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谈老梁先生梁文道(散文)
怎样的灵魂才会被神赋予独立行走并窥探世界的权利?无需嵌有深邃眼睛,不足提及通达思想,而是在黑夜将尽的清晨街头,能够同时看见终结与起始,或是毫无期许于凋期将临与旭日喷薄,却亦能淡淡且悠远,茫茫而悠长,就足矣。
这样的灵魂,倒不如说成是一张影子。黑夜来临时退却,黎明重生时浮现,夜半三更,倒也能借着火烛若隐若现,游离在大地上,去看所谓世间百态。有如他的文章一般,在瞩目中预示,拉下帷幕后又给人无限想象。这样的一个灵魂,在邓小桦眼中,是一片过于深邃的阴霾;在杨照眼中,却是真正享受孤独的人。而于我,我却认为这样一个灵魂的背后,有他独到思考的人格,并且赋予着“窥视”一切的能力。在世事面前,时而愤懑不休,时而忍俊不禁,但总能剖析得深沉。
这样的窥探能力,总给人带以惊喜。在《我执》之前,我从未对“欲”有过另类的想法。我曾经认为的,在《追风筝的人》中,无论是性欲、情欲,都太过于肮脏,在阿富汗的浑浊世界里,有“欲”,便能使人下十八层地狱。但是,因“欲”而出的谎言与妄想,卑鄙与怯懦,却能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你会看到表面的美好,却又能深深体会到背后的锋芒,然后会在无形之中明白——这无非是在可笑可悲的环境里寻求一点慰藉。“欲”是desire,是demand-need,是人类幻想而出的,却又是真实的心灵诉求。
因此,我渐渐明白,老梁先生之所以是那样高尚灵魂,是影子,就在于黑夜之中匿形于心,借着心去观察,去感悟,去思索,最后才得以义无反顾地在世人面前呈现他的文章,他的魂。所有的我们自认为的美好或是肮脏的,他凭借自己的独到,重新下定义。他绝不像其他的学者,不敢说“欲”或是不屑写“欲”,却打着大师的高仿旗帜,仿佛对这个世界通达了一般。于是乎,他能够独自行走,去“窥探”这个世界。
再者,其窥视的眼神,不仅独到,又是公平正直的。“女人并非生为女人,而是被造成女人的。”身为一个女读者,无法不对此产生共鸣。现在并非父系氏族时代,也并非三寸金莲之期,但在偏远地带,知识简陋,女性地位堪忧,印度女子年满就当出嫁的观念在此依旧盛行,甚至是当代家庭,女主内观念根深蒂固,罗子君的前半生竟成了许多女性一辈子的常态。我说惋惜,我说愤怒,却不知从何说起,但是老梁先生的这句话听来觉得甚是恰当,甚是解气。
最后,提一提我为什么说他是影子,除了一方面如上所说,还可能是因为我着实抓不着他的思想吧。可能他真的不属于任何一方,就像影子一样,当他又确实具有独立独到的思想,可以静坐修禅,理解苦难,令人佩服。
“握得越紧,越是徒然”。倒不如不管那么多,多读读他的书,体会什么是人情淡薄,但也知道什么叫冷暖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