳吹来一阵阵凉风,心情有说不出的悲凉,我亲爱的奶奶和这老屋院落土窑洞永远回不来了,想温存一下老屋的亲情只能在记忆里徜徉了……
  

共 39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不管身在何方,小时候的记忆总是那么刻骨铭心,不管以后将获得多少繁华荣耀,小时候一家人的相亲相爱总是写满心间,不管小时候的条件会有多么艰苦,一家人的团圆与温馨足以抵挡所有的风雨。而且随着岁月的沉淀与过滤,这份埋藏于心底的温暖越发清晰。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把我们引进了他的童年,那里有窑洞,有石磨,有祖母……那里住满了回忆。作者用深情唤起了一代人的往事,字里行间散发着昔日的快乐和感动。也许有着相同的经历,此文总能把我引向一个久远的年代。好文学习,倾情推荐![编辑:红尘一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211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02-09 21:10:34
  问好作者,遥祝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回复1 楼        文友:雪域来客        2018-02-09 21:19:35
  谢谢编辑老师,辛苦了!顺祝新春快乐!
2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02-09 21:13:14
  也许同生长在黄土高原,也许有着小时候住过窑洞的相同经历,读罢此文,有一种亲切感在心中蔓延,也任凭往事在回忆中重现。
回复2 楼        文友:雪域来客        2018-02-09 21:22:14
  黄土高原的情结,难忘土窑洞的童年岁月,难忘父辈们黄土耕作!
3 楼        文友:雪域来客        2018-02-09 21:31:36
  出生在黄土高原的土窑洞,带着一身泥土味来到了城市,永远难忘土窑洞的亲情和岁月,哪老槐树、父辈们劳作的身影、哪村口的等候、哪老池、哪鸟窝、哪窑背都成了永远的记忆!
怀着一颗诗心,把自己化作一朵蒲公英,风儿吹到哪儿,我就在哪儿安家
4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8-02-11 17:11:10
  恭喜雪域来客斩获精品,继续努力!
回复4 楼        文友:雪域来客        2018-02-11 18:38:43
  谢谢社长、及编辑们!祝大家新春快乐!永远年轻1
5 楼        文友:千年月色        2018-02-13 12:04:21
  童年最深的记忆莫如伴随自己成长的故居,哪里有祖辈们的爱,有他们的艰辛和欢乐,有自己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同是在窑洞长大的我深有感触。雪域来客朴实的文字,带我重回故里,好文欣赏了!提前祝你和你的家人新春快乐,同时期待你的更多精彩
回复5 楼        文友:雪域来客        2018-02-13 22:23:07
  谢谢月色编辑美女,同是黄土地长大,同有土窑洞情结。顺祝全家新春快乐,幸福满满!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