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风雪剑门关(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风雪剑门关(散文)


作者:汤献勇 布衣,196.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61发表时间:2018-02-10 00:11:31

从昭化古镇坐公交车,直奔剑阁。刚到剑阁县城,空中就纷纷扬扬撒起了晶盐似的雪粒儿。我既庆幸又担心,庆幸的是居然可以在离家数百公里之外的山野一览雪景,担心的是剑门关景区会不会因为恶劣的天气而关闭。
   到了景区大门,买票而入,延右侧山道而上。上行约百米,即可见蜀汉大将军姜维石雕塑像,塑像高约四米,大将军端坐骏马,左手持缰,右臂高举,似振臂而呼,胯下骏马奋起前蹄,仿佛可闻嘶鸣之声。塑像后是台阶,拾级而上,即是平襄侯祠(姜维进爵为平襄侯)。祠右侧有一冢,乃平襄侯之墓。祠里有姜维塑像及简介和诸葛亮临终授姜维兵书塑像。雕塑精致,人物表情凝重,可以一观。
   穿祠而过,继续上山。就到了解放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碑体如剑,直插云天。右侧有徐向前元帅、王树生将军并列塑像。左侧有解放军攻克剑门关事迹展览馆。
   从馆前直行,延石道开始进入森林。雪越下越大,飘若絮物,洋洋洒洒,不一会儿就积满了树叶和草茎,地上也开始有一层薄薄的积雪。刚才还清晰可见的山脚也模糊不清,白茫茫一片。挺直林立的杉柏也渐如老者。雪花从枝丫的缝隙中轻轻飏飏地落下来,随风打着旋儿,忽东忽西,真是一群调皮可爱的精灵。不一会儿,我头发眉睫皆白,双肩衣领也多有积雪。一路踏雪而行,空寂的山林中仿佛就我一个孤独的身影,除了窸窸窣窣的衣服的摩擦声和咯吱咯吱的踏雪声之外,偌大的林中仿佛就只听见深处清脆婉转的一两声鸟鸣。鸟雀相伴,风雪随行,真是快哉,快哉!
   缓步徐行,前后也陆陆续续有了同行者。林中偶有售货亭,或者仿制的哨台和潜伏于草丛中的士卒,哨台上插着书有“汉”字的杏黄旗帜,彰显着此地的特殊性。在山风的鼓动下,旗帜猎猎,让人不禁遐想当年蜀军攻伐的惊心动魄。冒雪而行,不觉就到了栈道。
   栈道沿岩绝壁曲折回环而下,木质结构,宽约一米,内侧为峭壁,外侧有栏杆立柱。栏杆以外为深不可测的沟壑。对面为北峰,峭壁之上树木掩映,隐约可见也是栈道,临崖而建,曲折而上,与我置身处无异。对面人语可闻,仿佛尽在咫尺。因为下雪,地面湿滑不堪,必得手扶、侧身缓步而行,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及至谷底,方见得全貌:两峰夹峙,峭然耸立,高约数百丈,相距不足五十米。谷底有溪,溪上有桥。南峰之人欲往北峰,则需从南面的栈道下,再沿北峰悬崖上的栈道上。费时约1个半小时。
   站在谷底,我想,此栈道乃后世所建,古时尚无,蜀汉数十万大军六出祁山,及商旅行者将如何上下,不可知也。难怪乎李白会惊呼:“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实在没有勇气从谷底再攀北峰栈道,于是从峡谷出,行数百米,往右,沿观光车道上行,步行约二十分钟,便到了石笋峰。
   石笋峰为圆柱形山体,孤峰独立,顶上稍尖,形似竹笋而得名。高与山齐,约数百米,直径数米。因地壳运动与山体分离而成,距山体不足一米,单人可过。石质亦为沙砾积压而成。柱体刻有“石笋峰”三个红色大字,甚是醒目。
   沿石笋峰靠右行,有小道,宽约一米,渐行渐高。遇极陡处,几呈九十度,道极窄,需攀铁索而上。及登顶,已汗涔涔而气嘘嘘。顶上有一亭,曰“梁山亭”。休息片刻后继续于山林中穿行。林密风急,道路湿滑。向左侧远眺,只见雪雨霏霏,白雾茫茫,视距不足十米。山林寂静,鸟雀不鸣,突然想起唐朝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之句,只不过这里既无白屋,又无犬吠,所有者,苍山、风雪、归人而已。念及此,不禁有些唏嘘之感。
   峰回路转不知几许,见一木质拱桥,桥面、栏杆皆有一层薄薄的积雪,完整而晶莹。桥面有一只麻雀在雪地上跳来跳去,啾啁不停。临近疏枝上也有几只,相互唱和,鸟音清脆,婉转悦耳。小桥对面有白屋(小商铺),屋前爬着一黄犬,极好一幅韵味十足的诗词画卷。我不禁有些惘然,不知身在何处,驻足而观,实在不忍打搅这一幕的闲适和宁静。
   询问店主得知,桥头豁口处下去就是鸟道,如径直前行,也可到索道处乘索道下山。所谓鸟道,顾名思义当是鸟雀行经之道,当极窄险。既然慕名而来,自当前往观之,便折身向豁口处下行。
   豁口处树木茂盛,浓密的枝叶几乎遮住了下行的台阶。台阶又窄又陡,必须抓住铁链方可探步下行。此时风雪渐止,雨霁雾散。刚走两三米,我就发现已是脚下无路、身临悬崖。头上岩石凸起,树枝斜出,不能见其顶;脚下旷野千里,田舍俨然。道路蜿蜒如阡陌,车辆爬行如甲虫。视野旷远,殊无遮挡,久视,则目生眩晕,心中怦然。至此,我已有畏怯之意,欲返身而回。但心中也有些许不甘,欲逞一时之勇继续前行。此时,前后空无一人,只有呼呼的山风在耳畔肆意的嘲笑。我一手紧紧抓住铁链,一手扶紧峭壁,一步一趋,屏气凝神,缓步向前。只感觉脚下光秃秃如斧削一般垂直平滑。极窄处宽不足二十厘米,需错脚而行,遇有岩体凸起还必须躬身匐行。就这样心惊胆战的走了20余米,在一处拐弯的地方,身体向外悬空倾斜,才勉强得过,不料背包被崖壁和铁锁的立柱卡住。我心一惊,终一横,一挣,突然感觉背后有什么被挂掉了,后来听到有东西撞击脚下崖壁的声音,才知道是背包侧袋的矿泉水瓶掉下去了,心中才稍微安稳一点。
   过了拐弯处,有一穴,稍宽,可以休息。我取下背包,坐在凳子上平息一下心脏的剧跳、调整情绪。侧眼望出去,前面全是垂直的悬崖,无边无际。在这悬崖绝境,除了我之外,没有一个人,没有一点声响,没有一点生命的痕迹。虽然以前也经历见识过华山的险,稻城亚丁的险,恩施栈道的险,但与目前的处境而言,简直都不值一提。孤身坐在悬崖的缝隙里,上山无路,下地亦无路,一种孤寂感,恐惧感乃至绝望感随山风向我袭来,而且越来越强烈,像一只手紧紧攫住了我的心脏。前进吧,前途未卜,后退吧,经过刚才的遭遇,也心惊胆寒。
   正在进退维谷,绝望之际,突然听到头顶数米处有人说话的声音,接着又听到前面有呼唤谈笑之声,心中顿喜——终于有了同类的信息,有了生命的信息。我想,身处绝境的人收到同类的信息时都会有重获新生的感觉吧!于是在前面过来的两个小伙子的鼓励下,我重拾信心,背包前进。虽然接下来的路依然险峻,以至于只能双手握紧铁锁退步而行,虽然仄窄的岩窝(真不能称之为路)只能容半个脚掌,虽然崖壁陡直如九十度的直角,不得不贴着岩壁下滑,但我再也没恐惧过,绝望过,因为有了同行者的声音。这,也许就是对生命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吧!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艰难历险,我终于到了山脚。再次仰望,鸟道仅如山腰上的一条黑线。当双脚踏上地面的一刹那,我觉得好踏实,好安全!虽然双腿依然有些发颤。
   离开鸟道,直奔剑门关城楼。一路下行约40分钟,于一茂林修竹的浓荫处过吊桥,远远就能看到左侧山岗上耸立的剑门关城楼。说是山岗,其实还是大剑山和小剑山两峰对峙的峡谷。
   步行至此,已是腿虚脚软,不复轩昂之态。百余级的台阶也需思量再三而行。正好桥头有一商铺,坐在商铺外,我再次仰望、打量大小剑山,只见山体垂直而下,如神人斧劈刀削而成,非栈道天梯绝不可攀。南北来往的商旅行人,非过此处不能成行。屯军于此,在冷兵器时代,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难怪李白会有“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感叹。我不由得深深折服于1700多年诸葛孔明的战略眼光和谋略。
   休息片刻,气匀汗消,继续沿石阶而上。约五十级处,左侧立一赭红色巨型石碑,上书“剑门关”三个大字。碑石外侧筑有一观景台,台下乱石杂陈,当是从上滚落堆积而成。石缝中有涓涓细流迤逦而下。站在观景台仰望,溪流左侧崖底斜坡的丛林中筑有一瞭望台,台上有士卒持枪而立。右侧即是巍巍剑门关城楼。
   剑门关底楼高约20米,长约20米,以青石为墙,堞垛森严。城门为拱形劵门。门板用金钉加固,厚重结实,牢不可破。城门上方墙壁刻有“剑阁”二字。城墙上建有关楼,为三层歇山式屋顶造型,飞檐翘角,环廊通透。阁楼正中悬有一黑底金字横匾,书隶体“天下雄关”四字,顶楼正中的匾额题有草体“眼底长安”四字。站在城楼下,更觉关体壮观巍峨,大有“一石临空天府状,两山如壁剑门雄”之感。
   剑门关踞天险而扼咽喉,最终也未能挽救蜀汉灭亡的命运。在关楼上盘桓良久,我不禁为蜀汉姜维大将军及数万士卒扼腕叹息,纵有千般智谋,万般忠勇,也不抵国势的衰微,庸主的昏聩。真是:巍巍雄关如剑门,难抵司马入锦城。山川形胜本无意,世事成败不由人。
  
  

共 33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听到剑门关三个字,便令人想起蜀国,想起险山雄关,想起瘦马古道,想起将军白骨,人在历史面前的渺小之情油然而生。巍巍关楼,崎岖栈道,一级石阶,磨平了多少兵马的蹄铁,几根铁索,锁住了多少热血的豪情。然历史沧桑,千年前的霜雪曾覆压此处门户,而千年过后,新时代枪炮又重新收回了这片浸染霜雪的热土。事世更迭,江山依旧王朝改,如今仍是雄关,却已不是当年的用处。此地多萧条,是霜雪无端侵甲冷的三千戍旅,此地多繁华,是微雨骑驴出剑门的几字诗行。剑门关,仍固守巴蜀的苍竹秀色,竟像极英雄迟暮,一份执着,在千万年间的无数场风雪中,兀自白头,兀自巍峨,兀自消受。作者记载了自己去巴蜀剑门关的一次旅行。在途中恰遇下雪。于是一副雪中游剑门关的图卷向我们缓缓展开。从姜维庙到纪念碑。从险过栈道到惊险过鸟道,作者亲身体味到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而作者的心情变化也一路坎坷,由初时临关的感叹,到途中踏雪游山的悠然,再到险过栈道的紧张和走过鸟道的释然。最后涌现对历史沧桑的感叹。标题风雪剑门关磅礴大气,引人注目。而全篇行文详略得当,次序井然,语言流畅。详细介绍了剑门关的气势,画面感强,令人生起一种代入感。倾情推荐共赏。【编辑:千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千音        2018-02-10 00:14:15
  欣赏先生旅行散记,结构严谨,描述细致,引人入胜。编辑不才,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
回复1 楼        文友:汤献勇        2018-02-10 15:16:01
  老师点评精彩,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徐徐到来。为拙作画龙点睛。真心感激。祝安!
回复1 楼        文友:汤献勇        2018-02-11 10:46:47
  感谢老师的深入解读和精彩编按!祝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