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有奖金”征文】何所育人,何所留乡(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有奖金”征文】何所育人,何所留乡(散文)


作者:青涩治愈 布衣,45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96发表时间:2018-02-11 09:25:39
摘要: 打好生态牌 ,做深水文章 ,让铜仁绿水青山带来更多金山银山!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没错,说的就是我的故乡!

打好生态牌,做深水文章,让铜仁绿水青山带来更多金山银山!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没错,说的就是我的故乡!
   这个全然被连绵不断的山环抱着的城市,让那些进进出出的车辆和人总是紧挨着山脚盘绕着山体悠闲地靠近,城区进出的车也总是能在往来城市中心的东南西北的道路上找到一个窥见整座城市的点,它密密麻麻的分布着一幢幢参差不齐形态相迥的建筑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仿佛被造物者安放在一个张口向上的大盆子里。铜仁充溢着这里的人民生活话题核心的是一条河,很宽,很绿的一条河,河上架着一座比一座新的桥,就像是一条条绷带缝补大盆的裂缝,围绕整座城市盘旋而成,被称作锦江河。城市有着黑夜白天,有着鲜明的春夏秋冬四季,春秋冬三季算作造物者对铜仁的恩赐,让城里的人民活得很舒适,而夏季则是造物者开的最顽皮的幽默,闷热,从太阳升起直至完全落下,人们像是困在一个巨大汗蒸房里一般,而且是毫无选择权力的汗蒸房。尽管如此,还是越来越多的人奔向铜仁,在这里学习工作、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并将我们生活的城市打造成越来越文明、越来越现代化的都市。未来的铜仁想要更好更快更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将社区教育与乡愁文化深度融合。
   谈到乡愁文化潜移默化中闪现出的就是余光中先生的那首《乡愁》,它把一种无形无体的情感,巧妙地化作四种具体的意象,读后不觉情思缱绻,惆怅而悲怆。以前学习时,只能说是读了几遍,谈不上懂,以为只是一种物质意义上的乡愁所产生的情感力量;涉世既深,阅历既广,现今味之,方顿悟其中自有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乡愁起着发酵作用。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文化乡愁会使记忆变得愈来愈香醇。
   乡愁是什么?是离开了还想回去的地方,是曾经住过的老宅、走过的小街,给我们的童年带去欢乐的老戏台、小树林——尤其是那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让我们似曾相识,觅得乡愁。现看来,乡愁是既要靠乡村留住,也离不开文化遗产。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贯穿与蕴涵于包括农业旅游在内的所有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力,旅游各要素在很大意义上均是对文化应用的反映与体现,策划、规划、开发、经营者对文化的理解,直接影响旅游产品是否具有旺盛和长久的生命力。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具有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是环绕旅游活动整个系统物质与精神的总和,毫无疑问,旅游要发展就必须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提高农业旅游的文化品位,要求我们将蕴涵在当地旅游资源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切实解决目前农业旅游中整体形象不够清晰、文化策划不够高档、市场策划不够高明的瓶颈与不足,进而全面提升都市农业旅游的文化厚度和产业驱动力。
   实际上,乡愁固然主要在乡间,但也存在于城市。这是因为,有人根在农村,有人生在城镇,有人在国内,有人到国外,还有人则是在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长大,都一样叫故乡,一样有难以忘怀的记忆,一样有挥之不去的乡愁。而从本质上看,乡愁固然重在看得见、摸得着,但其魅力所在和吸引人之处,总归还是文化在起作用。
   冯骥才曾提出:“今天是我们抓住传统的最后一个机会。”实践中,但凡剪纸、年画、皮影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古村落古戏台古建筑等作为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乃至民间艺人、手工艺术的被重视等,无不在于抓住机会,也无不是为了留住乡愁。
   作家梁衡曾说,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文化名片,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挖掘得不够。乡愁不只是一个乡村,而是泛指家乡、地方文化,可以是一个村,也可以是一个县、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这就告诉我们,留住乡愁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应挖掘各地的历史文化并大力建设美丽乡村。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住乡愁——这是一幅既美好又理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美丽“画卷”,是具有指导意义的未来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一顶层设计彰显了科学发展理念,让人憧憬。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形形色色大小各异的城市在我们眼前迅速“摩登”而起,然而在城市急于求新的另一面,是许多地方的山水脉络、村庄原始风貌、城市历史文脉、民族特色等独特风光被城市建设者弃之如敝屣,取而代之的是雷同的现代化工厂、商厦、住宅区和广场、雕塑等,可谓是:恶俗与空虚齐飞,江南共江北一色,让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已经很难领略到“乡愁”的滋味。
   当我们的城市决策者们在为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而自鸣得意之时,一些有识之士则对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这种“硬伤”表现出极度的忧心。在目睹城市中不可多得的颇具地方特色的山水脉络、原始风貌、历史文脉等独特风光被粗暴地蚕食、侵占、摧毁,而代之以一座座拔地而起、着装一致的高楼大厦时,他们也在扼腕叹息,并疾呼必须尽早扭转这种不良倾向。
   其实,一座城市是一个自然生长的有机体,其魅力在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这样才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格与韵味,也是保持城市特色的关键所在。而保护、维护好历史传承,留住城市的“命脉”,无形中就留住了城市个性赖以存在的载体。相反,不尊重原始风貌,推山建楼,填湖建楼,拆历史文脉建楼之类,这是人类文明的倒退,是对城市的最大戕害。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乡愁”,不只是“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它更是我们看世界的窗口,是一个民族不能取代的精神家园。城镇化建设理该围绕“留住乡愁”,不能只顾“城”而失“乡”,应该做到二者有效结合,融会贯通。它要求我们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是要转变城市建设与发展观念,摒弃GDP思维,让城镇化为以“人”为本。二是要有更加严格的法律制度支持。三是要实现城市建设规划和设计全透明,加大公众监督力度。只有这样,“留住乡愁”的顶层设计才能真正走进具体与现实。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只有城镇化发展了,社区教育才能得到进步,我们的城市才会焕然一新!因为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教育计划和方法要适应每一个团体具体的和根本的目标。只有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把它纳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社区教育在各个教育水平上,塑造人类自身,以适应进步、变革的生活;大规模地使用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安排训练,要超越加在教育身上的传统定义和组织机构的限制;确立各种活动(技术的、政治的、工业的、商业的等)形式与各种教育目标之间密切的联系。
   社区教育是“大教育”,只有加强对社区内成员的培训教育,才能真正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社区教育的新阵地建设,在加强社区教育中心培训的同时,重视各基层社区教育站的建设和培训,可以委派专职教师到基层指导协调社区的教育工作,并出台相应的社区教育评估标准,实行年终考核。因为只有基层社区加大了培训力度,紧紧依靠并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扎实奋进、热忱服务,不断提高社区教育工作水平,不断丰富社区教育内容、不断拓宽社区教育渠道,不断延伸社区教育的空间,使我们的教育活动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使我们的社区教育工作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提高全镇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进而有助于进一步的发展社区教育文化建设。此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横幅等阵地大力宣传思想政治、道德文明、科学文化、民主法治、生态环境、创业技能等知识,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利用辖区内各单位的优势资源举办各类知识讲座,提高社区居民和青少年的社会知识。我们要加强社区教育的新阵地建设,在加强社区教育中心培训的同时,重视各基层社区利用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开展教育等,把社区教育活动作为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地,把社区培训作为居民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同时,为社区闲散劳动者提供多次学习的机会,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做到情系民心、心怀社区、求真务实,抓紧抓好社区教育工作。为居民给予方便,为老人增添欢乐,为居民们带去知识财富,提升广大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为和谐社区建设增砖添瓦,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强化社区教育活动的时效性,努力使社区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社区教育在教育连续性、社会适应性、教育手段多样性,以及教育与社会各部门的合作方面都较好地适应了这些原则要求,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在其中所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此外,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是满足基本的学习需要。社区教育能推进教育的发展,同时满足外来人口、失业人口的教育需求。
   因此,我们要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整体育人、提高全民素质的新格局,促进了教育与社区(社会)的结合,社区教育与乡愁文化深度融合,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更为社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我们的城市要发展,要进步,要更加和谐,要更具现代化,更具民族特色,更加中国化,就必须重视社区教育,留住乡愁,让社区教育与乡愁文化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将社区教育与乡愁文化深度融合、有机统一,为打造更完美的都市不懈追求、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努力奋斗!

共 44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赞美家乡的抒情散文。文章开头用市政府的一句号召,打生态牌,发展铜仁的旅游业。作者怀着激动的心情,描写了家乡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气候变化,人文景观。提出要想发展铜仁,必须将社区教育与乡愁文化相结合。接着进一步讲述这样做的原因。因为这里有老宅,小街,老戏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居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极具魅力。要想发展,必须发掘其文化内涵,提升农业旅游的文化品味。“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这和中央强调的城镇化会议精神是相一致的。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同时还要注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为打造完成都市而努力。全篇文章语言掷地有声,气势磅礴,鼓舞人心,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因为热爱,才有更高的期待。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建设家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决心与信心。值得细品,倾情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8-02-11 09:31:39
  文章立意新颖,观点鲜明,有理有据,情感饱满,语言有力,提出发展铜仁,必将走社区教育与乡愁文化相结合的路子。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1 楼        文友:青涩治愈        2018-02-11 10:14:15
  谢谢!
2 楼        文友:阿巧        2018-02-11 09:41:41
  文章字里行间溢满对家乡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情思涌动,语言流畅,引人共鸣。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青涩治愈        2018-02-11 10:29:23
  乡愁情结应该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共鸣,就算去再多的地方,看再多的风景,经历的再多,终究还是想回归故土,始终还是觉得自己生活已久的家乡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8-02-11 09:42:38
  问候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更多更美的佳作!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青涩治愈        2018-02-11 10:11:40
  编辑老师辛苦了,谢谢您!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2-11 17:48:44
  一篇议论与叙述相融的散文!文章开篇点题,然后逐步阐述,寓理于事,寓情于事,对城镇化建设提出自己的观点,尊重自然,留住乡愁,有理有据,层次分明,分析透彻,思路开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回复4 楼        文友:青涩治愈        2018-02-11 19:31:34
  谢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