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李志斌逸事(小说)
一
李志斌终于如愿以偿地坐上了主任的宝座。
等帮忙搬家和前来祝贺的人都走了,他让最后出门的王秘书把门关好,这才舒服地坐在老板桌后边的靠背沙发椅上。他拉开抽屉,拿出王秘书刚刚放进去的“软中华”,抽出一支叼到嘴上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身子往后一仰,双手拍一下座椅扶手,嘴里跟出句:真他妈不一样!声音一出,又把自己吓了一跳,他慌忙看门还严实地关着,这才又咧开嘴笑了。
李志斌好久没在公共场合说出这样的话了。别人都说他是个胆大的人,能说会道,能吹会拍,能把死人说活了。其实他内心非常胆怯,他甚至经常做梦,全身赤裸曝光在大庭广众之下,无处躲藏,醒来就是一身汗。假若真有这样一天的到来,如此丢人现眼,那可比死了还难受。所以他又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害怕,觉得自己太阴暗自私。如果真是这样的结果,老婆孩子怎么办?老婆于芬和他是初中同学,现在学校校务处当干事,儿子刚初中毕业。现实中,他发现仕途是怎么回事,走进来才知道,步步惊心并不是虚言,尾巴夹不好,稍微露出点儿马脚,那可不是好玩儿的。
李志斌现在的履历上写着1966年出生,1982年入伍,高中学历。了解他底细的同乡战友可不这么说,说他早在1980年就当过一次兵。那次他在新疆,干了两年,被提前遣送回老家。又说他属龙,怎么可能是1966年出生?他第一次当兵还懵懂无知,也没找到门路,被分到工程营当了两年铺路砌墙的小工。因为顶撞领导,又私自外出,最终被处理回家。回家就回家,两年的兵营生活让他长大了许多。回味军营生活,他才发现,军营有许多跟市场差不多的地方。你得有熟人,最好有老乡。你得有背景,最好是上边有人有关系。你得努力巴结领导,让领导满意,你就会什么都好办。可惜,这些都是他被送上返乡火车后,躺在那里才想出来的。说可惜是他的想法来得晚了些,其实也没啥可惜的,那个时候,他一个月十来快津贴,家里老娘身体不好,每月得省下五块往家寄,想做些啥也没能力。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得有钱,有了经济基础啥都好办;得有关系,没关系空有一身本事也没用。指导员讲课说过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关系又作用于经济发展,太对了。没有地基,上边哪能盖好房子?没有关系,哪有人拉你抬你上台阶啊?可惜,还得可惜,当时听政治课总打瞌睡。
若再有一次机会,李志斌决不会是原来的李志斌。他伸长精瘦的脖子,在黑暗里鼓起聚光的小眼睛寻找,他攥紧双拳有力地挥动着。
就在他回家几个月后,又一次征兵开始了。他托了同学于芬,因为于芬小姨夫的三叔在部队当团长。所以,利用这个关系,档案里年龄、学历、以及受处分的那些事情,该补的补、该抽的抽,花了退伍安置费的一大半,也就搞妥了,他再一次穿上新军装随队出发。不过,这次的李志斌已经真的不是原来的李志斌了,他信心满怀。
二
李志斌现在心明眼亮,他已经明白如何成功,怎样顺利:要牢牢把握住关系,要紧紧跟上领导的脚步,要随时发现上边的动向并迅速向其靠拢,关键时刻一定要舍得,包括金钱和一切可以舍弃的东西。同时,看清楚的事情要装作不清楚,领导没说的时候一定不能说知道。装傻是必要的,顺从是必要的,会干事能干事是必要的。尾巴夹得住,才不会对他人形成威胁,才不会遭受包围打压……经历是财富的话,到现在他才深有体会。如果没有头两年败走麦城的事情,没有在连队当小工的苦难,哪有今天他一到连队就那么“老成”。
李志斌在第二次从军路上一路凯歌,下连就当班长,是新兵连长分兵的时候要他去机关的。到机关后,先在勤务分队,新兵连长是勤务分队的副连长,不过很快就成连长了,因为,于芬的小姨夫的三叔升为直工处长了。
但是李志斌从来没有松懈,他在不断努力。除了带头参加政治学习、听课认真、发言积极之外,干活也非常有眼色。那段时间,他带的班搞维修,被安排给首长家安装太阳能。在当时,这可是只有领导阶层才能享受到的稀罕物。那时没有套装,是一个个太阳能管组装而成,水箱管路完全靠维修班加工而成,装配一套得好几天。安装标准高,任务紧,他们加班加点好长时间。安装到一位副司令家的时候,首长夫人说,想安两个洗浴喷头。前去安装的老兵面带难色,说我们作不了主,一家只配有一只。领导夫人不悦,说难道要我打电话给管理处领导?恰好李志斌赶来,一听老兵介绍情况,马上去给首长夫人道歉:“我们一定按阿姨要求做好,您说安哪里我们就安哪里。阿姨,刚才他们说法不对,您别给处长打电话了,我们一定让您满意。”首长夫人一看这个白净脸、小眼睛、瘦小兵一口一个阿姨叫得甜,心里很舒坦,就说:“没事没事,别耽误首长洗浴,你看哪里合适就在哪儿加一个。”李志斌把活儿安排给老兵后,又过来请示夫人,说还有什么需要,一并提出来我们好一起做好。看到领导家阳台处有盆花,就说给加工个花盆架子,这样既好看又好打扫卫生。首长夫人说:“没看出来,你这小伙子还真有眼力见。”于是就跟李志斌攀谈开来,问哪儿人,多大啦。李志斌一一汇报,当然他说的都是跟档案材料完全一致的东西。
首长夫人听了他的话说:“好,还是小老乡,以后有空来玩儿。”领导家的孩子在外读大学,家里除了公务员每天来打扫卫生再没别人。
看着这个和自家孩子一般大的小伙子,免不了喜欢。
要不说人生许多事情都是偶然呢,李志斌也没想到,跟副司令的夫人几句聊天,会给他带来新机遇。
三
1986底,又到了复员与选改志愿兵的时候。春节放假,于芬小姨夫的三叔,直工处长郑大海喊李志斌去家里吃饭。李志斌带着给三爷的礼物:两瓶汾酒,两条牡丹烟。这还是托人买的,一共花了二十块钱,在当时算是很重的礼物了。郑处长的老婆李志斌的三奶照例说:“来就来、自家人还带什么东西?”还是一把把李志斌带的兜子接了过去,说话的声音也和乐起来。吃的是饺子,小圆桌上还有四碟凉菜。郑处长倒了一杯酒给李志斌,他说没喝过不敢喝。郑处长先端起来说:“别怕,过节了嘛,再说,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开始。据营里反映,你干得不错,这样就好。听说了吧?志愿兵的事情,恐怕明年就要开始,规定服役期满五年的技术骨干可以转,按这个标准,按你干的工作,应当没问题。还是要好好干,不能捅娄子。来,把这杯干了!没想到小时候那个扶不起来的小孩子,都当班长了呢。”
郑大海曾去过于芬家,还记得于芬家隔壁老李家那个瘦猴儿一样的孩子。李志斌对此已经没记忆了,想不到郑三爷还记得。于是他一激动,一仰脖就把酒倒进喉咙。喝进去的酒吐不出来,但戗得他一阵咳嗽却无法掩饰,三奶奶听见动静从厨房里出来说男人:“人家不能喝就算了,戗坏了小斌子可咋办?快喝口水吃几口菜。”郑大海笑着说:“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没喝过。好好,这次以后就没事了,万事开头难嘛。”李志斌喝了半杯水平息了咳嗽,主动拿起沱牌酒瓶给郑处长满了一杯,双手端着恭恭敬敬地站起来敬酒:“我能当兵,全靠三爷提携,敬一杯表示一下心意,祝三爷身体健康,官运亨通!”郑大海看李志斌的样子笑了:“你小子学得真快,不枉我的提携。没什么的,三爷在,你会顺当的。只要好好干,有眼力见,将来也不见得会比我差。坐下坐下,‘两腿一站,喝了不算’嘛。”
三爷在李志斌来说就是“朝里有人”的那个人,朝里有人的好处就是做什么事情都不怯,另外,明里暗里把些个消息透露出来,营长连长以下都得让他三分。不怯加被让,李志斌身上的光彩就动人起来。年底评嘉奖,他是铁定的获得者。他在分队里提出的意见,分队长也得好好掂量,是不是上边领导的意思?人就是这样,顺了,你怎么做都有道理。后来传出一个段子是:“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春节刚过,一场春雪后,上次装过太阳能的副司令家暖气不热,他带人去修理,再次见到首长夫人。司令夫人看他们忙碌半天,把暖气拆下来冲洗一遍安装好暖气,一开迅速升温。高兴地拉住李志斌的胳膊:“快洗洗,小李啊,让你过来玩怎么也没来呢?是不是门岗把你拦住进不来?以后来就说我让你来维修水暖的,让他们打电话来问我。现在干得怎么样?班长当得不错吧?还有没有进步的想法啊?听说今年有武汉经济学院招生的名额,想不想去上呢?想的话就让老头子给你留个名额。现在回去就好好复习。我看你是个好苗子呢。”李志斌被这突然的喜讯击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含糊其词:“谢谢首长!谢谢阿姨!”“不谢不谢,这算什么事呢?就是个名额的事情,关键是你得考上,好好努力,阿姨看好你。”李志斌抹着满头汗水走出首长家。随行的几个兵都打听怎么回事情,李志斌说没什么,首长夫人表扬我们干得好,暖气热得快,说要打电话给领导表扬我们呢。李志斌心里想,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随便告诉你们呢?其实让李志斌出汗的真正原因是,他初中都没好好读完,上学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考试,现在首长夫人这样一说,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应下来到时候考不过去,咋面对呢?
这天晚上李志斌失眠了,他极力克制自己的激动情绪,虽然明知道这是个坎儿不好迈,但高傲的心却立刻飞扬起来。他似乎看到自己和干部一样,穿上了四个兜的衣服,站在队伍面前发号施令;自己回到老家,好些人围上来给他介绍对象,尤其是跟于芬一起进城的同学班花张淑芳也悄悄给他来了电话,说如果有时间让他去城里一趟,她有话要说;副司令见到他,拍他的肩膀说干得好,到连里当副连长去吧,学员回来就当副连长在单位没几个呢……正当他在花团锦簇中流连的时候,忽然,看到于芬哭着来到三爷家,说看见张淑芳跟李志斌在一起了。他被三爷喊去好一阵审问,他们好像一下都不认识似的,三奶奶恶狠狠地说,如果他跟于芬的关系有变,他的兵也就当到头了!随后三爷又跟他个别谈话,问到底有没有那事,如果有就马上断绝,再让他听到反映,服役期满就回家去吧。他连忙解释那是没影的事,只是张淑芳的一厢情愿,他跟于芬那是海枯石烂的关系,哪能谁想怎样就怎样呢?他又突然来到考场,满考场是埋头答题,笔纸在桌面上的沙沙声,只有他左顾右盼。语文还能糊弄一下,数学物理对他来说就是天方夜谭。他拿着卷子左看右看抓耳挠腮,浑身燥热。正当他伸长脖子看同桌考卷的时候,只听得一声断喝:“呔,李志斌你在干什么?”李志斌被吓得一哆嗦,醒来才知道这是一场梦。心想还好,不是真的。他翻个身抹抹头上的汗想,不对啊,梦是现实的映照,现在需要面对的是,考试到底怎么才能过关?不行!这事必须找人帮忙,靠自己是怎么也弄不成的。他立刻到阅览室借了一套复习材料,翻看了几页,啥也看不进去,一点兴趣都没有。又是一晚上辗转反侧,早晨戴着个黑眼圈到食堂,好几个同年兵拿他开玩笑:“咋的,又做梦画地图啦?”
四
李志斌有惊无险地走进武汉军事经济学院财会班。说起考试,他真要感谢三爷,如果不是三爷安排人替考,他根本就没法进来。当然,除了考试,还有副司令的关心。三爷之所以敢安排人替考,也是仗着副司令的一句话:“我看那个李志斌挺不错的,让今年到武汉经院去吧。听说还是你的亲戚?让他好好复习,好好考试,录取的话我会打招呼的。”郑大海心里嘀咕,李志斌哪是个考试的料啊,让他去学习,还要通过正常考试,只能另辟蹊径。恰好处里分进来一个当年毕业的本科学员,郑大海让干部干事给他分派工作的时候,顺便安排他给李志斌辅导功课。临近考试,郑大海把小学员找来谈话,问他辅导的效果如何,这是首长交给的任务,如果李志斌考不上,就辜负了首长的期望,对他以后的发展也不利。小学员垂手低眉,半天说不出话来。郑大海又进一步启发说:“你的任务就是一个,不管想什么办法,让李志斌的考试过关。”小学员很木讷,嗫嚅半天也没说出有什么好办法一定让李志斌过关。郑大海本来想直接说破,又慎重了一下说:“那样,你去好好想想再回答吧。”干部干事是郑大海一手提拔的自己人,看小学员从处长办公室出来闷闷不乐,就把他叫进来问是怎么回事。小学员说了领导的要求,央求干部干事给他想个办法。干部干事一听就明白领导的意思,但他也不好明说,只好说,办法还得你想。如果你看李志斌确实学不进去,也可以给领导说,说他考试不行。但这任务又是你的,领导讲的是必须让李志斌考上学,没说怎么参加考试的问题,办法可能得从这个地方去想。“噢,对了,如果能行,我帮他考两门,剩下一门他自己考,问题也不大。”“不行不行,那怎么能行?这让人发现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干部干事来了个欲擒故纵。“那要保证他上学的话,我再想不出什么办法了。好了,我去给领导讲我的办法,能不能替考,这就是领导的事情了。”“行,你找领导汇报一下再看吧。”干部干事笑望着匆忙往处长办公室走去的小学员。以后的事情就那样了,领导打各种电话,讲了首长的要求。自己单位的考场,排座位、监考人员的事情都好办,小学员是完全地替李志斌考完了全部科目。处长说:“既然你想完成任务,我只好给你创造必要条件。如果让李志斌弄上一门,阅卷的老师发现几门答卷字迹不同,就不好了。”小学员连忙道歉:“我给急糊涂了。领导我错了,我回去好好复习。”郑大海赶忙嘱咐:“不用考太好,不垫底就行,别那么着急地复习。”
海牛老师的编按匠心独具,慧眼洞烛,写得精彩!红花绿叶,相得益彰呀。我为西风社团有你俩而自豪呢。
文章过长,插叙相间,前后呼应上还是有问题:开头说的李志斌当上主任,是哪一个部门的主任,估计应该是从招待所到军需处;也是在开头,说有个儿子还在上初中,后来的故事却是女儿李婷。
之间还有极少错别字:第十一节,“个八女人”应该是“个把”。
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篇绝做。
问好之中老师!
再次谢谢!
再次感谢鼓励!